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白裤瑶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保存白裤瑶B淋巴母细胞永生细胞株.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含有44株永生细胞的白裤瑶永生细胞库.供血者身体健康,三代均为白裤瑶.结论建立永生细胞库,可永久保存白裤瑶特有的基因组,为民族起源、演进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2.
贵州布依族淋巴母细胞永生细胞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保存贵州布依族B淋巴母细胞株.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霉素A法.结果建立了7株永生细胞,供血者身体健康且三代均为布依族.结论建立永生细胞株可长期保存布依族独特的基因组,为民族起源、演进及遗传多样性等研究提供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基因组保存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EBV转化,同时加入环孢霉素A方法,对世居东北地区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建立了淋巴母细胞永生细胞库,共建系91个,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是探讨各民族的起源,演进,研究基因突变与遗传病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永生细胞库保存少数民族个体基因组,可为今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长期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瘢痕疙瘩家系永生化细胞库的方法,为研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长期的标本来源。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分别采用新鲜血法和冻存血法。将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瘢痕疙瘩家系中27个个体的永生细胞株:新鲜血法较冻存血法可明显提高一次建系成功率。结论EB病毒转化技术可有效保存原来个体完整的基因组,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长期的DNA资源。新鲜血法明显优于冻存血法,更适用于永生化细胞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黎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建立了海南黎族永生细胞库。该库共含有54株“润黎”永生细胞株,供血者均身体健康,且三代无与不同民族或不同支系通婚史。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有亲缘关系者仅占13%  相似文献   

7.
广西巴马长寿乡壮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广西巴马长寿乡壮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库。方法:使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方法。结果:建立了长寿者外周血细胞转化永生细胞株的方法,转化成功率77.4%。建立了65株长寿老人、直系亲属永生细胞株及长寿老人资料库和完整的细胞株档案。结论:广西巴马长寿乡壮族长寿老人永生细胞库的建立为永久保存细胞系及后续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  相似文献   

9.
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  相似文献   

10.
<正>黎族分布于海南省,人口约有120万。近25年来,海南医学院科研人员对黎族人群开展了以下研究:(1)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黎族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因携带率分别为50%和11.2%,且基因突变类型集中。(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缺陷的研究,发现了黎族人群该突变起源和进化及其与疟疾选择作用关系的分子依据。(3)建立黎族永生细胞库,并载入"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由"中国不同民族基因组保存中心"北方组保存,是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家族性甲状腺肿家系永生细胞系,为家族性甲状腺肿的深入研究提供永久的研究材料。方法应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转化技术,将家族性甲状腺肿家系成员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结果成功地为1个家族性甲状腺肿家系30个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株,转化成功的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多样,所有的细胞株冻存后复苏的成功率为100%。结论家族性甲状腺肿永生细胞株保存了原来个体完整的基因组,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家族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提供了DNA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南岛3个黎族主要支系永生细胞系的建立与保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侾黎、杞黎、本地黎3个黎族主要支系的永生细胞库。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加环胞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建立永生细胞系。结果:成功地对侾黎、杞黎、本地黎的部分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系。其中侾黎66株,杞黎76株,本地黎54株,共196株。结论:侾黎、杞黎、本地黎永生细胞库的建立使特有的黎族基因组得到系统地、永久地保存,并为分析其遗传学差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莛  贺翔鸽  曾长青  张清润 《西部医学》2007,19(6):1037-1039
目的建立并保存我国重庆地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大家系患者及其亲属永生淋巴细胞株,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家系奠定良好基础。方法采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同时加入环孢霉素A(cyclosporin A,CsA)法,建立该家系永生细胞株。结果建株成功率达到92.3%,对已建立的永生细胞株经复苏和冻存的成功率为100.0%。结论成功建立并保存了这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家系遗传资源,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开展POAG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瘢痕疙瘩家系永生化细胞库的方法,为研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长期的标本来源. 方法: 采用Cy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3种不同方法建立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B-LCL),比较各方法建系成功率及时间. 结果: 成功建立了一瘢痕疙瘩家系的永生细胞株,其中Cy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转化的成功率分别为96.4%,46.4%,28.6%; 建立细胞系平均所需时间分别为28.8 d,39.7 d,46.3 d. 结论: CysA法成功率高,建系所需时间短,是建立B-LCL最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微量冻存法建立EB病毒(EBV)转化脐带血淋巴母细胞系(LCLs),为永久保存具遗传疾病的脐带血资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知情同意下收集妊娠中期至晚期终止妊娠的20例孕妇脐带血样本,采用微量冻存法,通过EBV转化获得脐带血LCLs,冻存复苏后,染色体G显带分析,检测建系前后的核型稳定性.结果 20例样本中19例成功进行微量冻存法转化,成功率95%,转化成功的脐带血LCLs冻存后复苏成功率达100%.除1例因胎儿为水肿胎失败外,19例脐带血样本均可在10 d左右观察到淋巴细胞增大呈母细胞化,增殖的淋巴母细胞凝聚成团,6~8周后可获得稳定生长的脐带血LCLs,转化前后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微量冻存法可成功建立脐带血LCLs,EB病毒转化的脐带血LCLs细胞遗传学特性稳定,可用于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建立有效的B淋巴母细胞系EB病毒转化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并阻止B细胞退化的作用,提高EB病毒转化人类淋巴细胞系效率,结果:建立了30余株人类类淋巴母细胞系总成功率达95%,比非CyA法提高了50%。结论:环胞菌素A的应用可有效地建立淋巴细胞系,从而为保存特殊个体(如遗传病)的基因组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脑海绵状血管瘤遗传家系永生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脑海绵状血管瘤家系永生细胞株.方法:利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入环孢霉素A的方法.结果:成功建立了该疾病家系7名成员永生细胞株,其中5名为患者.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家系永生细胞株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