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脑外伤中颈性眩晕及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轩  鲍洪 《广东医学》2005,26(2):272-274
颅脑外伤中眩晕及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 ,临床治疗多针对颅脑外伤进行 ,近几年来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 ,绝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损伤 ,在治疗脑部损伤的同时 ,对颈部的损伤一并处理 ,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1] 。1 颅脑外伤中颈性眩晕及头痛的发生机制颈部较纤细 ,活动范围广 ,负重大 ,而颅脑外伤可引发颈部发生快速的过度活动 ,挥鞭样摆动或旋转 ,或者受到突发暴力的冲击与震动 ,从而导致颈椎、颈部相关韧带、颈肌、颈部血管及相应的颈神经受损伤 ,颅脑外伤时的颈部损伤多发生于高位颈椎及相应组织。1 1 颈性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颈椎X线和经颅多普勒(TCD)对颅脑外伤并发颈性眩晕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56例轻、中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分别行颈椎X线和TCD检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二者与发生颈性眩晕的关系。结果256例中,并发颈性眩晕69例。颈椎X线异常114例(44.5%),TCD示椎一基动脉供血不足201例(78.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并发颈性眩晕与颈椎X线和TCD异常有密切关系。早期行颅脑外伤颈椎X线和TCD检查,对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治疗颈性眩晕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148例以眩晕为主的病人的诊断、疗效结果的回顾分析,评价颈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优:102例;良:23例;可:17例;差:6例。优良率84.4%,有效率95.9%。结论: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确切。其多是由于颈部软组织病变通过反射引起。同时,颈髓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也是颈性眩晕的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是指南于颈源性因素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症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多发生于头颈活动时。该病自1926年首次提出后,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重要原因,而其病因可能是椎动脉受压或椎动脉受刺激引起痉挛。  相似文献   

5.
6.
颈性眩晕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克恭  唐毓金 《右江医学》2009,37(5):602-605
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其发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近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壮年颈性眩晕的发病也逐年增高。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既往文献亦鲜见关于本病病因和治疗的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就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防治要点。方法:分析34例颅脑外伤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后随访6月以上,按GOS评价:良好1例,中残4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8例。结论:重视重型颅脑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病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化均 《重庆医学》1999,28(1):50-51
由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性病变或颈椎退变而引起的次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颈性眩晕病。多被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美尼氏综合症”,眩晕病等。由于治疗不当,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现将颈性眩晕病67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28例,女39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6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颈椎病所致的头晕中41~66岁有20例,占30%.而预肩背部软组织劳损中19~40岁47例,占70%,因此,颈椎病引起眩晕的好发年龄在40~66岁之间,而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性眩晕的好发年…  相似文献   

9.
谢福德  何霞 《中外医疗》2011,30(23):126-126,128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对248例以眩晕为主的病人的诊断、疗效结果的回顾分析,评价颈性眩晕的疗效并探讨治疗机制。结果治疗组1周内总有效率79.84%,对照组总有效率43.5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97.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颈性眩晕的综合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同,但疗程短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发病机制复杂,笔者结合文献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从颈椎病变、血液与血管病变、本体感觉及前庭神经核学说等三个方面作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是指颈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药物治疗不能获得满意效果,我们采用了中国医大创立的电感应点刺激疗法对颈性眩晕治疗一个疗程以上的100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如下。一般资料本疗法共治疗100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以35~55岁最为多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周。治疗方法一般主选肩井穴,配穴有太阳、阳白、风池、内关、缺盆,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穴刺激2~3min。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颅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并对其发病机制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单纯非手术治疗10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或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腰穿放液治疗10例,其中20例治愈,未残留神经损害,6例轻残,4例中残,2例死亡。结论:及时诊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我们应提高对脑梗死的认识,应行常规CT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有助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伍全安  何家全 《西部医学》2011,23(10):1906-190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颅脑外伤后未行开颅手术出现眩晕症状的286例患者,综合应用西药、中医药、高压氧及适应性训练等方法治疗;另取同期用地芬尼多片单药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住院期间综合治疗组治愈231例(80.8%),显效49例(17.1%),无明显改善6例(2.1%);对照组治愈63例(58.9%),显效35例(32.7%),无明显改善9例(8.4%),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等症状,疗效好,增加了患者自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23例CT扫描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颈部位于头颅和胸椎之间。颈部中容纳了丰富的神经及血管组织。1957年Tadow对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强调了骨赘形成对椎动脉的压迫。1998年张氏和孙氏总结1998年及之前的中外学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椎一基底动脉系缺血是引起颈性眩晕症状的重要原因,其病因可能是椎动脉直接受压和梗阻或是支配椎动脉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丛受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张氏和孙氏指出:“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刺激引起动脉管壁的痉挛”导致本病发生的论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耳手术后并发颈性眩晕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10年5月于我院行中耳手术后并发颈性眩晕的患者3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发生眩晕时与颈部扭转有关并且均伴有颈椎疼痛,颈扭曲试验及颈性掩震检查呈阳性。临床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氟桂利嗪胶囊静脉滴注血塞通,视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物理治疗,10d左右眩晕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诊断颈性眩晕的关键眩晕与颈部活动有关,同时伴有颈部疼痛,临床治疗主要为改善内耳微循环愈后加强颈部保健。  相似文献   

17.
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是指某些病因引起椎动脉颈外段供血不足影响产生眩晕,为眩晕常见原因之一。颈性眩晕发作时与颈部活动,姿态有明显关系,常表现有眩晕伴站立不稳,呕吐,恶心及共济失调,部分病人转颈可出现跌倒。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注射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联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6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性眩晕临床诊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黄毅 《广西医学》2011,33(3):348-35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中保守治疗34例(64.2%),手术治疗19例(35.8%)。按伤后GOS评分判断预后,死亡13例,植物生存5例,重残8例,轻残7例,恢复良好20例。结论颅脑外伤特别是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脑梗死病情严重,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及早发现、诊断,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颈段受颈部疾病影响造成血流障碍所致。颈性眩晕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笔者推拿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症状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水平震颤,晕厥甚至猝倒等。以上症状多于颈部活动后加重或发病,病人均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片示:不同程度颈曲变直、关节突关节旋转移位、椎间隙变窄、钩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