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骨质疏松症 (一)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之病名,对骨质疏松症的现代认识也只是在十余年的事,然而纵观历代中医文献对骨病的描述与记载甚为丰富,有骨痿、骨枯、骨痹、骨蚀、骨极、历节等.根据所述及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笔者认为,骨质疏松症与"骨痹" 骨痿等频为相似,且与"骨痿"更相近.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临床以腰背疼痛,身长缩短、驼背,甚则骨折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中医无"骨质疏松"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与中医之"骨痿"、"骨枯"等相似.我们根据患者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在常规西医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类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好发于脊柱部位,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身长短缩及驼背等.目前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传统中医没有骨质疏松及疏松性骨折这一病名,但大量中医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症应属"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肾精髓少、骨枯筋萎、脉络痹阻为其主要病机,临证特点是本虚标实.故遣方用药多按补肾填精、疏肝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止痛等辨证施治,相关报道较多,而就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而言,复位、功能锻炼也是传统的基本疗法.现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和异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和异型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临床症状为腰背肢体疼痛,身体畸形,病理骨折,或伴有原发病表现.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但有与骨质疏松症表现相似的记载.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痹"、"腰痛"、"骨枯"、"骨极"、"虚劳"的范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增龄性病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已成为我国人口公共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5亿,其中25%-70%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2].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临床常用药多为雌激素、钙剂、降钙素和氟化物等,取得一定疗效,但副反应较大,价格昂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临床研究方面也有很大进展,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下简称骨显像)的特点,评价多发性骨髓瘤骨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0例新近确诊的MM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同期进行全身骨显像及中轴骨、肱骨及股骨X线平片(以下简称X片)检查,分析显像结果并与X片、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84%(59/70),大多表现为多发放射性"热"区或"轮圈征"(55例),病灶主要见于肋骨、椎体、骨盆及肱骨、股骨近端、颅骨;5例同时见胃摄取显像剂,1例广泛软组织摄取显像剂.骨显像有以下影像特征:①颅盖骨病灶多呈"轮圈征".②肋骨病灶呈多发圆点状浓聚.③椎体病灶以腰椎多见,多呈扁平状浓聚,少数可呈点状浓聚.④肱骨头、股骨头病灶呈对称性浓聚或"轮圈征"分布.⑤股骨近端病灶多为片梭状浓聚,其间含稀疏区.⑥"轮圈征"、骨外组织摄取显像剂相对常见.X片阳性率为86%(60/70).在27%病变部位中骨显像比X片更加敏感,而28%病变中X片比骨显像更敏感(P>0.05);探查肋骨、肩胛骨、腰椎病灶骨显像敏感性优于X片(P<0.01),但颅骨、骨盆、胸椎的敏感性低于X片(P<0.001).骨显像比X片更加敏感的患者治疗无效、疾病进展发生率更高(P<0.01).结论 骨显像与X片发现多发性骨髓瘤骨破坏各有所长,骨显像具备多个影像特点,完全可以作为MM辅助诊断方法,还可能在预后判断、转移钙化、淀粉样变性等并发症诊断中也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柱后侧"H"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正中入路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椎板间开窗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失稳节段小关节间植骨、后侧"H"型植骨块植骨治疗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27例.结果 随访8~24个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22例,良4例,可1例;植骨融合率为100%,无螺钉断裂、松动及其它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使滑脱椎体复位,相邻椎体稳定,后侧"H"型植骨块植骨融合稳定,同时避免术后瘢痕组织填塞椎管狭窄再发.  相似文献   

8.
概述 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确认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定义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改变,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抗骨松穴位贴剂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抗骨松穴位贴剂(AOAP)拮抗实验性骨质疏松(OP)、"破骨大于成骨"、逆转"阳杀阴藏"的机理.方法.采用注射地塞米松(Dex)建立OP模型,用AOAP外贴穴位、非经非穴位,并与口服补肾方药比较治疗OP,以血清T/E2、骨密度、CT/PTH,骨形态计量学参数TBV、TBS、TFS、LBGR、AFS、MAR、BFR、TRS的变化为衡量指标.结果.AOAP能提高T/E2、CT/PTH和骨密度,升高TBV、TBS、TFS、LBGR、AFS、MAR 、BFR,降低TRS.结论.AOAP可以通过"多位点相关集合效应"调控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提高T/E2、CT/PTH水平,可以逆转OP"搬家",拮抗骨细胞"阳杀阴藏"的过程,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脊柱结核正规化疗后术前影像学表现和抗结核药物在病椎各部位分布的特点,为脊柱结核手术治疗方法的确定,术前确定手术切除病灶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2例应用3HRZE/15HPZ(共18个月)标准化疗方案结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化疗第4周手术.所有病例按照年龄间隔20岁分四组术前行脊柱CT检查测量病椎结核病变组织、病变组织外"亚正常骨"以及正常椎骨HU值.CT采用Philips Secura螺旋CT机,球管电压120~140kV,球管电流140~280 mA层厚、间隔5~10mm,常规软组织窗,骨窗重建.PACS2.0系统统一测量患者骨窗条件下病椎各部HU值.其中8例病灶周围含有硬化骨规为硬化骨组,24例病灶周围不含有硬化骨规为非硬化骨组.因为EMB不含紫外吸收官能团,所以用常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难以检测出该药物浓度,因此我们术中取病椎各部位作HGC,来测量抗结核药EMB药物浓度与其CT值作比较.色谱条件为25m×0.53μm CB-25石英毛细管柱;检测器:FID,氢气50mL·min-1,空气500mL·min-1;载气:高纯氮,流速0.1mL·min-1,分流比1/20;柱温250℃;进样口/检测器温度:300℃.结果 (1)正常椎骨内的EMB达到了有效的杀菌浓度水平,其影像学表现HU:皮质骨500-520、松质骨120-170.(2)在非硬化骨病例中"亚正常骨"的EMB亦达到了有效的杀菌浓度水平,药物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无统计学差别,其影像学表现HU:350-450.(3)而在硬化骨病例中"亚正常骨"的EMB却在最低抑菌浓度(MIC)10倍以下.药物浓度与正常椎骨之间有统计学差别.其影像学表现HU:550-650.(4)硬化骨病灶中的EMB药物浓度远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水平(MICs),药物浓度远低于壁外围"亚正常骨";而非硬化骨病灶中的EMB药物浓度仅为各药的最小抑菌浓度水平(MICs),低于外周"亚正常骨".而两者病灶中的HU:80-90.结论 EMB在脊柱结核患者正常椎骨与非硬化骨的"亚正常骨"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在病灶及有硬化骨的"亚正常骨"中难以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在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应切除包括硬化壁周围HU:300-350以内的"亚正常骨".  相似文献   

11.
尺骨骨折术后医源性骨不连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认识尺骨骨折术后医源性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方法对38例尺骨骨折骨不连患者的X线片、骨折的类型、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等综合分析来判断导致骨不连的原因.结果尺骨骨折术后医源性骨不连原因较多,包括对内固定物选择不当,对内固定操作不规范,缺乏对骨折治疗"生物学固定"原则的理解,忽视必要植骨,缺乏正确的康复锻炼和医源性感染.结论尺骨骨折治疗应遵循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必要植骨、术后正确的康复训练和避免感染是预防医源性骨不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V"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等检查评估,测量下肢立位力线,确定截骨矫正角度,采用双"V"形胫骨高位截骨,外用石膏固定矫正维持下肢力线术,随访结果参考窦宝信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86%疗效优良,矫正的胫股角为165~170°.结论 采用双"V"形胫骨高位截骨外加石膏固定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创伤小,矫正角度易掌握,矫正确切、截骨部位愈合好,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肾主骨""髓生骨"理论出发防治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复习骨质疏松症的古代文献资料,认为肾精不足、骨谴失养是骨质疏松的主要病机.可以从中医"肾主骨"、"髓生骨"理论出发,运用补肾填精法为主的中药抑制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或诱导脂肪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为临床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骨痨是中医外科中的虚损性疮疡疾病,本病起病慢、化脓迟、溃后不易收口.因病发生在骨与关节,故多损伤筋骨,治疗颇感棘手,近年来,我们采用内服"加味清骨散"、外用"排脓丹"治疗2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类似古代医学文献所称髋骨部位的"骨痹"、"骨蚀".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病人女,32岁,因"右膝部肿瘤术后14年,现活动受限1年余"入院. 14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疼痛并包块形成就诊本院,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后行"右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术",病理检查示"右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术后病情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后出院. 近1 年来病人渐感右膝疼痛并内翻畸形,影响日常生活,门诊以"右胫骨近端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骨水泥填充术后严重膝内翻"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显像检查,记录全身骨显像对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关节周围放射性浓集和"平行管"征两种表现,其中下肢骨伴有"平行管"征96例(96.00%),肘关节、踝、双侧膝周围放射性浓集4例(4.00%),结合肺部病史及其他检查,66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的确诊为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结论 全身骨显像能有效鉴别诊断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可早期采用全身骨显像对疑似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患者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8.
庞秋红 《当代医学》2008,(18):112-113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腰椎滑脱病人采取"RF-2(Reduction and Fixation-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 通过手术前心理护理和全面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并发症的防治及出院指导,全部患者刀口一期愈合,拍片显示腰椎滑脱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纠正,植骨良好,手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全部愈合.结论 "RF-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当,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解毒化瘀补肾"立法组成的中药"宁骨Ⅰ号"对骨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制作炎症及镇痛模型,观察"宁骨Ⅰ号"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结果]"宁骨Ⅰ号"有明显的抑制巴豆油、角叉菜胶引起的鼠耳及鼠足肿胀,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及小鼠甩尾反应的次数.[结论]"宁骨Ⅰ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智长  董扬  曾炳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5):3239-3240
患者男,25岁,因"左踝疼痛渐加重半年"人院.查体发现局部肿胀、压痛.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显示左跟骨溶骨性病灶,边界清晰伴硬化,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分隔,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