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妇科病、多发病.用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12月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其中采用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对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洛美沙星250ml+替硝唑200ml进行盆腔灌注治疗,同时给予灌注前后精细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患者良好配合,灌注前后未发生因护理原因产生的并发症.结论 加强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前后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以及针灸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对60例在我院针灸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0例患者在中西药结合针灸的治疗下,盆腔炎症消失,60例患者全部治愈,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患者全部康复.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临床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临床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对门诊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530例按发病时疼痛性质及治疗原则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因各种原因诱发疼痛加剧或伴发热者210例,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穴位注射.B组为少腹隐痛等症状者320例,中西药保留灌肠.结果 慢性盆腔炎少腹疼痛加剧或发热首选清热解毒利湿之剂及慢性盆腔炎少腹隐痛等症状在清热解毒利湿基础上加活血化瘀之品,治疗疗效确切.结论 慢性盆腔炎辨证准确、用药合理、方法合理、方法得当、均可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及微波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炎症中常见的妇科病,往往病程迁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从而影响了妇女的健康.桂枝茯苓胶囊配合月经期静滴抗生素等治疗各种慢性盆腔炎患者194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提高治愈率.方法 笔者将最近5年来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施护的方法行中药灌肠治疗,比较慢性盆腔炎患者在接受中药灌肠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经过中药灌肠治疗,150例患者中,110例痊愈,38例好转,2例无效.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突出,填补了因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西医不易治愈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组称为治疗组,将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组称为对照组.2009年元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被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共15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年龄基本相近,治疗组给予抗生素,治疗中同时辅以中药灌肠,对照组进行抗生素综合治疗.两组对比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较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腹针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并进行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 70例患者均获随访,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腹针疗法加超短波电疗结合中药治疗,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使用中医疗法获得的效果不错,该疾病的产生多是因为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者是患者的体质偏弱,导致了病程的延长,引起的,有些患者在患有慢性盆腔炎之前并没有出现该类疾病的情况,说明其他疾病也是引起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比如说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慢性盆腔炎的发病诱因临床中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该类疾病的患者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属于妇科常见多发疾病。该疾病患病后需要比较长的治疗周期,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目前使用的西医疗法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该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了比较大的危害,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而且患者病情反复,增加了其经济负担,久治不愈,让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07年来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196例患者病例资料,将1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8例患者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对照组98例患者采用青霉素+甲硝唑+丁胺卡那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反复发作,应用妇炎康片治疗慢性盆腔炎其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彻底治愈,或者患者体质较差,抵抗力低下病情迁延而致.但也有可能无急性盆腔炎的病史.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劳累、受凉、宫腔手术等原因,可有急性发作.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无病原体.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常反复急性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损伤.笔者多年来对慢性盆腔炎采用中药辩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顾琴  巢烨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633-634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健康教育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05年8月—2006年9月收治的1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慢性盆腔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学到了自我保健及护理知识。结论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患者对慢性盆腔炎有了深入全面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热奄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热奄包治疗依从性电话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盆腔炎患者后续治疗是否有效、盆腔炎症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和热奄包治疗依从性有直接影响。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延续性护理的电话随访,提供规范、安全、正确、有效的护理指导,从而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热奄包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等.目的 讨论慢性盆腔炎的诊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 本病的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盆腔炎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和生活,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因此对盆腔炎患者要特别加强对卫生意识培养还有注意各种事项,在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也要注重护理与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7.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指发生于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多因免疫力下降、急性病迁延和实施对盆腔有一定损害的手术及侵入性检查后致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导致[1]。临床上以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为主要症状,病情顽固,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常规治疗手段效果并不理想[3]。中药保留灌肠疗法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效率达87.5%-95.5%[4]。经对我院132名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辅以臭氧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78例中药保留灌肠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护理及观察.结果:78例中治愈35例,占74.4%;显效8例,占17.2%;无效4例,占8.53%;总有效率91.49%.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时,通过科学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抗炎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0%.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运用抗生素,在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不良反应小,效果好,方便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40例单纯给予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