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的压力,正常的颅内压是维持脑机能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颅内压的增高与降低均可引起脑机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正常成人侧卧位腰穿颅内压为80~180mmH2O(0.785~1.76kPa),高于200mmH2O(1.961kPa)为高颅压,低于70mmH2O(0.686kPa)为低颅压。在临床上,高颅压性头痛较低颅压性头痛更受重视,因高颅压可导致脑疝,引起死亡,但低颅压性头痛并非少见。1高颅压性头痛(1)发病机制成人的颅腔是一个容积固定的骨性腔,正常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  相似文献   

2.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由于颅内容物的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0 mmH2O(2.0 kPa)以上,从而引起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它是颅脑损伤、颅内炎症、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所共有的继发性征象.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称颅内压增高"三主征".颅内压增高若无法控制而进行性加重可导致脑疝危象,是此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颅内压超过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4.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颅内压超过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本文对11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脊液红细胞数及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对有症状但CT正常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有临床症状但CT正常颅脑外伤患者脑脊液红细胞数与颅内压的动态变化。结果:56例脑脊液检查正常,颅内压180—250mmH2O。38例脑脊液红细胞数数个~数十个,颅内压250—300mmH:O。16例直观脑脊液血性,细胞学检查红细胞满视野,颅内压〉300mmH2O。结论:脑脊液红细胞数、颅内压及患者临床症状三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3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和头颅CT或MRI特点.结果 隐脑颅内压(360.0±51.7)mmH20,脑脊液葡萄糖含量(1.3±0.9)mmol/L,PCR-TB阳性率0%,抗结核抗体阳性率15.3%,与结脑颅内压(259.5±91.6)mmH20,脑脊液葡萄糖含量(2.1±0.9)mmol/L,PCR-TB阳性率56.6%,抗结核抗体阳性率5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者在临床症状、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氯化物和头颅CT或MRI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与结核性脑膜炎不易鉴别,容易误诊.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并行多项指标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脑肿瘤以颅内压增高(即成人颅压>1.96 kPa或200 mmH2O)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常规MRI可显示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内部信号以及强化形式、病灶周围有无水肿,还可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大多数颅内肿瘤定位及肿瘤范围的判断优势明显,但定性诊断仍存在困难,尤其有时与脑内其它占位性病变存在相似的影像表现,常难以早期定性分析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的综合征,为神经疾病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必须紧急救治,以挽救病人生命,或尽可能防止发生严重灼后遗症。正常成人的颅内压为60~180mmH_2O柱,180~200mmH_2O柱为颅内压可疑增高,>200mmH_2O柱者为颅内压增高。临床上经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压力一般可正确反映颅内压,但在脑肿胀及颅内占位病变时,增高的颅内压常不能完全传递到脊髓蛛网膜下腔,是应当注意的。颅内压由颅内结构(脑脊液量、血容量与小动脉—毛细血管压力、脑或其他组织)所构成,根据Monro-Kellie原理:颅内结构除了血管与颅外相通外,基本上可以把颅腔(包括与之相连的脊髓腔)当作一个不能伸缩的,总容积不变的容器。而颅内各结构的体积在一定范围内是可相互置换的。可见颅内压力一容积  相似文献   

9.
李志凤 《广西医学》2003,25(3):367-369
目的 :了解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的临床特征 ,提高对隐脑的认识。方法 :对 5例隐脑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以头疼为首发症状 ,呈渐进型性加剧。脑脊液 (CSF)压力高于正常。其中≥ 4 0 0mmH2 O~ 6 0 0mmH2 O占 4 5 ;蛋白正常2例 ,轻度升高 <2g 3例 ;糖 5例均低于正常 ,其中 <1mmol L 4例 (4 5 ) ,氯化物 4例 94 9~ 10 7mmol L(4 5 )。结论 :头疼为首发症状 ,呈渐进型加剧是隐脑的重要表现 ,CSF压力≥ 4 0 0mmH2 O ,糖显著低于 1mmol L ,应该考虑隐脑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单侧去骨瓣减压,观察组施行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d观察组颅内压22.1±1.7 mmH2O,对照组颅内压29.8±2.0 mmH2O,术后3d观察组颅内压17.9±1.4 mmH2O,对照组颅内压26.7±1.6 mmH2O。观察组在术后1d及3d颅内压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恢复良好率42.22%高于对照组21.11%,且重残、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快速、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更良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八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不明原因的颅内压<0.588kPa(60mmH2O),以起立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为主要表现,平卧位时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因其起病急骤,常被误诊。现将我们诊治的8例SIH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特点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晨雷  王素香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8):502-503,501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o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一组原因不明的颅内压低于70mmH2O的少见综合征,特异性放射学检查归因于自发性脑脊液(CSF)漏出和继发性CSF不足的独特症候群。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适应证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的适应证、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30例,其中神经内镜三脑室造瘘术(ETV)22例,神经内镜透明膈造瘘术2例,因室间孔狭小或视野不清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总结其效果、适应证和并发症。结果行ETV的22例术后颅内压210~240mmH2O,平均(226±28)mmH2O。并发脑膜炎2例,发热4例,1例切口愈合不良,4例ETV术后并发头皮下少量积液。出血3例,无死亡和永久后遗症。结论对于因导水管狭窄、后颅窝和中脑占位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ETV有很好的效果。慎重选择造瘘部位和器械对于避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观察N2波潜伏期的延迟时间,取值点在尖头波的波峰,若是平头波或马鞍型波则取值点在中间部分,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其颅内血肿、脑水肿范围均有扩大.持续增高难于控制者,预后不佳.本组死亡的8例颅内压均在400mmH2O以上.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进展,指导脱水剂的正确使用,还可以根据两侧的压力差预警脑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颅内压(ICP)增高是指在病理状态下,颅内压力超过200 mmH2O,其急性升高可能引发脑疝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及采取有效措施。有创颅内压监测已临床应用多年,因其需要手术开颅、及监测设备置入而大大增加了患者颅内感染的风险。近些年来,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因其无创、易行、安全可靠而备受临床工作者重视,且其相对花费较少,偏远地区亦更加适用。本文现就偏远地区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犬额叶脑内血肿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18只犬随机分为正常颅压组(Ⅰ组,颅内压<18 mmHg)、颅压中度增高组(Ⅱ组,颅内压25~40 mmHg)和颅压高度增高组(Ⅲ组,颅内压>40 mmHg)3组(每组各6只),全麻,气管切开插管,应用肌松剂,机械通气,右额叶脑内注入自体血制成颅内高压模型,PEEP从0开始每次增加3 cmH2O,直到18 cmH2O,每个水平持续20 min,在对侧用光纤颅内压探头监测脑内颅内压(ICP)的变化,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并计算出脑灌注压(CPP).结果 随着PEEP的递增,Ⅰ组颅内压上升,脑灌注压下降;Ⅱ、Ⅲ组颅内压略有下降,但Ⅱ组MAP、CPP上升,而Ⅲ组MAP下降,CPP下降;3组CVP都随PEEP增加而升高,但Ⅲ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另两组(P<0.01).结论 应用PEEP通气时由于中心静脉压升高、脑静脉回流受阻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而影响ICP和CPP.在正常颅内压状态下,PEEP使颅内压上升,在已有颅内高压存在时,PEEP对颅内压影响不明显,但在重度高颅压情况下,PEEP使CPP明显下降,提示在重度颅内高压需要应用PEEP通气时必须维持MAP,以保证足够的CPP.  相似文献   

17.
低颅压综合征(Intral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 IHS)是脑脊液压力在60 mmH2O (1 mmH2O=0.098 kPa)以下时,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分原发性(自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以硬膜或腰椎穿刺后多见.本病临床并不少见,但同时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者罕见.现报道一例我院诊治的低颅压综合征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硬膜下血肿的患者,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70例进行分组治疗,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改良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各3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为(87.5±1.4)分、GCS评分为(8.8±1.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对照组为37.1%,组间对比显示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5天、7天的ICP水平分别为(208.5±4.2)mmH2O、(187.8±3.4)mmH2O、(161.3±4.2)mmH2O,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得到良好治疗效果,该疗法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康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更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醉快速诱导中使用阿片类药物和肌肉松弛剂对颅内肿瘤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将40例术前颅内压轻度增高的颅内幕上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罗库溴铵组(FR组)、芬太尼+琥珀酰胆碱组(FS组)、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组(SR组)和舒芬太尼+琥珀酰胆碱组(SS组)组.观察全麻诱导前至硬脑膜切开后颅内压、脑灌注压、呼吸末二氧化碳、气道峰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相比,麻醉诱导后各组患者颅内压显著升高,脑灌注压显著下降(均P<0.05).诱导剂量的琥珀酰胆碱和罗库溴铵对麻醉诱导后颅内压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复合使用舒芬太尼的两组患者脑灌注压值较两组复合使用芬太尼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颅内幕上肿瘤患者麻醉诱导后颅内压升高与使用阿片类药物有关,而非快速起效肌肉松弛剂所引起.诱导剂量的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更强的降低脑灌注压的作用,在颅脑外科麻醉诱导中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l例脑乙状窦阻塞的血管内金属支架开通治疗的结果,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阻塞的方法及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患者女性,年龄为42岁。临床表现为左侧桥脑小脑角胆脂瘤术后,出现慢性颅内高压症状,视力下降,双侧视乳头水肿,继发视神经萎缩;脑脊液压力为400mmH2O。经DSA检查确诊为脑乙状窦阻塞。开通治疗方法,经右侧股静脉途径,当导管到达阻塞段后,测压、局部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而后经右侧颈内静脉途径送入球囊导管到达乙状窦阻塞段进行扩张,置入支架。术后抗凝治疗持续3个月。结果:经动脉法脑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阻塞;双侧颈内静脉通畅。脑静脉窦测压结果,阻塞乙状窦远端压力为370mmH2O,近端压力为130mmH2O。右侧乙状窦阻塞的开通治疗成功,植入直径10mm、长度60mm支架1枚。复查直接静脉窦造影显示右侧乙状窦通畅,支架完全展开,造影剂回流通畅。开通后测压乙状窦近端、远端与颈内静脉压力相近。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第2天检查脑脊液压力为280mmH2O,头痛症状明显减轻,l周后出院。随访12个月,未再发生颅内高压症状。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脑乙状窦狭窄或阻塞是一安全、简单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