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HBV感染最重要的指标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当HBV复制时常伴随乙型肝炎e抗原或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本文报道了1例HBsAg阴性、HBV DNA仍高滴度复制而病情迅速进展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患者传染病4项指标检测对医患双方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11620例患者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TP阳性者采用TP-PA进一步核查确证。结果 11620例患者HBsAg阳性1145例,抗-HCV阳性267例,抗-HIV阳性2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247例。结论对所有入院患者检测传染病4项指标,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还可避免和预防医院内感染及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3.
杨娜  胡建文  王娉 《海南医学》2011,22(6):98-99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e抗原阴性,探讨表面抗体、e抗体和核心抗体均为阳性的父亲能否引起乙肝病毒的父-婴垂直传播.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父亲及新生儿脐带血的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结果 母亲乙肝标志物5项均阴性,父亲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中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4.
检查了2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存在情况。3例献血者(12%)HBV DNA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均阳性,而且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IgM抗体(抗-HBc)也阳性。2例献血者(8%)HBV DNA阳性,HBeAg阴性,HBeAg的抗体(抗-HBe)阳性,缺乏抗-HBc的IgM。21例HBV DNA阴性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变的特点 .[方法 ]检测 2 2 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变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乙型肝炎病毒DNA .[结果 ]乙型肝炎e抗原缺失者 148例 ,占 6 7%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者 72例 ,占32 % .乙型肝炎e抗原缺失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 5 9% (77例 )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者为 40 % (5 3例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感染模式出现率最高 ,为 38% .[结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硬变化患者e抗原缺失者居多 ,且病毒复制明显 .  相似文献   

6.
<正> 1972年瑞典学者Magnius在研究乙型肝炎抗原时,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其免疫性及理化特性既不同于表面抗原,亦不同于核心抗原,因而命名为e抗原抗体系统。这一发现开拓了人们认识乙型肝炎的新途径,加速了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进一步理解,1979年至1980年,我们对105例肝炎患者HBsAg阳性血清及295例HBsAg阳性携带者进行了e抗原e抗体的测定,并对e抗原系统的临床意义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是常见多发病之一。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人群中分布甚广,其在传播乙型肝炎上有重要意义。自从1972年Magnius和Espmark等发现在HBsAg阳性血清中存在e抗原抗体系统以后,学者们相继研究并提出e抗原抗体系统的存在与乙型肝炎传染性及病人预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在研究肝炎与肝癌关系的基础上,对394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以及132名HBsAg阴性者和41名抗-HBs阳性者作e抗原抗体系统的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5月至2010年5月间HCV和HBV合并感染患者总186例;利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的人口学病毒学和生化学等指标 【结果】 186例患者中, e抗原阴性患者140例, e抗原阳性患者46例e抗原阴性的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与e抗原阳性患者相比,具有年龄较大TBil水平较高病毒复制水平低和输血感染居多等特征(P < 0.05);但是e抗原阳性合并感染患者ALT水平比e抗原阴性患者明显升高(P = 0.031)。e抗原阴性患者HBV DNA阳性比例高于e抗原阴性患者(P=0.000);但是,HCV RNA水平分布无差异(P = 0.169)。其他临床特征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e抗原阴性和阳性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存在差异,此差异与HBV单一感染时不同e抗原仍可以作为HBV/HCV合并感染患者体内HBV DNA复制水平判断指标之一;e抗原状态与HCV RNA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张卫华 《中原医刊》2006,33(23):40-41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e系统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对抗病毒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5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182例既往未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或e抗体(抗-HBe)阳性及两者均阴性分别为85.7%、71.4%和46.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HBeAg或抗-HBe阳性与否无关,抗病毒治疗一定要重视检测HBV-DNA。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因患者感染时年龄、感染遗传因素、饮酒、感染病毒数量、准种及机体免疫状态等不同呈不同的临床表现与检测结果.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有或无乙肝核心抗体,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活检显示肝脏无炎症,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在正常范围.慢性乙肝病毒携带:检测到乙肝病毒DNA,乙肝e抗原阳性或阴性,肝功能正常,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在正常范围.隐匿性乙型肝炎:血清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血清或肝组织中有乙肝病毒DNA,有慢性乙型肝炎表现;肝组织活检能检测到乙肝病毒DNA;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除乙肝病毒DNA阳性外,其余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根基肝组织病理学、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表现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reS1与乙肝两对半(HBV免疫标志物)的相互关系、评价其临床义.方法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47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标志物的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reS1与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PreS1的阳性率为87.1%,HBsAg和HBeAg阳性组PreS1的阳性率为77.7%,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中PreS1阳性率为52.8%,说明部分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结论 前S1蛋白在HBV感染早期就可检出,它能敏感地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急性期、慢性非活动期、慢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血中HBcAb-IgM检测,以及HBcAb—IgM与相应的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进行相关分析,探讨HBcAb—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5例乙型肝炎病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IgM抗体用酶联试剂采用捕获法原理,两对半标志物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并同时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相应的肝功能。结果:1.HBcAb—IgM在急性期、慢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血中有高度的表达;2.HBcAb—IgM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与HBcA-IgM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比较,肝功能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3.在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有96.2%为阳性;在急性期,病人血液检测结果有83.3%表现为“大三阳”;在慢性活动期病人,HBcAb-IgM不仅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标本中,也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的标本中。结论:HBcAb-IgM的血清检测对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是HBV早期感染的标志;也是反映HBV在体内活跃、复制的可靠指标;并可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可间接了解肝功能的状态以及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模式的分布情况以及对脐血采集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1 744例HBsAg阴性的孕妇在产检时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模式进行归类.结果 单项抗-HBc阳性15例(0.86%),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抗-HBc双抗阳性62例(3.55%),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和抗-HBc双抗阳性20例(1.15%),抗-HBs、抗-Hbe和抗-HBc 3个抗体阳性140例(8.03%).单项抗-HBc阳性15例孕妇,经核酸检测均为HBV DNA阴性.结论 脐带血捐献者属于HBV感染低风险人群,实施产检两对半和产前HBsAg检查模式能有效筛查乙肝.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人群中分布甚广,其在传播乙型肝炎上有重要意义。自从1972年 Magnius和Espmark等发现在HBsAg阳性血清中存在e抗原抗体系统以后,学者们相继研究并提出e抗原抗体系统的存在与传染性及病人预后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对394名无症状HBsAg携带者以及132名HBsAg阴性者和41名抗-HBs阳性者作e抗原抗体系统的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血清①受检者血清:HBsAg阳  相似文献   

15.
050870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研究/归巧娣…∥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99~102探讨应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状况。方法:选择HBsAg与HBeAg阴性,其他HBV血清标志物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24例作为病例组,同期HBV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孕妇及其新生儿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1)病例组24例孕妇中,血清HBV DNA阳性8例,…  相似文献   

16.
抗病毒治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患者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俗称大三阳)用核苷类药物治疗1年后,如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PCR方法),同时e抗原转阴,e抗体转为阳性,应继续维持治疗至少1年后才能停药。对于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则疗程相对更长。  相似文献   

17.
免疫学     
盯似幻套式聚合阵链反应检测人乳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王小青…//中华妇产科杂志一1卯6,31(l)一36一37 对40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阳性的产妇乳汁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闭代R)进行HBV~DNA检侧。其中抗原阳性25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21例,合并乙肝e抗原(珊eAg)阳性4例。抗体阳性巧例,乙型肝炎表抗(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一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一EEe)一项至三项阳性者。选10例血清HBV阴性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结果:抗原阳性组HBV一DNA检出率为44%(11/25),其中4例HBsAg合并HBeAg、抗HBc阳性者均检出H…  相似文献   

18.
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e抗体阳性有何意义? 答: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即丹氏颗粒的核心部分,与核心抗原互补存在于病毒的核心。e抗原存在于表面抗原阳性病人的血液中。抗原阳性,血中可以查到丹氏颗粒,核心抗体、表面抗原、DNA聚合酶等均随之转为阳性。因此,e抗原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乙型肝炎传染的重要指标。e抗原阳性,有助于确定病人、慢性携带者及孕妇传染性的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患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在围产期将HBV直接传播给婴儿。此种传播是构成HBV慢性携带状态的重要原因,也是病毒赖以在人群中保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将母婴传播及其预防的现状作一介绍。一、与传播有关的一些因素 1.母血e抗原/e抗体系统与婴儿HBV感染:Okada等指出:HBeAg(e抗原)阳性母亲对婴儿的传播率达100%,但抗-HBe(e抗体)阳性者不能将HBV传播给婴儿,因而认为e抗原可作为HBV携带者母亲能传播给婴儿的一个指标。Beasley等的研究认为,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85%为HBsAg阳性,而e抗原阴性母亲仅31%的婴  相似文献   

20.
“两对半”是指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及核心抗体(抗—HBc)的检测。 1.HBsAg:阳性提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虽为阴性而其它HBV指标即使仅有一项为阳性,仍说明已感染HBV。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 仅此一项阳性并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