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易丹 《中国乡村医生》2009,(19):246-246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甲流疫情聚集性暴发的形势,9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紧急制定出台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对甲流患者实施分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甲型H1N1流感暴发以来,安县本地区内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特点,为明年可能出现的"第三波"甲流疫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县地区甲型H1N1核糖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安县地区处理甲流疫情的调查处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目前,安县共计发生6起甲流疫情,6起甲流疫情都于学校发生.经咽拭子采样,送实验室检测示:甲型H1N1核糖核酸检测阳性者共计12例.结论 学校是安县地区发生甲型H1N1疫情的主要场所,学生成为感染甲流的主要人群.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甲流再一波高峰中要做好"两个确保":确保少在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暴发疫情,使疫情减少扩散;确保少发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3.
郝凤瑞 《吉林医学》2010,31(20):3275-3276
2009年3月,墨西哥爆发了“人感染猪流感”的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自2009年11月以来甲流疫情进入流行高发期,危重病症患者和死亡病例持续增多。孕产妇感染率、危重症病例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引起了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世界卫生组织通报:孕妇进ICU救治比例要比一般患者高10倍,病死率是非孕人群的20—40倍。  相似文献   

4.
许金美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6):479-480,485
目的总结应用无创通气机救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下称甲流)患者的成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09年12月本院定点重症甲流病房使用无创通气机治疗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适时选择无创通气机治疗、正确调整无创通气机参数、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和及时处理病情变化是成功护理重症甲流患者的重点。结论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抗病毒基础上尽早使用无创通气机治疗,是救治重症甲流、有效控制发展成危重症的成功举措。  相似文献   

5.
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于2009年3月18日首先在墨西哥出现,疫情迅速蔓延,席卷全球。甲流疫情爆发后,我国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并将甲流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国外有研究显示,年龄可能是本次流感的一个危险因素,青壮年更易发病。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总结4例危重症新型甲型H1N1流感(甲流)孕产妇的救治体会,为危重症甲流孕产妇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减低其死亡率提供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4例危重症甲流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断经过和治疗体会.结果 对4例危重症甲流孕产妇经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和保持气道通畅,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1例孕妇顺利剖宫产下一女,母女平安康复出院;另外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孕产妇感染甲流的重症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重症甲流孕妇的救治应在以重症医学科为主的多科协作治疗下,及早予抗病毒治疗,及时予呼吸支持治疗,予低潮气量、高频率、低呼气末正压的通气方式,并在患者病情好转稳定时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关键字新闻     
孕产期妇女甲流防治指南发布 卫生部目前发布了《孕产期妇女甲型H1N1流感防治指南》,强调感染甲流的孕产妇最好在综合医院接受治疗,接收孕产妇甲流转诊患者的医院必须具备救治危重新生儿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病毒感染状况,及时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方法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法对2 133份人群血清进行甲流抗体检测。结果经检测,804份血清甲流抗体呈现阳性,阳性率为37.69%,6~17岁阳性率最高为58.48%;人群甲流自然感染率为34.25%;接种甲流疫苗人群抗体阳转率为74.85%;不同年龄组人群疫苗接种抗体阳转率有差异。结论约三分之一人群感染甲流病毒,今后甲流防控重点在幼儿和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甲流)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和收集上海市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期间确诊的全部甲流病例等疫情数据,对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上海市2009年5月25日发现首例输入性甲流确诊病例,截至2010年4月30日,全市共报告甲流确诊病例3678例,其中住院病例331例,死亡1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归类,轻症病例3 551例,重症病例98例,危重病例29例。所有确诊病例中有234例属境外输入病例。76.6%的甲流确诊病例为30岁以下的青壮年,并且以学生为主。重症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男女性别比为2.38∶1。结论 上海市甲流的流行经历了由输入性到本土流行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疫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应对甲型H1N1流感护理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梅 《当代医学》2010,16(3):33-33
从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报已拉响,截止到2009年11月26日我院住院收治甲流确诊患者累计694人,其中孕产妇11人,重症及危重症89人,死亡4人。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初期、疾病流行期和危重症期护理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效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制度落实,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救治,提高抢救的成功性,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及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本学院一年级和高年级(三、四年级)4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年级学生获取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途径有所不同:一年级学生以电视和网络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学校教育和电视为主。②高年级学生对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91%、83.4%,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的71%、70.5%(x2=27.704,P=0.000;x2=10.021,P=0.002)。③女生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P〈0.05)。结论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来源的主要途径,提高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是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流感流行的流感病毒的起源,其常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排进化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是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是不同种属流感病毒基因重排的“混合器”,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未来流感防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甲型HIN1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先云  陈蜀岚 《西部医学》2009,21(9):1502-1504
目的及时发现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预防其传播,防止二代感染病例发生。方法①制定并落实了甲型H1N1流感感染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②建章立制,进行物资储备、人员储备、知识储备。③现场督导,以保证制度措施落实。④做好关口筛查,防止遗漏甲型H1N1流感感染患者。⑤对确诊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结果筛查出我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共接诊呼吸道发热患者1120例,留观排查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34例,确诊病例2例,无一例二代甲型H1N1流感感染发生。结论甲型HI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和应对能力,在防控中落实相关制度措施,就能减缓疫情的传播,杜绝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知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他们对目前学校防控措施的意见和建议。方法对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的杭州师范大学和位于下沙高教园西区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240名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两校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预防措施全部知晓的程度为50.83%;大学生们普遍关注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三个问题是疫苗、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针对学校当前的防控措施,同学们普遍要求将防控信息公开和加强隔离观察制度。结论在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完全知晓率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同时注意防控信息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5.
2009年秋季开学初,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中出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学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抗击甲流的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现总结学校抗甲流的经验,望能为一同战斗在抗甲流一线的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为学校抗击甲流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兰州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甲型H1N1流感发病例数,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2009年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1 148例(实验室确诊1 064例,临床诊断84例),发病率为35.16/10万;发生重症及危重病例64例,死亡12人;报告24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共计发病338例;发病高峰为10月中旬~11月上旬,高峰期共报告病例629例,占总病例数的54.79%;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7~24岁,共报告838例,占总发病数的73.00%;发病以学生为主,报告809例,占70.47%。结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重点人群为学生,安排学生及早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采取综合措施防范学校的暴发流行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估防控措施,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附录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每1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疫情持续7d,共确诊36例病例,罹患率为1.68%;男女性别比0.5∶1;住宿生走读生比3.5∶1。结论此次疫情为广州市荔湾区首起职业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及时隔离病例以及规范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甲流”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师范大学4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问卷调查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对“甲流”的了解程度、危机处理方式、排压方式、心理影响因素等。结果收回有效问卷400份,有61.3%的大学生对“甲流”给予积极关注和了解。73.2%的学生面对“甲流”内心平静,有59.1%的学生觉得自己不会轻易染上“甲流”,40.7%的学生不愿陪伴生病同学去医院看病,11.8%的学生不愿意被隔离,25.8%的学生觉得回家安全,有73.8%的学生认为应该服从学校统一安排,49.8%的学生认为自身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是对自己心理影响最大的因素。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期,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的安全性。方法从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按照孕早期和孕中后期分层,每一层随机抽取60名孕妇,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及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孕中后期和孕早期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1.21,P>0.05);发生的AEFI全部为一般反应;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16),发生不良结局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甲流疫苗对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且于怀孕各期均可接种,为保护母亲及其婴儿免受甲流病毒侵袭,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会区当前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风险,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新会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进行调查评估,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风险因素。结果:对本区农村和城镇两个地区进行三次抽样调查,人群甲型H1N1流感总的抗体阳性率为22.29%,其中农村地区人群阳性率为25.83%,城区居民的阳性率为18.75%,各职业人群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教师(33.33%)、医护人员(28.75%)、学生(22.57%)、其他人群(11.32%)、儿童(11.11%),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为42.91%,其中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论:通过分析当前新会区甲型H1N1流感情况,甲流病毒易传播的特点,人群抗体水平较低和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不高,预测甲型H1N1流感可能会再爆发,所以应确定流感大流行的高风险地区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减少防控工作的被动性与盲目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