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颈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结果正常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和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颈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 D 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为(425.91x±59.48)×10-3,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早期显示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DTT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刘璐 《医学综述》2012,18(23):4032-4035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目前人体功能成像研究的热点之一。正常颈髓DTI研究显示,颈髓各个节段的平均弥散系数及各向异性分数是有差别的。对于颈髓病变,DTI不仅可以显示常规磁共振成像显示不了的病理学改变,还可通过纤维示踪技术直观地显示纤维束方向及其完整性的改变,为颈髓疾病的检出及鉴别诊断开拓了新的前景。现全面介绍DTI的技术原理及其在颈髓疾病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和54例脊髓型颈椎病作为病例组进行颈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DTI,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tensortracking,DTF)。结果:对照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脊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D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对照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为(425.91±59.48)×10^-3,较对照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TI较常规MRI成像能更早显示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及DTF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颈椎病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对照组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4例进行颈椎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部分各向异性(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TT)。结果正常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颈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D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FA值为(425.91 x±59.48)×10^-3,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早期显示颈椎病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DTT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康复训练后,不完全性颈髓损伤(incomplete cervical cord injury,ICCI)患者的运动功能可有改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已是中枢神经系统诊断领域的重要补充手段,为临床及科研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本文通过观察ICCI患者康复过程中颈髓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变化,探讨DTI对ICCI患者康复疗效预测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颈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例和20例正常志愿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和DTI扫描。DTI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EPI成像序列,取6个方向,b值取400 s.mm-2。使用感兴趣区技术测量:正常人4个不同水平(C2/3、C3/4、C4/5和C5/6)颈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病例组病灶和正常颈髓节段的ADC和FA值。结果(1)正常颈髓在ADC图上信号均匀呈中等信号;在FA图上为高信号,在彩色张量图上为蓝色。颈髓4个不同节段的FA值有明显差别(F=159.24,P<0.001),以C2/3水平脊髓的FA值最高(0.85±0.03);但ADC没有明显差别(F=2.191,P>0.05)。(2)病例组:T2WI发现颈髓内异常信号9例,另外12例未见异常。而在彩色张量图上有16例信号异常,表现为正常蓝色颈髓中斑片状绿色异常信号影;病灶和正常区域颈髓间的ADC(t=-2.883,P=0.009)和FA(t=2.615,P=0.017)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国人正常颈髓FA值约在C2/3水平最高,越往尾侧FA值越低,而颈髓4个节段ADC值则没有明显差别;DTI彩色张量图可以发现常规MRI所不能显示的异常改变;使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EPI成像序列,取6个方向,b值取400 s.mm-2,DTI的图像质量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正常颈髓磁共振张量成像(DTI)的研究,探讨磁共振张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志愿者行颈椎磁共振常规序列(MRI)及磁共振张量成像(DTI)检查,测量并比较所有椎间盘层面颈髓的各向异性(FA)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同时重建并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结果所有受检者的颈髓DTI均得到FA图及ADC图;不同节段颈髓FA值及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C2/3椎间盘水平颈髓的FA值最高、ADC值最低,C6/7椎间盘水平颈髓FA值最低、ADC值最高;FA值与ADC值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DTI能客观、定量地分析颈髓情况,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轴索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常见,诊断及治疗困难,预后不佳。弥散张量成像是能定性定量显示组织结构完整性、病理改变及功能变化的新技术,在DAI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各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一项近年发展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利用水分子移动方向成像,具备无创性显示纤维束的能力,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DTI在临床中应用并予以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颈髓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TI)的最佳扫描参数。方法:对4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行颈髓扩散张量成像,比较不同扫描参数[b值、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及激励次数(NEX)、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第1组,b值分别取400,700,1 000 s/mm2;第2组,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分别取6,13,25个;第3组,激励次数分别取2,4,8;第4组,层厚分别取2,3,4 mm。结果:在4种不同扫描参数的比较中,b值为700 s/mm2的图像质量较b值为400 s/mm2和1 000 s/mm2的好(P<0.05);方向为25时的图像质量较方向为6和13的图像质量好(P<0.05);NEX为4的图像质量较NEX为2和8的好(P<0.05);层厚为4 mm的图像质量较层厚2 mm和3 mm的好(P<0.05)。结论:b值为700 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为25个、NEX为4和层厚为4 mm是颈髓DTI的最佳扫描参数,适用于临床研究颈髓的细微结构。  相似文献   

11.
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0T场强下颈椎间盘突出压迫颈髓损伤早期的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30例健康志愿者及3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RI)和横轴面DTI扫描,在C3~7水平分别测量各间盘水平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正常脊髓C3~7水平间ADC及FA值无差别(F=0.66,P=0.6195;F=1.99,P=0.1027),病例组受压部位和对照组的ADC值、FA值有统计学意义(t′=2.0930,P〈0.05;t=11.2136,P〈0.001)。在发现脊髓压迫早期损伤时,ADC值的敏感度73.33%,特异性100%,FA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100%。结论:DTI对判断脊髓慢性压迫早期损伤有一定价值,FA值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震荡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脊髓震荡损伤17例作为研究组(A组),32例非脊髓震荡髓损伤的脊髓损伤病例作为对照组(B组);选取与A、B组年龄、部位相匹配的4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病例行MR平扫和DTI扫描,测量A组和B组脊髓损伤节段平均FA值和平均ADC值,测量C组(与前2组相同节段脊髓)平均FA值和平均ADC值,并分析A组与C组、A组与B组组间差异。结果 B组平均ADC值为(1301.35±221.15)×10-6mm2/s,平均FA值为(377.12±67.31)×10-3;C组平均ADC值为(827.63±218.54)×10-6mm2/s,平均FA值为(540.03±38.14)×10-3。A组平均ADC值(1103.25±49.65)×10-6mm2/s,较C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B组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平均FA值(423.53±58.42)×10-3,较C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B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对脊髓震荡伤有较高的敏感性,对脊髓损伤的分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索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压迫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脊髓受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行常规MRI扫描和横轴面DTI成像。在FA图上分别测量病例组与对照组脊髓感兴趣区部位的FA值,将2组FA值进行比较。结果 脊髓受压部位及其临近部位(在T2WI像上形态信号均无异常)的FA均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脊髓不同受压程度的FA均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脊髓受压损伤早期发生的华勒氏变性改变较敏感,并能反映其受压损伤程度,是目前早期活体诊断脊髓受压损伤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弥散成像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成像技术。通过神经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特性,定量反映白质纤维束的完整性及各种病变,从而在微观水平对脊髓损伤进行更精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脊髓损伤(SCI)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急慢性脊髓损伤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百升  荆国杰 《医学综述》2008,14(23):3647-3649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及其预后判断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DAI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其传统影像学表现来实现的,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精确性,而且缺乏对具体病变部位进行可靠定位的能力。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在临床及科研中应用越来越广的一项磁共振成像技术,其突出优点体现在对神经纤维的高度敏感性上,可对神经纤维的完整性进行定量及定性研究,显示脑神经纤维束的走行及其病理状态,从而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本文主要综述DTI在DAI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正常成人颈段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中脊髓节段、轴索及年龄因素对其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影响。方法 36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3组接受常规颈椎3.0T磁共振成像(MRI)及颈髓DTI检查;根据颈椎体解剖定位,颈髓分为上段(C1/2-C2/3)、中段(C3/4-C4/5)及下段(C5/6-C6/7),各节段应用感兴趣区法测量脊髓中央灰质和白质(前索、侧索、后索)的ADC和FA值。结果正常成人颈髓灰、白质不同节段之间ADC和FA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颈髓白质不同轴索之间ADC和FA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的ADC和FA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颈髓白质前索上段ADC与年龄不具有相关性,前索下段的ADC值与年龄正相关,其余颈髓白质及中央灰质的ADC和FA值均与年龄负性相关。结论正常颈髓的扩散能力和扩散各向异性受到年龄、节段和轴索因素的影响,对颈髓疾病的DTI研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MR—DTI成像技术对犬急性期脊髓损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检测,探讨MR—DTI成像技术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作犬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前及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30min后分别进行磁共振FSE和DTI检查(FSET2WI,DTIb=500s/mm2,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5,测量脊髓损伤前、后脊髓的ADC值及FA值。结果脊髓损伤前ADC值为(0.97&#177;0.18)&#215;10^-3mm2/s,FA值为0.58&#177;0.10;脊髓损伤后ADC值升高为(1.16&#177;0.16)&#215;10^-3mm2/s(t=1.676,P=0.07〉0.05),FA值降低为0.34&#177;0.06(t=4.512,P=0.002〈0.05)。结论在脊髓损伤急性期ADC值升高不明显,FA值明显降低,DTI技术可以为急性期脊髓损伤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