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厚度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而视网膜厚度(RT)的改变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可分别反映DR和DN的病变程度。本研究对3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了RT及UAER的检测,旨在探讨RT和UAER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洪琪 《山东医药》2003,43(13):9-9
近年来 ,我们对早期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早期DN患者 70例 ,其中男 42例、女 2 8例 ,年龄 2 168岁、平均 ( 40 7± 2 1 9)岁 ,平均病程 ( 7 4± 6 5 )年。糖尿病诊断按WHO1999年标准。早期DN的诊断 :①UAER :2 0~ 3 0 0 μg/min ;②肾小球滤过率 (GFR)升高 2 0 %以上 ;③尿蛋白检测阴性。随机分为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3 4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及检测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教育 ,饮食控制[按标准体重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住院治疗的5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有关DR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53例(28.28%)合并有不同程度DR;(2)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尿微量白蛋血排泄率(UAER)与DR发病有关;(3)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和病程为两个独立且具有预报DR作用的变量。结论 众多因素与DR发生有关,其中UAER和病程是两个最重耍的DR危险因素,且UAER具有早期预报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胜兰  孙荣  晏辉  姜兆顺  吕军 《山东医药》2002,42(20):44-44
为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瘦素和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 ,我们对 2 0 0 1年 7月以来在本院门诊治疗和住院的 112例 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了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瘦素 (L PT)和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2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按 WHO标准确诊 ,男 6 0例 ,女 5 2例 ;年龄 4 0~ 6 5岁 ;病程 1~ 6年。根据本院正常值将 112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1A组 :即 IAI异常组、胰岛素抵抗 (IR)组。男 30例 ,女 2 8例 ;年龄 4 0~ 6 5岁。 2 B组 :即 IAI正常组、非胰岛素抵抗 (NIR)组。男 30例 ,女 2 4例 ;年龄 4…  相似文献   

5.
第66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中,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的报道多达二十余篇,现综述如下:一、DR流行病学Ruth等研究了一种评估DR患病风险计算方法,即早期DR治疗研究计划(ETDRS)。对5102例糖尿病(DM)患者中病程均>9年以上无DN者1949例,以年龄、性别、种族、吸烟、HbA1c、SBP、HDL-C、LDL-C、TG、UAER、Ccr、BMI、病程为变量。每3年监测眼底病变的程度,1949例中6年后有572例发展为DR。分析显示性别、HbA1c、SBP、UAER为DR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和年龄增长的危险性相对较低。非DR发展为DR的危险性可表示…  相似文献   

6.
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进展与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视网膜缺血、缺氧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变 ,分析其与DR的关系 ,旨在探讨DR的影响因素 ,为防治DR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糖尿病 (DM )诊断系符合ADA诊断标准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0 0例 ,年龄≥ 60岁。分为 2个亚组 :DR组 3 9例 ,男2 1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8.1± 5 .8岁 ,平均病程 6.5± 4.6年 ,单纯性DR 3 0例 ,增殖性DR 9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组 61例 ,男 3 2例 ,女 2 9例 ,平均年龄 66.5± 6.1岁 ,平均病程 5 .8± 4.9年。两组均口服…  相似文献   

7.
对20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AER)的测定.记录病程,同时行眼底检查.结果20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中伴DR者98例,患病率43.34%.DR组与NDR组病程比较(P<0.01).HbA1c、血β2微球蛋白比较(P<0.01),尿β2微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P<0.01).结论DR与DN均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且DR与DN常同时存在,其病变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DR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本文对31例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临床资料一、研究对象Ⅱ型糖尿病(按WHO标准)患者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5~70岁;病程0.5~12年。所有病例均除外高血压、肾病及结缔组织病等。非糖尿病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45~60岁;口服葡萄糖耐量(100g葡萄糖法)均正常。二、方法所有病例均在直接检眼镜下检查眼底,31例糖尿病患者分为DR组15例、无DR组16例,对照组眼底无改变。所有病例均测定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胰腺癌合并糖尿病并不少见,为了解两者的关系,我们对有关因素试作初步分析。 一、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1970~1989年我院内、外科共收治胰腺癌患者75例。其中经尸检证实者7例,手术组织学证实者46例,经各种穿刺细胞学检查者12例,胰胆管造影1例,CT及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9例。 75例中合并糖尿病者25(男14,女11)例(占33.3%,男:女=1.27:1),平均年龄62.96±8.23岁(50~75岁);非糖尿病者50(男38,女12)例(占66.6%,男:女=3.17:1),平均年龄58.10±9.27岁(43~82岁)。  相似文献   

10.
1998年6月至2001年10月,我们对36例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分别采用苯那普利(ACEI类)和地尔硫革(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将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4±6岁,病程6.2±6年.对照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52±3岁,病程5.2±3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研究糖网Ⅰ号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确诊DR的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对照分组,分别接受中药糖网Ⅰ号和导生明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血清AGEs水平、脂质代谢各项指标以及视功能情况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糖网Ⅰ号对于降低患者血清蛋白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降低血脂等方面明显优于导升明对照组(P〈0.05)。结论 糖网Ⅰ号治疗DR的疗效优于导升明,可能是由于降低血清AGEs水平及血脂途径改善了眼部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细胞问黏附分子1(sI-CAM-1)的相关性,以及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早期DN的作用.方法将60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血清MCP-1、sICAM-1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评价辛伐他汀对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MCP-1、sICAM-1及UAER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辛伐他汀对早期DN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能延缓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DN早期肾小管毛细血管即发生变化,使肾小管处于高滤过状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尿微量蛋白排出。因此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诊断DN十分重要。 资料与方法:按WHO诊断标准确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男7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1±11.3)岁。均无急性代谢  相似文献   

14.
高宗玲 《山东医药》2003,43(11):22-22
糖尿病发展到糖尿病肾病 ( DN)时尿蛋白持续阳性 ,肾脏病理损害进入不可逆阶段 [1]。在蛋白尿出现之前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2 ] ,可以预防 DN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对 96例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尿β2 -微球蛋白 ( β2 - MG)、Ig G及 β-半乳糖苷酶 ( GAL)含量进行了测定 ,旨在探讨其诊断 DN的价值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 96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 ,其中男 63例 ,女 33例 ;年龄 ( 4 4.2± 1 4.6)岁 ;对照组为 46例健康体检正常者 ,其中男31例 ,女 1 5例 ;年龄 ( 4 0 .1± 1 1 .2 )岁。1 .2 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60例DN患者,其中20例合并高血压,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例。其中A、B组为单纯DN组,C组为合并高血压组。B组仅给予降糖、饮食控制、运动等糖尿病基本治疗,A、C两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300 mg/d,共观察12周。监测3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压。结果:A、C两组尿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C组血压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减少早期DN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DN患者的肾脏损害。对于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降压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氨酸(Captopril)治疗中度和重度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已在不同研究中得到证实.然而,有关巯甲丙脯氨酸的长期作用,特别是对常规抗高血压治疗无效的严重高血压患者,报道甚少.本文介绍在对常规三联药物治疗有耐药性的高血压患者中,用巯甲丙脯氨酸控制血压达二年半的经验.方法:76名严重高血压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48.9±10.7岁)分成三组.第一组3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25例,女11例,年龄50±9.4岁),用巯甲丙脯氨酸治疗16.3±12.3月.第二组22名由血管造影证实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男11例,女11例,年龄48.0±11.5岁),用巯甲丙脯氨酸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共136(男69,女67)例,年龄27~82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 方法在非应激情况下留尿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糖尿病肾病(DN)组,男36,女34例;<30mg/L为非DN组,男、女各3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0例,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DM组为25例单纯糖尿病(UAER<20 μg/min)患者, DN1组为31例早期DN(UAER 20~200 μg/min)患者,DN2组为34例临床DN(UAER>200 μg/min)患者.另选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Hcy、IL-6、IL-8及TNF-α水平.结果 DN1组、DN2组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DN2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DN1组(P均<0.05).结论 Hcy、IL-6、IL-8及TNF-α是2型DN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DN病情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1 对象我院自1997.1~1999.10对25例住院符合WHO诊断的病人,年龄40~76(52)岁,DM史6~15年;18例合并高血压.以Mogens DN分期,其中早期10例,尿蛋白定量150~500mg/24h,临床DN15例,尿蛋白定量>500mg/24h.随机分成治疗组25(男14、女11例);对照组20(男11、女9)例,DM史5~16年,年龄在37~78(53)岁,合并高血压1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50例早期DN(UAER20~200μg/mi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缬沙坦组)24例,观察组(胰激肽原酶加缬沙坦)26例,观察12w,比较治疗前后患者UAER、空腹血糖、HbA1c、血压、血肌酐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可减少DN尿蛋白排出,与胰激肽原酶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