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樟树市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宣传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樟树市社区居民接受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评价此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大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培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入户、举办专题宣传活动等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宣传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对HIV/AIDS的态度有明显转变。结论通过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形式针对社区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明显,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城乡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浙北地区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同时选择条件相似的2个社区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在城市和农村干预、对照社区均随机抽取6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而城市干预社区居民则无明显提高。城市干预社区居民饮酒率下降,测量血压的比例升高(P〈0.05);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形成了定期更换牙刷以及刀和菜板生熟分开的行为习惯(P〈0.05)。结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责任医师实施综合性干预,是城乡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在其生活方式中的主要不良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并对比实施干预行为后的效果,为不良健康行为疾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盐田16个社区中随机抽取8个社区123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区域逐户上门作行为调查,对目标区域人群开展综合性行为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后社区居民健康行为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高盐饮食、抽烟、饮酒、体检不定期、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等不良健康行为方式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综合行为干预对改善居民不良健康行为有重要意义,是降低社区居民不良健康行为疾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居民预防道路交通伤害的知识和行为情况,针对社区居民道路交通伤害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为有效开展社区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多级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调查社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干预前后的资料,并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居民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居民,知识知晓率干预效果比较理想,行为行成率干预效果存在着一定差异。干预后,男性的行为改变较明显(χ^2=7.67,P〈0.01);20~30岁人群(χ^2=2.96,P〉0.05)、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χ^2=2.03、3.34、2.04,P〉0.05)、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万元以上人群(χ^2=2.85、12.41、0.44,P〉0.05)的行为干预效果最不理想。结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区滚雪球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缓解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不足提供一种方法.方法 由区疾控中心逐级增量培训方式培训出来的社区志愿者对干预组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区疾控中心对对照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通过评价两种方式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社区滚雪球式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社区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比接受健康教育前均得到提高(P<0.05);干预后两组居民的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滚雪球式方法培训出来的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是有意义的,其健康教育模式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广州市社区人群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抽取2个居委会,对社区居民实施1年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700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居民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收回有效问卷627份和618份。干预后,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知识总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总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9.8%和74.7%,上升到干预后的69.7%和82.3%(P〈0.01)。结论开展社区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应用参与式方法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3个县的6个乡镇,年龄在65岁以下的农民1887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参与式方法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对结核病的态度和相关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参与式干预方法对农村社区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基层疾控机构组织随机对滨州市城区居民进行健康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对社区高血压部分现患人群实施综合干预及治疗措施。[结果]8 609人的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高血压现患率为18.28%,家族史、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对967例高血压现患病人随机分单纯药物组和药物 综合干预组进行盲法对比分析,随访3年进行评价,综合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结论]依托基层疾控机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系统管理,减少慢性非传染病的危害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糖尿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选择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干预社区居民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干预活动;通过比较2个社区基线及1年半后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1年半后,干预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也有所提高;而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项目对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加强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精神症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16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入组时)、干预6个月及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量表(medication adherence rating scale,MAR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的评分及再住院率进行比较,以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干预前两组患者MARS和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和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A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84±2.68)vs(5.90±2.16)和(7.26±2.33)vs(5.97±1.77)]、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6.33±7.50)vs(50.52±6....  相似文献   

12.
任菲菲  刘沫  王阳  徐国鑫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17-3419
目的:探讨传统健康教育和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两种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社区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高校附属医院城市社区授权教育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管理。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在干预12个月结束后给患者发放生存质量量表SF-36。结果: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存质量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1年的社区授权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咨询中心来访者对神经症的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2所高校和2所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共204名来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所高校和1所社区咨询中心的来访者为干预组,另2所中心来访者为对照组。采用自编“心理咨询中心知识问卷”进行基线调查,以发放宣传材料和专家讲座等方式实施干预,3个月后用该问卷复查。结果基线时来访者的神经症知识、态度、行为意向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55.7%、75.0%和72.0%。干预后,干预组在14项知识中有13项、6项态度中有3项、5项行为意向中有1项正确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影响神经症知识得分的因素依次为:干预(b’=0.422)、保持正常生活(b’=0.203)、症状总分(6’=0.197)、知道获得知识的途径(b’=0.168)。结论心理咨询中心来访者对神经症的知信行,尤其是知识有所欠缺。健康教育对改善其神经症知信行有效,短期效果主要表现在知识增加,态度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对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制定低磷饮食宣教计划表的统一要求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的血磷浓度和血磷浓度达标率。结果干预后6个月、 9个月、 12个月,实验组的血磷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9个月、 12个月,实验组的血磷浓度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路径对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廊下社区万春村≥35岁362名高血压患者为对象,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综合干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平均水平分别下降14.95mmHg和4.18mmHg,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9.85%、61.79%、19.70%上升为干预后的91.04%、81.79%、45.97%,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肯定,应在已有基础上予以坚持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科学验证将健康指导员策略应用于社区健康教育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探索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新模式,为有效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两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其中干预社区接受健康指导员与单纯健康教育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对照社区仅接受单纯的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一年后两个社区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后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社区上述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指导员策略能成功地促使社区内各方面人员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其中,帮助建立起自治型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新模式,在获取更好健康教育效果的同时,促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幼儿园儿童的家长采用微信与常规模式的不同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比较分析6个月后的干预效果,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建立良性沟通的信息反馈平台,以及制定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手足口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对九原区4所幼儿园家长分别进行常规干预和微信干预,比较分析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日常行为及态度等因素,判断其干预效果,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家长日常行为的因素。结果健康教育后6个月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的知识得分均有提高,微信组效果较好;但家长日常行为没有明显改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于家长日常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家庭居住地。结论微信干预6个月后知晓率效果优于常规干预方式,家长日常行为未见明显效果,提示在干预方式上需加强日常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门诊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和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健康教育6个月后,干预组用药依从性在按时服药、遵医嘱加减药量、定期复查以及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血压发生明显变化,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对社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进行现场干预试验。干预组患者定期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8个月采用自编问卷以及焦虑和忧郁自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P〈0.01)和抑郁量表(P〈0.05)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抑郁量表干预前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于预18个月后的忧郁和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进行社区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患者易于接受、符合社区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应予以坚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