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应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观察健康成人新纹状体区铁沉积及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对45名成年健康志愿者采集头部MR三维T1WI及SWI,根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23~37岁)、B组(年龄42~58岁)、C组(年龄61~79岁)共3组,每组15名,测量及比较双侧新纹状体区(包括尾状核和壳核)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分析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的相关性,以及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左侧及右侧尾状核和壳核平均相位值及校正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两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与右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尾状核校正体积小于右侧(t=-2.24,P=0.03),左侧与右侧壳核校正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尾状核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均呈正相关(r=0.84、0.83,P均<0.01);左、右侧壳核平均相位值与校正体积均呈正相关(r=0.77、0.61,P均<0.01)。双侧新纹状体区平均相位值、双侧新纹状体区校正体积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随年龄增长,健康成人新纹状体区铁沉积增多、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皮层及皮层下核团形态学改变鉴别诊断帕金森病伴抑郁(PDD)与不伴抑郁(PDN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40例PDD患者(PDD组)和26例PDND患者(PDND组),并前瞻性招募33名健康对照者(HC组);对比3组间及两两组间皮层厚度及皮层下核团体积,并分析其用于鉴别诊断PDD与PDND的效能。结果 相比HC组,PDD组双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颞上回和右侧岛叶皮层厚度,PDND组左侧额上回、右侧前扣带回和右侧颞上回皮层厚度均显著下降(P均<0.05);相比PDND组,PDD组左侧外侧眶额回皮层厚度显著下降(P<0.05)。相比HC组,PDD组双侧海马、双侧杏仁核、左侧丘脑和右侧伏隔核体积显著缩小(P均<0.05),PDD组和PDND组双侧尾状核和壳核体积均显著增加(P均<0.05);相比PDND组,PDD组双侧丘脑、左侧杏仁核和右侧伏隔核体积显著缩小(P均<0.05)。以PDND组为对照,病程、左侧外侧眶额回皮层厚度、左侧丘脑体积及右侧伏隔核体积均为PDD的独立预测因素,其鉴别PDD与PDN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2、0.682、0.742及0.706;各参数联合的AUC为0.881,均高于单一参数(P均<0.05)。结论 左侧外侧眶额回皮层厚度、左侧丘脑体积及右侧伏隔核体积结合病程有助于鉴别诊断PDD与PDND。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观察裕固语-汉语习得者大脑灰质体积。方法 前瞻性对19名裕固族裕固语-汉语习得者(双语组)及20名汉族单一习得汉语者(单语组)采集头颅3D-T1WI并进行VBM全脑灰质体积分析,利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分析其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的相关性;以中介分析探讨双语组大脑灰质体积动态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 双语组右侧顶下小叶、双侧颞中回、左侧背侧丘脑及右侧直回灰质体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体素水平FWE校正,P均<0.05)。双语组右侧颞中回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76,P<0.01),与左侧颞中回、右侧直回及左侧背侧丘脑体积均呈正相关(r=0.82、0.69、0.70,P均<0.05);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与右侧直回体积呈正相关(r=0.61,P<0.05);中介分析结果显示,左侧背侧丘脑直接介导左侧颞中回灰质体积变化,右侧颞中回与右侧直回之间灰质体积变化受左侧颞中回介导,双侧颞中回灰质体积变化均受左侧背侧丘脑、右侧直回介导。结论 相比单一习得汉语者,裕固语-汉语习得者大脑灰质体积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MorphoBox自动分割皮层下灰质核团(丘脑、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和海马)的价值。方法 收集40例颞叶癫痫(TLE)患者,按癫痫灶所在侧别将其分为左侧TLE(LTLE)组和右侧TLE(RTLE)组;另纳入22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HC组)。比较MorphoBox与传统Freesurfer基于MRI所测丘脑、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及海马体积的差异,评估MorphoBox的效能。结果 MorphoBox与Freesurfer所测双侧壳核、双侧尾状核、右侧苍白球及双侧海马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orphoBox所测LTLE和RTLE组两侧壳核、尾状核及海马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reesurfer所测RTLE组两侧丘脑体积和LTLE与RTLE组两侧壳核、尾状核、苍白球及海马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HC组双侧海马外,MorphoBox与Freesurfer所测其余基底核团体积结果均相关(0.471≤r≤0.850);除HC组右侧苍白球及双侧海马外,二者所测其余基底核团体积结果均具有一致性(0.392≤ICC...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全脑种子点-种子点功能连接(FC)改变,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77例临床确诊mVCI患者(mVCI组)及78名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采集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比较组间MoCA评分差异,采用种子点到种子点(ROI-to-ROI)FC分析方法观察2组全脑FC差异,分析mVCI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脑区的FC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VCI组MoCA评分[20.0(18.0,24.0)]低于对照组[27.5(27.0,29.0),P<0.01],患者额顶颞叶及壳核、苍白球等多个脑区组成的26条ROI-to-ROI的FC降低(FDR校正P均<0.05);其左、右壳核与右顶盖(r=0.31、0.25,P=0.01、0.03),右辅助运动区与左、右顶盖(r均=0.27,P均=0.02),右辅助运动区、左苍白球与右中央盖(r=0.29、0.26,P=0.01、0.03)间FC均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mVCI患者纹状体-额顶叶皮质FC广泛对称性下降,且FC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灰质的损害。材料与方法采集30例初发且未经治疗的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3D T1WI图像,利用FSL软件,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_based morphometry,VBM)对脑皮层及深部核团的体积进行分析。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双侧脑叶灰质及深部核团统计分析。结果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各脑区皮质萎缩率及两侧脑叶比较如下,小脑:左侧(16.48%)<右侧(16.54%),P>0.05;额叶:左侧(23.6%)>右侧(19.5%),P<0.001;颞叶:左侧(16.9%)<右侧(25.4%),P<0.001;顶叶:左侧(15.5%)<右侧(16.1%),P<0.05;枕叶:左侧(21.0%)<右侧(27.2%),P<0.001;岛叶:左侧(58.7%)>右侧(49.2%),P<0.001。脑干和深部核团(杏仁核除外)体积均显著萎缩,萎缩率依次为伏隔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尾状核>脑干,但左、右两侧各核团萎缩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型肝豆状核变性可引起脑皮层广泛而非对称性损害及深部核团对称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左超  柴超  夏爽 《磁共振成像》2016,7(5):347-352
目的采用MR定量磁敏感图测量不同年龄正常志愿者大脑灰质核团引流静脉的磁敏感值,观察其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大脑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使用Siemens 3.0 T MR,对57名正常志愿者进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获得相位图及幅度图,采用磁敏感图像成像与相位伪影消障工具(SMART)软件对相位图和幅度图进行处理得到定量磁敏感图(QSM),利用核磁共振信号处理(SPIN)软件在QSM上画出双侧大脑灰质核团引流静脉(丘脑纹状体静脉、透明隔静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及双侧大脑灰质核团(尾状核、苍白球、壳核、背侧丘脑、黑质、红核)的感兴趣区,然后分别测出不同静脉及灰质核团的磁敏感值。结果 57名正常志愿者左右两侧大脑灰质核团引流静脉磁敏感值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57名正常志愿者两侧尾状核、黑质、红核的磁敏感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右侧高于左侧(t值分别为3.34、5.12、3.91,P值均0.05)。右侧丘脑纹状体静脉的磁敏感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33,P0.05)。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大脑内静脉、左侧壳核与左侧大脑内静脉、左侧红核与左侧大脑内静脉的磁敏感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0.31、0.28,P值均0.05)。结论右侧丘脑纹状体静脉磁敏感值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大脑灰质核团引流静脉磁敏感值无侧别差异。部分大脑灰质核团铁沉积与其引流静脉磁敏感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观察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脑灰质体积改变。方法 纳入31例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与之相匹配的29名健康受试者(对照组),采集高分辨-T1WI;比较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以VBM分析观察组间脑灰质体积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抑郁症组上述脑区灰质体积改变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症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大于对照组(P<0.01)。相比对照组,抑郁症组左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缩小,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及右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增大(簇水平P均<0.05,FWE校正)。抑郁症组左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r=-0.276,P=0.039),左侧额叶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及右侧前扣带回灰质体积与HAMD-17评分均呈正相关(r=0.617、0.589、0.632,P均<0.01)。结论 青少年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额叶、小脑及边缘系统存在灰质体积改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董莉  陈菊萍 《护理研究》2017,(12):4663-4666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肝硬化病人126例(肝硬化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告知调查内容,在获得病人知情同意情况下,独立完成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填写。同时纳入76名参加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体检时填写量表。分析量表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组病人PQSI评分(11.42分±4.08分)及ESS评分(10.26分±3.21分)均高于对照组(3.84分±2.87分,5.12分±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PSQI评分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369,P<0.001);ESS评分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47,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282,P<0.01);MELD评分(OR=4.335,P<0.01)、肝性脑病(MHE)(OR=2.131,P<0.01)、Child-Pugh评分(OR=1.045,P<0.05)及腹腔积液(OR=1.011,P<0.05)是影响PSQ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OR=4.255,P<0.01)及MHE(OR=2.052,P<0.01)是影响E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受肝病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硬化(HC)继发轻微肝性脑病(MHE)患者大脑灰质结构和功能改变特征。方法对单纯HC患者30例(单纯HC组)、HC伴发MHE患者32例(MHE组)、健康对照34名(对照组)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及结构与功能MR扫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及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分析大脑灰质结构和ReHo改变。结果 MHE组完成NCT-A时间较单纯HC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而MHE组DST评分明显降低(P均<0.001)。与对照组比较,MHE组灰质体积改变的区域和强度明显增加。尾状核与眶部额内侧回(MFG)体积缩小和丘脑增大仅见于MHE组。双侧丘脑ReHo降低仅见于单纯HC组,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内侧额上回(SFG)及前扣带回(ACC)ReHo显著降低主要见于MHE组。单纯HC和MHE组丘脑体积与平均ReHo值呈正相关(r=0.342,P=0.007)。MHE组丘脑体积与眶部MFG体积改变呈正相关(r=0.448,P=0.01);SMA、ACC及内侧SFG平均ReHo值与NCT-A完成时间呈负相关(r=-0.529、-0.414、-0.450,P均<0.05),与DST评分呈正相关(r=0.562、0.483、0.459,P均<0.05)。结论联合结构与功能MRI研究可能为MHE诊断和发病机制提供更可靠的客观依据,丘脑、尾状核、额叶及扣带回体积与ReHo改变可能是MHE大脑结构与功能损伤的MRI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0例AD患者(AD组)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30名志愿者(对照组),按年龄段各分为6个亚组[55~59岁(n=3)、60~64岁(n=4)、65~70岁(n=9)、71~74岁(n=5)、75~80岁(n=6)、>80岁(n=3)],测量双侧海马、红核、尾状核、杏仁体、壳核ADC值,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组红核左、右侧ADC值有统计学差异(P=0.022)。AD组不同年龄亚组右侧海马、双侧尾状核、右侧壳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同年龄亚组双侧海马、壳核、尾状核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右侧海马(r=0.615,P<0.001)、右侧壳核(r=0.653,P=0.001)及双侧尾状核(左侧:r=0.397,P=0.030;右侧:r=0.429,P=0.020)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ADC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ADC值可为临床预测和早期诊断AD脑内右侧海马和壳核、双侧尾状核神经退行性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技术观察肝性脑病(HE)患者双侧苍白与全脑网络连接的改变。方法 收集21例明显HE患者(OHE组)、22例轻微型HE患者(MHE组)及21名健康志愿者(HC组)行静息态fMRI,选择双侧苍白球作为种子点,利用种子体素相关性脑功能网络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脑网络连接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额叶、颞叶、双侧尾状核及顶叶(P均<0.05)。与HC组比较,OHE组右侧梭状回、右侧枕下回、左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额中回等脑区连接减弱,在双侧尾状核、左三角部额下回、左海马旁回等脑区连接增强;MHE组双侧颞中回、左中央前回、左内侧额上回等脑区连接减弱;与MHE组比较,OHE组右梭状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颞中回、右侧角回连接减弱,右侧颞下回、双侧尾状核连接增强(P均<0.05)。结论 OHE及MHE患者皮层与皮层下区域脑功能网络连接存在异常,HE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功能网络连接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KI)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技术(3D ASL)分析未治疗抑郁症患者丘脑和基底核微观结构和血流灌注的改变。方法 收集未治疗抑郁症患者21例(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32名(对照组),均接受DKI、3D ASL及常规MR扫描,测量并比较2组间双侧丘脑、尾状核头、壳核的DKI参数和扩散参数,以及3D ASL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侧尾状核头Ka值增高、Kr值减低(P均< 0.05),右侧壳核Ka值增高(P均< 0.05),左侧尾状核头及双侧壳核CBF显著减低(P均< 0.05)。结论 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存在基底核DKI参数及血流灌注的异常,提示基底核区微观结构完整性受损、血流灌注减低,可能是抑郁症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特点及其与脑静脉血氧含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例RRMS患者(RRMS组)及5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及SWI。应用SPIN软件生成并处理滤过后相位图,测量双侧大脑内静脉(ICV)、大脑中深静脉(DMCV)、双侧基底静脉(BV)、丘纹上静脉(STV)及双侧尾状核头(HCN)、苍白球(GP)、壳核(PUT)、丘脑(THA)、黑质(SN)及红核(RN)的相位值。结果 除双侧THA及右侧RN相位值外,RRMS患者双侧HCN、GP、PUT、SN及左侧RN相位值均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RRMS组BV、DMCV与左侧PUT(r=0.41、0.44, P均<0.05)、右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8、0.43,P均<0.05),ICV与左侧PUT相位值呈正相关(r=0.37,P=0.01)。结论 RRMS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的铁沉积明显增高,且与脑内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方法及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技术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深部灰质体积和灌注改变,及其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RRMS患者(RRMS组)和2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EDSS量表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评估其记忆功能。行3D T1WI及3D pCASL扫描,并应用Matlab平台的SPM 8及VBM 8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SPM统计软件,分析RRMS患者深部灰质体积、灌注改变,进一步提取深部灰质体积、灌注显著改变脑区的参数值与EDSS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RMS组双侧丘脑、左侧海马、左侧壳核、右侧苍白球体积显著下降(P均<0.05,FDR校正),双侧丘脑、双侧尾状核脑血流量(CBF)显著下降(P<0.05,FDR校正)。RRMS组左右侧丘脑体积、右侧苍白球体积、左侧丘脑CBF与符号数字转换测验评分呈正相关(rs=0.757、0.709、0.463、0.454,P均<0.05),左右侧丘脑体积、左侧丘脑CBF与Rey听觉词语学习测试-即刻记忆评分呈正相关(rs=0.565、0.503、0.492,P均<0.05),与EDS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RRMS患者深部灰质体积和灌注均发生改变,深部灰质体积和灌注下降均与记忆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WD)脑部SWI表现。方法 收集20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WD组)及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SWI扫描,于校正相位图上手动绘制ROI,分别测量双侧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红核、黑质、丘脑相位值。比较WD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核团相位值差异,分析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间相关性。结果 WD组各核团均见异常低信号,其中尾状核头、苍白球、壳核低信号分布不均匀,多位于核团边缘,红核、黑质、丘脑低信号分布均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WD组各核团相位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壳核差异最为显著(左侧:-0.41±0.25 vs-0.04±0.03,右侧:-0.40±0.26 vs-0.04±0.03)。WD组各核团相位值与血清铜和铜蓝蛋白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WD患者脑内核团存在异常顺磁性物质沉积,可通过SWI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神经突起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ODDI)定量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基底核及丘脑核团微结构改变的价值,并评估NODDI对WD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27例WD患者(WD组)及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6名(对照组)行MR扫描,采用NODDI后处理方法,获得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的NODDI参数,包括神经突内体积分数(Vic)、神经突方向离散度(ODI)和脑脊液体积分数(Viso),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各参数与临床Young评分的相关性,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参数的相对重要性及对WD的诊断效能。结果 WD组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Vic值和ODI值均低于对照组,而Viso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丘脑的Vic值降低而Viso值升高(P均<0.05),OD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WD患者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的Vic值和ODI值与临床Young评分呈负相关,壳核、苍白球的Viso值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采用随机森林模型,NODDI预测WD的准确率为96.23%,ROC曲线下面积为0.96。结论 NODDI可有效评估WD患者脑部铜沉积所致微观结构和代谢变化,有望用于检测WD患者脑深部核团结构改变,并评估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联合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FC)技术分析网络游戏成瘾(IGD)患者杏仁核与其他脑区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对30例IGD患者(IGD组)与30名志愿者(HC组)行头颅fMRI,分析2组间以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差异,及其与IG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HC组比较,IGD组右侧杏仁核与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和右侧额中回rsFC增强;与左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枕下回和右侧枕上回rsFC减弱;左侧杏仁核与右侧直回及丘脑rsFC减弱。与HC组比较,IGD组左侧杏仁核与右侧颞中回、左侧额内侧回的dFC方差增大,与右侧楔前叶、右侧顶下小叶、右侧后扣带回以及左侧中央后回dFC方差显著减小;右侧杏仁核与右侧额中回dFC方差增大,与右侧颞中回、左额内侧回及旁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dFC方差减小。左侧杏仁核与右侧直回的rsFC强度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评分呈负相关;左侧杏仁核与左侧中央后回的dFC方差与CIAS评分呈正相关,左侧杏仁核与右侧顶下小叶的dFC方差与CIA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杏仁核参与了IGD的形成和发展,dFC可以作为rsFC的补充,有助于更好地探索IGD形成和发展的神经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自动脑分割技术分析中国正常中老年人群脑结构体积的差异。方法 对96名正常中老年志愿者采集MRI,以自动脑分割技术获得脑内各结构体积,观察脑内各结构体积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左右侧之间的差异,分析年龄对脑内结构体积的影响。结果 不同性别之间,颅脑总体积绝对值,右侧壳核、左、右侧尾状核、右侧苍白球、右侧额叶灰质及左侧顶叶灰质标准体积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侧之间,丘脑、壳核、尾狀核、额叶、顶叶、枕叶、颞叶、扣带回灰质、岛叶及侧脑室标准体积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脊液、右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体积与年龄呈正相关(r=0.60、0.51、0.57,P均<0.05),双侧额叶和左侧岛叶,皮层灰质、顶叶灰质、颞叶灰质及左侧枕叶灰质体积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自动脑分割技术能直观快速显示正常中老年人脑结构体积。不同性别健康中老年人脑内结构体积存在差异,随年龄增加,脑脊液、侧脑室及第三脑室体积增大,皮层灰质、额叶灰白质、顶枕颞叶灰质及岛叶体积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