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息心率(RHR)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患者236例,分为健康对照组62例,单纯糖尿病组64例,糖尿病合并失眠组11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失眠组按失眠病程分为<5年组(40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38例)和≥10年组(32例)。所有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心电图检查,并对RHR,HRV时域指标窦性R-R间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窦性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r MSSD)和R-R连质差异均值的平方根(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及LF/FH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合并失眠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明显,LF/HF增高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失眠组中失眠病程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和≥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降低,RHR及LF/HF增高(P<0.05);失眠病程≥10年组的HRV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LF、HF较59年组进一步降低,RHR及LF/HF进一步增高(P<0.05)。结论慢性失眠可加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其中失眠病程越长,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同期80例住院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采用Holter记录仪对两组患者进行24h心率动态监测,对比两组监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24h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129.89±5.42)ms比(92.58±4.36)ms]、24h每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118.85±5.79)ms比(77.36±4.82)ms]、相邻窦性R-R间期的均方根[rMSSD,(27.04±1.18)ms比(7.31±1.09)ms]以及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8.97±1.48)%比(2.62±0.54)%]均明显下降(P均0.01);而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发展做出预测,有助于预防和发现严重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心率减速力(DC)、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上述检查在评估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连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作为A组;77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5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DC、HRV相关指标,包括时域指标:RR总体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根值(r 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两者比值(LF/HF)。结果 A组与对照组比较,除LF/HF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DC与HRV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DC、SDNN、SDANN、LF/H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脑卒中患者DC与SDNN、r MSSD、PNN50之间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72、0.663、0.764,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性,进行DC、HRV的检测可以有效地评价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自主神经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心力衰竭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初发心力衰竭患者364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OSAHS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心力衰竭并OSAHS组(A组)219例与心力衰竭无OSAHS组(B组)145例;另选取同期在秦皇岛市第二医院体检健康者1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A、B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3组受检者HRV指标。结果 A、B组患者吸烟史阳性率、疾病类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高血压和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24 h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平均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总功率(TP)、极低频(VLF)、低频(LF)、高频(HF)低于正常对照组,A组患者SDNN、SDANN、r MSSD、PNN50、TP、VLF、LF、HF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高于B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并OSAHS患者HRV指标低于单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 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心力衰竭(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OSAHS伴HF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5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n CPAP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V指标〔24 h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平均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 O2)、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NN、SDANN、r 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NN、SDANN、r MSSD、PNN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HI、夜间最低S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HI低于对照组,夜间最低Sa 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F及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 CPAP可有效改善OSAHS伴HF患者HRV,纠正其夜间低氧血症,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心率变异的改变,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EH组、EH合并2DM(EH+2DM)组,各组分别行hsCRP检测和24 h心电图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2DM组和EH组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SDANN),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的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的心跳数所占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均明显降低(P<0.01),hsCRP明显升高(P<0.05);与EH组比较,EH+2DM组SDNN,SDANN明显降低(P<0.05),hsCRP明显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水平与TC、LDL-C呈正相关,与SDNN、SDANN、PNN50呈负相关。结论 EH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病变,EH和DM同时存在时可促进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应常规检测hsCRP水平,以对EH及其合并DM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早期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L)治疗尿毒症者的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对40例HDL者(A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B组)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HRV各项指标:24h内全部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每5min窦性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两个相邻窦性R-R间距互差>50ms的心跳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窦性R-R间距差值的均方根(RMSS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尿毒症者的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HRV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HRV明显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提示尿毒症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心血管疾病与健康成人的心率变异性。方法应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对273例心血管病患者(实验组)与21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HRV时域指标:24h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ms的百分比(PNN50);HRV频域指标: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LF/HF。结果心血管病患者的年龄、SDNN、SDANN、rMSSD、TP及VLF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NN50、LF、HF及LF/H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功能紊乱,迷走神经活性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方法 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30例正常人HRV的各项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标准差均值(SDNN ID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结果 AMI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DNN、SDANN、SDNN IDX、rMSSD均显著降低(P<0.01)和PNN50明显降低(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主神经明显受损,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平衡失调。且与AMI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0),检测两组患者的HRV和心功能,并分析HRV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内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 within24 h,SDNN)、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平均标准差(mean standard deviation of R-R interval per 5 min segment within 24 h,SDANN)、24 h内每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mean R-R interval per5 min segment within 24 h,ASDNN)、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adjacent normal R-R interval standard deviation,rMSSD)及相邻正常心动周期≥50 ms的R-R间期差值构成比(composition ratio of R-R interval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normal cardiac cycles≥50 ms,PNN5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睡眠状态时SDNN、SDANN、ASDNN、r MSSD及PNN50均高于清醒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状态和清醒状态时的SDNN、SDANN、ASDNN、r MSSD及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和晚期心室充盈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A峰)的比值(E/A)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ANN、ASDNN、rMSSD与LVEF、E/A呈正相关,与LVEDD、LAD呈负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HRV呈低表达,且与心功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对未经正规治疗的90例HLD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结果观察组HLD肝型、脑—内脏型平均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距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距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距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与对照组比较,P均<0.01;HLD脑型SDNN、SDANN、rMSSD、pNN50与脑—内脏型比较,P均<0.05;HLD脑型SDNN、SDANN与肝型比较,P均<0.01。ChildB、C级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与Child A级患者及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肝型及脑—内脏型HLD患者HRV明显降低,且肝硬化病变程度越严重,HRV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减速力(DC)变化,探讨其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有无室性心动过速分为室性心动过速组(VT组,20例)和无室性心动过速组(无VT组,40例),并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DC、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全程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 MSSD)、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和LF/HF比值变化。结果 (1)VT组和无VT组的DC、SDNN、SDANN、r MSSD和HF均低于对照组,LF、LF/H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VT组患者的DC、SDNN、SDANN、r MSSD亦低于无V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VT组患者的DC改变与SDNN、SDANN、r MSSD和HF呈正相关(P0.01),与LF、LF/HF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DC和心率变异性(HRV)降低,尤其是伴VT患者更为明显,反映了AECOPD伴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更为显著,猝死危险性增加,应引起临床高度关注,但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率减速力(DC)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心率变异性(HRV)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6年2月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200例,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25例和存活组175例。比较两组患者DC、24 h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所有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左心室收缩压(LVP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DC与AMI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DC低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LVPS、LVEF低于存活组(P0.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C与AMI患者SDNN(r=0.362)、SDANN(r=0.396)、RMSSD(r=0.125)、LVEF(r=0.492)呈正相关(P0.05)。结论 DC与AMI患者预后、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及对早期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应用24h全信息动态心电检测仪,分别测定T2DM组(32例),IGT组(30例),正常对照组(32例)的HRV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A),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并分别比较三组间HRV时域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间HRV时域指标存在统计差异;T2DM组HRV的五项指标均低于IGT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IGT组HRV的五项指标中SDNN、SDANN、SDNNindex三项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余二项指标RMSSD、PNN50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DM的HRV改变提示T2DM早期已出现心脏自主神经的病变I。GT患者HRV的部分异常,提示在糖尿病(DM)前期部分患者已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HRV测定在预测早期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中,具有准确、灵敏、简便、无创性等特点,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入选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OHCM)病人3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病人25例,健康正常者40名为对照组。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心律失常的差异,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包括24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所有邻近窦性R 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 MSSD)、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HOCM组及NOHCM组的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在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SDNN-Index、PNN 50上低于NOHCM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SD在HOCM组及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CM组及NOHCM组的各项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多源室性早搏、R on T现象、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在HOCM组均高于NOHCM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在HOCM组与NOHC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CM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提示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功能平衡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特别是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及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及辛伐他汀片等常规治疗。稳心颗粒组加服稳心颗粒9g,3次/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行三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HRV的时域指标全部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窦性心搏间期平均标准差(SDANN)、全程每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全部R-R间期中相邻R-R间期之差大于50ms心搏数所占比重(PNN50)。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HRV指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稳心颗粒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P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可改善HRV,对预防心源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收集资料齐全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及原发性高血压心功能正常患者73例,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检测24小时内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两正常窦性R-R间期均值的差值大于50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24小时内每5分钟节段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小时内每5分钟节段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记录仪观察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结果高血压心功能正常组nDBP下降较心力衰竭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勺型血压发生率心功能正常组为54.79%,心力衰竭组为7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组SDNN、SDNNI、SDANN、PNN50明显下降,与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心率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程度均明显下降,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HRV)、心室晚电位(VLP)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将95例ERS患者分为三组:无心脏事件组(A组)、有过心脏事件组(B组)及心脏事件后猝死组(C组).对三组行静息心电图检查测QTd、最长Q-T间期(QTmax)、最短Q-T间期(QTmin);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HRV指标,包括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h内每5 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全程全部窦性R-R间期平方根(RMSSD)、两个相邻R-R间期互差50 ms的心跳数所占分析间期内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行VLP检查观察VLP指标变化.结果 QTd C组>B组>A组,HRV相关指标C组>B组>A组,VLP阳性比例C组>B组>A组(P均<0.05).结论 无心脏事件、有过心脏事件及心脏事件后猝死的ERS患者QTd、HRV、VLP指标存在差异,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对ER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及病情严重程度与HRV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20年11月—2021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病人234例,根据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128例)和冠心病组(106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排除冠心病的病人设为对照组(88例)。收集各组病人临床资料、化验指标、心脏彩超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包括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总数与窦性R-R间期直方图的高度之比(TRI)、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占窦性心律的百分比(PNN50),比较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病人临床资料,同时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分析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与HRV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组的SDNN、rMSSD、PNN50、TRI、最快心率均低于对照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其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5例,设为心力衰竭组,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心力衰竭组(57例)和合并T2DM组(48例),同时选取同时期住院的非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一般资料、心脏彩超及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包括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总数与窦性R-R间期直方图的高度之比(TRI)、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占窦性心律的百分比(PNN50),分别比较对照组和心力衰竭组患者及心力衰竭亚组中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合并T2DM组患者不同糖尿病病程HRV指标的差异。心力衰竭组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心力衰竭组病程、总费用、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最慢心率、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H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SDNN、TRI、rMSSD、PNN50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BNP、最慢心率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存在的独立相关因素。合并T2DM组总费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例数、病程、空腹血糖、BNP、NYHAⅣ级例数、平均心率、最快心率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SDNN、TRI、rMSSD、PNN50低于单纯心力衰竭组(P0.05)。空腹血糖为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T2DM的相关因素。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rMSSD、PNN50降低明显(P0.05)。合并T2DM组再住院率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较非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降低,T2DM可进一步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HRV降低,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影响其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