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病例女,43岁,健康体检时B超发现盆腔肿块而收入院。平素体健,无明显腹部症状,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MRI检查发现:盆腔左侧见6.2cm×8.2cm×8.3cm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可见纵行的条索状结构,T2W-SPAIR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5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盆腔左侧见72 mm×92 mm×90 mm脂肪密度影,略呈分叶状,边界清楚,其内见云絮状、斑片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82~13 HU;增强后软组织密度部分轻度强化(图1A)。腹部MRI:盆腔左侧见75 mm×94 mm×88 mm短T1长T2混杂信号,脂肪抑制T1WI肿物信号明显减低;增强后软组织成分轻度强化,脂肪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图1B-C)。行剖腹探查+盆腔肿物切除术,术中见盆腔左侧8 cm×5 cm×5 cm肿物,略呈分叶状,边界欠清,质地硬,活动度欠佳,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术后病理:光镜下见较多成熟脂肪细胞,骨髓造血样组织相间,可见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图2)。病理诊断:盆腔髓脂肪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所致放射性肠炎(RE)的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所致RE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RE以直肠发病多见,28例RE中,直肠25例(25/28,89.29%),乙状结肠2例(2/28,7.14%),直肠和乙状结肠1例(1/28,3.57%)。病变肠壁在T2WI和DWI上均表现为"同心圆"分层状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同心圆"分层状环形强化;23例(23/28,82.14%)病变肠壁较均匀环形肿胀增厚,内壁较光滑,未见明确壁结节及软组织肿块,3例(3/28,10.71%)病变肠壁不均匀环形肿胀增厚,局部内缘不规整,呈隆起状,2例(2/28,7.14%)伴发直肠-阴道瘘。结论放射治疗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所致RE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RE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CT和MRI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盆腔CT或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AM患者,男1例,女10例,中位年龄36岁,分析AAM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结果 7例会阴部或臀部皮下肿块穿越盆膈延伸至盆腔,2例位于外阴,1例位于会阴部向上延伸至左下腹皮下,1例位于腹膜后。7例接受CT平扫,与肌肉密度相比,其中5例呈等密度,1例呈等低混杂密度,1例囊实混合;5例接受增强CT扫描,2例呈缓慢强化,1例呈絮状及分隔样强化,1例不均匀强化合并未强化囊变区,1例未见强化,其中2例出现漩涡样或分层状强化。8例接受MR检查,与肌肉信号相比,病灶T2WI高信号5例,稍高信号3例(1例合并显著高信号囊变区),5例出现典型漩涡状或分层样改变;T1WI低信号2例,稍低信号4例,等信号2例,其中3例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2例内见条形或斑片样T1WI稍高信号。4例接受增强MR扫描,呈不均匀强化,1例见未强化囊变区。 结论 AAM表现为患者单侧会阴区逐渐增大的软组织肿块穿越盆膈进入盆腔,MR T2WI表现为高信号及漩涡样改变,MR及CT增强扫描缓慢强化为AAM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腹盆腔横纹肌肉瘤(RMS)的CT与MR影像学特征.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腹盆腔RMS患儿的CT与MR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中行CT平扫10例,增强扫描6例;行MR平扫3例,增强扫描3例.结果:CT平扫均见腹盆腔内较大软组织肿物,密度欠均匀,部分有坏死区,邻近组织受压推移甚至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增强后病灶不均匀轻中度强化,以周边强化明显,动脉期病灶内可见较多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影,延迟期斑片状持续性强化.MR检查T1WI序列示腹盆腔内等低混杂信号巨大肿物,T2WI序列上以稍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呈不均匀持续性强化.结论:儿童腹盆腔RMS是一种少见的间充质源性恶性肿瘤,CT与MR影像学表现能为其诊断及鉴别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盆腔巨大型孤立性纤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25岁,因车祸入院,行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巨大占位.MRI平扫示盆腔内前列腺右前侧巨大的椭圆形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大小约9 cm×12 cm×12 cm,境界清晰,信号均匀,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图1、2),膀胱及前列腺明显受压变扁,膀胱向左上移位,邻近腰大肌及骨质信号未见明显异常;IVP示盆腔隐约可见巨大椭圆形占位,膀胱受压明显上移,左侧输尿管轻度扩张;CT平扫示盆腔内巨大软组织块影,密度均匀,境界尚清晰,膀胱明显受压向左上方移位(图3).影像诊断为间叶组织起源恶性肿瘤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男性盆腔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经直肠超声检查男性盆腔肿物患者35例,观察其形态、位置、回声、与周围组织比邻关系、有无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结果前列腺Ca盆腔淋巴结转移16例,其中4例侵犯精囊,3例侵犯盆腔软组织,2例侵犯膀胱壁,2例侵犯直肠;膀胱Ca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其中1例侵犯结肠;直肠Ca盆腔淋巴结转移3例,其中1例侵犯部分膀胱壁;盆腔内神经鞘瘤(其中1例伴出血形成较大的囊性区)、左输尿管下段癌、盆腔血肿、乙状结肠Ca盆腔淋巴结转移各2例;膀胱外生性平滑肌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盆腔软组织各1例。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盆腔肿物,能够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更多、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MT(软组织6例,右肾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例接受CT检查,5例接受MR检查.结果 纵隔IMT呈条状分布,边界不清,平扫CT呈低密度,增强扫描轻度强化;腹膜后IMT平扫CT呈等密度,中心有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4例软组织IMT在T1WI上2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T2WI上2例呈稍高信号,1例呈低信号,1例呈不均匀等信号;增强扫描均较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黏液变或囊变坏死区,1例合并低信号分隔样结构.右肾IMT呈囊实性,囊性部分呈T1WI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呈T1WI等信号、T2WI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定性诊断较难,在临床工作中若涉及到各部位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经穿刺及术后病理诊断的前列腺癌29例,均行MRI检查,包括常规平扫、DWI、MRS,回顾性分析其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病灶呈结节状,主要发生在前列腺周围叶(65.5%),少数在中央叶,2例呈弥漫分布.所有病灶T1WI为低信号,与正常前列腺组织低信号基本一致;T2WI大部分呈低信号结节,少数为等/稍高信号.DWI病灶为高信号,有2例呈稍高信号.病灶处MRS:Cho峰显著升高,Cit峰下降或消失,Cre峰变化不大,(Cho+ Cre)/Cit(CC/C)比值升高(≥1.1).其他:合并前列腺增生,侵犯邻近结构如膀胱、精囊腺、直肠、盆腔、腹股沟淋巴结增大并转移,骨盆、脊柱多处转移,少数伴肝脏转移 结论:前列腺癌T1WI不具诊断特征性,T2WI、DWI、MRS各有其特点,综合三者影像特点,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基于深度学习改良U-net(M U-net)模型的常规厚层2D T1WI超分辨率重建图像质量及其在脑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0例头部M RI,包含常规厚层2D T1WI及3D T1WI,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500)和测试集(n=230).采用M U-net模型和传统插值算法对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基于V-Net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DL)模型自动分割腰椎CT图像中的椎旁肌的价值。方法 收集471例接受腰椎CT检查患者,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330)和测试集(n=141);采用2D V-Net进行训练,建立DL模型;观察其分割腰大肌、腰方肌、椎后肌群及椎旁肌的价值。结果 基于V-Net CNN的DL模型分割椎旁肌精度良好,戴斯相似系数(DSC)均较高、肌肉横截面积误差率(CSA error)均较低;其分割训练集图像中的腰大肌、腰方肌及椎旁肌的DSC均高于测试集(P均<0.05),而分割训练集中4组肌肉的CSA error均低于测试集(P均<0.05)。测试集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分割椎后肌群的DSC最高、腰方肌的DSC最低;分割腰方肌的CSA error最高、椎旁肌的CSA error最低(P均<0.05)。结论 以基于V-Net的DL模型自动分割椎旁肌的效能较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经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LVSI+(n=61)及LVSI-(n=62).基于T2WI及动脉期对比增强T1WI(CE-T1W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7:3比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n=87)和验证集(n=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维二值掩模零化法联合体素绘制法对于切割及渲染CT与MRI体积数据的作用。方法 利用Matlab软件将DICOM形式头颈部CT、腹部平扫CT、正常头部MR T1WI及脑胶质瘤T1WI转化为体积数据,以半自动或手动方法获得相应掩模图像;基于原始掩模以零化法在x、y、z轴方向对体积数据进行正向与反向切割,结合三维体素绘制法对切割后的模型进行渲染。结果 所获目标结构原始掩模可在体素绘制后突出显示CT及MRI数据中的相应解剖结构。基于体素绘制法实现了以三维二值掩模零化法与原体数据点积后切割模型,结合手动输入不同阈值进行切割可显示脑胶质瘤及其毗邻结构。结论 三维二值掩模零化法联合体素绘制法可结合不同层面CT与MRI体积数据显示其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5.
3D-FS-FLASH序列在肝细胞癌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MRI三维 ( 3D)FS FLASH序列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2 0名患者 2 8枚病灶运用二维和三维序列行二次动态增强检查。观察各序列对病灶的显示能力 ,测量信号值 ,计算对比噪声比 (CNR)和增强指数 (EI)。并对三维资料运用多种方法重建。结果  3D FS FLASH动态增强发现病灶 2 8枚 ,优于二维增强的 2 4枚 (P <0 .0 5 )。二维增强动脉期、T2WI和三维增强动脉期CNR高于二维和三维平扫及增强实质期 (P <0 .0 0 1)。三维序列中病灶的EI >二维序列病灶EI>三维序列肝实质EI >二维序列肝实质EI (P <0 .0 0 1)。经重建 ,5枚病灶可显示供血动脉 ,1枚显示引流静脉 ,1例静脉曲张避免了误诊为肿瘤。结论  3D FS FLASH动态增强扫描不但诊断肝细胞癌优于 2D序列 ,还能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出一种联合多MR序列迁移学习网络算法用于自动分级低级别(LGG)与高级别(HGG)胶质瘤,并评估其效能。方法 于开源数据库中提取76例LGG和259例HGG患者头部MR轴位T1WI、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图像,均包含与轴位图像所见肿瘤最大层面相邻的20个层面图像,共6 700幅图像;采用相同的随机数列按7∶1.5∶1.5比例将各序列图像分为训练集(n=4 690)、验证集(n=1 005)及测试集(n=1 005)。以GoogLeNet预训练网络为胶质瘤分级模型的参数迁移源,重新设计输出模块,分别训练T1WI、T2WI及FLAIR单一模型,根据训练过程中的准确率和损失值曲线判断其收敛性;引入联合多序列模型投票机制,以降低单一序列模型对误分类的影响,利用测试集数据评价单一序列模型及联合多序列模型的效能。结果 各单一序列模型对训练集和验证集胶质瘤分级的准确率曲线均呈稳步上升趋势,损失值曲线均呈稳步下降趋势,之后均逐渐收敛。单一T1WI、T2WI、FLAIR模型及联合多序列模型对测试集胶质瘤分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1 3、0.934 2、0.9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3D MR结肠成像(3D MRC)评估孕中晚期胎儿结直肠发育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3胎经出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胃肠道正常胎儿胎儿MRI,包括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 T2WI、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 T2WI及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2D FLASH) TIWI;基于2D FLASH T1WI重建获得3D MRC,分析不同胎龄胎儿正常结直肠信号,测量各段结肠及直肠最宽处平均宽度,分析其与胎龄的相关性,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随胎龄增加,2D FLASH T1WI显示胎儿结直肠表现为高信号,HASTE T2WI呈明显低信号。3D MRC显示,随胎龄增加,胎儿结直肠内的胎粪自远段至近段结肠逐渐蓄积,呈管腔内较连续、均匀分布的高信号,旋转图像可显示肠道收缩、纡曲及折叠部分。胎儿正常结直肠平均宽度为(8.38±2.96) mm,且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回归方程为Y (结直肠平均宽度)=-8.39+0.559X (胎龄),R2=0.81。结论 3D MRC有助于评估胎儿结直肠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输卵管原发高级别浆液性癌(HGSC)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输卵管原发HGSC,观察其MRI表现。结果 24例HGSC中,MRI显示20例(20/24,83.33%)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12例腹膜增厚和腹膜饼状改变、9例腹膜结节、22例(22/24,91.67%)盆腔(n=12)或腹盆腔(n=10)积液及12例(12/24,50.00%)淋巴结肿大;4例仅见腹膜广泛增厚及腹膜结节(4/24,16.67%)而未见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MRI共检出23个肿块输卵管和/或卵巢肿块,包括单侧病变17例(5例右侧、12例左侧)、双侧病变3例,肿块最大径(7.11±3.68) cm,其中17个呈长条形或管形、4个形态不规则、2个呈圆形或椭圆形;12个为囊实性,8个为实性,3个呈囊性;囊性成分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成分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均表现为弥散受限;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9个肿块边缘见连续、14个见不连续窄带样强化。结论 输卵管原发HGS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3.0T多模态MRI用于术前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直肠癌患者多模态MRI资料,包括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观察各序列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T1WI、T2WI/DWI、DCE-MRI、IVIM-DWI判断T1~T2期和T3~T4期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E-MRI和IVIM-DWI的诊断效能高于T1WI及T2WI/DWI(P均<0.05)。DCE-MRI与IVIM-DWI联合判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943,P<0.05)。不同T分期直肠癌之间,容积转运常数(Ktrans)、真弥散系数(D)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疗效良好(n=32)与不良(n=48)患者Ktrans、D及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