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计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术式对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需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实行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术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切口长度、引流量、假体位置、髋臼假体前倾角大小及置换后Harri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出血量、置换1 d平均引流量及手术中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置换后3、6、12个月Harris平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髋臼杯外展角、股骨-假体3点固定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术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患者术后髋臼假体前倾角无明显改变,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Super PATH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型糖尿病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改良小切口髋关节前外侧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其中38例采用改良小切口髋关节前外侧入路(观察组),38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对照组),记录并比较治疗一般资料.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1,3,6,12个月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手术一般资料方面,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资料方面,观察组术后引流量、下地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和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相比,改良小切口髋关节前外侧入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符合现代外科微创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后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骨伤科就诊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53例)及常规组(5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组则采用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5 d柄假体颈干角及髋臼外展角角度)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长于微创组(P<0.05);手术后微创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高于微创组(5.66%)(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及总体健康的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更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生活质量更好,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79例患者,根据假体类型分两组,观察组:生物型假体,对照组:骨水泥型假体,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假体稳定性、异位骨化程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疼痛、功能、畸形、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X线检查,观察组假体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异位骨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比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假体稳定性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关节置换方式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及预后生存治疗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69例患者基本情况及随访结果,按照置换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组,28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对照组,4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3年以及5年时的简明健康调查(SF-36)量表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观察组(P<0. 05),下床行走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 05)。两组住院时间、髋臼外展角和髋臼前倾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术前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术后3年及术后5年,观察组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随访期间出现2例股骨假体下沉,1例髋臼磨损,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出现2例假体后脱位,于麻醉下复位皮牵引固定2 w后,未再脱位。结论两种手术各存在明显优缺点,其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中期疗效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髋关节脱位和Harris评分。结果术后1、6个月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高于术后1个月,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近期疗效显著优于生物型假体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行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治疗的10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手术情况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052 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Harri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发生术后血肿、假体松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关节功能评分,降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血肿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的疗效,为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06-08~2011-05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选择符合条件的152例(161髋)纳入研究。其中髋关节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79例(A组,82髋),髋关节改良前外侧入路手术73例(B组,79髋)。随访时间为15个月~5年,平均4.3年。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日、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日、术后下床行走时间等疗效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术后假体脱位、神经麻痹、术后Harris评分及术中术后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松动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早期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手术方式降低了假体位置不当导致关节脱位的风险,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适应证相同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选择髋关节改良前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全髋关节置换(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THA治疗57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观察组)的临床资料,与既往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A)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等,同时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THA髋关节功能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预后优良率71.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如假体松动、假体中心性脱位、异位骨化、髋臼塌陷及假体端骨折的总发生率为10.5% (6/57),显著低于FHA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大,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糖尿病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随访6个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术后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分高于对照组分,(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活动及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与常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并分析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优缺点。方法选择48例需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髋置换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等。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微创组在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后外侧微创切口全髋置换术进行人工全髋置换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假体位置不当的风险,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下慕尼黑骨科医院(OCM)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在MDT模式下行股骨头置换的病人按手术入路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2)。试验组采用OCM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模式下OCM入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宗光  刘萍  张玉玉 《山东医药》2011,51(26):88-89
目的比较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40例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置换组)、38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固定组)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住院费用。结果置换组与固定组手术时间相近(P〉0.05);与固定组比较,置换组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短、髋关节Harris评分较低、住院费用较高(P均〈0.05)。结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和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均可;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股骨颈动力交叉固定系统(FNS)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住的128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GardenⅢ型,选取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0例纳入全髋关节置换组,选取采用FNS治疗的20例纳入FNS组。记录2组骨折复位的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评估。结果 2组疼痛VAS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1)。结论 与全髋关节置换相比,FNS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07~2016-07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按照临床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rris评分优良率(95.56%)比对照组(80.00%)高(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观察组短,术中出血量比观察组少(P0.05);两组总并发症率分别为2.22%、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体健康评分[(84.08±15.68)分]比对照组[(66.35±13.05)分]高(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与股骨头坏死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治疗能够提高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临床需加以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per 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爱得堡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SuperPATH入路组(n=14)和后外侧入路组(n=25)。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围术期参数。随访3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独立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髋关节量表(HHS)评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相比,SuperPATH入路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101.4±16.7)vs(135.3±21.6)ml]和术后引流量[(70.4±10.2)vs(85.9±16.4)ml]更少、切口长度更小[(6.8±0.7)vs(10.1±0.9)cm]、VAS评分更低[(3.5±1.0)vs(6.8±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无脱位、感染和松动发生。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相比,SuperPATH入路组患者的术后独立行走时间显著缩短[(2.8±1.2)vs(9.2±2.2)d,P0.05]。结论 SuperPATH入路是一种可以达到快速康复目的的髋关节置换的微创入路方式,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于2011-01~2014-01收治的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26例,良7例,可4例,差2例。对照组优16例,良9例,可8例,差6例。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观察组(P0.01);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假体翻修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也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因此,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双动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组19例(观察组)和半髋关节置换组28例(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及住院周期,从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并发症及术后1年内死亡率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40个月(平均23个月)。对照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方面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住院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HHS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在术后各随访节点HHS均优于对照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占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3%(1/19),对照组17.9%(5/28);术后1年内死亡率观察组5.3%(1/19),对照组7.1%(2/2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在术后髋部疼痛、脱位及再手术率方面较高于双动全髋关节置换,后者还可提供更好的关节功能和假体稳定性,推荐成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