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间收治的28例乳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全组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阿霉素).5例内分泌治疗,8例进行放射性治疗.结果 28例乳腺髓样癌占同期治疗956例女性乳腺癌的2.9%;年龄28~96(50.68 4±12.63)岁;肿瘤大小1~5 cm;腋淋巴结阳性率47.6%;肿瘤淋巴细胞浸润率100%.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neu,p53的阳性率分别为35.7%,32%,32%,67.9%.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1个月至6年),总生存率为100%.结论 乳腺髓样癌的预后较好.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及辅助化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分子生物学指标在乳腺髓样癌治疗和预后的作用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乳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4.1±2.2)cm,左侧49例,右侧41例,21例有腋淋巴结肿大,其中19例术前误诊为良性肿瘤而行局部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确诊53例,术前细针穿刺确诊18例。行乳癌根治术(Hal-sted法)49例,改良根治术41例,其中保留胸大肌的改良根治术Ⅰ式(Patey手术)29例,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术Ⅱ式(Auchinc loss手术)12例。21例腋淋巴结肿大者行术前辅助化疗,术后均行化疗。结果确诊典型和不典型髓样癌各45例,其腋淋巴结转移率无区别。均获随访,时间5.8(1.5~1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88.9%。结论乳腺髓样癌预后较好,术前应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手术加辅助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乳腺典型髓样癌与非典型髓样癌生物学行为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典型髓样癌、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迥异的分于学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8例乳腺典型髓祥癌、30例非典型髓样癌及l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和α—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及P—连环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典型髓祥癌高于非典型髓样癌(P<0.01);在髓样癌中随着上皮钙依赖粘附素表达强度的增加,P—连环蛋白表达阳性率亦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与P—连环蛋白表达的差异是乳腺典型髓样癌及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迥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Li XX  Wang SM  Lai YH  Li S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16-1518
目的探讨乳腺髓样癌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乳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乳腺髓样癌占同期治疗女性乳腺癌616例的4.2%,年龄31~66(45.8±10.6)岁,肿瘤大小1~5 CM,腋淋巴结阳性率23.1%,腋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乳腺肿瘤的大小无关,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ER)、孕激素(PR)和HER-2/NEU的阳性率分别为26.3%、21.1%和5.3%。全组进行手术和辅助化疗(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5例服用三苯氧胺,3例进行放射性治疗。随访时间5~9年,平均7.5年,总的5年生存率为88.4%。结论乳腺髓样癌的预后较好,手术加辅助性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分子生物学指标在乳腺髓样癌预后中的作用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混合性髓样-乳头状癌(MMPTC)与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MTC-PTC)两类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年间收治的3例MMPTC和9例MTC-PTC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者在临床病理及诊治方面的异同。结果:3例MMPTC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均为髓样癌与微小...  相似文献   

6.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超声特征与肿瘤侵袭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术后病理证实为MTC的患者48例,根据术前超声表现,分为恶性组35例(m-MTC组)与良性组13例(b-MTC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前降钙素、是否外侵、淋巴结转移情况、单发还是多发、是否复发、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性。两组对比,肿瘤大小、术前降钙素、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外侵程度、单发还是多发、是否复发等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C的超声特征与MTC侵袭性密切相关,为其进一步治疗提供较为完善的手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与Her-2蛋白表达等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超声图像的特征及肿块大小与钙化、浸润、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中,肿瘤>1cm者42例,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肿瘤≤1 cm者24例,其中超声表现为导管扩张者7例,小结节9例,腺体增厚8例.超声检查肿块>1cm的DCIS中,其钙化率低于≤1 cm者,但浸润率和Her-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肿块≤1 cm者(均P<0.05).超声检查诊断DCIS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51%.结论:DCIS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肿块≤1 cm者常伴钙化,肿块>1cm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307例女性乳腺髓样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307例经治的中国女性乳腺髓样癌。根据Ridolfi等制定的诊断标准(cancer,1977,40:1365~1386),分为92例(29.9%)典型髓样癌和215例(70.0%)非典型髓样癌。结果表明92例典型髓样癌和215例非典型髓样癌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8%(78/92)和73.0%(157/215)。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被认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在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56例典型髓样癌和114例非典型髓样癌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9%(52/56)和86.0%(98/114),而在腋窝淋巴结有转移时分别为72.2%(26/36)和49.5%(50/101)。乳腺髓样癌具有良好的组织学特征和预后效果,特别是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典型髓样癌的预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的超声特征并分析其对MT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并经手术确诊的91例MTC患者(共103个结节),其中男36例,女55例,收集其术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及血清降钙素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乳腺黏液癌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黏液癌患者(17个病灶),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以常规超声观察并记录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及血流特点等,CEUS观察病灶增强程度及增强方式等。结果 17个病灶中,常规超声显示16个(16/17, 94.12%)呈低回声、1个为等回声;15个(15/17, 88.24%)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14个(14/17, 82.35%)边界不清或有毛刺;10个(10/17, 58.82%)内部回声不均匀;3个(3/17, 17.65%)内部可见局灶性液化区,9个(9/17, 52.94%)可见砂砾样钙化;11个(11/17, 64.71%)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其中8个可探及动脉频谱。CEUS表现为低增强15个、高增强2个;不均匀增强16个、均匀增强1个;16个病灶内见持续性无增强区;13个结节被膜呈稍高增强、4个无被膜高增强。结论乳腺黏液癌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诊断该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造影剂能帮助显示肿瘤内微小低速的血流,提高超声对肿瘤血管显示的准确性。本文就超声造影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US检出肾细胞癌(RCCs)环状高增强(PHR)的临床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分析53例患者54个肾常见肿瘤(27个RCCs,27个错构瘤)的CEUS图像,观察肿瘤PHR的检出及分布;对RCCs周边组织(TSR)行常规HE染色并免疫标记组织内血管内皮跨膜糖蛋白(CD34),比较TSR假包膜、大血管及微血管分布与PHR检出的关系。结果 PHR仅在RCCs组中检出,PHR在RCCs与错构瘤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PHR诊断RCC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假阳性及假阴性分别为44.44%(12/27)、100%(27/27)、100%(12/12)、64.29%(27/42)、0(0/27)、35.71%(15/42);假包膜在检出与未检出PHR的RCCs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期及全程检出PHR的TSR有丰富的大血管,消退期及未检出PHR的TSR有少量或无大血管分布;TSR中邻近边界癌组织(CTNB)微血管密度值(MVD)最大;不同TSR的MVD差值在灌注期与消退期检出PHR间、灌注期与全程检出PHR间、全程与未检出PHR间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退与全程检出PHR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R是RCCs诊断的特异性、辅助性指标,病理上与RCCs TSB丰富的大血管和(或)CTNB较高的MVD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在肝细胞肝癌射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RFA治疗的84例HCC患者共105个病灶,于治疗前、后行CEUS检查,与常规超声、增强CT比较,分析CEUS在治疗前、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结果 RFA治疗前:CEUS清晰显示95.24%(100/105)病灶的边界,优于常规超声[47.62%(50/105)];CEUS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较常规超声测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对荷瘤动脉血管的显示率为60.95%(64/105),高于彩色多普勒(25.71%)和增强CT(42.86%)。RFA治疗后:CEUS与增强CT评价疗效符合率为96.15%;3个病灶CEUS发现残留,CEUS引导下完成补充治疗。随访:CEUS评价RFA治疗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4.62%、95.40%和94.00%,与同期增强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治疗HCC中,CEUS可有效辅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二维声像图)和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假包膜显示率,以探讨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103例肾细胞癌患者,应用常规超声显示瘤体的假包膜,再选用超声造影观察瘤体的假包膜,并计算二种方法的显示率.结果:103例肾细胞癌中,肾细胞透明细胞癌9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超声造影显示假包膜78例(75.7%),而常规超声显示假包膜27例(26.2%),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均不显示假包膜者25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假包膜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故超声造影对肾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CEUS评估乳腺癌病灶大小的准确性及其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乳腺癌患者于手术切除前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分别测量病灶最大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按病灶大小分为≤20mm和20mm两组,分别比较两组乳腺癌常规超声与病理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 CEUS和病理测量的病灶最大径均大于常规超声(t=8.640、8.142,P均0.01),而CEUS与病理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81,P=0.022)。CEUS测值与病理所见最大径呈线性相关(r=0.990,P0.01)。常规超声与病理测量的最大径的差异与乳腺癌病灶大小无关。结论CEUS显示乳腺癌病灶范围较常规二维超声明显增大;CEUS能较准确地评估病灶大小,且与病理结果存在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CEUS可反映肿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目前关于经直肠CEUS技术对于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以及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经直肠CEUS通过综合分析CEUS增强模式以及造影参数来诊断前列腺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经直肠CEUS技术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在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肝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的肝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根据病灶内微灌注情况,对其中31例进行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标本送病理科行组织学检查。取材量满足病理诊断为取材成功。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提示32例肝占位性病变病灶内坏死、液化3例,超声造影提示病灶内坏死、液化10例;肝多发占位病灶4例,其中1例(2个病灶)1灶造影剂呈"快进快出",另1灶造影三期与肝实质呈同步等增强,其余3例多发病灶超声造影均呈"快进快出";6例常规超声检查病灶未显示血流,5例超声造影检查有不同程度增强,1例病灶三期均呈无增强,考虑局灶性坏死结节未行穿刺活检。31例肝占位性病变于超声造影动脉期增强区取材,平均穿刺2.13次(66/31),取材成功率100%(31/31),确诊率96.80%(30/31)。结论超声造影可敏感地反映肝占位病变微灌注情况,准确分辨肝占位病变坏死、液化区,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指导常规超声准确进行定位取材,在肝占位病变穿刺活检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肾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的一致性及特点.方法 2004-2008年,117例肾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共124个病灶接受了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男87例,女30例.平均年龄(47.3±14.1)岁.单发病灶者110例,2个病灶者7例.其中肾癌患者63例65个病灶.比较肾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扫描检查特点,判断超声造影诊断效能. 结果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对肾癌皮质期富血供、假包膜增强显示率分别为87.7%(57/65)和63.1%(41/65)、89.2%(58/65)和69.2%(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病灶内无增强区的显示率分别为72.3%(47/65)和56.9%(3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增强CT扫描检查为肾癌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超声造影诊断肾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分别为89.1%(57/64)、91.7%(55/60)、91.9%(57/62)、88.7%(55/62)和90.3%(112/124),与增强CT诊断肾癌的一致性K值为0.806.结论 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检查定性诊断肾癌的一致性高,显示肾癌富血供及假包膜增强等影像学特征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CEUS评估多电极冷循环射频消融(RFA)治疗小肝癌后肿瘤灭活程度的价值。方法对49例小肝癌患者(63处病灶)RFA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超声、CEUS检查及增强CT检查,评估病灶完全消融及局部残留情况。结果 RFA治疗前,CEUS测量病灶最大径为(2.47±0.53)cm,常规超声测值为(2.12±0.57)c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7,P0.05)。CEUS测量病灶面积为(6.50±1.26)cm2,常规超声测值为(5.43±1.06)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7,P0.05)。CEUS与增强CT对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RFA治疗后,CEUS判断肿瘤完全灭活与局部残留情况与增强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结论 CEUS可用于评估小肝癌RFA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EUS量化分析评价肝细胞癌(HCC)非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后残存血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HCC患者共33个病灶进行TACE及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PEI)治疗;在低机械指数状态下进行实时CEUS,评价疗效;采用时间-强度量化分析软件检测治疗后残留灶内血流灌注信息。结果 CEUS时间-强度量化分析表明3个病灶治疗彻底,病灶直径均〈3 cm;30个残留灶增强时间和增强强度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前后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CEUS时间-强度量化分析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量化分析不仅能够准确显示HCC经TACE/PEI治疗后的坏死范围,且有助于客观评价残留肿瘤的血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