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细胞浸润及心肌细胞坏死。其发病机理至今不甚明了,近有报道认为病毒本身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其特征为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变性。心肌炎与多种病毒及发病因素有关。感染性心肌炎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最多见。自1956年Javett首次报道VMC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CV)引起以来,陆续发现了许多病毒可引起心肌炎。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急性病毒感染后大约有5%的人群发病。现已证明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余种,其中嗜心性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占50%,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因病毒每隔数年发生变异、故人类常常缺乏对其的免疫力而致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甚明了,但大多数人认为发病与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以及病毒感染后引起细胞、体液免疫反应介导的心肌直接损害有关,尤以后者为主。国外学者对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细胞因子在心肌炎和心肌病的心肌损伤中起作用。本文通过对30例病毒心肌炎患儿IL-1β、IFN-γ、IL-4水平的检测,探讨细胞因子在心肌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官福 《中国医刊》2002,37(1):42-44
病毒性心肌炎系病毒感染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心肌间质炎症或坏死的病变 ,导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和周身症状的疾病。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已证明的有 2 0余种 ,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B组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埃可病毒等为常见 ,尤其是柯萨奇B组 (CVB)最多。此外 ,腺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均可引起心肌炎。1 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迄今未明 ,近 10年来在病毒本身所致溶细胞作用 ,病毒感染导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所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基因及自身免疫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临床多见,据统计学资料,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但动物实验证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大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病毒复制期,病毒在心肌细胞内主动复制并直接作用干心肌,引起心肌损伤和功能失调,此为发病早期;第二阶段为T淋巴细胞反应期,抗心肌抗原经T细胞介导引起心肌损害。第一阶段的治疗对策是消灭病毒、  相似文献   

6.
齐建光 《中级医刊》2014,(11):106-109
问题1: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后,通过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伤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变性和间质炎性细胞及纤维素渗出过程。有时病变也可累及心内膜或心包。  相似文献   

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病毒性心肌炎 (VMC)是感染性心肌疾病的一个亚类 ,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后对心肌产生直接损伤 ,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变性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的过程。也可引起心内膜、心包及其他脏器的炎性病变。1 956年Javett等首先证实了柯萨奇B3病毒引起 1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VMC)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一方面与病毒直接引起的心肌损伤有关 ,另一方面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心肌细胞损害密切相关。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 1,ICAM- 1)是连接心肌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桥梁之一 ,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 ,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及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对ICAM - 1的研究 ,有可能找到另一治疗VMC的途径 ,即抗粘附治疗 ,现就这些方面内容作一概述。1 ICAM - 1的概述粘附分子又称…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是引起青少年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以及猝死的重要病因 ,具有向扩张型心肌病转化的趋势。近年来 ,其发病率有所增加 ,给人类带来大痛苦 ,寻找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防止心肌炎向扩张型心肌病进展方法及药物已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以期为医务人员选择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心肌炎症 ,其病理特征是为缺血源性的心肌炎性细胞浸润伴临近细胞坏死和 或变性。在众多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中 ,柯萨奇病毒B组是最常见的病原。研究表明[1…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病毒侵犯心肌或间质,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但本病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病毒在心肌内持续感染和机体免疫反应损伤有关,本文重点讨论VMC的免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肌炎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复杂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性心肌炎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或真菌所引起的心肌炎症。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肠道病毒和腺病毒所引起的心肌炎约占临床病例的20%-50%。因此,本文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病毒性心肌炎造成的心脏损伤主要有三种发病机制:(1)病毒的感染和复制直接导致的心肌损伤;(2)免疫反应;(3)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心肌炎症,诱发病毒性心肌炎。在心肌细胞被病毒感染时,免疫细胞通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识别病毒,从而启动免疫反应。自噬是一个降解细胞内受损细胞器或受损蛋白质的过程,同时自噬还参与某些外界病原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自噬在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探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自噬与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文献较少,因此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中自噬与免疫反应相互作用可以加深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理解,为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鹤  于建才  赫嘉惠 《医学综述》2014,20(21):3868-387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但是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炎症或扩张型心肌病。目前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主要包括病毒入侵、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细胞凋亡、活性氧类等。该文就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目前倾向于病毒复制直接损伤心肌和感染后免疫损伤有关.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其在心血管、哮喘方面的报道较多,而在心肌炎方面报道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心肌炎方面的变化,并从分子水平、免疫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克平 《新疆医学》2008,38(6):86-87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病程在3个月内)或慢性炎症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由风湿病引发的心肌炎逐年减少,而由病毒引发的心肌炎有上升趋势,以青少年及中青年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现已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与病毒本身的溶细胞作用和细胞免疫,自身免疫有关,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特异性病毒所致的以心肌病变为主的一种炎症。临床并不多见 ,但近年有增多趋势。本病可为流行性 ,在病毒感染流行期中约 5 %的病人发生心肌炎 ,也可能散在发病 [1]。1 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无论国内外 ,心肌炎大多为病毒所致。已知很多病毒可引起心肌炎 ,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 A、B组病毒、孤儿病毒、流感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较为常见。其中柯萨奇 B引起者约占 5 0 %。此外 ,埃可、风疹、腮腺炎、水痘、天花和肝炎等 2 0余种病毒均可致病[2 3 ]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两方面因素有关 :(1)…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佐治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病机理现多认为由柯萨奇等病毒引起,临床上常对症治疗,并辅助一些营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我们在近3年采用黄芪注射液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间质炎症和纤维变性、溶解或坏死.其中以COXA和B型及ECHO病毒最为常见,其次为腺病毒.现将1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按病因心肌炎可分为三类:①感染性疾病中发生的心肌炎,如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感染等;②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肌炎,如风湿性心肌炎等;③理化因素引起的心肌炎,如射线损伤,某些化学药品或药物中毒等.近年来由于对心肌炎病原学的深入研究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心肌炎已成为常见心脏病之一.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肌病毒引起的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多见于儿童、青少年,但成人也不罕见,可流行发病,也可散在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引起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灶,近3—4年Huber Hushimotot等,在动物试验证实,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是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在治疗方面,上海应用黄芪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有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力,可使心肌内病毒滴度下降,细胞病变减轻,使心功能减退的α.Υ.F干扰素治疗组提高。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已有文献报告。本文试将国内中医中药研究近况试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