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原发性胆囊癌(以下称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由于早期胆囊癌无特殊临床症状,易与胆道结石及胆囊炎相淆,易误诊。我院自1996年至2006年间因胆囊疾病行胆囊切除术2149例,其中胆囊癌23例,有11例为术前误诊,现就其误诊原因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胆囊癌3例误诊分析刘福文638250四川省蓬安县人民医院我院于1991~1994年收治胆囊疾患277例,其中胆囊癌5例,现将误诊为胆囊炎和胆囊结石的胆囊癌3例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5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加重2天入院。腹痛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5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原发性胆囊癌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2.7%(43/52),误诊率为17.3%(9/52),其中4例误诊为胆囊炎,3例误诊为胆囊息肉,2例误诊为胆囊腺肌症.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胆囊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发性胆囊癌超声漏误诊原因分析,提高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准确率.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而术前超声漏误诊的原发性胆囊癌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漏误诊的13例原发性胆囊癌中,3例漏诊,10例误诊(胆囊腺瘤3例,肝内占位病变3例,慢性胆囊炎2例,胆囊息肉1例,胰头癌1例).结论:超声医生仔细观察胆囊的形态、边界、内部情况,胆囊壁的厚度、连续性、回声特点以及有无转移,对声像图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合理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声像图特点,评价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5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和误诊原因,结果:根据超声图像胆囊癌可分为五型,实块型23例,蕈块型9例,息肉型7例,厚壁型9例,混合型11例,术前确诊47例,误诊12例,误诊为慢性胆囊炎3例,慢性胆囊炎伴结石5例,胆囊息肉1例,肝癌2例,胆总管癌1例,彩色多普协可在病灶或周边探及异常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观察胆囊形态大小,囊壁改变,实质性肿块及其它特征对原发性胆囊癌诊断有重要价值,但误诊率仍较高,需提高警惕,仔细探查。  相似文献   

6.
胆囊癌1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曙涛 《临床医学》2009,29(9):110-11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常见误诊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术中发现的1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前均误诊,经术中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例,胆囊癌根治术12例,胆囊姑息切除加肝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2例。结论临床医师应熟悉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胆囊癌的诊断意识和能力,减少对胆囊癌的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常见误诊原因,探讨提高其早期诊断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06/2006-09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初诊2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误诊16例,误诊率44.4%。结论:提高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认识,加强对原发性胆囊癌高危人群的监测,适时使用辅助检查,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早期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囊癌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误诊原因,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4-08/2007-12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误诊6例。早期胆囊癌的1 a生存率(35.9%)明显高于中晚期胆囊癌(27.3%)。结论:原发性胆囊癌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熟悉胆囊癌的临床特点,积极手术治疗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Iu误诊的原发性胆囊癌影像表现,以期提高MRJ对原发性胆囊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3月15例术前MRI误诊为其他疾病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的MRj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胆囊壁病灶部位、增强扫描强化方式、胆管扩张及是否伴有胆囊结石等特点。结果5例误诊为肝门部占位伴肝内胆管扩张,7例肝内外胆管扩张者误诊为胆管内肿瘤及炎性狭窄,2例诊断肝右叶占位而胆囊病变误诊为胆囊息肉,1例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回顾性分析发现12例有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增厚9例,弥漫性增厚3例);增强扫描15例胆囊壁均有不同程度强化,11例动脉期有延迟强化特征;8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2例出现胆囊壁结节。结论原发性胆囊癌容易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癌可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囊壁增厚,常伴有胆囊结石等,MRI诊断时需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探讨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对2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早期无特异的临床表现,70.3%与胆囊结石合并存在。胆囊结石病史长达1月~20+年。平均11.4年:24例行B超检查提示4例有胆囊窝内较强回声团。12例干手术前行CT扫描有6例提示胆囊癌。本组早期胆囊癌(Ⅰ期和Ⅱ期)仅占12.5%。而晚期(Ⅲ、Ⅳ、Ⅴ期)占87.5%。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与胆囊结石的长期存在有明显相关性;B超检查是原发性胆囊癌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CT的早期诊断作用可能不如B超;对高危人群及时进行B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并实施手术治疗及术中病检,可望早期诊断原发性胆囊癌。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囊癌B超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经B超检查并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原因,其中假阳性25例,假阴性5例。误诊原因有:(1),充满型胆囊结石因弧形光伴宽声影,掩盖了瘤声像不能显示;(2)只满足于发现胆囊结石,对伴有胆囊癌未引起重视,又缺乏多体位、多切面扫查,造成误诊;(3)胆囊不显像,无法明胆囊的情况造成误诊;(4)将胆囊腔内蛔虫残体的声像误诊为胆囊癌;(5)因胆囊炎症致囊壁增厚且凸凹不平误诊为厚壁型胆囊癌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预后恶劣。我院自1971年9月至1989年11月,共收治原发性胆囊癌38例,误诊31例,误诊率高达81.6%,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误诊,男性11例,女性20例,男女之比为1:1.8,年龄35~71岁,40岁以上者29例。1.2 临床症状.病程最短者30天,最长者达20年(胆囊结石症状)。基本症状:右上腹痛20例,腹痛向肩背部放射者10例,上腹部肿块17例,黄疸17例。1.3 误诊标准与病名.凡入院诊断未疑及胆囊癌者均列为误诊。误诊病名:胆囊炎和胆石症21例,壶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较少见,早期缺乏特殊的症状和体征,术前甚至术中很难确诊,我院1979~1985年收治的6例原发性胆囊癌,术前均误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4~70岁。主要临床症状:黄疸5例,右上腹痛4例,消化功能紊乱3例。本组6例分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上腹部包块。根治性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剖腹探查仅取组织活检3例。6例病理检查皆为胆囊腺癌,其中4例伴胆囊结右。讨论一、原发性胆囊癌被并发病症状所掩盖是误诊  相似文献   

14.
胡国庆  王学志 《中国临床医学》2002,9(3):272-273,276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在我院的诊治状况,探讨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4-2001年35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胆囊癌占同期胆道外科疾病的1.7%,术前诊断率为51.43%(18/35),误诊率为48.57%(17/35),手术切除率为14.28%(5/35)。急诊手术26例,占74.28%。结论: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特点,分析其术前误诊为胆囊结石和漏诊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原发性胆囊癌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中以右上腹部持续疼痛就诊15例,以黄疸就诊2例,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和乏力就诊3例;发现腹部肿块1例。术前确诊8例,疑为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2例,误诊为胆囊结石5例,漏诊5例。20例行单纯胆囊切除4例,胆囊切除与部分肝组织切除、部分淋巴结清除11例,胆囊外T管引流手术5例,均经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和(或)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胆囊癌。20例中术后出现胆瘘1例,脓肿1例,手术切口感染3例,均给予相应治疗痊愈。20例出院前存活率100.0%;随访1~5年,中位随访时间2.3年,至随访结束时存活14例,死亡6例。结论胆囊癌和胆囊结石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易误诊。临床上对具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定期行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行有创性检查,以减少或避免原发性胆囊癌误诊。  相似文献   

16.
分析 15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误诊原因 ,并就此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原发性胆囊癌2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人原发性胆囊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37例,其中术前误诊25例,误诊率达67.6%.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超声资料,分析胆囊癌超声表现及误诊为胆囊其他疾病的胆囊癌的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胆囊癌中超声诊断18例(69.2%),漏误诊8例(30.8%)。胆囊癌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分成4种类型:①囊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型11例(42.3%);②肿块型6例(23.1%);③乳头结节型8例(30.8%);(9胆囊增大型1例(3.8%)。结论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表现多样化,易诊断为胆囊其他疾病,细致观察胆囊声像图,综合应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对早期诊断胆囊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我院1986年4月~1996年12月收治原发性胆囊癌17例,误诊14例,误诊率达82.3%,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71~51岁,平均54岁。凡术前未能确诊者均列为误诊,分别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7例,右上腹肿块待查5例,幽门梗阻2例。主要症状既往有胆囊炎胆石症史者10例,右上腹疼痛10例次,右上腹肿块5例次,黄疸3例次,呕吐2例次,消瘦为主者2例次。辅助检查B超检查13例(疑诊胆囊癌8例),CT检查2例(疑诊胆囊…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囊癌CT扫描漏误诊分析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10004)刘希明,石治安原发性胆囊癌因常与胆石症、胆囊炎并存而使诊断困难,随着CT扫描技术的发展,其诊断率虽有明显提高,但临床上术前漏诊或误诊的病例仍时有发生。在我们总结经CT扫描、并由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