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磨莉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0):1029-103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及生活质量的疾病。脑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是,介入治疗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介入治疗的效果除依赖于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外,还依赖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该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积极稳妥地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医疗费用数以百亿元计,国家和个人负担均沉重。脑血管病中75%~9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因此,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是我国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怀谦  夏章勇 《山东医药》2009,49(23):116-117
本文重点介绍介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1动脉狭窄 1.1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目前,对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狭窄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CEA、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动脉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CAS)等。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学东 《山东医药》2010,(31):104-104
据文献报道,83%的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目的是在脑组织缺血坏死之前再通闭塞血管,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血供。溶栓前血管造影可直接发现闭塞血管的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对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一站式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一站式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然后经心血管和脑血管介入团队共同讨论决定介入治疗策略和方案,完成介入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随访结果。主要终点是院内和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复合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是主要终点中的任何一个(心肌梗死、卒中、死亡)及对比剂肾病、再入院。结果共入组30例患者,全部行一站式造影检查。其中,1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包括13例同时行经皮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介入治疗者。共计一站式介入手术41次,其中一站式完成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介入治疗13次。所有患者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和随访1~12个月内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2例患者再入院,包括1例股动脉并发症和1例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一站式完成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模式可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6.
补体系统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和炎症反应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补体系统激活是炎症反应及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补体系统激活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研究尚少。文章从脑缺血时补体的来源 ,补体激活机制 ,补体介导损伤机制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及抗补体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Caspase是细胞凋亡程序中一类关键的同源半胱氨酸蛋白酶,特异性在天门冬氨酸残基后裂解靶蛋白。当细胞表面死亡受体被激活或细胞内死亡信号存在时,始动caspase活化并引发下游效应caspase蛋白水解激活的级联反应,最终使一系列细胞及细胞修复酶等蛋白裂解,导致细胞凋亡。脑缺血后,caspase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酶活性增强,引起神经元凋亡;而抑制caspase活性可减轻脑缺血损伤。如果与超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元保护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魏岗之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0):708-710
任何全身或局部脑血流量下降至一定程度均会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其机制极为复杂,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神经化学变化。缺血后能量衰竭导致神经递质变化,兴奋性氨基酸(EAA)释放增加,细胞内钙失稳态,自由基生成,细胞酸中毒、水肿、凋亡基因激活等。上述环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终至细胞不可逆性坏死。神经保护在细胞水平上起作用,旨在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阻断细胞坏死不同环节,增加细胞存活能力,以达到治疗目的。脑动脉闭塞以后,缺血区中心脑组织60分钟后坏死,其周边区通过侧支循环代偿。神经元代谢维持在细胞膜泵衰…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对一氧化氮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发现一氧化氮广泛参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个阶段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介绍了一氧化氮的特性和代谢,一氧化氮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某些药物对它的影响以及三种不同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生物活性磷脂介质,主要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LPA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并激活血小板使之释放更多的LPA。随着对LPA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发现LPA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血管痉挛有关,作用于星形细胞产生多种效应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预防为主是脑血管病防治的关键,发生了致残性脑梗死后再去解决问题,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2.
<正>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如何防止脑血管病的初发和再发,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虽然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药物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脑卒中事件的发生,但是仍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尤其是对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在血管闭塞后,发生动脉-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2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按照造影和治疗中对比剂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组(碘佛醇240 mg I/ml,150 ml,44例)和高剂量组(≥150 ml,38例),检测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前1 d和术后1 d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 Alb)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比较以上3项指标变化,分析对比剂用量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低剂量组术后Cys C、m Alb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31,P0.05;Z=2.220,P0.05);(2)高剂量组RBP、Cys C、m Alb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72,P0.05;Z=3.077,P0.05;Z=5.377,P0.05);(3)RBP、m Alb术前与术后差值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67,P0.05;Z=-6.823,均P0.05),Cys C术前与术后差值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71,P0.05)。结论对比剂用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肾功能下降相关,对比剂用量越大,肾功能损害的概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声检测与治疗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随着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它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国内死因调查中已居首位。有资料报道,脑血管疾病中70%~80%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ICVD的发病可由颅内或颅外动脉血管病变引起,特别是颈动脉硬化性病变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5%,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确定血管病变的部位,是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关键。超声技术对于颅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降脂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广泛的多效性.文章对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多效性进行了综合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向调控,可导致翻译抑制或mRNA降解.miRNA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凋亡等生理或病理学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miRN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参与了脑缺血后的损伤机制以及保护和修复机制的调控.充分认识各种miRNA的功能意义及其表达水平改变所起的调节作用,不仅有助于明确治疗靶点,阻止神经元死亡,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而且还能通过其表达水平的调控清除凋亡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和神经发生.此外,miRNA也可能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诊断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呼吸系统表现及其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血管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 ,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和高血压患者的不断增多 ,脑血管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统计 ,全世界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依次为中国、日本、美国黑人。而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又是国内脑血管病的高发地区 ,因此 ,我国北方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据 1994年由卫生部段大奎副部长组织的神经内、外科专家对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调查表明 ,每年脑血管病的患病率为 5 0 0 /万人~ 6 0 0 /万人 ,发病率为15 0 /万人 ,死亡率为 10 0 /万人…  相似文献   

18.
"切勿预言,因为你的预言错误,没有人会忘记;如果你的预言正确,没有人会记得"(Josh Billings,1818-1885)。 早在1945年,W·Asburg首先提出"分子生物学"一词,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单核生物的生命现象。随着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使以原核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分子生物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升为以真核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细胞分子生物学(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局部脑血流突然阻塞而引起,应在寻找血管病变基础上尽快酌情选择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血管内治疗及手术治疗。现就急性期治疗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起源于骨髓的一种下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血管内皮修复和促进缺血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EPC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牛和预后密切相关.EPC移植可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加速血脑屏障修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可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