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只完成射血功能。1956年lisch在豚鼠心房肌细胞内首次发现一种特殊颗粒(atrial specific granules,ASG)k964年Jamieson和Palade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心房中发现ASG.DeBold发现这些颗粒的形态和组织化学特点与分泌多  相似文献   

2.
自从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于1628年建立血循环学说300年以来,心脏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血泵。1956年,Kisch首先发现豚鼠的心房肌细胞中含有一些特殊颗粒(atrial specificgraftules,ASG),其化学性质不清;Ja-mieson和Palade随后于1964年研究哺乳动物的ASG,证实其与内分泌细胞所含激素的颗粒相似;DeBold等进一步发现ASG与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有关,并于1981年给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医学和生理学的一项重大进展,在于发现哺乳动物心房肌细胞中存在着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心钠素(Cardionatrin)。研究证明:心钠素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且可能在心血管等一些疾病的发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心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结合我们研究结果,现将有关资料概述如下。一、心钠素的基础研究概况: 1.心钠素发现历史的简要回顾:1956年Kisch发现豚鼠心房肌细胞中存在着许多致密颗粒。1976年Maria在实验中发现,完全禁水5天的大鼠,右心房肌内心房特殊颗粒(ASG)明显增加,给大鼠钠负荷同时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SD和Wistar两种不同种系大鼠心房特殊颗粒的超微结构和含量的变化。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和立体计量学分析。结果 :SD大鼠心房特殊颗粒 (ASG)可分为A、B两型 ,A型颗粒多见 ,含电子致密颗粒核心 ;B型少见 ,为一均匀浅淡的纤维状核心 ,且两型颗粒的界膜清晰可见。而Wistar大鼠ASG未见有B型颗泣 ,颗粒界膜不很明显。立体计量结果为SD大鼠ASG的颗粒平均直径 (D)明显大于Wistar大鼠 (P <0 .0 0 1) ;而SD大鼠体密度 (Vv)和数密度 (Nv)则明显小于Wistar大鼠 (P <0 .0 0 1)。结论 :证明两种不同种系大鼠ASG的超微结构和含量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5.
探讨二仙汤加减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心房特殊颗粒(ASG)的影响及其意义。中老年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h后去夹再通的方法,制作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模型。实验组大鼠造模前给予二仙汤加减煎剂灌胃3d,于血流再灌后6h、24h、3d、7d处死。取大鼠右心耳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摄片并进行体视学测试。结果:再灌6h、24h组对照组大鼠右心耳观明显减少,实验组仅少量释放。体视学测试统计结果显示:ASG的Vv、NA、NY及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差异。结论:二仙汤加减可以明显的减少急性不完全脑缺血大鼠右心耳心肌纤维内ASG的释放和消耗。  相似文献   

6.
心钠素(cardionatrin)是由心房肌细胞中分泌的一种具有强大排钠利尿肽类激素。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明: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已发现心房能分泌心钠素、心舒血管素、内洋地黄素和抗心律失常肽激素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心钠素。 1956年kisch发现在豚鼠心房肌细胞中含有一些特殊颗粒。1964年Jamieson和Palade亦发现了这种特异性颗粒。978年Debold 等进一步发现外。同时还观察到此颗粒与水钠平衡有关。1984年由加拿大的Debold、美国的Currie和日本的Matsu几乎同时从大鼠和人体心房组织中分离、提取、纯化了这种活性肽。其命名较多,现多采用钠素和心房钠尿因子(atrialnatriurelic factor,简称ANF  相似文献   

7.
1984年,一些科学家从大鼠和人的心房肌中提取、纯化出具有利钠、利水、扩血管降压等作用的心纳素(亦称心房利钠因子)。这一重大发现,使人们对心脏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近几年来.一组日本科学家发现心房肌中还可产生另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它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故命名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的研究发现:心脏不仅是循环器官,而且具有内分泌功能。从人和大鼠的心房提取物中已获得一组以利钠,利尿为其主要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即心钠素(Cardiona trin)。一、心房肽的发现早在1956年,Henry,Baleset及Montasture等就提出:心房的容量反射引起的利尿作用除神经因素外,尚有体液因素参与调节。1964年,Jamieson和Palde发现并证叫心房肌细胞内具有内分泌颗粒,其含量与体内水钠量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1964年 Jamieson 和 Palade 发现哺乳动物(包括人)的心房肌细胞中含有一种特殊颗粒,认为心房肌细胞除有收缩功能外,可能还有形成、贮存、分泌这种颗粒的功能。1978年 De Bold 发现这些心房颗粒可能是含色氨酸和含硫氨基酸的蛋白质或肽类。1981年 De Bold 将心房提取物注射于大鼠引起迅速强大的利钠、利尿作用。证明心房含有一种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或称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factor,ANF)。直到1984年,人和大鼠的 ANP才被分离、提纯并确定了其氨基酸排列序列。同年又被人工合成并制备了 ANP 抗体,建立了 ANP 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从而把 ANP 的研究推向了新阶级。现已知人的 ANP 有α、β、γ三种,分别由28、56、126个氨基酸组成。低分子的α-  相似文献   

10.
心脏不仅是一个循环器官,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内分泌功能。早在1956年 kisch、1964年 Jamieso 等先后发现在哺乳动物心房的心肌细胞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分泌颗粒。时隔多年 de—Bold 及 sonnenbcrg 等又报道哺乳动物心房的生理盐水提取液静注时能产生明显的利尿、利钠作用。1984年加拿大、美国、日本的一组科学家分别从大鼠和人的心房肌细胞内的特  相似文献   

11.
<正> 心房音(又称第四心音或S4)早在1838年由Charcelay氏首次发现,接着1880年Potain氏作了更清楚的描述。近30年来对心房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积累了许多资料。本文就心房音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心房音的产生机制在心室舒张期中有二个快速充盈时相:一是舒张早期因心室  相似文献   

12.
心房肽是最近从人和大鼠心房中提取的一种新激素。目前,他们在体内的代谢还不清楚。本文应用~(125)碘标记的心房肽和高压液相测定技术发现,心房肽在体内的降解是十分迅速的,其生物半衰期仅有150秒。体外试验还发现,肾脏和肝脏是其主要的降解器官。氨基肽酶抑制剂(Bestatin)和羧基肽酶抑制剂(SQ 20881)可以延缓心房肽在体内的代谢。  相似文献   

13.
生理学和医学近代主要进展之一,是心房利钠颗粒(natriuretic granules)的发现。这是一种多肽,结构已清楚并已人工合成。这种称做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或 ANF新物质的发现,使生理学揭开了新的一页。1979年 de Bold 发展心房有类似分泌组织的颗粒并与其同事证明它和尿钠排  相似文献   

14.
心钠素(atrial natricuretic factor: ANF),又称心房利钠多肽(atral natricuretic polypeptius: ANP),是从哺乳动物心房中发现的一种新激素,既往称心房肽、心耳肽。ANF是心房肌细胞内“特殊颗粒”中的一类活性多肽。其形态学特征kisch于1956年首先报道:Jamieson等人随后作了详细描述。Marie和De Bola则分别证实了它与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有关。至于其生物学活性是1980年De Bold等人在给大鼠静  相似文献   

15.
心房音(又称第四心音或S_4)早在1838年由Charcelay氏首次发现,接着1880年Potain氏作了更清楚的描述。近30年来对心房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积累了许多资料。本文就心房音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心房音的产生机制在心室舒张期中有二个快速充盈时相:一是舒张早期因心室舒张、压力下降所致的被动性心室充盈;一是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所产生的主动性心室充盈。第三心音(S_3)和第四心音  相似文献   

16.
心房肽(心钠素)在心血管病发病和治疗中的可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肽(Atriopeptins)亦称心钠素(Cardionatrin),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心脏内分泌激素。其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本文拟简要复习其生理效应而侧重其在心血管病发病和治疗中的可能作用,作一综述。 一、心房肽的生理效应 目前不仅从心房,也从心室、肺及脑组织中发现有心房钛。大鼠有11种心房肽,人体有α、β、γ三种。各种心房肽结构的共同特点为:(1)肽链C端  相似文献   

17.
钠利尿多肽与高血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发现心脏除了具有类似机械泵样的排血功能外,还可以分泌激素,参与血压的调节。1984年DE Deld等发现心房肌细胞能合成、储存、分泌一种多肽激素,具有强大的排钠利尿、舒张血管、对抗升压激素的作用,命名为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s,ANP),此后又相继于1988年和1990年发现了脑性钠利尿多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s,BNP)和C型钠利尿多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CNP)。后来,又在肾脏发现了一种局部利钠肽,具有利尿钠、舒张血管的作用,称为肾利钠肽(Urodilatin)。心钠素的受体包括NPR-A、NPR-B和NPR-C型受体,研究发现心钠素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过程,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1.心钠素 心房是合成心钠素的主要器官。在心房组织中心钠素(ANP)的mRNA水平要比其他组织高出30~50倍。在成人的心室组织中,心钠素的水平很低,但是在胎儿和  相似文献   

18.
心房肌细胞内的特殊颗粒是50年代中期由Kish用电镜观察豚鼠和公牛心房时发现的,并做了一般形态学描述。后来Battig和Cantin等在人的心房肌细胞内也发现有这种颗粒。1959年Bompiani 等在研究心房组织的传导和收缩时,对这种颗粒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当时他们认为这些颗粒可能与希氏  相似文献   

19.
1981年de Bold等发现,将心房组织的提取物输注给大鼠,会有利尿作用。随后人们分离纯化了此物质,命名为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主要由心房肌细胞分泌。10年后Sudoh及其同事从猪脑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并将其命名为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其实它主要来源于心室。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分级以及指导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现对钠尿肽家族的生理学性质、结构和调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当今运气学说在临床运用广泛,效果显著。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因临床发现从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心房纤颤患者比以往显著增多,故此篇以心房纤颤为例,浅议运气理论对于临床心房纤颤疾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