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贾中伟  陆琼  黄先国 《安徽医药》2009,13(11):1391-1392
目的按新空腹血糖受损切点标准,分析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清中血脂的结果。方法对该院的体检人群进行空腹血糖、血脂的检测,并根据FBG水平分为A组FBG〈5.6mmol.L^-1,B组FBG≥5.6 mmol.L^-1且FBG〈6.1 mmol.L^-1,C组FBG≥6.1 mmol.L^-1同时FBG〈7.0 mmol.L^-1,其中B组为新增人群。结果新标准中新增的IFG患者(5.6≤血糖〈6.1)血清中TC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G均值要高于对照组,且P值达到了0.079;旧标准定义的IFG患者(6.1≤血糖〈7.0)血清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定义的IFG患者(5.6≤血糖〈7.0)血清T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TG,对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有必要监测血脂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空腹血糖受损(IFG)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180例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测定这些患者的血糖水平,按照不同空腹血糖(FPG)水平,将其分为3个组:A组FPG<5.6 mmol/L,B组5.6≤FPG<7.0 mmol/L,C组FPG≥7.0 mmol/L,对3组之间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脉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来进行对比。结果 3个组中患者FPG水平随着逐渐升高,其在年龄差异、血脂水平、高血压状态、冠心病的患病率,及三支病变发生率也在逐渐升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高血压情况、血脂水平及其患病率,还有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比B、C组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高血压水平、血脂水平和患病率,还有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FG是CHD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工作中要力将患者FPG水平控制在5.6 mmol/L以下,这样患者得冠心病的概率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有空腹高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辽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12 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检测患者入院第二天空腹血糖(FBG),根据FBG水平,分为3组:A组(FBG<7.0 mmol/L);B组(7.0 mmol/L≤FBG<11.0 mmol/L);C组(FBG≥11.0 mmol/L)。并测定B组和C组入院后第10天的空腹血糖。记录3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临床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对3组心脏临床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后第10天,仍有61%的患者存在空腹血糖升高。B组的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等临床事件发生率均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较B组及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糖升高发生率高;急性心肌梗死伴空腹血糖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事件重要影响因素,随着血糖升高,不良临床事件发病率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450例,按照其血清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CKD A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50μmol/L)、CKD B组(男性421~520 μmol/L,女性351~440 μmol/L)、CKD C组(男性521~630μmol/L,女性441~540μmol/L)、CKD D组(男性≥631μmol/L,女性≥541μmol/L),同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CT扫描、眼底动脉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所有受试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各组动脉硬化同期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KD D组和C组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分别为69.75%、47.12%)明显高于A组(20.87%)和B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52.00%)明显高于女性(3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16.820,P=0.000).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会提高其动脉硬化发生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加强血清尿酸水平监控,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以降低尿酸水平,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不同阶段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对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早期肾损伤的价值,并观察糖代谢异常各组间肾脏损伤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符合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9例,男性113例,女性86例,年龄(60±12)岁,病程510年。所有入选者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40/90 mmHg(1 mmHg=0.133 kPa)],除外血压控制不稳定者。所有入选者行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依据血糖水平分组:A组: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FPG)<5.6 mmol/L且OGTT 2 h PG<7.8 mmol/L]组(n=58);B组:空腹血糖受损(IFG)(5.6 mmol/L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高龄CHD患者80例,年龄80~98岁,平均(89±3)岁,入选者分为HCY<15μmol/L组(A组)、15μmol/L≤HCY≤20μmol/L组(B组)、HCY> 20μmol/L组(C组)。观察入选患者年龄及血脂等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分析各组患者伴发相关疾病差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胰岛素(FINS)、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 (m U/L)×空腹血糖(FBG)(mmol/L)/22.5。结果 (1)入选高龄CHD患者80例,A组36例,B组21例,C组23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肌酐、尿酸高于A、B 2组(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年男性γ-谷氨酰转肽酶和肌酐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735例体检的成年男性HUA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3种模型评估调整不同变量情况下不同GGT和肌酐水平的四分位分组与HUA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其中,模型1未调整其他变量,模型2调整了年龄、BMI、基础代谢率(BMR)、吸烟、饮酒和睡眠因素,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调整了肌酐或GGT、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HDL、LDL、TG及TC.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绘制GGT和肌酐水平与HUA发生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735例成年男性中,192例(26.12%)患HUA.HUA组和非HUA组的年龄、睡眠、BMI、BMR、GGT、肌酐、TG以及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GGT和肌酐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模型1、2、3分析结果均显示,以GGT<22 U/L作为参照,GGT 22 U/L~、GGT30 U/L~和GGT>44 U/L为HU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以肌酐<67 mmol/L作为参照,肌酐>81 mmol/L为HU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肌酐和GGT水平与HUA发生风险均呈正向线性剂量-反应关系.GGT与肌酐对HUA发生风险的影响存在一定交互作用,当GGT与肌酐均为高水平时(即GGT>44U/L、肌酐>81mmol/L),HUA的发生风险最高(P<0.01).结论 男性GGT和肌酐水平升高可能是HUA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胱抑素C(CysC)及脂代谢指标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水平,并分析T2DM患者血清GGT、CysC及脂代谢指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某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T2DM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冠心病组(n=79)和未合并冠心病组(n=53),比较2组血清GGT、CysC及脂代谢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GGT、CysC及脂代谢指标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冠心病组TG、TC水平[(2.08±0.59)mmol/L、(4.55±1.12)mmol/L]与未合并冠心病组[(1.93±0.55)mmol/L、(4.33±0.95)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心病组血清GGT、CysC、LDL-C水平及Gensini评分[(1.63±0.31)U/L、(1.34±0.42)mg/L、(2.52±0.77)mmol/L、(47.67±15.11)分]高于未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244例初诊T2DM患者根据GGT水平分为四组:A组60例(GGT 8-19U/L),B组62例(GGT 20-27U/L),C组63例(GGT 28-37U/L),D组59例(GGT 38-163U/L)。B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从A组到D组逐渐增高(P<0.05)。与A组比较,D组IMT明显增厚[(1.08±0.36)mm vs.(0.81±0.37)mm](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TM与GGT、收缩压、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血GGT水平的升高与IMT关系密切,可能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女性患者263例(冠心病组,其中合并T2DM 91例),根据SUA四分位数水平将冠心病组患者再分为A组(SUA≤231.5μmol/L)、B组(231.5μmol/L326.5μmol/L)。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女性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SUA及HbA1c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分析SUA及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SUA及HbA1c水平增高(P<0.01)。冠心病组中,T2DM患者的SUA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非T2DM患者(P<0.01)。A组Gensini评分低于B、C、D组(P<0.01);B组Gensini评分均低于C组和D组(P<0.05或P<0.01);C组Gensini评分低于D组(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1例。B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1个月,A组FBG(7.94±1.32)mmol/L、2 h PG(11.54±2.15)mmol/L、HbA1c(9.45±1.11)%;B组FBG(7.96±1.25)mmol/L、2 h PG(11.68±2.01)mmol/L、HbA1c(9.47±1.15)%。治疗后3个月,A组FBG(5.73±1.04)mmol/L、2 h PG(7.67±1.05)mmol/L、HbA1c(5.04±1.03)%;B组FBG(6.69±1.01)mmol/L、2 h PG(8.71±1.06)mmol/L、HbA1c(7.31±1.02)%。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FBG、2 h PG、HbA1c水平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A组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率为3.92%,与B组的1.9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进其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王涛  黄晓静 《淮海医药》2004,22(2):120-12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男女性血脂水平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 TC、TG、HDL- C、L DL- C、Apo A1、Apo B、L p(a)的水平。结果 男性血 TC、TG水平 5 0岁前高于女性 ,5 0岁后低于女性 ;HDL - C、Apo A1水平任何年龄段女性均高于或与男性无差异 ;L DL - C、Apo B水平男性 2 0~ 5 0岁之间高于女性 ,5 0岁后基本一致 ,70岁年龄组 L DL- C、Apo B水平女性高于男性组 ;L p(a)排除年龄因素女性高于男性 ;TC/ HDL- C值 6 0岁以前男性大于女性 ,6 0岁以后女性大于男性。结论  5 0岁以前与 CHD呈正相关的 TC、TG、L DL - C、Apo B水平男性比女性均高 ,5 0岁后女性逐渐升高并超过男性。对 CHD起负相关作用的 HDL- C、Apo A1水平在任何年龄段女性都不低于男性 ,L p(a)是否为致 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郑瑾  叶平  苗冬梅  武彩娥  肖铁卉 《河北医药》2012,34(12):1765-1767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血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血脂康胶囊600 mg,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粒,2次/d。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测定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后血浆HDL-C水平变化。将试验组受试者按基线HDL-C水平由低到高分为A组(HDL-C<1.0 mmol/L),B组(1.0 mmol/L≤HDL-C<1.5 mmol/L),C组(HDL-C≥1.5 mmol/L),治疗6个月后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HDL-C水平较用药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在A、B、C 3组分别为基线水平的23.7%、10.8%、0.04%。结论血脂康可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HDL-C水平,随着HDL-C基线水平的逐步升高,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4.
张东菊  李新 《天津医药》2012,40(5):520-52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1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70例,死亡组21例,分别测定不同时间段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根据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分为良好组(FBG≤7.0 mmol/L组)38例,一般组FBG 7.1~16.6 mmol/L 39例,较差组(FBG≥16.7 mmol/L)14例,对其不同预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死亡组年龄、FBG及HbAlc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良好组、一般组和较差组痊愈、显效、好转及无效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一般组和较差组病死率较良好组升高(P< 0.05).结论:高龄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病情重,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应采取积极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否则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检测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7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健康患者35例。两组患者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A组(慢性肾功能衰竭组)和B组(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对照组根据年龄分为C组和D组。两组测定唾液酸采用单一试剂显色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构成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结果唾液酸水平比较,A组(2.58±0.86)mmol/L和B组(3.09±0.9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01±0.43)mmol/L,且差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明显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1.83±0.38)mmol/L和D组(2.09±0.49)mmol/L明显低于A组(2.58±0.86)mmol/L,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低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的尿肌酐清除率与血清唾液酸水平呈负相关性。结论血清唾液酸水平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对于病情的判定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并空腹血糖(FBG)升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急性ST段抬高AMI患者120例,根据FBG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为高血糖组,≤7.0mmol/L为对照组。结果当FBG〉7.0mmol/L时,CK-MB峰值、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空腹血糖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杨建功  何小峰  肖鹿骋  黄兵  张会爱 《江苏医药》2012,38(22):2725-2726
目的 研究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GGT/ALT、AST/ALT的比值联合分析对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感染科住院治疗的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99例作为研究组(A组),同期住院的AFP阴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7例(B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9例(C组)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并对各组患者GGT水平及GGT/ALT、AST/ALT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GGT水平分别为(109.59±111.06) U/L、(51.99±55.00)U/L、(86.76±69.27) U/L,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ST/ALT比值分别为:1.55±1.02、1.07±0.56、0.51±0.29,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T/ALT比值分别为:3.43±3.12、0.78±0.30、0.46±0.79,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查如表现为:GGT升高,且GGT>ALT、AST> ALT时,即使AFP阴性,亦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河北医药》2012,34(12)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高血压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血脂康胶囊600 mg,2次/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2粒,2次/d.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测定用药前和用药6个月后血浆HDL-C水平变化.将试验组受试者按基线HDL-C水平由低到高分为A组(HDL-C<1.0 mmol/L),B组(1.0 mmol/L≤HDL-C<1.5 mmol/L),C组(HDL-C≥1.5 mmol/L),治疗6个月后血脂康升高HDL-C 的幅度.结果 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HDL-C水平较用药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血脂康升高HDL-C的幅度在A、B、C 3组分别为基线水平的23.7%、10.8%、0.04%.结论 血脂康可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HDL-C水平,随着HDL-C基线水平的逐步升高,血脂康升高HDL-C 的幅度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5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根据改良Censini评分标准分为实验组A(评分<30分,15例)、实验组B(30分≤评分≤60分,19例)、实验组C(评分>60分,16例),另选同期5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受检者的血清PCT、hs-CRP水平。对比四组受检者血清PCT、hs-CRP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C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分别为(0.26±0.09)ng/ml及(9.68±0.84)mg/L、(1.49±0.28)ng/ml及(16.45±1.81)mg/L、(10.57±1.85)ng/ml及(29.06±3.7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5±0.02)ng/ml及(1.40±0.11)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组A、实验组B,实验组B患者明显高于实验组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改良Censini评分总和增高,实验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也逐渐提升。冠心病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89、0.92,P=0.000、0.000<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通过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能帮助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冠心病病情。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泌乳素水平与血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与泌乳素分泌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意义。方法将70例糖尿病患者以空腹血糖>16.0mmol/L、病程>10年为A组,空腹血糖<11.0mmol/L、病程<10年为B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分别测量血清泌乳素(PRL)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A组PRL明显增高。结论对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泌乳素测定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一项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