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桂西地区壮族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及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桂西地区壮族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病组)及15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直接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3个主要基因的多态性,并对其在两组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肾病组ACE基因I/D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基因型和D等位基因在肾病组中占显著优势(P〈0.05);而AT1R基因A1166C、AGT基因M235T多态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 I/D多态的D等位基因是桂西地区壮族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易感因素之一,但AT1R基因A1166C多态、AGT基因M235T多态可能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无明确关联。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是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其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脑梗死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与环境以及遗传背景等因素相关,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结果也存在争议。本文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插入/缺失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皖南地区汉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插入/缺失(I/D)的存在状况。方法:利用PCR技术分析102例皖南地区汉人ACE基因型。结果:皖南地区汉人AC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47.06%,ID39.22%,II13.72%;等位基因D频率:66.67%,等位基因I频率:33.33%。结论:皖南地区汉人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重庆地区汉人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与科威特人、土耳其高加索人比较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及活性与Ⅱ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方法检测15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的ACE基因型,同时检测血浆ACE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DD基因型频率及D等位基因频率都高于对照组的相应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05)。DD基因型ACE水平高于Ⅱ基因型。结论:ACE基因的DD基因型与血浆ACE活性有关,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可能为Ⅱ型糖尿病肾病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衰的直接诱因。DN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是多因素的,它除于与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病变有关外,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对血清ACE水平调控作用的阐明,ACE基因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或缺失的多态性和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的关系是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病因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在血压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在ACE基因的16内含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长度为287个碱基对片段形成的多态性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且在心血管显型谱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DD(缺失两个碱基对片段)基因型与患心肌梗死危险性呈正相关,但是在高血压、左心室高血压、心肌病和冠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结果仍然存在争论。研究表明,相关性与性别或种族或社会环境有关。在心血管的应答中,多态性对ACE抑制剂有中等程度的影响,但是对于哪一个等位基因具有更显著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谢彤  唐德  陈杨超  唐蓉  刘彩琼  周克元 《广东医学》2001,22(11):1017-101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CE)基因多态性在慢性肾炎 (CGN)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的分布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提取外周血DNA ,然后PCR扩增基因片段 ,检测 86例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 )患者 (CNG组 )、5 6例PNS患者 (PNS组 )及 5 0例健康献血员 (对照组 )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 CGN组插入纯合子(II)基因型较对照组比例高 ,女性患者缺失杂合子 (DI)发生率上升 ,缺失纯合子 (DD)发生率下降。高血压发生率由大到小依次是DD型 >DI型 >II型 ,而血中ACE浓度也是DD型 >DI型 >II型 ,提示缺失 (D)基因产物ACE浓度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关系。PNS组DD型发生率较CGN组及对照组高 ,其中PNS组与CGN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GN及PNS患者的临床表现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的发病及引起的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89例NIDDM患者和116名一般人群对照者的ACE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测定,并结合所并发的肾病进行分析。结果NIDDM患者与一般人群对照组之间AC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间无明显差异;NIDDM病程在5年以上,合并肾病的患者基因型以DD型为主,其频率与未合并肾脏病者及一般人群对照组(0.41vs0.24,0.21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ACE基因的多态性是影响NIDDM患者肾病的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紊Ⅰ转化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中国江西地区100例汉族妊高征患者及对照组100例正常孕妇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是否有Alu重复序列存在。结果 妊高征组及对照组正常孕妇ACE基因的第16内含子均有插入/缺失多态性,分为II、ID、DD三种形态。两组中DD型、ID型Ⅱ型基因频率分别比较.D型、Ⅰ型等位基因分别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国江西孕妇妊高征的发生可能与ACE基因中第16内含子是否有Alu重复序列(287bp)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1例高血压患者ACE基因16内含子的Alu重复片段的I/D情况,按其存在与否将患者分插入型纯合子(II)缺失型纯合子(DD)或杂合子(ID)3组,对不同组织血压(BP),体重指数(BMI)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进行比较,结果ACE基因II,ID,DD3种不同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血浆 PAI-1活性的关系.[方法]用 PCR方法扩增 93例心肌梗死患者及 87例健康体检者 ACE基因特异性片段,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 PAI-1活性.[结果] ①心肌梗死组 ACE DD基因型频率 32.3%和 D等位基因频率 54.3% ,高于对照组 12.6%和 37.4%, P均 < 0.01; ACE基因型分布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等无关.②心肌梗死组血浆 PAI-1活性( 0.85± 0.19) AU/mL,高于对照组( 0.66± 0.20) AU/mL, P< 0.01.③心肌梗死组 DD基因型血浆 PAI-1活性高于 ID基因型及Ⅱ基因型 P均 < 0.01; ID型血浆 PAI-1活性亦高于Ⅱ型 P< 0.05.对照组 DD基因型血浆 PAI-1活性高于Ⅱ基因型 P< 0.05;而 DD型血浆 PAI-1活性虽高于 ID型, ID型亦高于Ⅱ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 ACE DD基因型可能是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性;② PAI-1水平可能受 ACE基因 ID多态性的影响, ACE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纤溶平衡而引起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以及部分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方法比较87例动脉瘤组与108例对照组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3种基因型的构成。结果2组插入/缺失杂合子(I/D)和缺失纯合子(D/D)基因型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入/缺失杂合子(I/D)基因型中,动脉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缺失纯合子(D/D)基因型中,动脉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汉族人的ACE基因在第16内含子位点的插入/缺失杂合子(I/D)和缺失纯合子(D/D)基因型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国部分非汉族人群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ACE I/D)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凡是涉及非汉族人群ACE I/D多态性与EH的研究都被仔细评估.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世界总共17个合格研究纳入本分析.没有发现出版偏倚,研究发现ACE I/D多态性...  相似文献   

14.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相关性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ACE基因16内含子中的插入(I)/缺失(D)Alu序列多态与中国北方人群中心肌梗塞发病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PCR方法对65例心肌梗塞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者的ACEI/D多态进行检测,同时将ACE基因的190bp和490bp片段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编码序列连接,构成表达载体(pTK190CAT和pTK490CAT),转染内皮细胞,进行CAT活性检测。结果:在心肌梗塞患者中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0.431明显高于对照组0.156(P<0.01),D等位基因频率0.591明显高于对照组0.333(P<0.01)。表达载体CAT活性显示插入/缺失Alu序列对表达无影响。结论:ACE基因缺失多态与北方人群心肌梗塞发病相关,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Alu序列仅为中性遗传标记,无直接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ACE基因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9.6%、25.9%、44.5%,对照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0%、39.0%、19.0%,两组D等位基因各为57.4%、38.5%.两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C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血管紧张转换酶(AG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9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及99例健康汉族人的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EH组的基因型分别为:纯合插入型(II)21.7%、纯合缺失型(DD)34.8%、杂合型(ID)43.5%;正常对照 分别为:39.4%、14.1%、46.9%。前者D等位基因频率(0.565)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与康巴藏族心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康巴藏族是否具有优于其他地区藏族的遗传素质及体能.方法 将昌都地区的类乌齐和芒康两个县小学随机抽取的119名11~12岁儿童作为实验组,日喀则地区的白朗县和山南地区的曲松县抽取112名同年龄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ACE基因16内含子I/D(rs1799752)多态性进行检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排出量等心功能指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组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等心功能指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心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女生组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CE基因I/D多态性位点DD、ID、II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II型个体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心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DD型个体每搏输出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ID型个体其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心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说明实验组康巴藏族的心功能在高原环境下强于对照组;但是该差异与ACE基因I/D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18.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与糖尿病血瘀证的关系。选择糖尿病血瘀证患者105例、非血瘀证95例和对照组105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显示:3组II、ID和DD基因型总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47);经卡方分割,糖尿病血瘀证组ACE-DD基因型频率22.86%,高于非血瘀证组(12.63%)和对照组(8.57%),差异显著(P=0.004);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ACE-DD型人群患糖尿病血瘀证的相对危险度为2.912。结论:ACE-DD基因型可能是糖尿病血瘀证发病的易感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的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瘀证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EH)血瘀证组100例、非血瘀证组120例和正常对照组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高血压血瘀证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10和0.590)高于高血压非血瘀证组(分别为0.250和0.467)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220和0.455)(P<0.05或P<0.01),高血压非血瘀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E基因插入或缺失(I/D)多态性与血瘀证具有相关性,D等位基因可能是血瘀证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