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25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这25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并在门诊护理中注意预防多发的因素,将2013年收治的67名高热惊厥患儿作为观察组,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体表降温处理,心理安慰护理,相关知识教育等)。将两组患儿情况对比,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门诊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2008年至2012年256例患儿病例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体温、家族史等。经过对比,观察组经过对患儿进行门诊护理干预的高热惊厥患儿的复杂性高热惊厥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经过对患儿进行门诊护理干预的高热惊厥患儿的复发率10.44%,比对照组高热惊厥患儿复发率19.1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诊护理应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临床上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高热惊厥患儿发作时的急救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配合医生急救;做好高热惊厥小儿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长加强对高热惊厥及其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来源的高热患儿血清钙、钠、钾、氯离子的水平与发生惊厥的关系。方法选择242例1-3岁高热患儿,采集动脉血,应用干化学式血气电解质分析系统进行血气分析。按照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以及高热无惊厥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平均血清离子水平;按照患儿来源于城市或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分组,比较患儿平均血清离子钙水平,并比较惊厥发生率。结果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钙离子水平显著低于高热无惊厥患儿血清离子钙水平(P<0.05);外来务工人员患儿(143例)的平均血清离子钙水平低于城市患儿(99例)平均血清离子钙水平(P<0.05);外来务工人员患儿与城市患儿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钙是发生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对于来源于城市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儿童,均应积极倡导合理补钙并发展社区医疗,提高流动人口婴幼儿的科学抚育和监管,减少儿童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急救要点。方法高热惊厥患儿163例急救时,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通过药物控制惊厥。惊厥时及时为患儿吸氧,有效降温,改善患儿高温状态。急救后,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抢救患儿。结果显效150例,好转11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有效地急救对于控制小儿高热惊厥和有效预防再次发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与低钠血症关系。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5例高热惊厥患儿血钠浓度。结果:发现高热惊厥患儿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结论:对于高热惊厥患儿应常规行血钠浓度测定,以防惊厥的反复发生,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89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2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急救处理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温、家族史与小儿高热惊厥紧密相关(P0.05),是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癫痫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温和家族史,根据危险因素对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降低高热惊厥发作次数和癫痫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口服苯巴比妥钠对高热惊厥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发生于6月龄~3岁之间,偶见于4~5岁,在所有小儿惊厥中占30%.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39~40℃)开始后的12h内,如频繁抽搐或惊厥持续时间过长(超过30min).日后易发生癫痫.故应迅速解除高热及惊厥以减少后遗症。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次高热更易出现高热惊厥,故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对高热惊厥史的患儿124例再次高热时给口服苯巴比妥钠预防高热惊厥,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原因以及急救与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救治的3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30例高热惊厥患儿通过快速止惊、及时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监护等一系列综合治疗和护理后全部转危为安.结论 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是迅速控制高热、惊厥,及时迅速降温,加强综合护理.  相似文献   

9.
总结急诊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急救护理的体会.回顾性分析52例急诊患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按压人中、合谷穴等,及时给予镇静、解痉药物,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紧急处理.52例患儿中经紧急处理后惊厥停止而继续治疗并痊愈的有47例;紧急处理后惊厥症状减轻有5例.高热惊厥患儿大多数突然发病,病情较危急,认为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是婴幼儿高热惊厥急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烧伤并发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5例烧伤并发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高热惊厥1~3次(平均1.2次),经及时治疗护理后均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天数21 ~76 d(平均42.5d),均好转出院.结论 烧伤患儿发生高热惊厥较为常见,注重预防、加强护理可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总结6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提高急救与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6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急救及护理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作用.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有效护理等综合措施后,6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覃秀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758-5758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应用总结性分析对我院近2 a来临床护理工作中救治的72例高热惊厥患儿的病例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救治的72例高热惊厥小儿经快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降温、加强监护等综合治疗及护理,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8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患儿家长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行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的满意率,患儿住院时间及惊厥复发次数。结果:干预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同时患儿家长的满意率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了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病因及高热惊厥与体温的关系,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13例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通过及时的止惊、降温,213例高热惊厥的住院患儿无一例发生惊厥持续状态,均痊愈出院。结论:争分夺秒的降温、止惊是避免造成脑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害,留下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对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家属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依据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收集两组患儿症状(高热、惊厥)消失时间、患儿家属高热惊厥认知评分(症状表现、诱因、用药、饮食、预防)以及护理服务总满意率,并对比以上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护理后患儿家属的高热惊厥认知评分、护理服务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P<0.05)。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有助于缩短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家属认知水平和融洽护患关系,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近两年来护理工作中救治高热惊厥患儿的经验。[结果]经快速止惊、及时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护理,90例患儿均转危为安。[结论]及时控制惊厥及综合护理是抢救小儿高热惊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小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41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年龄分布、性别比、发病季节、惊厥次数、原发疾病、家族史、脑电图特征、头颅CT、治疗方法等。对所有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根据随访中是否再次发生高热惊厥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其中复发组74例,对照组167例。对复发组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复发次数、复发时间等。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患儿首发高热惊厥时的年龄、体温、持续时间、类型、家族史等。结果 241例高热惊厥小儿中,6个月~3岁者206例(85. 48%)占比最高;单纯性惊厥149例(61. 83%),复杂性惊厥92例(38. 17%);家族惊厥史117例(48. 55%),癫痫遗传史11例(4. 56%);原发疾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146例(60. 58%)。随访中,228例(94. 61%)高热惊厥小儿预后良好,7例(2. 90%)患儿转为癫痫,3例(1. 24%)患儿发生脑损伤,74例(30. 71%)复发。年龄≤3岁、复杂性惊厥、有惊厥家族史、有癫痫遗传史、首发时惊厥发生次数≥2次、首次发作体温≥39℃均为导致高热惊厥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高热惊厥小儿一般预后较好,对于首次发生高热惊厥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儿,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普及,以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主要病因,分析对其采取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203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10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惊厥发生次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原发疾病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占比最高(116/203),显著高于其他原发疾病而引起的高热惊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惊厥复发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患儿高热惊厥的主要原发疾病,对该类患儿及时治疗并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及早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体温,控制高热惊厥复发,降低各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列线图预测模型, 为高热惊厥患儿病情预防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3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将高热惊厥患儿分为非危重组334例和危重组50例,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风险因素并绘制列线图, 选择ROC曲线分析和霍斯默-莱梅肖拟合优度验证模型区分度、一致性, 验证数据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伴有呼吸节律紊乱、伴有意识模糊、呼吸频率、心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首次惊厥持续时间、首次惊厥后平均体温均是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影响因素(P<0.05);模型C指数为0.974(95%CI0.954~0.993), 模型外部验证C指数为0.922(95%CI 0.880~0.966), H-L拟合优度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 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早期病情危重变化可能受到年龄、伴有呼吸节律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研究组高热惊厥停止发作的平均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高热惊厥急诊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效果,保障患儿的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