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和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的致伤机制,提高此类骨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方法: 获取1名下颌骨发育正常、无第三磨牙、无颞下颌关节病史的青年男性的颌面部CT和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通过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不同角度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分析下颌骨及髁突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同时,比较有无关节盘、咬合与非咬合状态下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准确建立了包含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时,髁突、升支前缘及颏部受力区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最大值位于髁突顶部。随着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由0°逐渐增大直至60°,下颌骨上的应力由分散逐渐集中至颏部与双侧髁突三个部位;超过60°时,应力又出现分散的趋势。当对关节盘进行模拟后,髁突关节面及髁颈部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与非咬合状态相比,咬合状态下下颌骨上的应力集中于咬合面,而其他部位无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 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呈60°时,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颏部及双侧髁突顶部,即三点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下颌骨颏部受力过程中,关节盘的存在以及稳定的咬合状态下,髁突部位(包括颈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颌髁突骨折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早期髁突骨折患者,其中手术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38例.术后随访6周~1年,拍摄髁突正侧位X线片测量髁突角度和检查开口度、开口型及咬合关系.结果 术后1年X线片显示,手术治疗组髁突移位角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髁突移位角度,手术组的开口度大于非手术组,开口型亦好于非手术组.结论 对伴随有移位的髁突骨折手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髁突骨折、下颌角骨折是下颌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影响髁突骨折及下颌角骨折的因素有生物力学特点、外力强度及方向、软组织等。此外,髁突骨折、下颌角骨折还与下颌第三磨牙的存在与否有关,认为下颌第三磨牙的存在减少了颌骨的骨量、削弱了下颌角的自身结构,增加了下颌角骨折的发生风险;但拔除会影响颌骨的最大应力集中区,增加髁突骨折的发生风险。因此,当临床医师决定是否预防性拔除无症状的下颌第三磨牙时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李军  沈宁  唐增斌  蒋榕林  陈伟 《广西医学》2010,32(12):1486-1488
目的观察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治疗髁突高位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6例(19侧)下颌骨髁突高位骨折患者采用颌下切口下颌骨升支后缘垂直截骨,取出升支后缘骨块,将骨折的髁突游离后取出,体外直视下将骨折片与升支后缘骨块复位固定后再回植,行颞下颌关节重建。结果 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检查开口度为30~48 mm,平均为34.9 mm。16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良好,无关节疼痛症状。部分病人有轻度的开口偏斜,均〈3 mm,有关节弹响1例。结论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治疗髁突高位骨折有操作简便、复位准确、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是髁突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交通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进入家庭,车辆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交通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多,髁突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多[2],创伤已经成为导致TMJA主要致病原因[3],为探讨髁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相关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进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87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的面形、张口度、张口形、咬[牙合]关系、关节症状,并摄X线片或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对比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摘除髁状突4例疗效不满意,平均张口度23mm,咬[牙合]关系出现紊乱。结论保守治疗仍可作为大多数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摘除髁状突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90例下颌髁状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3/4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效果优于保守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郭学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166-2167
目的: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45例下颌髁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92%,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75%,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手术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根据患者适应证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手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综合效果比保守治疗更优,且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下颌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髁状突骨折治疗后引起的临床症状的观察,探讨可能引起这类临床症状的相关解剖因素,并追踪引起此类临床症状的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以期得到该类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髁状突骨折治疗改建后颞下颌关节(TMJ)用MSCT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MPR和TMJ形态的测量,比较其相关性,分析治疗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结果病例开口受限组骨折侧髁状突在关节窝的位置,髁状突内外径、关节窝前后斜面宽度及倾角等参数上有显著差异,且变异系数较大。结论对髁状突骨折的患者,应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同时应将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否则会发生关节强直或张口受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髁状突骨折保守及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华 《安徽医学》2003,24(5):29-30
目的 总结分析髁状突骨折保守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近 8年来我院 41例髁状突骨折治疗情况。结果 髁状突骨折保守及手术治疗总体上疗效满意 ,但是仍存在各自不足。结论 髁状突骨折应根据患者年龄、骨折移位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诊断与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20例分析总结其诊断与治疗体会。结果通过治疗观察,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正常。结论认为冠状位CT扫描是诊断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最好的检查方法,颌间固定和颌下切口内固定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各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及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42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追踪3月~12月,观察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42例患者35例治愈,5例好转,2例因拒治、自动出院未愈.经术后3、6、12月定期复诊检查40例经治疗者面部形态正常,咬牙合关系恢复良好,可正常行使口腔功能,开口度平均≥3.5cm,开口型正常,无干扰,无关节区疼痛、弹响。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并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34例各种类型的髁突骨折的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髁突摘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到90%的髁骨突骨折病例,包括有明显脱位,骨折片移位的病例,都可通过简单的弹性牵引固定,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保守疗法的效果与开始治疗的时间有密切关系,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保守疗法后近期咬(牙合)不良或开口受限,都可以通过强迫性开口练习,得到恢复。早期,我们对脱位或粉碎性骨折的髁突骨折病例,进行了髁突摘除术,经平均7、8年的随访,观察到80%病例也有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髁状突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案,以恢复患者术后的美观及(he)功能的重建。方法1997年5月以来对3例下颌骨髁状突肿瘤患者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术前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模型外科,外科手术切除肿瘤,重建颞下颌关节,正颌外科手术及正畸治疗等,术后依情况对颌骨运动制动2周。结果术后3例患者面容恢复,咬合关系正常,开口度正常,(he)功能得到恢复。结论由于下颌骨髁状突为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解剖外形及功能,故对下颌骨髁状突肿瘤的治疗应以恢复面形及(he)功能为重点,而多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是提高髁状突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临床观察86例肱骨髁上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组中获得满意的优良率,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复位后稳定者,复位难度大,术后常遗留,疗效不满意。结论: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对于肱骨髁上不稳定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骨折患者院外康复训练的相关因素,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康复训练知识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26例骨折患者院外康复训练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患者院外康复训练行为与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或家属参加,是否接受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因素相关。结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在30~55岁无家属或配偶参与者应加强康复训练知识的教育,同时,进一步培养专业康复护士,临床护士应加强康复知识的学习,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为骨科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采取老年抑郁量表(GDS)和自行编制的个人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对120例65岁以上骨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有6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占50.83%(GDS〉10分),其中抑郁的发生与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预感健康受到威胁有关。结论:抑郁症状是老年骨折患者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应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18.
崔松体 《黑龙江医学》2021,45(11):1153-1154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泌尿系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邓州市人民医院就诊收治的4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可能影响患者围术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12例,感染率为2.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泌尿系感染与体重指数、骨折类型、是否贫血、手术方式、是否肝肾功能不全等因素无关(P>0.05),与性别、年龄、合并内科疾病、低蛋白血症、留置尿管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年龄≥75岁、合并内科疾病>2种、低蛋白血症、留置尿管>3 d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3、1.32、2.06、2.24、2.97,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发生泌尿系感染与性别、年龄、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低蛋白血症、留置尿管>3d等因素有关,在围术期应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加强对合并症的干预、缩短留置尿管时间等预防措施减少泌尿系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4年间收治的均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102例.采用单因素的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 ,分析11种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评价11种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同时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后6个月的手术疗效,得出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 Gartland及Werley腕关节评分,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2%、93%;骨折类型A,B,C型组优良率分别为98%、84%、65%;58例男患者与4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6%、90%;内固定与外固定优良率分别为9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时腕关节活动和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和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预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