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完善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针对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存在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制定规范流程,完善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结果通过对医院外来器械的全程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医院外来器械的安全和质量,并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加强医院外来器械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规范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流程化管理.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质量。方法:针对医院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CSSD(消毒供应中心)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设立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包括设立外来器械的准入、接收、清洗、包装、灭菌、监测、追溯的流程,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灭菌质量,保障患者的手术安全。结果:通过对外来器械的流程化管理,优化了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浅析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外来器械的消毒方式。方法:把2015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骨科实施常规管理期间,所接受的外来器械2700件为对照组,把2015年7月-2015年12月间我院骨科实施全程质量管理期间,所接受的外来器械2500件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前后外来器械的消毒情况和丢失、损坏发生率,骨科医护人员对外来器械的使用满意度。结果:医护人员对观察外来器械的使用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满意度83%,两组比较差异巨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外来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进行消毒灭菌,能有效提高器械的安全使用率,提高医护人员的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加强和规范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方法 总结和整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使用和管理外来器械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及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带来的影响.分析和探讨现在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初步解决途径.结果 2008年1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无一例因外来器械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医院内感染.结论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规范的不断完善保证了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医疗风险,提高了医生和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董秀梅 《中外医疗》2012,31(8):117-117
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对外来器械在消毒灭菌监测过程的应用。方法由医疗器械公司按时将外来医疗器械及时规范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和监测过程各环节进行细化管理,建立可追溯记录,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结果规范了外来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为信息查询提供了有力依据。结论外来器械的持续改进,优化了质量控制的流程管理,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了医疗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保障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交接不清,记录不准确;器械公司流动性大,人员意识欠缺等问题,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监测、使用后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结果通过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制度,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及灭菌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要求,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查,实现了无菌物品的可追溯性,确保了医疗安全。结论规范了从接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的工作流程,完善了质量监控,满足了临床需要,节约了成本,达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目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CSSD专业面临着的新挑战。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在医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外来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方法对外来医疗器械实行准入管理,规范了外来器械的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及与手术室的交接、器械追溯流程管理,并对全科工作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结果规范外来医疗器械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发放流程管理,保证了器械供应质量,完全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灭菌效果监测要求,多年来我院没有发生因外来医疗器械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结论只有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障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式及方法。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到设备科规范登记备案,经过主刀医生的确认及手术室核对,经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接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质量监测标准、质量追溯登记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全面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随着手术精密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手术方式以及不同部位的需要,使用特定的器械和材料就成为必然,尤其是骨科。由于其价格昂贵、规格多、使用频率低,医院不作为常规医疗器械备用,多数依赖供应商的临时供应,而供应商不具备专业洁洗知识,清洗条件有限,因此,由供应商负责清洗和保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加之在不同医院之间来回传递使用,医院感染风险甚大。为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外来器械应建立接收清点登记制度及遵循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和指导手册[1]制订清洗操作规范,负责人员在对器械及工具的结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熟悉掌握后,按照WS310.2的规定由CSSD统一清洗、消毒、灭菌,保证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实现对外来骨科器械的高效利用,加强医院骨科感染控制,减少医疗纠纷。文章按照外来骨科器械管理规范,对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外来骨科器械进行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并将管理结果和2015年1月至12月没有进行消毒管理的外来骨科器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经过消毒供应一体化管理的外来骨科器械毁坏率、丢失率都要比不经过管理的器械低,可见外来骨科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管理,探讨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外来器械的效果。方法:研究按标准流程的规范管理,共随机抽取待灭菌的外来器械包60包,共1 860件器械,采用目测法研究外来手术器械的处理质量。结果:消毒供应中心随机抽样1 860件器械,经目测法检测合格数为1 831件,合格率为98.44%。经过对手术室使用人员调查表明,经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清洗消毒与管理,使用满意度提升为97.60%。灭菌后的器械各项监测合格,确保外来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了外来手术的清洗,包装和灭菌的质量,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控制感染,降低医院成本,促进资源共享。使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更加完善,管理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使外来器械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外来器械处置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来器械清洗-灭菌整个过程中的环节管理,在确保灭菌质量的同时保证器械安全,避免因处理环节管理不当引发纠纷。方法:我院自2009年11月正式开始对在我院使用的外来器械从清洗到灭菌整个流程进行处理,外来器械灭菌存在着一些风险,如器械清洗质量、包装体积、重量、灭菌质量、器械丢失等问题。结果:我院采取了防范管理措施,尽量避免以上一系列问题的发生。结论:加强对外来器械的环节管理,避免了纠纷的发生,保证了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外来器械和内置物的流程及标准化管理。方法:将外来器械和内植物纳入消毒供应室标准化管理流程,规范了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质量检测标准,构建了质量监控管理,质量追溯登记制度。结果:通过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完善了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流程,保证了外来器械和内置物的质量。结论:控制外来器械和内植物的质量,可提高医疗安全,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医疗理念更新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外来器械在临床手术中得以应用,包括骨科植入物及手术内固定器械等,为恢复患者健康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些医疗器械来自院外,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规范管理就成为确保手术安全和避免院内感染的必要条件。在外来器械处理过程中,清洗流程至关重要,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1],对避免交叉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外来医疗器械清洗规范,安全使用,我院落实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外来医疗器械在医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高效、安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在准入、接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质量监测和用后归还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了外来器械的使用和处理流程,提高了器械质量,减少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为安全医疗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许艳丽  计海燕  谢延梅  李美 《河北医学》2014,(10):1736-1737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程序化管理。方法:由专业专职护士对器械公司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培训,实行准入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员与器械的管理流程,规范器械的交接、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监测质量的追溯管理。结果:自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使用多家器械公司提供的外来器械,实施相应手术年平均490例,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提高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保障了外来手术器械的使用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 重视每一环节,包括器械的准入、接收、灭菌,术前、术中、术后的管理,以杜绝发生医院交叉感染,保证手术质量.结果 对外来手术器械、骨科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加强对骨科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保障患者植入物的知情权,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之间和谐关系,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信息化质量溯源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CSSD)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与预防骨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消毒供应中心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未采用信息化质量溯源系统的500件骨科外来医疗器械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1月期间采用信息化质量溯源系统的500件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效果、外来器械管理质量及医院骨科感染率。结果手术前做好再生处理、器械完好程度、外来器械按时送达医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及时更换损坏器械、手术后器械丢失、器械磨损度、信息保存不完善、混淆错拿器械包低于对照组(P<0.05);医院骨科感染率观察组为0.00%低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信息化质量溯源系统应用于CSSD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通过提高外来器械管理效果和外来器械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医院骨科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卢红彦  王莹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2):151-151
目的:探索医院手术室对外来器械管理的策略方针。方法:通过对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现状的四个层面的逐一分析,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找出目前制约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的真正问题,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结果: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方协作,齐抓共管。结论:医院外来器械管理是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疗器械的开发使用进入正规、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张辉  白煜峡  罗新玲 《新疆医学》2013,(12):113-114
外来器械也称租赁器械,是指不由医院自行采购而是由器械供应商提供给医院使用的手术器械,以满足各种新型手术的开展需要。但是外来器械种类繁多、流动性大等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手工记录存在诸多弊端:费时费力、记录字迹易模糊、器械清洗质量难以保证时找不到责任人等。我院于2012年8月引进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加入外来器械的管理模块,通过条形码信息管理外来器械,将外来器械纳入标准化流程,以达到提高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和使用安全,从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的80台手术为对照组,对手术中外来植入器械进行常规管理。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的80台手术为观察组,对手术中外来植入器械进行细节管理。两组手术由相同的6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外来植入器械的质量情况及相关医疗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手术配合能力评分、安全识别能力评分、风险防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器械消毒合格率和保存完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准备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医疗人员总满意度[99.33%(149/150)]较对照组[94.0%(141/150)]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质量,进而提高临床医疗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