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在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8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其中子宫肌瘤22例,子宫脱垂25例,子宫腺肌病11例.结果 5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2 min,术中平均出血150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d,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平均为3d.无膀胱、输尿管及直肠损伤,无阴道壁血肿及术后感染,无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后恢复快、可探查和治疗盆腔并存病变的优点,是子宫切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等大小非脱垂子宫行腹壁小切口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72例中等大小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6例行腹壁小切口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75ml与110ml,P〈0.01)、手术时间短、(55min与116min,P〈0.01),术后下腹疼痛少(15.63%与18.0%,P〈0.01),手术费用低(6270元与7510元),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膀胱和直肠损伤。结论中等大小非脱垂子宫行腹壁小切口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是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的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无任何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选择1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有7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在腹腔镜的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效果很好,扩大了阴式子宫全切术适应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5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意分为两组。研究组65例,采用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方小红 《临床医学》2010,30(6):38-39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组)44例和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TL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LA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用腹腔镜行全子宫切除安全可行,对腹腔镜操作熟练者TLH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免气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经阴道全切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007-09-2009-09 36例子宫大小相当于孕12~14周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作观察组行免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LAVH),对照组33例施行开腹子宫全切术(TAH).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病率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免气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经阴道全切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且安全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中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6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子宫全切术,给予研究组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各应激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具有较对照组更少的术中出血量、更短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经比较,未见显著性的差异(P>0.05);研究组所具有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也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SFI总分与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SFI总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但S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总皮质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总皮质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开腹子宫全切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使患者具有更少的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更快,在子宫良性病变治疗中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后输卯管脱垂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6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输卵管脱垂6例,发生率1.38%;患者术后均有轻、中度贫血,血红蛋白72~97g/L;4例术后阴道残端感染,3例术后有盆腔血肿,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下腹部胀痛等;6例术后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结论输卯管脱垂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少见并发症,阴道残端感染、贫血、血肿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输卵管脱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子宫全切除举宫器在腹腔镜伞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中或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术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49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Ⅰ组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29例;Ⅱ组应用阴道内填塞纱布2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Ⅰ组的手术时间(100.86±25.04)min比Ⅱ组(116.5±27.68)min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Ⅰ组(147.24±48.76)ml比Ⅱ组(179.5±62.87)ml明显减少(P<0.05),Ⅰ组无1例并发症,Ⅱ组出现2例并发症。结论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或辅助下的全子宫切术更方便安全、省时、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因护理不当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是妇科子宫全切术的一项微创手术。LAVH具有开腹下子宫全切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共同优点。它拓宽了阴式手术的适应症,避免了开腹,减少了创伤;并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优于传统开腹下子宫切除术。我院去年共施行了15例LAVH手术,均为子宫肌瘤,年龄37—54岁。15例病例均取得手术成功,手术效果满意,平均手术时间12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恶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11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子宫良恶性病变患者12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式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定位准确、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60 min,平均(120±10)min。患者术后宫腔镜随访12个月,未见病灶复发,术前症状消失。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恶性病变部位定位准确,同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75 min(50~1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30~17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3~7 d)。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424-1425
收治的26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按照护理方式将患者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临床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经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行LESS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单孔组),30例行常规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或由单孔改多孔手术病例.术中均无肠道及泌尿道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单孔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单孔组均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LESS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具有微创、美容的优势.现阶段筛选合适的病例开展LES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579-1581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切除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阴式组各42例。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阴式组患者采取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阴式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阴式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阴式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虽增加术中出血量及延长手术时间,但其手术视野更清晰,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几率更低,有利于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子宫全切除举宫器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术中或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术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49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2组,Ⅰ组: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29例;Ⅱ组:应用阴道内填塞纱布2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情况. 结果Ⅰ组的手术时间(100.86±25.04)min比Ⅱ组(116.5±27.68)min 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Ⅰ组 (147.24±48.76)ml比Ⅱ组(179.5±62.87)ml明显减少(P<0.05),Ⅰ组无1例并发症,Ⅱ组出现2例并发症. 结论应用子宫全切举宫器在腹腔镜下或辅助下的全子宫切术更方便安全、省时、出血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科2009~2013年收治的106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3例。A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B组采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费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费用高于B组(P0.05),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式各有优缺点,应结合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及术者的经验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微创技术的出现,正逐渐代替既往的开腹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已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临床.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为40例患者作了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或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现对这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种微创手术的优、缺点.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行经阴道或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阴道分娩史33例,有剖宫产史7例,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史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开腹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81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手术全部成功,且观察组无一例中转开腹子宫全切除术,中转剖腹率为0。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自主排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疾病患者能够改善预后,降低了中转剖腹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