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益民 《国医论坛》2010,25(3):22-23
<正>笔者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20载,对中医药治疗癌症有几点心得体会,兹介绍如下,敬请同道斧正。第一,中医药治疗癌症是手术和放化疗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医30余年,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癌症治疗应当中西医有机结合,中医药应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概而言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手术前后中医药治疗以扶正益气为主手术对人体而言为金石之邪,能致人体气血筋脉肉受损;同时由于失血耗液、疼痛失眠、进食减少等因素,也会给机体带来损伤,均不同程度地造成患者正气更加虚弱,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病情控制不利。因此,减轻手术对身体的损伤,保证机体的康复及预防肿瘤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3.
癌症的治疗仍然是当代医学的一大难题,近年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为主,没有根本进展。笔者在多年运用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过程中,对在术后及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的治疗有较深刻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高原 《江西中医药》2002,33(2):55-56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 ,在接受抗癌治疗的成人和儿童中 ,5 0 %的患者感到疼痛。 60 %~ 90 %的晚期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 。癌症疼痛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WHO的重视 ,并将癌痛控制列为WHO癌症防治综合规划的四个重点之一。即便如此 ,对于癌痛 ,临床上仍未能做到让癌痛普遍得到缓解[1] 。因此 ,多途径控制癌痛的探索应成为癌症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笔者特就十余年来中医药对癌痛的临床治疗概况 ,综述如下 :1 中药内服1.1 通治多种癌症疼痛 郭仁旭用癌痛灵口服液 (熟地 15g ,云苓 15 g ,骨碎补 2 0 g ,补骨脂 15g …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癌症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优势,体现在控制肿瘤发展,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提高接受治疗的耐受性,减毒增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从而实现较好生存质量基础上的"带瘤"长期生存,以弥补现代医学治疗上的不足。无论是对于处在围手术期、放化疗期、西医规范化治疗后期的患者,还是不适于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包括晚期肿瘤患者),抑或存在癌前病变的高危人群,中医药治疗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治疗应及早介入,与多种治疗手段恰当配合,并贯穿癌症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癌症疼痛是肿瘤临床最为常见的临床病状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癌痛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中药在癌痛治疗中,因其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疗效确切,而为我国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所称道.但以文献报道来看,其疗效判断不规范,剂型比较单一,中药镇痛的有效成份不明,药品研究及作用机理不清.而进一步加强中药治疗癌痛的研究力度,使其在临床运用中更具优势.本文就近年来祖国医学对癌症疼痛的治疗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地减轻了癌症患者在放化疗中的毒副反应。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当今现代医学中一大极难解决的课题,我国目前在现症患者中以中晚期患者居多,这些患者都失去了早期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只能以放疗及化学抗癌药物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这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都常常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放化疗副反应,使不少病人不能顺利的完成各个疗程,病人十分痛苦,远期疗效亦不能得到应有的提  相似文献   

9.
应用中医药治疗癌症,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具现代医学研究,很多中药具有抑制癌细胞或破坏癌细胞的生长,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T细胞杀伤攻击肿瘤的能力,使癌症病人在手术、放疗和化疗中,减少反应,巩固疗效和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崔岩 《吉林中医药》2004,24(1):18-19
中医药对于肝癌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等对机体所造成的各种生理、病理损害均有较好的作用。术前予补益气血、健脾理气、匡扶正气为主 ,术后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配伍抗癌解毒中药 ,化疗过程中以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为法 ,放疗过程中予以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等。  相似文献   

11.
癌症疼痛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火文 《新中医》1993,25(2):51-54
中晚期癌症病人,由于瘤体增大压迫,浸润邻近器官、淋巴管、血管、骨骼软组织以及神经,通过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激活及致敏化学感受器和机械刺激感受器,产生一系列神经药理及神经生理的变化从而产生疼痛、给癌症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12.
癌症患者失眠概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其生存质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而睡眠对所有个体而言都是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内服中药治疗、中医外治法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医药解决肿瘤患者失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半枝莲在抗癌方剂中较为常用,但对于治疗癌症患者便秘的功用迄今未见报道。遍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医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药理学》等书,均未提及半枝莲的通便作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药对于癌症兼有便秘的患者,其奏效比其他通便药为优。此后对之进行了系统观察,总结出用半枝莲通便有以下优点:一是疗效确切,作用温和,初用剂量较小,通便作用不够时,可以逐渐加大剂量,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达到通便的目的,而且无毒副作用。在30例患者中,1例贲门癌患者手术后长期便秘,在煎剂中半枝莲…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技术是临床静脉输液、输血、补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测定中心静脉压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癌症患者由于化疗所造成的血管损伤一直困扰着护理人员.化疗患者输液中留置针已逐渐取代头皮针和静脉切开输液.笔者2003年1月-2005年1月对32例癌症患者采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事癌症临床与研究20余年,用中医药治疗,并汲取现代医药学原理,渗透于中医药之中,扬长补短,发挥两种医学的特长与优势,即是明确诊断,辨证论治,遣方用药,既遵循治则,又结合中药药理,使理法方药,增添了新的涵义。多数患者在缓解某些症状,延长生存期。比单一的传统辨证论治疗效为好,亦有个案治愈病例报告,或长期带癌生存之例。一、继承遗产,古为今用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有肿瘤病因、症状的简述。1264年的古医籍《卫济宝书》与《仁斋直指附遣方论》中首次出现癌症的记载:“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把癌症的性状、转移的特点、病因等已有(?)要阐述。十八世纪以前,医者纷纷探究病因,除  相似文献   

16.
癌症疼痛是各类癌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 ,疼痛往往难以忍受 ,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 ,如何解除和缓解疼痛是广大临床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中医药在治疗癌症疼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就 1999年以来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的概况综述如下。1 内服治疗许氏等[1] 以浙江湖洲龙海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天赐胶囊 (用河中自然生长的水产品河蚌汁制成 )治疗阴虚内热型多种癌症疼痛 30例 ,结果对Ⅰ、Ⅱ、Ⅲ级癌痛的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91.7%、5 7.1%。夏氏等[2 ] 用圣和液(在作者圣和…  相似文献   

17.
癌症恶病质足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综合征,有50%-80%患者出现厌食、体重下降、骨骼肌消耗和乏力等恶病质表现^[1],是晚期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现代医学目前主要以促进食欲、抗分解代谢(抗细胞因子)和同化激素类药物为主治疗,这类药物除了皮质醇激素和孕激素之外,还包括细胞凶子拈抗剂、吲哚美辛、沙立度胺、  相似文献   

18.
黄峥 《陕西中医》2001,22(9):570-571
运用中医中药进行整体辨证施治是治疗癌症的一个有效手段 ,任何癌症、何期病例 ,都可施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常用法则有补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等 ,但在具体运用时 ,如何处理好整体辨证施治 ,辨证辨病结合用药方面乃是治疗癌症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个人体会应掌握以下几点 :   1 扶正祛邪并用 时时顾护脾胃 癌症不同于其它疾病 ,来就诊中医的大多是病程较长、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或经过放疗、化疗的病人 ,这些患者一般体质虚弱 ,正气已衰 ,邪气较盛 ,或正虚邪衰 ,因此在治疗中不能单纯扶正或单独祛邪 ,而应扶正…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的近况河南省肿瘤医院(450006)严中平,吴瑞芬,马慈,党可辉,郭岳峰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癌症疼痛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临床研究(一)中药外治法:癌痛的70%发生于晚期患者。由于晚期癌症患者多正虚邪...  相似文献   

20.
癌症疼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癌症疼痛是癌症中晚期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它极大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解除和缓解癌症疼痛是癌症治疗的重要环节。现代医学对其治疗,目前主要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药物疗法,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药在癌痛治疗方面具有简便、安全、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