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死亡。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本文旨在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法,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2.
病例报告 患者寇××,男,35岁,住院时间:2012年4月17日.主诉:呕血、黑便6h.自诉6h前进食较硬食物及饮酒后突感出现心慌,头晕,随后呕血1000ml,排黑便500 g.急送入我院就诊.否认既往肝炎病史及其他病史,有大量饮酒史,每日饮酒500 g左右. 查体:BP 78/45 mmHg,HR 112次/min.B超:考虑酒精性肝硬化,脾大.血常规:血小板51 × 109/L,血红蛋白(Hb)78g/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4%.肝炎标志物:甲乙丙戊型肝炎标志物均阴性.肝功能:ALT 46 u/L,AST 55 u/L,TBIL 17.1μmol/L,ALB 28 g/L,GGT 558 u/L,AFP.6.9 ng/ml.人院诊断:酒精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静脉曲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早期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治疗组与善得定治疗组,并对二组作临床疗效、副作用等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孙玲,王学文(大连市第三医院内科大连116037)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常以食道胃底静脉破裂为主。由于其来势迅猛、出血量大,故常成为危及病人生命的急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只作用于凝血过程三个阶段的某...  相似文献   

5.
王连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608-5609
肝硬化胃底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食道胃底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形成静脉曲张[1].老年患者自身体质弱,血管弹性低,且多合并心脑肾等慢性疾病,急性出血时死亡率远远高于中青年人[2].本次研究选择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针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肝炎后肝硬化E消化道出血怎样选择最佳服药时间或最佳手术时间,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1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人员通过做好抢救工作的准备及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给予有效止血措施;合理饮食指导;加强基础护理;减少或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是非常重要的;16例患者能配合治疗,出血停止后无再次明显的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8.
据医学空间网11月4日报道(原载Gastroenterology,2004;127(4):1123—30),重组凝血因子VIIa(rFVIIa)能够显著降低无法控制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病死率高。本对我院消化科1997年1月至99年6月住院治疗,并经胃镜诊治的80例患结果分析如下,以探讨其出血原因,相关因素及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和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与同期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未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消化道出血量(x2=24.238,P〈0.01)、脾切除手术(x2=37.10,P〈0.01)、Child-Pugh分级、腹水量(x2=29.002,P〈0.01)、动脉硬化因素和应用强力抗纤溶药物在梗塞组与非梗塞组之间差别明显。结论肝硬化患者在上消化道出血后,应尽早评估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以预防急性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进口与国产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出血量是否超过1000ml,将197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4组,61例(A组)接受国产生长抑素250μg/h 、48例(B组)接受480μg/h,而43例(C组)接受进口生长抑素250μg/h和45例(D组)接受500μg/h持续静脉泵入,直至出血停止,观察止血效果.结果 在出血量超过1000ml的情况下,国产生长抑素正常剂量和大剂量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14.3%和24.0%,再出血率分别为71.4%和32.0%(P<0.05),而进口生长抑素则分别为5.0%和9.5%,和50.0%和28.6%(P<0.05);在出血量小于1000ml的情况下,国产生长抑素正常剂量和大剂量治疗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7.5%和0.0%,再出血率分别为22.5%和13.0%,而进口生长抑素则分别为4.3%和4.2%,和21.7%和12.5%.结论 加倍应用生长抑素的止血效果优于普通剂量,在出血量较大时更显示出增加剂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160例,内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情况及出血的原因,同时胃粘膜活检作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Hp阳性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64.1%)明显高于阴性组(37.8%,P<0.01).出血率在Hp阳性组(38.5%)也明显高于阴性组(22%,P<0.05).结论Hp感染和肝源性溃疡发生有关,Hp感染者的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增高及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可能导致出血率升高,根除Hp有可能降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指导治疗。方法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即血压、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神志清楚)行急诊胃镜检查及Child-pugh分级。结果 (1)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1.9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48.08%,两者比较,差异无昆著性(P〉0.05)。在Child-pugh A级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3.08%,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7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00%,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11.5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在Child-pugh C级中,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占17.31%,消化性溃疡出血占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原因外,门脉高压性胃病及消化性溃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尤其在肝功能分级在Child-pugh C级的患者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多,治疗时更应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美罗培南(MEM)治疗肝硬化(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B)患者对感染预防和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2例LC并发UGB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在内科止血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在确定感染时再给予头孢曲松或在入院时即给予预防性应用MEM治疗。结果 在治疗10 d,观察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2例;观察组WBC计数为(5.6±1.9)×109/L,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25±0.03)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8±1.2)×109/L和(0.42±0.06) ng/mL,而血小板计数为(106.2±15.7)×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6±20.1)×109/L(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8.9%和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和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检出8株菌株,对照组检出24株。两组感染患者均以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MEM治疗LC伴UGB患者能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并对防止再出血有帮助,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联合使用不同止血药物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铁岭市中心医院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2例与对照组15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消化道出血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补液、保肝及心理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曲肽、注射用氨甲环酸、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注射用泮托拉唑等静脉输注止血、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注射用奥曲肽、注射用奥美拉唑、注射用止血芳酸静脉输注,注射用维生素K及注射用肾上腺色腙肌注,凝血酶冻干粉口服等止血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8%,对照组为86.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内科药物经验性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经济高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头孢曲松钠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 在9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48例对照组常规止血和护肝治疗,48例观察组同时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使用微生物分析仪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 治疗1 w后,观察组感染和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4%和18.8%,明显低于对照组(35.4%和41.7%,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6.3%对10.4%,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10.4%,共分离出致病菌10株,对照组为35.4%,分离出33株;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文斌  闫永平  王波  周小平  陈芳 《肝脏》2005,10(3):177-178
目的了解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13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64例,非出血组66例.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食管静脉曲张(OR=3942,P=0.001)、肝功能分极(OR=1.028,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OR=3.862,P<0.05)显著相关.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分极、门静脉内径、门脉高压性胃病.  相似文献   

19.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BEV)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食管静脉的异常血流动力学变化是造成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主要因素。判断BEV失血量,预测持续出血及再出血十分重要。本文综述肝硬化BEV持续出血及再出血预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变化及丹参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治组(n=36)和传统治疗组(n=55).分别测定患者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传统治疗组患者血中LPO含量在出血后明显增加,72h左右达最高峰(11.0±4.1 nmol/L),较出血前或12h内(7.8±3.3 nmol/L)明显升高(P<0.01),1wk后开始下降,4wk后可不同程度恢复.而经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患者血中LPO含量亦于72h左右达最高峰,但变化幅度较小(9.9±4.6nmol/L vs 7.8±3.1nmol/L,P<0.05),恢复较快.两组SOD活性变化与LPO含量变化相反,72h降至最小值(传统治疗组:0.87±0.2 nkat/L vs 1.3±0.2 nkat/L,P<0.01;丹参注射液治组:0.9±0.3 nkat/L vs 1.4±0.2 nkat/L,P<0.01),4 wk后可不同程度恢复.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P<0.01),且Child-Pugh B级者优于C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