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选择87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明确其肝组织病理分期,并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计算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GPR)、Forns指数和S指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这5个指标诊断重度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显示,APRI、F...  相似文献   

2.
PGA指数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肝纤维化的重要方法 ,但难以推广与重复。近十余年来 ,已有不少血清学指标用于临床辅助诊断肝纤维化 ,如透明质酸 (HA)、层黏连蛋白 (LN )、Ⅲ型前胶原肽 (PⅢP)与Ⅳ型胶原 (C Ⅳ )等 ,与病理检查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1 3 ] 。但存在不能自动化检测、难以每日常规测定、需放射免疫检测设备、检测价格较高等问题 ,后人们发现由凝血酶原时间 (PT)、谷氨酰转肽酶 (GGT)与载脂蛋白A1(ApoA1)组成的PGA指数是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敏感指标[4] 。我们的临床病理对照研究证明 ,PGA指数也是诊断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评价的主要指标及合理应用原则,并进一步阐述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中肝组织长度要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评估无创诊断模型诊断肝纤维化(LF)和肝硬化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5例,常规进行Fibroscan检测获取肝脏硬度(LSM)值,分析其与血常规、凝血功能、纤维化指标等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应用AUC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乙型肝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SM值分别为5.2(4.2~7.3) kPa、8.8(5.8~15.5) kPa和12.2(8.9~20.0) kP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Frons与 FIB-4、RPR、PLT呈正相关(r=0.93、r=0.89、r=-0.91,P<0.01),APRI与FIB-4、PLT呈正相关(r=0.83、r=-0.80,P<0.01),FIB-4与RPR、PLT呈正相关(r=0.86、r=-0.87,P<0.01),RPR与PLT呈负相关(r=-0.98,P<0.01),CIV与PCIII呈正相关(r=0.89,P<0.01);Logistic预测模型(PR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为0.86,Se=0.86,Sp=0.78,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在单项指标中,Fibroscan检测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综合诊断模型中,预测模型明显好于单项模型。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发生各种慢性疾病时所经历的共同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已经表明,肝纤维化并非不可逆转的疾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可得到减轻或是逆转。因此,确定肝纤维化的程度,对于了解疾病进展、拟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判定疗效、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共同的病理改变。大量研究认为,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进程中可变的中间状态,加以有效的治疗措施干预,疾病进程可逆转;反之,则最终进展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F-box蛋白31(FBXO31)构建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1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FBXO3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Fibroscan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broscan是利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测量肝硬度值对肝纤维化进行无创、客观和定量评估。最近研究人员应用Fibroscan对由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纤维化进行了研究,认为Fibroscan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都很高,而且对肝硬化和并发症的诊断也有所帮助。但Fibroscan自身的局限性也限制了其在某些情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肝纤维化的早期发现有助于改善治疗,并防止其发展为肝硬化。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是检测和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这种方法是有创的,而且由于抽样误差、观察者之间误差等局限性,准确诊断和定期评估病情较为困难。本文对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优点及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评价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诊断价值,为其在临床诊疗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13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肝活检的病理学分级、分期,并检测血清指标以计算S指数、SI,FG模型、Hepascore、Forns指数和APRI指数等诊断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方法验证和比较各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各指标组合模型对肝纤维化程度都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由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I。T)和白蛋白(Alb)三个常规指标组成的s指数在验证组中表现最佳[S指数:1000×GGT/(PLT×Alb^2)]。其判断有无明显肝纤维化、有无重度肝纤维化和有无早期肝硬化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0.797、0.880和0.881。以S指数〈0.1预测无明显肝纤维化,S指数≥0.5预测存在明显肝纤维化,验证组中40.5%病例可被正确预测。以S指数〈0.3预测无早期肝硬化,S指数≥1.5预测存在早期肝硬化,验证组中68.7%病例可被正确预测。结论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能较好地区分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以S指数最为简便有效,它的应用可以减少一部分慢性HBV感染患者肝活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因素。方法 2010~2016年我科住院的CHB患者135例,均接受肝活检,并随访5(7,11)年。随访结束时,临床诊断肝硬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入组时肝组织学检查显示,非肝纤维化组81例,显著纤维化组54例;随访结束时,临床诊断非肝硬化组111例,肝硬化组24例(来自无纤维化组7例,来自显著肝纤维化组17例);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年龄、是否抗病毒治疗、血清HBV DNA、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NR(P=0.010,OR=369.352)、APTT(P=0.001,OR=1.169)、RDW(P=0.035,OR=1.402)、PLT(P=0.018,OR=0.989)、年龄(P=0.024,OR=1.052)、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比值,P=0.044,OR=0.9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检测肝脏和脾脏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使用超声检测肝脏和脾脏VTQ值。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其曲线下面积(AUC)判断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在36例肝纤维化S0期、28例S1期、48例S2期、39例S3期和43例S4期,肝脏VTQ水平分别为(1.2±0.2)、(1.5±0.2)、(1.8±0.3)、(2.5±0.4)和(2.9±0.6),脾脏VTQ水平分别为(1.2±0.3)、(1.3±0.4)、(1.4±0.5)、(1.5±0.4)和(1.9±0.6);脾脏VTQ诊断>S2期显著肝纤维化的正确率为85.1%,而肝脏VTQ诊断的正确率为95.1%(P<0.05)。结论 超声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和脾脏VTQ值随肝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对于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评价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及健康对照人群10例,经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SonoVue,记录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HAAT)、到达门静脉时间(PVAT)及到达肝静脉时间(HVAT),计算造影剂到达肝动脉与到达肝静脉间隔时间(HAVTT)。结果 S3和S4期肝纤维化组HVAT和HAVTT均较对照组、S1期组缩短(P<0.05);以肝纤维化达到S4期为阳性判断标准,HVAT和HAVT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和0.89(P<0.01);以HVAT≤21s为诊断S4期肝纤维化的截断点,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5%;以HAVTT≤10s为诊断S4期的截断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7%;联合两项指标评估S4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和100%。结论超声造影对S3和S4期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定量诊断价值,但对诊断≤S2期的肝纤维化在准确性方面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毛细血管化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 方法对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活组织枪查,将肝组织分成两部分,分别通过HE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以及常规制作电子显微镜标本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轻度39例,中度10例,重度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星状细胞的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周围有胶原纤维形成.窦内皮细胞与肝星状细胞间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其中53例窦内皮细胞窗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减小,20例见窦内皮细胞下有连续或不连续的膜样物质形成,15例狄氏腔内有胶原纤维沉积.15例肝功能正常患者有的肝窦腔内有红细胞聚集,严重者有微血栓形成. 结论窦内皮细胞通过与肝星状细胞作用,从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肝脏微循环障碍、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早期重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诊治且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将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S2期定义为显著纤维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记物,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同时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 本组发现显著肝纤维化患者58例(72.50%);显著纤维化患者血清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分别为(9.32±1.20)log10 IU/ml、(49.50±12.48)U/L、(48.91±10.11)U/L、(60.38±21.21)U/L、(15.52±1.28)s、(15.51±2.33)%和(12.20±3.05)fl,显著高于22例非显著肝纤维化患者[分别为(6.49±1.18)log10 IU/ml、(31.29±8.50)U/L、(28.47±6.77)U/L、(26.35±17.49)U/L、(14.10±2.31)s、(13.29±3.20)%和(10.13±3.22)fl,P<0.05];显著纤维化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5.10±1.73)×109/L、(123.47±12.10)g/L和(120.76±20.85)×109/L,显著低于非显著纤维化患者[(6.51±1.52)×109/L、(130.85±13.10)g/L、(213.75±23.48)×109/L,P<0.05];HBV DNA、ALT、AST、GGT、PT、RDW、MPV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性(r=0.642、r=0.411、r=0.411、r=0.447、r=0.397、r=0.538、r=0.486,P<0.05),而WBC、Hb、PLT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375、r=-0.362、r=-0.5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LT下降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3,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伴有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异常是肝纤维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240 milli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worldwide. Up to 40% of HBV-infected patients can progress to liver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r chronic end-stage liver disease during their lifetime. This, in turn, is responsible for around 650000 deaths annually worldwide. Repeated hepatitis flares may increase the progression of liver fibrosis, making the accurate diagnosis of the stage of liver fibrosis critical in order to make antiviral therapeutic decisions for HBV-infected patients. Liver biopsy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ng liver fibrosis. However, this technique has recently been challeng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al novel noninvasive tests to evaluate liver fibrosis, including serum markers, combined models and imaging techniques. In addition, the cost and accessibility of imag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suggested as additional limitations for invasive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fore, a noninvasive assessment model has been suggested to evaluate liver fibrosis, specifically in HBV-infected patients, owing to its high applicability, inter-laboratory reproducibility, wide availability for repeated assays and reasonable cost. The current review aims to present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in this new and exciting field, and to highlight the key points in HBV-infected patients for clinicia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HBs Ag定量比值(Gq HBs R)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在232例进行肝穿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美国罗氏公司提供的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HBs Ag定量;将≥S2作为显著纤维化组,S2组作为轻度或无纤维化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比值在不同截点时对于显著性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 Gq HBs R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当Gq HBs R9.57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敏感性为49.2%、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PPV)为84.2%、阴性预测值(NPV)为57.7%;当Gq HBs R10时,其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8.2%和83.3%;当Gq HBs R20时,其特异性和PPV均为100%;当Gq HBs R2.4时,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4%和81.8%;当Gq HBs R2时,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随着Gq HBs R逐渐增大,其特异性和PPV逐渐增大,随着Gq HBs R逐渐变小,其敏感性和NPV逐渐增大。在特异性和PPV分别为88.2%和83.3%,敏感性和NPV分别为98.4%和81.8%时,可避免约40%患者进行肝穿刺。基于4因素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γ-GT、HBs Ag单独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分别为0.638、0.631、0.606、0.588,而Gq HBs R判断有无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明显优于FIB-4、APRI、γ-GT或HBs Ag。结论非创伤性诊断模型Gq HBs R能较好地区分存在显著性肝纤维化,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或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76例,使用超声检测肝脏杨氏模量值,同时行肝活检病理学检查.计算谷草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和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结果: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显著(r=0.659,P<0.01),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显著负相关(r=-0.368,P<0.05;r=-0.401,P<0.05).年龄、性别及其他化验指标如ALT、AST、TP、ALB、GLO、TBil、PLT、PT、PTA、门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等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仅根据肝功能判断轻中度的CHB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相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