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9例脑脊膜转移瘤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软脑膜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和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该病的诊断要点、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确诊指标,探讨目前可行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39例软脑膜转移瘤患者,全部行CT平扫,其中29例行增强扫描;35例行MRI平扫,其中26例行增强MRI扫描;给予放射治疗 鞘内化疗32例,单行鞘内化疗3例,单行放射治疗2例,支持、对症治疗2例.结果:增强MRI扫描显示为4种表现:软脑膜受累、硬膜受累、脊膜受累及脑水肿,33例行腰椎穿刺的患者显示18例蛛网膜下腔开放压力升高,其中16例查见癌细胞;放疗 鞘内化疗组平均生存7周,单纯鞘内化疗组平均生存4.5周,局限性脑膜转移灶单纯放射治疗,平均生存31.5周,对症、支持治疗组,平均生存4天.结论:对软脑膜转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防止神经系统进一步损害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强MRI扫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腰穿CSF细胞学检查为确诊的重要手段,受累区的放射治疗和鞘内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脑膜转移瘤22例的临床诊治及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惠杰  张湘茹 《中国癌症杂志》2004,14(4):351-353,356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对22例脑膜转移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病例中,有明确影像诊断者20例,CSF细胞学诊断者6例,21例分别接受鞘内化疗、局部放射、全身化疗等治疗,总生存期1周-15月,中位生存期3月。结论:脑膜转移是癌症的一个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诊断主要依靠CSF细胞学和MRI,治疗手段有全身化疗、鞘内治疗、局部放射治疗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接受MTX鞘内注射化疗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TX鞘内注射化疗的症状改善情况、脑脊液生化水平和总生存时间(OS),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108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中位OS为14个月。鞘内注射化疗后56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好转。与鞘内注射化疗前脑脊液生化水平比较,脑脊液蛋白含量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接受EGFR-TKI治疗是腰椎穿刺MTX鞘内注射化疗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合并脑实质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腰椎穿刺MTX鞘内注射化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有效。KPS评分≥60分、无脑实质转移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生存时间较长,联合应用EGFR-TKI治疗可改善接受MTX鞘内注射化疗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一种少见类型。近年来,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提高,患者生存期延长,脑膜癌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治疗脑膜转移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对27例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鞘注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27例脑膜转移患者接受鞘注化疗后,70.4%获得临床症状缓解,但脑脊液压力和脑脊液生化改变无统计学差异。55.6%患者无不适,25.9%出现下肢麻木、轻微疼痛,无严重不可逆的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4个月。结论鞘内注射MTX可改善脑膜癌病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的脑膜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膜转移是恶性肿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见于5%的所有恶性肿瘤,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脑脊液细胞学和影像学检查,现有的治疗属姑息性,包括全身化疗、鞘内治疗、局部放射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詹琼  梁晓华 《肿瘤》2024,(1):70-76
实体瘤脑膜转移是肿瘤晚期一种灾难性的合并症,预后很差,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鞘内化疗作为脑膜转移癌治疗的一种方法,虽然得到了许多指南或者专家共识的推荐,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应用,但鞘内化疗的疗效一直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的支持。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塞替派等鞘内化疗常用的药物疗效并不理想。本文对新型鞘内注射药物的用法、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脑膜转移癌诊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膜转移癌(CM)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升.其诊断为腰穿脑脊液及以核磁共振成像为主的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鞘内化疗、放射治疗、手术及对症支持,但具体治疗方案存在争议.目前推荐个体化治疗及综合治疗,靶向药物在本病中的应用有望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对17例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影象诊断者17例,CSF细胞学诊断6例,17例分别接受鞘内化疗、放疗和全身化疗等治疗,总生存期为5周~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肺癌脑膜转移是癌症的1个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CSF细胞学和MRI,治疗手段有鞘内化疗,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等。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发生率高,脑膜转移更为严重且预后差。本文总结我们收治的肺癌脑膜转移病例,分析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肺癌患者132例,肺癌脑膜转移17例,对17例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影像诊断者17例,CSF细胞学诊断阳性6例,17例分别接受鞘内化疗、放疗和全身化疗等治疗,3例手术分流,总生存期为5周至1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CSF细胞学和MRI检查结果,治疗手段有鞘内化疗、局部放疗手术分流和全身化疗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恶性实体肿瘤脑膜转移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临床、治疗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接受头部MRI检查,26例患者行颈或腰椎MRI检查,表现为脑沟回内结节样强化、脑脊膜线性强化、硬膜增厚强化、室管膜强化、脑室内转移、椎管内转移结节、交通性脑积液、硬膜下积液、影像学阴性.发生室管膜强化、脑室内转移及椎管内种植转移的小细胞癌患者分别为5、7及9例,多于其他病理类型(P=0.002、P=0.009、P< 0.000 1).7例患者鞘内注射化疗后出现癫痫发作,其中5例影像学表现为软脑膜线性强化.33例接受放疗联合鞘内注射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中3例预后极差,其中2例影像学表现阴性.2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中21例复查头部MRI,影像学缓解程度不一.结论 MRI增强扫描对恶性实体肿瘤脯膜转移患者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磁共振表现及临床特点与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影像学表现为软脑膜线性强化型的患者鞘内注射化疗后癫痫发作可能性大,可考虑给予相关预防治疗.MRI不适用于疾病严重程度与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脑膜转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腺癌患者均有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膜强化、脑室扩张及脑转移。9例患者颅内压升高,11例患者脑脊液均发现肿瘤细胞。9例患者接受了综合治疗,包括全身化疗、靶向治疗、鞘内化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全脑放疗。中位生存期3个月。结论:脑膜转移是晚期肺癌并发症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给予鞘内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 15 例发生脑膜脊髓播散转移的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 2011 年1 月至 2015 年9 月收治 15 例发生脑膜脊髓播散转移的脑胶质瘤患者,其中 WHOⅡ级5 例,Ⅲ级6 例,Ⅳ级4 例;原发于脑干 1 例,原发于脊髓 2 例,原发于幕上 12 例。15 例患者中行活检术 1 例,近全切除 4 例,完全切除10 例。结果:患者出现的症状包括:腰背疼痛、浅感觉异常、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二便失禁、癫痫发作等。出现脑膜脊髓播散的中位时间为 10 (1.5~80 )个月。发生脑膜脊髓播散后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包括:全身化疗,全脊柱放疗,椎管内鞘注化疗,靶向治疗。15 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 20 (9~83 )个月,自发生脑膜、脊髓播散至死亡的中位生存期为 6(2~48 )个月。结论:恶性神经胶质瘤患者发生脑膜脊髓播散转移后生存期短,预后不佳,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放疗、化疗及鞘内注射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可使某些患者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3.
脑膜转移(LM)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临床症状表现严重,预后差。近几年,在脑膜相关的临床动物模型的建立、脑脊液遗传特征谱、脑脊液液体活检等重要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但LM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LM的治疗仍然是NSCLC诊疗的一个难点。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局部放疗、鞘内灌注化疗及免疫治疗等,但LM的疗效仍不满意。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并脑膜转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收集35例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24例接受了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疗、靶向治疗及鞘内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其余11例仅接受了侧脑室引流、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两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9个月和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7例接受靶向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17例接受放、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抗肿瘤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HR=0.377,95%CI:0.152~0.936,P=0.035)。结论 脑膜转移是晚期肺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预后较差,抗肿瘤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鞘内化疗治疗实体肿瘤脑膜转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反应性。方法选取2017—2018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采用培美曲塞鞘内化疗的47例患者。培美曲塞鞘内化疗研究采用经典剂量爬坡研究模式, 纳入13例既往经过鞘内化疗等多种治疗后复发难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基于剂量爬坡研究, 进行培美曲塞一线鞘内化疗联合放疗临床研究, 纳入未接受过鞘内化疗的实体肿瘤脑膜转移患者34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 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剂量爬坡研究显示, 培美曲塞鞘内化疗最大耐受剂量为单次10 mg, 推荐给药方案为10 mg, 每周1~2次给药。10例发生不良反应, 包括血液学不良反应(7例)、转氨酶升高(2例)、神经根反应(5例)及乏力和体重下降(1例);4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包括4~5级血液学不良反应(2例)、4级神经根刺激症状(2例)和4级转氨酶升高(1例)。剂量爬坡研究治疗有效患者为4例, 疾病控制患者7例, 生存时间为0.3~14.0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培美曲塞鞘内化疗联合放疗临床研究显示, 每周1次10 mg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间歇性放射治疗+鞘内注射方法治疗曾接受全颅、全脊髓放射治疗和(或)鞘内注射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以便建立一种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第2次放射治疗引起的晚期并发症的放射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国产8MV直线加速器,选择13例曾接受全颅、全脊髓放射治疗和(或)鞘内内注射后CNSL复发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进行全颅、全脊髓间歇性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监测对脑膜转移瘤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肿瘤内科2011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例确诊为脑膜转移实体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以其中16例脑脊液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个治疗组:单一组,鞘内注射MTX(甲氨喋呤);联合组1,联合应用可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联合组2,联合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比三个治疗组鞘注MTX累积剂量为30 mg、60 mg、90 mg、120 mg时检测具有代表性肿瘤标志物(1种)的下降率,并联合增强MRI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三组治疗的近期疗效。结果:随着鞘注MTX的剂量增加,其肿瘤标志物下降率明显增加。60 mg时表现最为明显,90~120 mg达高峰进入平台期;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在不同治疗组显示,单一组与联合组1比较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2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与治疗有着密切关系,鞘注MTX的剂量增加,其下降率明显增加。MTX累积剂量90~120 mg为合适剂量;联合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联合化疗,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增加,更具有良好的疗效,脑脊液肿瘤标志物下降率的变化监测更能可靠评价出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不宜手术的脑转移瘤,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直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是化疗最有效的方法。我们从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应用鞘内化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患者50例,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2例、女18例,年龄45~65岁,多发性病灶45例、单发性5例;原发肿瘤;肺癌34例、乳腺癌10例、胃癌5例、结肠癌1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从1980年至1994年,对62例鼻咽癌原发及区域肿瘤控制、但有肺转移的病人,进行4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对比研究。分别采用全肺放射治疗十局部照射(IS例)、单纯全身化疗(l例)、化疗十局部小肺转移灶照射(历例)和单纯局部小野照射(1例)。至1995年,肺内转移灶完全消失的,以全脑放射治疗十局部照射组最高为55.6%(10/8),单纯局部照射组最低为万%(3/12)。全肺照射组有8例存活,其中存活最长者已逾4年。而化疗十小野照射组仅1例存活。其他两组病例均在18个月内死亡。比较4种治疗方法,采用全肺照射组…  相似文献   

20.
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LM)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进展迅速,预后极差。LM诊断的金标准是脑脊液细胞学,治疗包括鞘内注射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全身化疗、一般支持治疗等多种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基因突变情况、临床症征、脑脊液参数、影像学及治疗方法等,目前尚无统一结论。近年来,随着LM患者数量增加,在脑脊液液态活检及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进展,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如何根据相关积极预后因素实现精准医疗,亟需进一步探讨研究。本文就NSCLC-LM的精准诊疗及相关预后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