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肖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2):1475-1475,1477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在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7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对照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5-氟尿嘧啶化疗中应用PICC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5-氟尿嘧啶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PICC联用化疗泵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PICC联用化疗泵;对照组100例,化疗药物稀释后直接输入静脉.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PICC联用化疗泵能够减轻5-Fu导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病人行FOLFOX方案化疗(采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观察组采用Power PICC双腔导管PICC途径给药。[结果]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病人费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每天费用比较,t=47.8,P〈0.001;每周期费用比较,t=19.0,P〈0.001);且观察组因无需另辟静脉通道,无留置针静脉炎及外渗外漏和疼痛,而对照组30.0%发生了留置针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外漏;对照组满意度63.3%,而观察组满意度100.0%。[结论]Power PICC双腔导管PICC具有耐高压、流速大、避免药物配伍不当、无需另行穿刺开辟第二通道进行辅助治疗等优点,且可用于复查时高压注射造影剂,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4.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静脉化疗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静脉化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6例癌症患者采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化疗.结果:本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无药物外渗损伤,携带方便,不影响日常活动,可达到持续恒定给药,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毒副反应,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化疗,可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具有安全、方便、剂量及时间输注准确,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等优点,提高了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为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静脉留置针两种静脉通路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5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化疗的患者,25例患者在化疗时应用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为A组,30例患者在化疗时应用静脉留置针联合便携式化疗泵为B组,对两组患者静脉炎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B组(P=0.011)。结论 PICC导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持续输注较应用静脉留置针联合便携式化疗泵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PICC应用于化疗泵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40例使用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进行化疗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PICC的护理、化疗泵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等.经治疗护理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认为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输注5-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能保证化疗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56-3157
目的通过将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应用于结肠癌化疗,观察统计化疗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率、药物外渗发生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便携性等指标,与传统输液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安全性、稳定性、便携性及优越性,以期为临床化疗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输液方式,进而减少病患的痛苦,提高化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也进一步推广此种化疗方式的大规模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住院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留置针组)和试验组(PICC置管组),每组各50例。比较分析整个化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ICC置管联合便携式化疗泵进行大剂量的静脉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金惠明 《天津护理》2004,12(3):166-167
摘要目的:了解化疗泵持续化疗经颈外静脉留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胃、肠癌症术后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外周肢体静脉留置针,就两组外渗例数、输注时间及发生静脉炎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在输注时间、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化疗泵持续化疗经颈外静脉留置与经外周静脉留置相比具有发生外渗及静脉炎并发症少,能减少护理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孙学珍  张夏玲  严云丽  李琴 《护理研究》2012,26(22):2056-2057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60例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病人行FOLFOX方案化疗(采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给药),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三向瓣膜单腔PICC,观察组采用Power PICC双腔导管PICC途径给药。[结果]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病人费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每天费用比较,t=47.8,P<0.001;每周期费用比较,t=19.0,P<0.001);且观察组因无需另辟静脉通道,无留置针静脉炎及外渗外漏和疼痛,而对照组30.0%发生了留置针静脉炎及药物外渗外漏;对照组满意度63.3%,而观察组满意度100.0%。[结论]Power PICC双腔导管PICC具有耐高压、流速大、避免药物配伍不当、无需另行穿刺开辟第二通道进行辅助治疗等优点,且可用于复查时高压注射造影剂,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10.
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ICC化疗后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用微波治疗仪局部照射静脉炎发生部位,对照组采用局部湿热敷静脉炎发生部位;均2次/d,观察2组治疗后24、48、72h的疗效及不同程度静脉炎(Ⅰ、Ⅱ、Ⅲ度静脉炎)治疗后有效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Ⅱ、Ⅲ度静脉炎治疗后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静脉炎疗效显著,对于Ⅱ、Ⅲ度静脉炎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 PICC)置管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行PICC置管的化疗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PICC置管的常规维护及换药,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渗血、静脉血栓、导管漂移、导管脱出、导管破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应用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化疗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化疗药物外渗情况,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2.13%,显著低于对照组12.77%(P0.01);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61.70%(P0.01);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5个功能量表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静脉化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6例癌症患者采用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化疗。结果:本纽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无药物外渗损伤,携带方便,不影响日常活动,可达到持续恒定给药,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毒副反应,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行大剂量化疗,可更好地保护患者血管,减轻痛苦,具有安全、方便、剂量及时间输注准确,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等优点,提高了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为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4.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将本科室收治的15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自化疗前1d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针对患者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肿瘤科化疗药物防静脉炎的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发生静脉炎6例(8.O%),对照组24例(32.0%),两组发生率比较,χ^2=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便携式化疗泵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采用便携式化疗泵对观察组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了持续的静脉化疗,并与进行常规穿刺外周静脉输液瓶输入化疗药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同时对2组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食欲不振、口腔溃疡、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便携式化疗泵持续化疗并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提高临床化疗的效果,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便于携带,便于患者活动,提高了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接受PICC置管的实体肿瘤化疗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PICC护理,观察组实施CNP管理。观察两组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留置成功率、患者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留置成功率和患者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NP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目标性护理在肿瘤化疗引发静脉炎患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化疗的8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预防静脉炎进行目标性护理,比较2组静脉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舒适度、静脉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PICC功能锻炼、保护方法、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措施等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置管舒适度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他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护理能够降低肿瘤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舒适度,提高化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肺癌化疗行PICC置管7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78例经PICC留置管化疗的肺癌患者做好防治留置管术并发症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7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0~180 d,平均为105 d.2例因对无菌薄膜过敏,留置管处局部皮肤轻度发红,经换药及改用无菌纱布固定后症状消失.78例无导管堵塞、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并发症发生,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认为对肺癌患者化疗行PICC置管,给予精心护理,可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疼痛,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和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便携式化疗泵在临床化疗中应用及护理.方法 我科从2004年12月开始应用便携式电子化疗泵配合PICC或VICC用于360例肿瘤患者的持续化疗.结果 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减轻了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了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便携式化疗泵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得到患者的欢迎.精心的护理是顺利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信息化4C模式在结肠癌便携式化疗泵配合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持续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2例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化疗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信息化4C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清血红蛋白(Hb)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RBC、WBC、Hb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导管相关感染、液体外渗、导管堵塞、皮肤过敏、消化道症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信息化4C模式可提高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化疗结肠癌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营养状态,缓解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