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体重指数和空腹C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使用安全,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筛查出来的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81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吡格列酮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吡格列酮15mg/d,连续12周。干预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FBG、FINS、HOMA—IR、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吡格列酮组干预后FBG、FINS、HOMA-IR明显下降[分别为(6.82±0.31)mmol/L比(5.17±0.13)mmol/L、(12.03±4.63)mU/L比(9.90±3.85)mU/L、1.24±0.48比0.74±0.44](P〈0.05),HOMA—β明显上升(4.20±0.31比4.78±0.33)(P〈0.05)。两组干预前FBG、FINS、HOMA-IR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吡格列酮组FBG、FINS、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治疗可以减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胰岛素抵抗,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降低该类人群向糖尿病转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的疗效.方法:对于我院收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1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259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诺和锐R),对照组(B组)259例诺和锐30二或三餐前皮下注射,两组均口服10%氯化钾或静点3‰10%氯化钾10ml.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4ml-8ml+0.9%氯化钠250ml-500ml静点日一次,7d-10d.结果:两组相比第7d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胰岛素强化和补钾治疗均有修复β细胞,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A组较B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更短,血糖控制更佳,胰岛素用量少.发生低血糖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胰岛功能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接受ADT的PCa患者90例作为PCa组,根据ADT治疗方案分为间歇性ADT组(IADT组,n=59)和持续性ADT组(CADT组,n=31),选取同期医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IADT组、CADT组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血糖(PG)水平及胰岛功能,并与对照组比较,记录IADT组、CADT组继发性糖尿病、葡萄糖耐量异常(IGT)发生率。结果:PCa组随访6个月空腹血糖(FBG)、餐后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入组时升高,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较入组时降低(P0.05);PCa组入组时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DT组随访6个月2hPG、HOMA-IR低于CADT组,HOMA-β高于CAD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DT组和CADT组继发性糖尿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T组IGT发生率低于CADT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8%vs.19.35%,P 0.05)。结论:ADT会导致PCa患者出现PG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与IADT比较,接受CADT的患者IGT发生率升高,但不会增加继发性糖尿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和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对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胰岛素泵治疗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接受格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分别在诊断初和强化治疗2个月时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HbA1c。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3.62±0.92)d比(7.52±2.66)d](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10次比3次)(P〈0.05)。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血糖、HbA1c、胰岛素抵抗和p细胞功能均明显改善;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口服降糖药治疗组HbA,c降低显著。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和口服降糖药联合强化治疗方案均可以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比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使糖代谢异常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诺和锐30治疗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空腹血糖(FPG)>11.1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2hPG)>14mmol/L的36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30特充治疗2个月,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搪(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z小时胰岛素(2h-INS)、餐后2小时c肽(2h-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FINS/FPG比值的变化.结果:36例患者血糖选标时间为(8.5±1.2)d.治疗后FPG、2hPG、HbAlc、TC、TG、LDL-C、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HDL-C、F-INS、2h-INS、F-C、2h-C、HOMA-IS、FINS/FPG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BMI稍有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尽早使用诺和锐30,严格控制血糖,将有助于保护B细胞功能,延缓B细胞功能衰竭,间接改善血脂紊乱.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围手术期高血糖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患者25例(CSII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20例(MSII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FBG、2hPG、GSP)、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以及TNF-α、IL-1β、CRP、APN的变化情况。结果〓CSII组与MSII组的FBG、2hPG、GS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II组的FBG、2hPG、GSP水平与MSII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SII组与MSII组的GSP、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oma-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与MSII组比较改善更显著(P<0.05);同样CSII组TNF-α、IL-1β、CRP水平与MSII组比较也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未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初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男性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 方法比较未行HAART的初治男性AIDS患者(病例组)与同期健康男性(对照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血脂、血压、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等糖脂代谢参数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5.54 mmol/Lvs 4.97 mmol/L,t = 4.980、P = 0.000),BMI和总胆固醇显著降低,且伴有明显的HOMA-β降低(20.46% vs 99.48%,t = 5.011、P = 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分析显示,HIV病毒载量与HOMA-IR呈负相关(r =-0.474,P = 0.03),与HOMA-β有一定负相关关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 =-0.368,P = 0.077)。 结论初治男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空腹血糖升高和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减退,且与HIV RNA载量有一定相关性,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警惕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oux-en-Y吻合重建术对胃窦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I~II期胃窦癌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胃十二指肠吻合组(对照组)32例,Roux-en-Y吻合重建组(观察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水平。术前、术后6个月对2组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及比较2组餐后2h血糖(2h FPG)、餐后2 h胰岛素(2h INS)及餐后2 h C肽(2h CP),计算2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肿瘤生存质量量表(QOL)对2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BMI、FPG、Hb A1c、FINS、FCP、2h FPG、2h INS、2h CP、HOMA-I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FPG、Hb A1c、2h FPG、HOMA-IR水平显著低于术前,而FINS、FCP、2h INS、2h C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心理能力、疾病认识以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oux-en-Y吻合术能有效提高胃窦癌合并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对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的54例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及术后1、3、6、12、24月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胰岛素等检测结果,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HOMA-β)、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结果 术后24月,HbA1c由术前的(8.2±0.8)%降至(6.3±0.1)%,空腹血糖由(9.2±0.6) mmol/L降至(5.9±0.5)mmol/L,空腹胰岛素由(9.7±1.5) mIU/L降至(6.2±0.7) m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HOMA-IR较术前明显下降(0.8±0.3比2.1±0.6,P<0.05),HOMA-β明显升高(56.3±12.8比28.4±9.2,P<0.05),△I30/△G30明显升高(1.8±0.7比0.8±0.2,P<0.05),而AUCINS在术后1月和3月时较术前下降,但术后6、12和24月时较术前上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A1c与HOMA-β(r=-0.628,P<0.01)、△I30/△G30(r=-0.571,P<0.01)和AUCINS(r=-0.606,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784,P<0.01).结论 袖状胃切除间置回肠的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初诊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早期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与糖尿病(DM)防治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初诊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6名为糖尿病组,健康中青年男性58名为对照组(NC),测定25-(OH)D3、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同期进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结果①糖尿病组25-(OH)D3、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6min胰岛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G、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PB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对25-(OH)D3水平有影响(P0.05);对照组无糖尿病家族史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无糖尿病家族史受试者的25-(OH)D3水平最高,糖尿病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受试者25-(OH)D3水平最低(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25-(OH)D3与HbA1c、BMI和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倍数呈正相关;调整BMI后25-(OH)D3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下降明显,维生素D水平影响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功能,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糖尿病防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24小时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24 h生活指导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7例T2DM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24 h生活指导,即对T2DM全程健康护理采用24 h不间断指导.两组强化治疗方法、时间均相同. 结果治疗15 d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强化治疗配合程度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各指标值差异显著(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 结论对T2DM强化治疗患者采用24 h生活指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和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变化与C肽水平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143例糖尿病患者和63例非糖尿病者(对照组)进行腰椎L1-4骨密度测量,记录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病程。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骨代谢指标及空腹、餐后2h血糖、C肽。采用C肽改良HOMA公式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CR)。糖尿病患者根据BMD水平分为2组:骨量正常组(DM-A组)和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DM-B组)。结果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空腹及餐后2h C肽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DM-A组相比,DM-B组HOMA-CR、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升高(P0.05),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水平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BMI和空腹C肽是腰椎骨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空腹C肽水平密切相关,C肽水平偏低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使用疗效.方法:选择35位在我科长期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对照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医护人员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法来控制糖尿病.结果:2组血糖控制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血糖控制显著平稳且低于对照组.结论: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治疗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遵从行为,比对照组使用口服药物显著,且能达到剂量准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激活型Akt1转染大鼠胰岛对移植物凋亡和再血管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激活型蛋白激酶B(Akt1)基因(Adv-CA-Akt1)转染大鼠胰岛对同种糖尿病大鼠胰岛移植物凋亡和再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纯化Wistar大鼠胰岛,转染Adv-CA-Akt1.36只糖尿病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均分为3组: Adv-CA-Akt1组(Adv-CA-Akt1转染的胰岛移植); Adv-LacZ组(Adv-LacZ转染的胰岛移植); 未转染组(单纯胰岛移植).术后每日测血糖,隔日测血清胰岛素浓度,术后10 d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观察胰岛功能; HE染色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检测胰岛功能,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胰岛凋亡,CD31免疫组化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dv-CA-Akt1组大鼠血糖术后2 d恢复正常,Adv-LacZ组和未转染组血糖虽下降但仍高于正常; Adv-CA-Akt1组术后各时相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IVGTT示Adv-CA-Akt1组血糖下降较快,60 min恢复至空腹水平; 另2组下降慢,60 min仍未恢复至空腹水平.术后3 d,Adv-CA-Akt1组肾被膜下存活胰岛细胞数量多,胰岛素免疫组化证明为有功能的胰岛.Adv-CA-Akt1组胰岛凋亡率比Adv-LacZ组和未转染组降低约25%; 术后12 d,Adv-CA-Akt1组MVD比Adv-LacZ组及未转染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激活型Akt1转染大鼠胰岛能够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移植物早期再血管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ATP合成酶β亚单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2型糖尿病的大鼠胰岛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ATP合成酶β亚单位在PCOS发展为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平均分为3组:PCOS组、PCOS伴2-DM组和对照组。采用硫酸普拉睾酮钠诱导PCOS模型(PCOS组,10只),硫酸普拉睾酮钠联合高脂高糖+链脲左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PCOS伴2-DM组,10只)。HE染色光镜下观察PCOS大鼠卵巢的病理结构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OS组、PCOS伴2型糖尿病组及空白对照组胰腺胰岛中ATP合酶β亚单位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OS伴2-DM组及PCOS组卵巢均呈多囊样改变;与对照组相比,PCOS伴2-DM组和PCOS组大鼠FINS虽显著降低(P0.05),但HOMA-IR指数均显著增高(P0.05),PCOS伴2-DM组大鼠空腹血糖均≥16.7mmol/L;PCOS组及PCOS伴2-DM组大鼠血清T与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COS组及PCOS伴2-DM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COS伴2-DM组的胰岛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及PCOS组(P0.05);PCOS伴2-DM组ATP合酶β亚单位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及PCOS组(P0.05),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中ATP合酶β亚单位的表达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硫酸普拉睾酮钠联合高脂高糖饮食+小剂量STZ能有效诱导PCOS伴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PCOS及PCOS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中ATP合成酶β亚单位表达异常,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烧(创)伤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 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烧(创)伤患者,按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6.0~8.0 mmol/L;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14 d检测患者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 结果 治疗后1、3、7、10 d,试验组患者血糖水平分别为(6.8±1.4)、(6.7±1.3)、(5.8±1.9)、(5.4±1.6)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8±4.9)、(12.7±3.7)、(7.7±1.9)、(6.6±1.3) mmol/L,t值分别为12.453、11.386、5.563、4.731,P<0.05或P<0.01.治疗后3、7d,试验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4±5)、(10±3)m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13±4) mU/L,t值分别为4.212、4.364,P值均小于0.05.除对照组治疗后3d血糖水平外,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治疗后1、3、7、10d,试验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60 ±0.80、1.46 ±0.70、0.96 ±0.21、0.90 ±0.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1.35、2.21 ±1.21、1.50±0.95、1.17 ±0.66,t值分别为8.316、10.607、7.825、5.217,P<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点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小于0.01).治疗后1、3、7d,试验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分别为4.6±2.9、4.5±3.3、4.5±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2.5、3.6±2.2、4.2±2.5,t值分别为8.243、7.914、4.338,P<0.05或P<0.01.2组中,仅对照组治疗后1、3d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值均小于0.05). 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减轻严重烧(创)伤患者伤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403例T2DM住院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史等一般信息。测定其骨钙素(osteocalcin,OC)、钙(calcium,Ca)、镁(magnesium,Mg)、磷(phosphorus,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后测定其2小时血糖(2-hours blood glucose,2h BG)、2小时胰岛素(2-hours Insulin,2h INS),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HOMA-β)。将研究对象分别按年龄、性别、BMI、骨钙素水平分组比较其代谢水平,根据研究对象骨钙素中位数水平分为低骨钙素组(OL组,n=201)和高骨钙素组(OH组,n=202),分析骨钙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性。结果青年组的Ca水平高于老年组(P0.05)。女性组患者的OC(Z=4.596,P0.001)、PTH(Z=3.150,P=0.002)、P(t=5.258,P0.001)水平高于男性组患者(P0.05)。男性组患者的25(OH)D水平高于女性组患者(Z=3.196,P=0.001)。肥胖组患者的25(OH)D水平低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的OC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OL组患者的Hb A1c(t=4.479,P0.001)、FBG(Z=3.579,P0.001)、2h BG(Z=4.413,P0.001)水平高于OH组患者(P0.05);OL组患者的2h INS(Z=3.482,P0.001)、HOMA-β(Z=2.397,P=0.017)低于OH组(P0.05)。OC水平与2h INS(r=0.152)和HOMA-β(r=0.121)呈正相关(P0.05),与Hb A1c(r=-0.244)、FBG(r=-0.176)、2h BG(r=-0.241)呈负相关(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等相关指标存在差异性,血清OC与糖代谢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血清OC可能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等途径参与血糖代谢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时的胰岛素抵抗(IR)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演变,分析痛风合并糖代谢紊乱的代谢特征.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痛风病人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n=35)、糖调节受损组(IGR组,n=27)及糖尿病组(DM组,n=34).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反应蛋白,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DM组、IGR组和NGT组的BMI[分别为(27.36±4.10)、(25.52±3.87)及(23.64±3.19)kg/m2]、餐后2小时血糖(2hPG)[分别为(18.25±7.03)、(10.12±0 85)及(6.75±0.45)mmol/L]、空腹胰岛素[分别为(17.58±6.35)、(14.92±5.72)及(8.51±4.56)IU/ml]、HbA1c[分别为(10.18±3.24)、(6.54±3.28)及(5.12±2.21)%]、总胆固醇[分别为(5.84±1.09)、(5.23±0.97)及(4.62±1.08)mmol/L]、甘油三酯[分别为(3.93±1.23)、(3.09±1 01)及(2.37±0.95)mmol/L]、C反应蛋白[分别为(4.98±2.02)、(3.79±1.29)及(3.07±1.26)mg/L]、HOMA-IR[分别为(1.22±0.21)、(1.12±0.20)及(0.93±0.14)]比较,DM组和IGR组均高于NGT组,而DM组及IGR组ISI[分别为(0.023±1.23)及(0.024±0.017)]均低于NGT组(0 052±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IGR组和DM组HOMA-B 指数[分别为(87.6±25.1)、(126.46±34.2)及(173.75±32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92,P<0.05).DM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41.17%)高于NGT组(1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SBP、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ISI与糖尿病独立相关,而尿酸与糖尿无相关性.结论:痛风患者发生糖尿病表现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并β细胞功能缺陷,而痛风合并糖耐量异常(IGR)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分泌功能受损较轻.重度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BMI增加、C反应蛋白增高、脂代谢异常、遗传易感性是痛风患者合并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胃转流术(CBP)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效果及对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组,n=10)和造模组(n=32).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手术组(DO组)、假手术组(DS组)和对照组(DC组),每组8只.检测手术前后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口服葡萄糖30min后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DO组术前与术后第4周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后0、10、30、60、120、180 min血糖,计算糖耐量曲线下面积.结果DO组GBP术后第8周空腹血糖由术前的(17.80±2.26)mmol/L下降到(6.18±0.53)mmol/L(P<0.05),NO组手术前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口服葡萄糖30 min后血糖DO组下降更为明显,由术前的(29.20±1.46)mmol/L至术后第8周下降到(13.55±0.86)mmol/L(P<0.05).术后4周DO组各时间点OGTT曲线下面积(AUC)下降约40.1%.DO组术后8周HOMA-IR明显下降,由术前的9.36±0.90下降至4.03±0.34(P<0.05).结论 胃转流术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且能明显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并对正常血糖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