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胜红 《当代医学》2016,(26):72-73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及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后45 d 复查肌力≤3级,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2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顺产组121例和剖宫产组100例,分析2组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其产后盆底功能及盆底康复的不同影响。结果与治疗前(57.8%、44.0%)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脱落、阴道壁膨隆、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8.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产妇的肌力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顺产组产妇肌力Ⅳ级(38.8%)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剖宫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功能均有影响,临床应用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改善产妇肌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后复查的234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将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顺产组148例和剖宫产组86例.给予干预治疗3周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顺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剖宫产组差;而经过治疗后,顺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的分娩方式虽然短期内对盆底功能损伤较大,但是经过干预治疗后,顺产孕妇的盆底肌力恢复较快,且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3.
乔国华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49-1250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陇西县巩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娩的100例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为剖宫产分娩,乙组为阴道自然分娩,观察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均采取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比康复前后盆底肌肌力,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尿失禁、大便失禁、子宫脱垂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阴道前后壁脱垂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康复前甲组盆底肌肌力优于乙组(P<0.05),康复后两组盆底肌肌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相对阴道分娩较小,但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产后早期行康复治疗,均可使盆底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该院分娩产妇106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有产妇53例。A组产妇采用顺产方式分娩;B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将两组产妇早期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力受损、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及康复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早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相比较:A组高于B组,P0.05。两组产妇盆底肌力受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相比较:A组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可以降低产妇早期盆腔损伤程度,但经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更为快速,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5):57-60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66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顺产组164例和剖腹产组102例;产后6周对所有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进行评测,其中有82例产妇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然后将82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自行缩提肛康复治疗,观察组产妇接受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测定结果、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盆底肌功能影响。结果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使产妇出现盆底肌力异常,两组盆底肌力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Ⅰ类、Ⅱ类、肌电压、阴道压力正常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和剖宫产均会使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然后对产妇实施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可以提升产妇盆底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文琼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05-2906
目的: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依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自然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每组各为40例。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行盆底康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均会损伤盆底肌,需要及时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但与剖宫产患者比较,自然分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于君  钟准鸣 《当代医学》2021,27(13):48-50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行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对照组1(n=33)和对照组2(n=33)。观察组为经阴道难产分娩产妇,对照组1为经阴道顺娩产妇,对照组2为剖宫产产妇。3组产妇均进行盆底康复仪与拱桥式训练。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盆底肌肌力恢复情况、膀胱尿失禁及残余尿量情况、性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康复仪联合拱桥式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肌力与尿失禁情况,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不同的分娩时间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产妇48例,为产后2个月,B组产妇49例,为产后3个月,所有产妇均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产妇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优于A组产妇,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不同时期对产妇进行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促进产妇恢复盆底功能,在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能够提高护患之间的关系。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在预防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进行盆底筛查的240例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120例,由护理人员指导其进行盆底康复锻炼;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盆底肌低频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盆底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6个月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的肌力高于对照组,阴道最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脏器脱垂及阴道膨出、盆腔痛、压力性尿失禁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策略能够促进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的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闫梅  王晓银  温琦  张琳琳  李玉梅   《四川医学》2017,38(11):1295-1300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42d检查诊断盆底功能障碍后,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42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盆底功能障碍后进行一个疗程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303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水中分娩组54例,剖宫产组55例,产钳/胎吸助产组9例,会阴侧切101例,会阴撕裂组84例,比较盆底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力、SUI及脏器脱垂情况。结果五组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经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电测肌电值均较训练前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产钳/胎吸助产组,其他组盆底Ⅰ、Ⅱ类肌力较训练前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产钳/胎吸助产外,其余各组经盆底康复训练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较之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产钳/胎吸助产组,其他组阴道前壁脱垂率和子宫脱垂率较训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产钳/胎吸助产组、阴道侧切组,其他组阴道后壁脱垂率较训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的盆底功能障碍近期疗效显著。对产钳/胎吸助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和阴道侧切伴阴道后壁膨出的产妇需要强化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阴道哑铃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50例产后伴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7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单纯的阴道哑铃进行阴道收缩力的训练,观察组产妇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对两组产妇3个月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后性交疼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产妇的阴道肌力均得到了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性交疼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可收到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产后性生活影响较小,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不同时间实施康复护理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300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把300例健康产妇分为三个小组,每组100例,分别在其产后第42天、产后60天、产后90天实施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三组产妇的盆底压力改善状况。结果 300例健康女性产后盆底肌肉都造成一定程度损坏,产后42天进行康复护理的产妇,其盆底压力分级与综合肌力相对其他两组恢复较好,产后42天组出现尿失禁的概率为2.7%,相比其他两组要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产后第42天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有利于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有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有利于促进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8,(2):123-124
目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42 d检查妇女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锻炼对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效果观察。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在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不同分娩方式及盆底锻炼的产后42 d患者中随机选用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分娩方式为剖宫产手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自然分娩方式,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肌力恢复效果显著于对照组产妇,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剖宫产手术,虽然自然分娩方式短时间内会对盆底肌造成严重的损伤,但在产后实施有效盆底肌锻炼之后,其盆底功能恢复效果会比较显著,因此建议产妇生产时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6例有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在106例患者中,53例患者为顺产产妇为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为剖腹产产妇,将其作为观察组.对于所有产妇,产后8周对其进行复查,并采用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法以及盆底肌功能练习治疗法.采用护垫实验法对产妇压力性尿失禁进行判定,并采用传统临床分度法对患者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判定.结果 对照组产妇中,有10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8.9%,观察组产妇中,有9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7.0%,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为(3.8±0.9)分,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为(3.1±1.2)分,对照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对盆底肌层综合肌力受损影响无意义,因此认为剖宫产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是不可取的,康复治疗是促进产妇盆底肌力恢复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研究对象:46例本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23)、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行阴道分娩,实验组患者行剖宫产分娩,观察两组患者训练后肌力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电测肌电值、肌力。结果肌力康复情况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电测肌电值、肌力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恢复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剖宫产患者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根据肌力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缩肛运动及一般的健康教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共120例,根据肌力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产妇进行缩肛运动及一般的健康教育,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改善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肌肉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60例顺产产妇,所有产妇实施随机分组,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80例,采用产后常规恢复方法)和实验组(380例,采用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的方式),对这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肌肉水平和性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组产妇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后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实验组的的盆底功能肌肉水平和性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顺产产妇来说,采用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的方式能够增强产妇的盆底肌力水平,并且提高其产后的性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桂英 《当代医学》2021,27(11):81-83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产妇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8例。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剖宫产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下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影响和恢复干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失禁、大便失禁和子宫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前壁脱垂、后壁脱垂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性生活困难及失禁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何种方式分娩均会引发盆底功能降低,剖宫产对盆底功能影响更小,因此,需重视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产后序贯盆底康复锻炼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分娩的经产妇9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产妇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行常规产后康复干预,观察组产妇行序贯盆底康复锻炼。两组产妇均持续干预至产后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6周、3个月、6个月的Ⅰ类和Ⅱ类盆底肌肌力、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度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简表(pelvic organ prolapse/uri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PISQ-12)评分,记录产后6个月时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产后24h、6周,两组产妇的Ⅰ类、Ⅱ类盆底肌肌力构成、POP-Q分度构成、PISQ-12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产妇的Ⅰ类、Ⅱ类盆底肌Ⅳ、Ⅴ级肌力占比和0度、Ⅰ度、Ⅱ度的POP-Q分度占比及PISQ-12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6个月时,观察组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行序贯盆底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促进经产妇近期Ⅰ、Ⅱ类盆底肌肌力恢复,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升产妇康复水平,是经产妇产后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