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盐酸纳美芬应用于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麻醉复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1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147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静脉全麻下行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予相同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药物,手术缝皮结束时,对照组静脉推注盐酸纳洛酮,观察组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应用催醒药物5 min和10 min时苏醒情况,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应用催醒药物5 min和10 min时患者苏醒率均高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躁动、嗜睡、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对照组为1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纳洛酮相比,盐酸纳美芬可促进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麻醉患者快速稳定复苏.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214-1215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拮抗作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行根治性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待自主呼吸恢复后给予生理盐水;B组(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C组(纳美芬组)给予纳美芬,待病人清醒后拔除喉罩。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后5min意识状况评分,拔管30min后镇痛评分等指标。结果:应用纳美芬拮抗组和纳洛酮拮抗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纳美芬拮抗组和纳洛酮拮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在用药时、用药后5min、10min、30min等4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amsay评分及VAS评分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美芬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盐酸纳美芬对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盐酸纳美芬组(N1组、N2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手术结束时N1组、N2组和C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纳美芬0.25 μg/kg、0.5 μg/kg和相同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给药即刻、给药后2 min、给药后10 min及拔管后5 min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和给药后10 min呼吸恢复情况;记录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后15 min时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情况;记录拔管后5、30、60、120 min时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N1、N2组给药后10min时患者呼吸恢复率升高,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拔管后15min时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降低(P < 0.05~P < 0.01),而N1组与N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1、N2组在拔管后5、30、60、120 min时意识状态均优于C组(P < 0.01),而N1组与N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以及在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及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麻醉复苏效果好,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同时观察病人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T组早于C组,病人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测试评分T组高于C组。2麻醉苏醒时间C组与手术时间有关,T组与手术时间无关.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更优良,并与手术时间长短无关,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改善老年病人胃癌手术后苏醒和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病人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美芬低剂量组和纳美芬高剂量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出手术室时连接PCIA镇痛泵(酒石酸布托啡诺0.2 mg/kg);低、高剂量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入0.25、0.50 μg/kg盐酸纳美芬,出手术室时连接PCIA镇痛泵(酒石酸布托啡诺0.2 mg/kg+盐酸纳美芬2 μg/kg)。比较3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不同时间点Narcotrend值、拔管后精神状态(意识障碍、躁动、谵妄),并比较3组病人术后1、2、6、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恶心呕吐(PONV)评分。结果:高剂量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3组病人给药时Narcotren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5、10、15 min,高剂量组Narcotrend值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给药后20 min,高、低剂量组Narcotren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意识障碍和躁动/谵妄情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和48 h,高剂量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48 h,高剂量组Ramsay镇静评分和PONV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美芬可有效改善老年胃癌病人术后麻醉苏醒效果,维持良好的术后镇痛,并可减轻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纳美芬拮抗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呼吸抑制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择期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手术结束后存在无肌松药物残留作用,把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试验(A,纳美芬)组和对照(B,纳洛酮)组,每组40例。两组分别给予纳美芬或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记录给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呼吸功能均明显改善,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美芬拮抗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呼吸抑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剂量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对婴幼儿全身麻醉复苏时间、血流动力学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婴幼儿5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阿托品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在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后,纳洛酮组的患儿给予纳洛酮2μg/kg复合新斯的明20μg/kg静脉注射,阿托品组的患儿给予阿托品10μg/kg复合新斯的20μ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的患儿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分别观察和记录给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并比较患儿自然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手术室时间、气管拔管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三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纳洛酮组及阿托品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品组相比,纳洛酮组患儿自主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氧饱和度下降的患儿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纳洛酮协同新斯的明可以加快婴幼儿的麻醉苏醒和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拔管后氧饱和度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椎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咪达唑仑麻醉,试验组患者术前给予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97.4%,对照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后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脊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和芬太尼分别对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B、C三组,麻醉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手术结束前10min,A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7mg/kg,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4mg/kg,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4u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离开复苏室前视觉模拟评分最高分(VAS);围拔管期呛咳、躁动发生率等。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P<0.05);患者的躁动和呛咳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呼吸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A组较B和C组短(P<0.05),VASC组较A组和B组高,(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芬太尼一样能够比较好的抑制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美芬拮抗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效果。方法 72例开胸手术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根据术后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每组24例:A组(对照组)、B组(纳洛酮组)和C组(纳美芬组)。B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静脉推注纳洛酮1μg/kg,C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静脉推注纳美芬0.25μg/kg,A组则不作任何处理。观察患者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前、用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用药后10 min呼吸恢复率、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意识状况评分、拔管后30 min镇痛评分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患者使用阿片受体拮抗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用药后10 min呼吸恢复率高于A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A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意识状况评分、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可以安全、有效地拮抗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呼吸抑制作用,其效果与纳洛酮类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与探究手术麻醉复苏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0所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拔管和觉醒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和觉醒时间也少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顺利完成之后,给术后患者应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展开治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苏醒,并快速的恢复自我意识,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患者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刘剑  李跃祥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05-1806
目的:探讨纳美芬在老年患者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麻醉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2014年1月—2020年10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共224人,随机分为纳美芬组112例,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纳美芬组联合应用纳美芬.观察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用量、可唤醒时间(停药至被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术前、术后72 h以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意识消失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可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MMSE、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72 h MMSE、MoCA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美芬组MMSE、Mo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能够缩短应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无痛胃肠镜的老年患者可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并能降低麻醉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孟维国  陈开立 《中外医疗》2012,31(27):51-52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05例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病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49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56例),记录患者的麻醉维持药量,术后清醒时间,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5min(T3)、放气后5min(T4)的BP、HR、MAP、PetCO2、SpO2、SEF等,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问、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术后8h内的平均VAS评分。结果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术后8h内的平均VAS评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和呼吸干扰小,清醒质量高且经济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息肉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采用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诱导和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结果:瑞芬太尼麻醉中循环波动较小,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较芬太尼组快。结论:瑞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声带息肉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美芬超前镇痛对老年关节置换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纳美芬超前镇痛,对照组采用纳洛酮超前镇痛。结果治疗组各时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拔管时较麻醉前、镇痛时及治疗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得分比治疗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纳美芬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关节置换患者中,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利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林红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99-2800
目的探究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9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均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对照组术中接受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术中接受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呼叫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分析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30 min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血糖、皮质醇、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呼叫睁眼、定向力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等用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后30 min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血糖、皮质醇、Ang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能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盐酸纳美芬与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盐酸纳洛酮相比,盐酸纳美芬救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效果更理想,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及症状消失时间,节省治疗费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神经外科介入治疗后使用盐酸纳美芬(辽宁海思科)拮抗阿片药物,让患者早苏醒并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的判断,能够较早地发现一些可能因介入治疗造成的并发症,这样可以及早处理,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来观察盐酸纳美芬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行神经外科介入治疗患者90例,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35~6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将其随机分为2组,在介入手术结束后患者无自主呼吸,呼之不应或有自主呼吸但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慢于12次/min,SpO2不能保持在90%以上者。新斯的明(0.02 mg/kg)和阿托品(0.01 mg/kg)拮抗肌松,N组给予盐酸纳美芬0.25μg/kg静注,5 min后如未达到预期效果可再次追加纳美芬,累积剂量小于1μg/kg。达拔管指征拔除气管导管,并在麻醉恢复室观察30min。NN组除不静注纳美芬外,其余同前。观察:本实验监测并记录基础值、手术结束后(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的HR、MAP、SpO2,并观察意识觉醒及拔管时间、拔管后Ramsay评分、术后躁动、恶心呕吐、患者清醒5 min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结果 N组意识恢复时间为(5.6±1.7)min、拔管时间为(8.2±2.3)min、拔管后Ramsay评分为(2.4±0.8)分,NN组意识恢复时间为(11.2±2.1)min、拔管时间为(13.4±3.6)min、拔管后Ramsay评分为(13.4±3.6)分;N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Ramsay评分较NN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后拮抗阿片药物效果确切且对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程斌  欧英余  黄婧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84+1985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借此探讨其相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2年7月需要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女性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盐酸右美托咪啶治疗组(B),每组30例。检测患者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HR、MAP、RPP在麻醉前和拔管前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拔管后以及拔管10 min后上述指标A组较拔管前有显著的升高(P<0.05),而B组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苏醒、拔管和呼吸恢复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啶可以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作为全麻的辅助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何鞠颖  曹蓉  彰宁 《西部医学》2014,26(10):1328-1331
目的 观察纳美芬不同给药时机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苏醒期间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麻醉停药前5min(A组),麻醉停药时(B组)和麻醉停药后5min(C组)静脉注入纳美芬0.25μg/kg.三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均相同.分别纪录麻醉维持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拔管10min后的呼吸次数、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后1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之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呼吸次数(次/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与C组之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呼吸次数(次/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比C组促进呼吸恢复的效果更明显;B组和C组与A组之间镇静—躁动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比A组预防躁动和减轻术后10min疼痛效果更好.结论 全麻麻醉停药时静脉注入小剂量纳美芬,能够有效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能促进呼吸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