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7):869-87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直接介入术(PCI)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将180例非ST段抬高型AMI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90例,对照组急诊PCI术后仅接受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急诊PCI术后接受西医常规药物以及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sCRP、ET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4d,观察组血清hs-CRP、E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d,观察组与对照组LVEF、LVEDV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4d,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AMI的疗效确切,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内皮功能、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并同期选择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4组受试者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为(16.11±4.98)μmol/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6.83±4.52)μmol/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7.34±4.67)μmol/L,健康成人血浆Hcy为(8.82±3.56)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患者间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一样,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各30例,均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抑郁组加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hs-CRP、Hcy浓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抑郁组HAMD评分明显优于非抑郁组(P〈0.05);治疗前抑郁组血清hs-CRP、Hcy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CHF患者伴抑郁时血清hs-CRP、Hcy水平显著升高。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加用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并能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三种不同临床状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为了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ACS的临床疗效,笔者将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20,(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肝素钠、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14 d。检测常规超声参数(LVMI、RWMI、LVESVI、LVEDVI、LVEF、FS、E/A)、三维应变参数(GCS、GRS、GLS)、血清sST2及ANGPTL4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LVMI、RWMI、LVESVI、LVEDVI、GCS、GRS、血清sST2降低(P0.05),LVEF、FS、E/A、血清ANGPTL4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左心室重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闫蕊 《中医药研究》2013,(12):1454-1455
目的探讨aVR 导联的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关罪犯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将80冠心病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26例)及无抬高组(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部位与aVR导联S T段抬高的关系,以及心脏功能、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CAG 结果比较 aVR 导联ST段抬高组左主干(LM)、前降支(LAD)近端为IRA的发生率高于ST段无抬高组(P<0.05);aVR 导联ST段抬高组左室射血分数较ST段无抬高组低(P<0.05);aVR 导联 ST 段抬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 ST 段无抬高组低(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部位、梗死血管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卫东  闵兆晗 《中医药研究》2012,(10):1169-117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37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20mg/d,睡前顿服,连服2周;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1次/日,连用2周;联合组予丹红注射液和辛伐他汀,用量用法同前两组。检测各组治疗前后hs-CRP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单用丹红注射液或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优于单独使用丹红注射液或辛伐他汀,可以起到防止或减轻心绞痛发作的作用,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合并多项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老年患者多有伴随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因素使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不佳。75岁以上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适合溶栓治疗。近年来,笔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高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2例,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加益气化瘀汤)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各40例。另选40例健康者为正常组。观察心绞痛临床疗效及Hcy、血清hs-CRP的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2组治疗后Hcy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汤不仅能改善ACS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PCI术早期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波立维、阿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极化液;治疗组除将硝酸甘油改为丹红注射液外,其余用药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少。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ACS的抗炎及抗血栓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丹红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hsCRP、IL-6、MCP-1及血浆TXB2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及常规组hsCRP、IL-6、MCP-1及TXB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丹红组及常规组四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丹红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四个参数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丹红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MCP-1及TXB2的水平,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脉地仙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UA肾阳亏虚证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口服通脉地仙丸12g,3次/天,疗程30天;对照组30例,口服麝香保心丸,2次/粒,3次/天,疗程30天。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CRP、Hcy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hs—CRP、Hcy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其中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地仙丸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预防血栓形成,这可能是其治疗UA肾阳亏虚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4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并以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检测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作用,作出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3 d、7 d、15 d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15 d时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 1 2 1,P〈0.0 1)。在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0.9 1%和72.73%,均高于对照组85.7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IL-6共同参与了冠心病复杂的炎症反应,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有确切疗效,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可能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抗原40配体(sCD40L)、脂联素(APN)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IL-6、sCD40L、APN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及常规组IL-6、sCD40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APN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联合组及常规组三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联合组和常规组IL-6、sCD4 0 L水平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 5);联合组与常规组治疗后APN水平分别为8.7 2ng/mL±0.50 ng/mL、7.52 ng/mL±0.57 ng/mL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与常规组三个参数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L-6s、CD40L及APN水平可反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联合组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6、sCD40L水平,升高APN水平,从而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瘀祛痰方。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及E-选择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E-选择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E-选择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清hs-CRP及E-选择素水平,抑制动脉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PR)及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方法:将60例已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及非丹红注射液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调脂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共治1周。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PCI前,术后2天及术后7天hs—CPR及Fbg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hs-CRP及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及Fbg水平在PCI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2天hs-CRP水平升高较少(P〈0.05);治疗组术后7天hs—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PCI术后第7天Fbg升高较少(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能显著降低hs-CRP及Fbg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参七汤干预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七汤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免疫反应、机体免疫状态以及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88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参七汤,疗程6个月,观察再狭窄发生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活化的T淋巴细胞(CD3+/HLA-D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瘀证、气虚证积分。结果治疗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介入术后,CD3+/HLA-DR+较术前降低,SIL-2R、hsCRP较术前升高,治疗组治疗后CD3+/HLA-DR+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SIL-2R、hsCR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瘀证积分和气虚证积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持续到术后6个月。结论参七汤能有效减少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减少支架引起的炎症免疫反应,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是其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胱抑素C(Cys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入选研究组和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血清Cys C及hs-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HbA1c、血脂、血压、Cys C、hs-CRP及IMT明显升高,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IMT与Cys C、hs-CRP、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P<0.01)。以IMT为应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仅LDL-c、CysC、hs-CRP进入回归方程(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 C、hs-CRP的升高可能与颈动脉IMT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术(PCI)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0)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将80例临床确诊为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连解毒汤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下降(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0% (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NO和hs-CR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1).在疾病认识程度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连解毒汤可提高ACS患者PCI术后VEGF、NO水平以及降低hs-CRP水平,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缺氧状态,抑制PCI术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