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冠心宁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 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 冠心病合并 CHF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沙库巴曲缬沙坦,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冠心宁片治疗,疗程为 6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HF 标志物: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脑钠肽(BN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 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 步行试验(6MWT);神经内分泌激素:血管紧张素 Ⅱ(AngⅡ)、 醛固酮(ALD)和肾素活性(PRA);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4.0 %,高于对照组的 7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NT–proBNP、 BNP 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NT–proBNP、BN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 LVEF 较治疗前提高,LVEDD、LVESD 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F 高于对照组, LVEDD、LVES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6MWT 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 6MWT 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AngⅡ、ALD、PRA 均较治 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AngⅡ、ALD、PRA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 组患者 TG、TC、LDL–C 均较治疗前降低,HDL–C 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G、TC、LDL–C 均低于对 照组,HDL–C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冠心宁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 CHF 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血脂水平, 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汤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ee心衰计分、血浆醛固醇(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浆NT-pro BNP均降低,6MWT均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降低血浆NT-pro BNP,升高6MW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VEF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升高,LVESD、LVEDD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升高LVE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LVESD、LVED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LD、AngⅡ及Lee心衰计分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LD及Lee心衰计分均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并能改善NT-pro BNP、6MWT、LVEF、LVESD、LVEDD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3.
孙有朋  李飞泽  李洁 《新中医》2021,53(21):59-63
目的:观察开心逍遥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 伴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80 例CHF伴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及草酸艾斯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开心逍遥汤,2 组疗程均为6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抑郁积分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炎症细胞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水平和脑钠肽(BNP) 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抑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VESD、LVEDD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LVEF 指标值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LVESD、LVEDD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LVEF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s-CRP、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hs-CRP、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BNP、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上述2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心逍遥汤联合西药治疗CHF 伴抑郁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CHF 伴抑郁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及抑郁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心水方Ⅱ对慢性心力衰竭(心水肿证)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水肿证)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加安慰剂,研究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利心水方Ⅱ。观察两组患者的NT-pro BNP、LVEF、LVMI及PRA、Ang Ⅱ、ALD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BNP、LVEF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BNP、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治疗前后LVMI明显下降(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RA、Ang Ⅱ、ALD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PRA、Ang Ⅱ、ALD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心水方Ⅱ"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心水肿证)患者心功能状态,降低BNP,抑制RASS系统激活,对改善心室重构有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心脏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均拒绝进行PCI治疗,自愿选择优化药物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胸痛情况及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肌酐以及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2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胸痛消失7例(22.6%),死亡5例(16.1%);观察组胸痛消失19例(90.4%),死亡1例(4.83%)。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RA、Ang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BNP、肾上腺素水平及LVED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对照组PRA、BNP、LVEDD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LVEF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Ang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NP水平与各项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LVEF与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LVEDD与PRA、Ang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与醛固酮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PCI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患者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安宁丸辅助治疗对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41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安宁丸。2组疗程均为8周。评价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实验(6MWT),记录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检测肾素活性(PRA)和Ang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Lee氏心衰疗效、心功能分级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ee氏心衰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6MWT和LVEF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增加更为显著(P0.01);2组治疗前后LVEDD变化不明显。2组治疗后血清PRA和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RA和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安宁丸治疗能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PRA和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活血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活血方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功能分级、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疗效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3)2组均能明显升高LVEF,降低LVESD、LVEDD及血浆NT-pro BNP水平(P0.05,P0.01),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活血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中医临床症状,通过提高LVEF值,降低LVESD、LVEDD及血浆NT-pro BNP水平,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分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天麻钩藤饮对妊娠期高血压肝阳偏亢型患者的血压及电解质、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 尾加压素Ⅱ(U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468例妊娠期高血压肝阳偏亢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4例。 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为5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电解质和血清PRA、AngⅡ、U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 生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5 d后,研究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2.82%(30/234)、95.30%(223/234),对照组 分别为5.56%(13/234)、82.05%(192/234);组间比较,研究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χ2 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 于对照组(P<0.05或P<0.01)。(2)血压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研究组治疗 后的SBP、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电解质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钙离子、镁离子以及红细胞 钙离子、镁离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但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浆钙离子、镁离子以及红细胞镁离子水平均明显低于 对照组(P<0.01)。(4)血清 PRA、AngⅡ和 UⅡ水平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 PRA、AngⅡ和 U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 PRA、AngⅡ和 U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的头 痛、失眠、咳嗽、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在改善妊娠 期高血压肝阳偏亢型患者的血压、电解质水平以及血清PRA、AngⅡ、UⅡ水平方面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薛晓波  印美  潘晓丹  黄才博 《新中医》2022,54(19):80-83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N 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 水平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血清NT-pro BNP 水平以及LVEDD、LVESD 均低于对照组(P<0.05); 2 组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 以及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 峰) 与晚期心室充盈心房收缩血流速度峰值(A 峰) 比值(E/A) 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I、LVEF、CO 以及E/A 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左心室的重构,并有效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 字表法将96 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停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2 组疗程均为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 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心室充盈早期血流速度峰 值(E 峰) 与晚期心室充盈收缩血流速度峰值(A 峰) 比值(E/A) ]、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 质量调查表评分(MLHFQ)、6 min 步行试验(6MW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 水平,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MLHFQ 评分、LVEDD、LVESD、 NT-proBNP、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EF、E/A、6MWT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 组治疗后LVEF、E/A、6MWT 高于对照组(P < 0.05), 中医证候积分、MLHFQ 评分、LVEDD、 LVESD、NT-proBNP、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 率2.08%,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 停证,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衰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心衰合剂,每天2次,每次25 ml。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并判定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脑钠肽(BNP)水平;治疗前、治疗2周及3个月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治疗2周、3个月时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7%、97.7%,对照组分别为80.9%、88.1%,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3个月时治疗组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LVEF、FS均明显升高,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2周时治疗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时两组患者BNP、TGF-β1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BNP、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衰合剂联合西药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能对改善患者左室重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配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39例予苓桂术甘汤配合曲美他嗪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水平,记录2组住院时间以及再住院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苓桂术甘汤配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超敏C反应蛋(hs-CRP)和B型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测定血浆hs-CRP和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CRP,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s-CRP及BNP水平,同时降低LVESVI,LVEDVI,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朱丽  王振东 《新中医》2022,54(17):78-83
目的:观察益气回阳汤联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外周血N-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肽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7 例CH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 例及对照组59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回阳汤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NYHA 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Lee 氏心衰评分、NTproBNP、和肽素、心钠肽(ANP)、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醛固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 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指标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为72.8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YHA 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Lee 氏心衰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2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LVEF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LVESD、LVEDD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LVEF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NT-proBNP、和肽素、ANP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IMP1、醛固醇、AngⅡ及MMP1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4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对照组为10.1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回阳汤联合西药治疗CHF,可减轻患者心肌损伤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洁  唐明  卢英红  宋业琳 《中医药研究》2011,(12):1426-142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为主的补肾活血汤,疗程4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脑钠肽(BNP)浓度、行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优于对照组的78.1%(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BNP、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强心排毒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强心排毒汤.治疗4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步行试验.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显著改善,LVEDD、LVESD显著下降,LVEF、6min步行试验显著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排毒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四逆汤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从90只大鼠中随机选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构建CHF模型,同时,正常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结束后,正常组大鼠全部存活,造模大鼠存活 60 只。再将 60 只 CHF 大鼠随机分为 5 组,即模型组,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曲美他嗪组,每组 12 只。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4.2、12.6(生药)g·kg-1·d-1灌胃,曲美他嗪组给予曲美他嗪10 mg·kg-1·d-1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浆脑钠肽(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心肌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4(ATF4)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显著增大,LVEF、LVFS均显著降低,血浆BNP和AngⅡ含量升高,心肌组织GRP78、PERK及ATF4 mRNA表达量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汤低、中、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 LVEDD 降低,LVEF、LVFS 均显著增加,血浆 BNP 和 AngⅡ含量减少,心肌组织GRP78、PERK及ATF4 mRNA表达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四逆汤高剂量组及曲美他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四逆汤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内质网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黄抗心衰作用最佳有效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体外阿霉素(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筛选出地黄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最佳有效部位;其次采用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阿霉素(DOX)诱导大鼠慢性心衰(CHF)。将最佳有效部位连续给药4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内径(LVESD)并计算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射血分数(LVEF),检测大鼠血浆中BNP、c Tn I、AngⅡ、ALD和TNF-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中BNP的表达。结果:地黄提取物能给药4周后,能显著改善DOX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佳。动物实验中模型组LVEF、LVFS、BNP、c Tn I、AngⅡ、TNF-α和心肌组织形态均有显著改变;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地黄乙酸乙酯各剂量组LVEF、LVFS、c Tn I、AngⅡ、ALD、TNF-α显著改善(P0.05,P0.01),各治疗组心肌组织病理形态不同程度好转,尤以乙酸乙酯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地黄提取物均可提高DOX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以乙酸乙酯部位效果最佳;乙酸乙酯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CHF大鼠的心肌病理形态及血浆LVEF、LVFS、BNP、c Tn I、AngⅡ、TNF-α疾病指标。  相似文献   

19.
侯芳丽  王来福  刘华 《新中医》2021,53(15):36-39
目的:观察生脉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 (s ICAM-1)、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生脉饮。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和NT-proBNP、sICAM-1、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下肢水肿、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较治疗前上升,LVEDD和LVESD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T-proBNP、sICAM-1、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T-proBNP、sICAM-1、BN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T-proBNP、sICAM-1、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NT-proBNP、sICAM-1、BNP水平。  相似文献   

20.
包程鸿  章晨  汪晓敏 《新中医》2021,53(21):76-79
目的:观察利心丸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量表(MLHFQ) 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 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5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3 例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观察组4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利心丸。比较2 组临床疗效,并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MLHFQ 评分、6MWT 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MLHFQ 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T 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MLHFQ 评分及血清IL-6、hs-CRP、TNF-α 水平更低(P<0.05),LVEF、6MWT 更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76.74%(P<0.05)。结论:利心丸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加6MWT,降低MLHFQ 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