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源异形盒A1(HOXA1)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人食管鳞癌TE-1、EC9706和Eca109细胞HOXA1蛋白的表达,筛选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进行后续实验;设计合成HOXA1 ASODN链、正义寡核苷酸(SODN)链及无义寡核苷酸(N-ODN)链;将筛选出的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分为HOXA1 ASODN组(5、10、15 μmol/L的HOXA1 ASODN转染Eca109细胞)、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不进行细胞转染)、SODN组(细胞转染15 μmol/L的SODN)和N-ODN组(细胞转染15 μmol/L的N-ODN)。采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及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HOXA1、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B细胞淋巴瘤-2蛋白(B-cell lymphoma 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比较,人食管鳞癌TE-1、EC9706和Eca109细胞HOXA1蛋白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A1蛋白在Eca109细胞表达最高,因此选用Eca10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转染HOXA1 ASODN的Eca109细胞HOXA1蛋白表达降低(P<0.05)。随着Eca109细胞转染HOXA1 ASODN浓度及时间增加,Eca109细胞活力降低,与对照、SODN、N-O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μmol/L的HOXA1 ASODN转染Eca109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凋亡率升高,p-AKT、PCNA和MMP-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  结论  HOXA1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诱导凋亡,机制与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Yin Yang 1(YY1)在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15例正常食管组织,39例食管癌旁组织和88例食管癌组织样品中YY1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和克隆实验检测食管鳞癌细胞(TE-1细胞)增殖和生长变化;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后转录因子YY1和p21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E-1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旁组织相比,YY1 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样品中的表达显著提高?此外,转染了YY1过表达载体后明显抑制TE-1细胞生长,而干扰YY1表达则可促进细胞的生长;同时伴随着YY1靶基因p21(也称p21WAF1/Cip1)的变化?TE-1细胞转染YY1过表达载体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YY1表达显著上调,YY1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侵袭能力?因此,YY1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发展的分子标志物,也有可能是食管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章诗伟  曲艺琳  刘进生 《西部医学》2019,31(10):1538-1542+1548
【摘要】 目的 观察X-盒结合蛋匂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与癌 旁组织,分别以Real-time 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检测XBP-1表达情况。在TE-1细胞系中,转染 pcDNA3. 1-XBP-1,检测TE-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中 XBP-1 mRNA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癌组织中XBP- 1蛋匂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 60例食管癌组织中,48例呈阳性表达,12例呈阴性 表达。60例癌旁组织中,15例呈阳性表达,45例呈阴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XBP-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0.05)。在TE-1细胞中,转染pcDNA3. 1-XBP-1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空匂对照组及空载对照组(P<0. 05)o TE-1细胞中,转染pcDNA3. 1-XBP-1后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多于转染pcDNA3. 1及空匂对照组(P<0.05)。结论 XBP-1在食管癌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转染XBP-1基因可促进食管癌细胞TE-1增殖、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食管癌组织中微小RNA (miR)-26a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分析其对食管癌细胞(TE-1细胞和Eca109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标本4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6a水平,分析miR-26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用人ESCC细胞系(TE-1、Eca109)及正常人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EC)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WT组)、空载体转染组(NC组)和miR-26a组(miR-26a组)。其中对照组不作处理;空载体转染组对细胞进行空载体转染;miR-26a组对细胞进行miR-26a质粒转染。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 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标准程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用细胞周期拟合软件分析细胞周期。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iR-26a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miR-26a水平与食管癌肿瘤大小、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肿瘤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数量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转染miR-26a组TE-1细胞和Eca109细胞活力下降、集落形成减少、处于S期(DNA合成期)和G2/M期(有丝分裂期)的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结论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miR-26a的表达显著减少;在ESCC细胞(TE-1和Eca109)中过表达miR-26a,可抑制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活性,并促进其凋亡。miR-26a有望成为食管癌诊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化学治疗药物顺铂对食管鳞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检测4种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EC9706、TE-1、TE-3)和一株正常的人类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中细胞衰老因子p53、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differentiated embryo-chondrocyteexpressed gene1, DE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TE-3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顺铂(2、4、6、8、10 μmol/L)对TE-3增生的情况,并结合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方法,筛选出诱导细胞衰老的最适浓度。以顺铂最适浓度(4 μmol/L)作用TE-3 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顺铂作用前后p53、DEC1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细胞衰老因子p53、DEC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发现食管鳞癌细胞与食管上皮细胞相比,p53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DEC1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用不同浓度的顺铂(2、4、6、8、10 μmol/L)作用TE3,MTT显示顺铂对细胞TE-3的增生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合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发现顺铂可诱导TE-3出现细胞衰老,并在顺铂4 μmol/L作用48 h时细胞衰老现象最明显;在顺铂4 μmol/L作用TE-3细胞48 h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的p53、DEC1的蛋白表达情况,发现实验组中TE-3的p53、DEC1的表达量分别升高了4.6倍(P=0.040)、2倍(P=0.032)。结论 顺铂可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呈现细胞衰老表型,细胞衰老相关基因p53和DEC1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338-3p影响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对WNK1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与人食管癌细胞Eca-109、EC-1、EC9706,采用q 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338-3p、WNK1的表达水平;以EC9706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将miR-con、miR-338-3p mimics、si-con、si-WNK1、miR-338-3p mimics与pc DNA、miR-338-3p mimics与pc DNA-WNK1转染至EC9706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338-3p与WNK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Het-1A比较,食管癌细胞Eca-109、EC-1、EC9706中miR-338-3p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WNK1 m 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转染miR-338-3p mimics或si-WNK1可明显降低EC9706细胞的活力、迁移及侵袭细胞数(P0.05),增加EC9706细胞的凋亡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338-3靶向结合WNK1;共转染miR-338-3p mimics与pc DNA-WNK1可明显逆转转染miR-338-3p mimics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结论 miR-338-3p可靶向下调食管癌中的WNK1,进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Kruppel-like factor 7(KLF7)对食管鳞癌细胞Eca109细胞增殖、迁移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KLF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者预后、病理分级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与细胞免疫荧光技术研究食管鳞癌细胞中KLF7的表达模式与亚细胞定位。利用KLF7过表达质粒(pcDNA-3.10-KLF7)细胞转染实现KLF7在Eca109食管鳞癌细胞中过表达。采用平板克隆计数和CCK-8检测研究细胞增殖能力,利用Transwell研究细胞迁移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KLF7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食管癌细胞系(Eca109和EC9706)中KLF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P<0.05),并且Het-1A细胞中KLF7高表达于细胞质和细胞核,而2种食管癌细胞Eca109和EC9706中KLF7仅高表达于细胞核,在Eca109细胞中过表达KLF7后改变细胞周期、促进细胞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etyl-CoA synthetase 2,ACSS2)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0对食管鳞癌瘤体和癌旁组织中ACSS2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验证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和KY-SE150与正常食管鳞状细胞Het-1A中ACSS2的表达差异;利用脂质体转染siRNA-ACSS2或者慢病毒转染LV-ACSS2至TE-1细胞构建ACSS2下调或过表达细胞株;CCK8实验检测下调ACSS2对顺铂IC50值的改变;顺铂处理(5 μg/mL)前后,流式细胞术检测ACSS2干扰处理对TE-1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中ACSS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食管鳞癌细胞株中ACSS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鳞状上皮细胞Het-1A。CCK8结果显示siRNA-ACSS2处理显著下调TE-1细胞对顺铂的IC50值(P值均<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证实,抑制ACSS2表达可显著上调食管鳞癌细胞凋亡率(P <0.01);结合5 μg/mL顺铂处理,ACSS2干扰后TE-1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值均<0.001);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顺铂处理上调TE-1细胞中ACSS2及p-PI3K、p-AKT的表达;顺铂作用下,靶向抑制ACSS2后可见p-PI3K、p-AKT的显著降低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量明显升高,过表达ACSS2在维持PI3K/AKT信号活化的同时可有效逆转cleaved-Caspase-3的形成。结论: ACSS2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以及cleaved-Caspase-3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细胞顺铂敏感性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TOR、PTEN在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培养分化程度不同的ECA109、TE-8、TE-2细胞,运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TEN和mTOR的蛋白、mRNA表达。结果高分化食管磷癌细胞ECA109,中分化食管磷癌细胞TE-8,低分化食管磷癌细胞TE-2中PTEN和mTOR蛋白及mRNA的表达不同,在高分化食管癌细胞PTEN蛋白及mRNA表达最强而mTOR蛋白及mRNA表达最弱,中分化表达一般,低分化食管癌细胞PTEN蛋白及mRNA表达最弱而mTOR蛋白及mRNA表达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细胞中mTOR、PTEN的表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头蛋白SH2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中的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Western印迹检测SH2B1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SH2B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SH2B1在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H2B1蛋白在食管正常组织、癌旁组织、癌组织中表达逐步增强(P<0.05),并且SH2B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饮酒与否、肿瘤类型、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SH2B1在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中均表达,但在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中均较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SH2B1在人类食管癌中过量表达,并可能与食管癌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对TE-1细胞体外以及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4h、48h不同浓度DADS体外对食管癌TE—1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TE-1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DADS低浓度治疗组(20mg/kg)、DADS高浓度治疗组(40mg/kg),腹腔注射14次,隔日1次,观察动物状态并监测移植瘤生长状况,28d后处死动物,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移植瘤中磷酸化p38、磷酸化ERKI/2、caspase-3、活化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提示DADS能够在体外抑制TE-1的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DADS药物治疗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以高剂量组为著。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ADS药物组移植瘤中p38MAPK磷酸化水平升高、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活化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且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DADS在裸鼠体外、体内均能显著抑制人食管癌TE-1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ADS活化p38MAPK通路并抑制ERK通路,活化caspase-3进而抑制肿瘤增殖并促进TE-1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DNA损伤检测点介质1(MDC1)和p53结合蛋白1(53BP1)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DC1、53BP1mRNA和蛋白在人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Eca109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DC1、53BP1mRNA在所检测的人食管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均在人食管癌细胞系中检测到MDC1、53BP1的蛋白表达.结论 首次证实了MDC1、53BP1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推测MDC1、53BP1可能和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DN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CLDN1对食管鳞癌TE-1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食管鳞癌组织芯片(含30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30例食管远端组织)中CLDN1的表达,比较食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LDN1的表达差异;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5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组织和食管癌细胞株CLDN1的表达,分析CLDN1在肿瘤细胞及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内的分布;构建包含CLDN1 shRNA序列的慢病毒并转染TE-11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LDN1干扰效果及细胞内分布。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Rhodamine phalloidin染色TE-11细胞骨架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肌丝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DN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 P>0.05),但在高分化和中分化的食管鳞癌组织CLDN1呈强阳性表达,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CLDN1表达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CLDN1在TE-11细胞中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干扰CLDN1表达后,TE-11细胞增殖明显减慢,侵袭及迁移能力降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下调CLDN1表达后,TE-11细胞骨架蛋白荧光强度减弱,细胞表面肌丝减少。结论 CLDN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分化程度相关,在TE-11中具有促癌作用,其表达及分布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食管鳞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沉默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35(MRPL35)基因对人食管癌TE-1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选择3种人食管癌TE-1、ECA109和KYSE150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种细胞中MRPL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食管癌TE-1细胞分为shMRPL35组和shCtrl组,分别加入沉默靶基因带有嘌呤霉素抗性的si-RNA慢病毒和带有嘌呤霉素抗性的阴性对照si-RNA慢病毒进行感染,建立稳定沉默MRPL35基因的食管癌细胞系,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RPL35基因沉默效率,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Annexin Ⅴ-PE/7AAD双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3种食管癌细胞均表达MRPL35基因,3种细胞中MRPL35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hMRPL35组TE-1细胞中MRPL3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Ctrl组(P<0.05)。与shCtrl组比较,shMRPL35组TE-1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沉默MRPL35基因可抑制食管癌细胞TE-1增殖,并通过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观察食道通结方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该方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裸鼠皮下接种食管癌TE-1瘤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顺铂组、中药+顺铂组,各组分别予0.9%Na Cl溶液、中药食道通结方、顺铂、中药食道通结方+顺铂干预,共28 d。观察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凋亡指数的变化以及移植瘤细胞内增殖、凋亡相关蛋白Stat3、P53、Bcl-2、Bax、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的平均移植瘤体积及瘤重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中药+顺铂组显著低于中药组及顺铂组(P0.01)。各药物组的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顺铂组明显低于中药组(P0.01),而中药+顺铂组降低更显著(P0.01);各药物组的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中药+顺铂组显著高于中药组及顺铂组(P0.01)。各药物组的肿瘤组织中Stat3、Bcl-2表达均明显下降,P53、Bax、Caspase3表达均显著增加,其中中药+顺铂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食道通结方具有抑制食管癌细胞株TE-1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并能增强顺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可能与下调食管癌细胞株TE-1中Stat3、Bcl-2的表达,上调P53、Bax、Caspase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蟾蜍灵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蟾蜍灵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caspeas-3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蟾蜍灵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随着药物浓度增加,survivin蛋白表达逐渐下降,同时活化caspase-3.结论 蟾蜍灵可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蛋白和活化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COPADG)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和TE-1的增殖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通过MTT比色分析法观察不同浓度COPADG对Eca-109及TE-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COPADG能有效的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及TE-1的增殖,且存在时间及剂量依赖性(P<0.01);不同浓度的COPADG作用48 h之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均显示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而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在Eca-109细胞中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峰;电镜下可观察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变化.结论COPADG能有效抑制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及TE-1的增殖,改变其细胞周期分布,导致明显的G0/G1期阻滞,并在一定浓度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究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分析6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GAS的表达。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与食管鳞癌细胞中cGAS的表达。使用慢病毒构建稳定敲减cGAS的细胞系(TE-1),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敲减效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GAS敲减后TE-1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GAS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食管鳞癌细胞系TE-1、KYSE 150中cG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t 1A。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敲减cGAS后,TE-1细胞cGAS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明显降低。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表明,敲减cGAS抑制食管鳞癌TE 1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流式细胞分析显示敲减cGAS促进TE-1细胞凋亡。结论: 敲减cGAS在食管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中发挥抑制作用,有效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