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是血管外科领域最凶险的疾病之一,也是腹主动脉瘤病人最严重并发症。RAAA不仅应该得到血管外科医生重视,更应该得到急诊科、护理部、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重视。应建立以血管外科为中心、多科配合下的快速有效的诊疗流程,以最大程度降低RAAA病人的病死率。诊疗流程中从早期识别诊断、规范化术前处理措施,到合理地选择治疗策略、术中精细化处理,最终到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其中涉及到的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如何提高RAAA病人的救治率,降低其病死率,不仅是血管外科医生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时应获得医院层面上的支持。诊疗流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医生和医院层面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以来,EVAR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病人得到了治疗机会^[1-3]。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是血管外科急危重症。1994年Yusuf^[4]报道了世界上第1例EVAR成功的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腔内修补术是腹主动脉瘤(AAA)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在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中也成功应用并不断推广。但是RAAA因急剧出现的血流不稳定,治疗后再灌注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所致的高病死率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本研究应用双球囊封堵联合腔内修补术治疗RAAA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介入外科收治的应用双球囊封堵联合  相似文献   

4.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是血管外科的急症之一,病死率可高达90%.RAAA易被误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影像技术既可确诊RAAA,又可对破裂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对治疗RAAA具有指导意义,是指南推荐的诊断方法.随着早期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公布,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在RAAA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发...  相似文献   

5.
探讨影响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死亡的医源性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8月—2018年1月救治的32例患者,总结分析影响死亡率的相关因素。32例患者中8例放弃治疗,5例在手术前准备过程中死亡,19例接受手术。1例在手术探查时大出血死亡;18例行腹主动脉瘤(AAA)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均为肾下型AAA。接受治疗患者总死亡率25%(6/24),手术组死亡率为5.3%(1/19)。RAAA的救治应重视流程管理,就诊时医生全程跟随检查、及时诊断,缩短术前准备时间,选择有效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的方法和缩短手术时间的术式,以最短时间恢复血液循环。重视RAAA术前诊断和手术流程管理,应用好针对RAAA的手术技巧,可以降低RAAA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治疗水平日益提高,腹主动脉瘤择期手术治疗死亡率已控制在5%以内,但破裂腹主动脉瘤(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的死亡率一直在40%~70%,如果包括尚未到达医院的RAAA患者,死亡率可达80%~90%,RAAA被美国列为第13位死亡原因。目前,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快速有效的外科治疗仍是降低RAAA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一旦发生将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随着手术难度及复杂度逐渐增高,假体植入逐渐增多,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一系列临床问题,均增加了SSI的发生率;同时,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快速发展,也给SSI的预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SSI的预防应引起社会及医院的重视。应针对SSI制定并推广规范化的诊治措施,从预测、诊断、围手术期管理、术中操作等环节预防SSI,在病人、医护人员、环境各个层面综合管理,有效减少S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起病迅猛,预后差,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腹腔间隙综合征(ACS)是RAAA患者术后出现的高危并发症,可影响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于ACS,需要采用医护一体化的临床护理模式,并联合急诊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其他临床相关科室,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管理模式下,规...  相似文献   

9.
吴国豪  庄秋林 《腹部外科》2011,24(4):198-2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变化,手术病人中伴心血管疾病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增加了手术风险,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导致了外科病人手术治疗措施的复杂化。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此类病人手术风险,妥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每个外科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外科操作及吻合器械的进步,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仍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不仅增加病人的病死率,延长住院天数,还可能因为影响后续治疗的开展导致病人远期生存受损。因此,外科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手术操作技巧及对胃肠道解剖生理学特征、吻合口组织愈合机制和影响愈合的全身及局部因素等的认识,科学地预防及处理吻合口并发症,降低其发生率及对病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重视老年普通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目前,手术病人高龄现象十分明显,老年病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器官储备功能下降,且常合并心肺疾病、糖尿病等老年人相关疾病,手术耐受性差、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导致了老年普通外科病人手术治疗措施的复杂化.因此,如何准确评估老年病人手术风险,妥善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每个外科医生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胶体治疗是外科治疗最基本和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围手术期或外科危重患者.胶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在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改善氧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如何进行合理的液体治疗,应引起临床外科医生的重视并予以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13.
掌握好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一名外科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外科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必须认识到,手术治疗实际上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及术后处理三个环节,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及时,直接关系到外科治疗的最终结果,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手术病人高龄现象十分明显,越来越多的手术病人合并心血管疾病。据统计,合并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手术死亡率比无心血管疾病病人高25%~50%,尤其是那些未进行恰当、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的手术病人,病死率更高。因此,如何评估心血管病病人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的治疗效果,总结EVAR治疗RAAA的经验。方法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13例接受腔内治疗的RAAA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80.3±3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2.5±8.6)ml。术后死亡2例(15.38%);其余11例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2.3±2.1)d。结论 EVAR治疗RAAA疗效明确、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很有前景的RAAA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在三年期间连续由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50例膀胱切除术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和手术死亡率为2%。在挽救性膀胱切除术中直肠损伤是为最主要的并发症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单独的或结合术前放射治疗的膀胱切除术仍然是膀胱浸润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而且,它是在放射治疗后病变仍持续或再复发病人的唯一抢救性处理,在早期阶段膀胱切除伴有术后很高的发病率。然而以后外科技术和术后病人处理的改进,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了。  相似文献   

16.
朱锋  戈小虎 《腹部外科》2017,(6):437-440,455
目的对比分析腹主动脉瘤病人开放手术与腔内修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病人,对比开放手术与腔内治疗病人的一般情况、住院情况、术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 176例接受手术的腹主动脉瘤病人均获成功,其中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156例,开放手术(open surgery,OS)20例,平均年龄(68.8±9.9)岁,平均随访时间(25.9±16.2)个月。OS组住院期间输注红细胞量、输注血浆量、术后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多于EVAR组(P0.05)。EVAR术后髂支闭塞、支架感染等问题值得重视。结论尽管腔内治疗效果优于开放手术的循证资料十分有限,EVAR仍然是一个令血管外科医生及病人容易接受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经典术式。PD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侵袭大。多数病人年龄大、周身状态差,部分病人有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及黄疸。PD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居腹部外科之首。PD病死率,国内1964年~1981年报告为11.3%~22.2%,国外1973年~1977年报告为13.8%~24%。中国医大一院1975年10月~1993年5月PD190例,术后5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7.9%,其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9.5%。因此,加强PD围手术期的处理、及时发现与正确处理已发生的并发症,对于降低PD…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无数优秀的外科医生不断探索和拓展,胆道外科技术发展迅猛;但胆道外科有着疾病谱广、解剖变异大、病理生理学复杂多变、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并发症多等诸多特点,故胆道外科却仍然是腹部外科中手术最复杂、难度最大、也是预后最差的领域之一[1-5]。胆道外科手术的复杂性体现在诊疗全流程的诸多不确定性[6]。  相似文献   

19.
自1935年Whipple报告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以来,该术式已成为治疗胰头、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及少数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在国内县市级以上医院均有开展。但PD切除脏器多,手术创伤大,至今仍是为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而其术后并发症及死亡仍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不同医院所掌握的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各不同,致各家报道的肿瘤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生存率等均有较大差异。由此可见,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和操作细则,不仅能直接改善PD效果及病人预后,也将有力推动我国胰腺外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5066例瓣膜手术的围术期临床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安贞医院1993~2004年5066例心脏瓣膜手术围术期资料,探讨我国瓣膜外科围术期临床特点。方法利用自行研发的心外科专业数据库,将所有病例资料依据手术种类、心脏大小、心功能及EF值变化、手术相关数据(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带管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并发症)、病死率、并发症分布等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和X^2检验来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全组手术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总病死率4.6%。统计显示,病人平均年龄逐年升高;风湿性心脏病仍是病因的构成主体,但近5年来退行性病变、黏液性病变比例明显增加;围术期病死率近年来已稳定在3%~4%。结论瓣膜外科年龄构成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围术期应针对老年病人特点进行管理;EF值在不同病理改变的瓣膜病中,对围术期病死率的影响意义并不相同;应重视瓣膜成形技术的开展;应加强对专业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