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MALND)特殊的手术视野可清晰暴露腋窝解剖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对腋窝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损伤,最大程度减少了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了微创、保留功能和美观的效果。MALND不同于常规腔镜手术,完成该手术的前提条件是术者应较熟练掌握腔镜技术,同时也须熟悉腋窝区的解剖结构。手术流程遵循“自下而上、从低到高”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即先从腋窝底部往上,至腋窝中部,最后再到腋窝顶部。MALND改变了传统乳腺癌手术程序和路径、手术方法和技术、以及手术视野角度,并且放大了腋窝内局部视野,降低了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2.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因其特殊的手术视野,实现了腋窝解剖结构的清晰暴露,大大减少了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且随着手术技术日臻成熟、完善,达到了微创、功能和美观三重效果,受到医患双方欢迎。然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不同于我们通常的腹腔镜手术,一直被认为是腔镜操作的盲区,技术本身存在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①腋窝部解剖学上是实质组织.本身不存在腔隙,  相似文献   

3.
溶脂法与非溶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存在争议,也在不断的发展。非溶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获得与溶脂法同样的腔镜放大视野、精细操作以及微创效果的同时,更符合常规开放手术中腋窝淋巴结处理的手术顺序,不受限于淋巴结大小,完整切除腋窝淋巴脂肪组织,可经乳晕切口顺畅取出手术标本,除了无法应用于内下象限肿瘤的保乳手术外,其避免了溶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争议点。手术时间的延长及部分乳腺外科医生缺乏腔镜基础训练是限制非溶脂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相信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进步及外科规培制度的落实,这一技术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溶脂法与非溶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存在争议,也在不断的发展。非溶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在获得与溶脂法同样的腔镜放大视野、精细操作以及微创效果的同时,更符合常规开放手术中腋窝淋巴结处理的手术顺序,不受限于淋巴结大小,完整切除腋窝淋巴脂肪组织,可经乳晕切口顺畅取出手术标本,除了无法应用于内下象限肿瘤的保乳手术外,其避免了溶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争议点。手术时间的延长及部分乳腺外科医生缺乏腔镜基础训练是限制非溶脂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相信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进步及外科规培制度的落实,这一技术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方法 分析473例次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2—156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很少,无一例因术中不易控制的大量出血而中转常规开放手术。各例患者取出淋巴结4—38个,平均14个。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结论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特殊的手术视野使手术解剖清晰。遵循恰当的手术经路、手术方式标准化会绕过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学习曲线,加快手术速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手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乳腺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常规组,腔镜组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行常规手术,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 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数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和转移上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4%)明显低于常规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访至2012年12月。 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解剖更清晰,并发症少,瘢痕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腔镜技术的逐渐推广,腔镜治疗乳腺癌的理念获得广泛应用,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有效性、可行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通过回顾乳腔镜手术的发展史,总结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及阻碍乳腔镜发展普及的原因。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乳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美观等优势。从手术效果看,乳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异。总之,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相较传统术式,可在放大的腔镜视野下显露更为精细的腋窝解剖结构,并能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具有理想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学习曲线较长,而且对于手术的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争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疾病的腔镜手术治疗是近年来乳腺外科技术的重要发展,并作为乳腺外科治疗的新手段,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腔镜技术最早用于乳腺癌的术式,但临床较有争议,主要方面包括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否优于常规手术,特别是用腋窝吸脂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改变了常规手术的程序和方法是否安全。我们对相关问题结合文献及我科的经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腔镜组),57例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数及并发症、预后等。结果:两组均完成手术。腔镜组与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9.5 min与61.5 min(P<0.05),平均清扫出腋窝淋巴结数分别为17.6枚与18.6枚(P>0.05),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2.1枚与2.4枚(P>0.05),平均手术出血量分别为35.4 mL与61.5 mL(P<0.05)。随访1~4年,腔镜组无复发及转移病例,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规组1例出现患侧上肢水肿,1例乳房皮肤瘢痕愈合不良;1例乳房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胫骨转移。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同样能彻底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具有并发症少,美学效果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腔镜在乳腺癌保留乳房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2001年8月至200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普外科行保乳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276例,同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42例.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76例经乳腔镜完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由2h缩短至40min以内,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改良根治术组14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7例,手术时间55~160min.结论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使用乳腔镜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在保证腋窝淋巴结清扫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生理、心理的微创化,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不做脂肪溶解的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气囊扩张方法形成手术操作空间,进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6~10月,对7例乳腺癌应用术前乳晕或肿块周围亚甲蓝注射与腋窝置入气囊相结合的方法,形成腔镜操作空间,指引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每例清扫腋窝淋巴结9~17枚,平均12.3枚,未见到破碎淋巴结,4例检出阳性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95~140min,平均114.3min。腋静脉等腋窝重要解剖结构显示清晰。无上肢水肿及其他腋窝手术区并发症。7例随访2~64个月,平均4.6月,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气囊扩张方法形成的手术操作空间可以实施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乳腺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46例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传统组)资料比较.结果 两组均为Ⅰ~Ⅱ期乳腺癌.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大出血、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并发症.腔镜组淋巴结数目(15.5枚)、平均手术时间(80min)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缩短了引流时间(3~5d)、减少了出血量(380ml)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例).结论 在选择性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能够达到传统腋窝淋巴清扫治疗效果,可在保证腋窝淋巴结清扫质量的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生理、心理的微创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吸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Guo MQ  Jiang J  Yang XH  Fan LJ  He QQ  Zh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57-761
目的探讨吸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术.方法分析采用吸脂法进行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完全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组清扫淋巴结8~34枚,平均18枚;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为60~190min,平均108 min,较传统手术时间长(P<0.05).腔镜手术组出血量为80~220 ml,平均152.82 ml,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280.29 ml(P<0.01).腔镜手术组术后腋窝引流量为60~180 ml,平均140.38ml,拔引流管时间6~15 d,平均6.91 d.术后皮下积液7例,皮肤表皮水疱5例,胸壁和上臂内侧蜂窝织炎2例.腔镜手术组在清扫腋窝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常规开放性手术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腔镜手术组手术切口相对较小,美容效果较好,患者比较满意.吸脂法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常规手术的清扫范围,但技术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4.
经乳晕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或乳腔镜辅助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方法 2001年8月~2003年11月,对19例直径<2 cm、距离乳头>2 cm的乳腺癌经乳晕或乳腔镜辅助行保乳手术,腋窝脂肪溶解抽吸后常规开放性腋窝淋巴结清扫. 结果 1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一侧切缘镜下癌残留,经扩大切除后转阴.术后2例乳房创面皮下积液,抽洗加压包扎消失.保留的乳房形态良好,伤口小而隐蔽,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19个月,平均10.6月,未见乳腺和腋窝肿瘤复发. 结论经乳晕或乳腔镜辅助下,借助乳腔镜器械可以方便地完成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5.
乳腺外科医师在进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时,最为顾虑的就是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出血会影响手术视野,甚至造成腋静脉的损伤.我院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对996例乳腺癌患者实施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现将防止术中出血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乳腺癌的肿瘤学安全性。方法 2013年4月~2014年4月,将我院收治的52例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乳腔镜组,26例)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组(常规组,26例)。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分析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腔镜组与常规组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静脉血ICAM-1及CD44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常规清扫手术一样,没有增加外周血ICAM-1、CD44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并与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早期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4例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其中腔镜组12例,传统手术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创面引流液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水肿、创面积液及清除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在术后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及肩部活动受限率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尽管腔镜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手术组(P=0.001),但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04)。结论:掌握精细的腔镜操作技术,熟悉腋窝结构,术中细致解剖,手术流程正确,早期开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可行的,显著改善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预后,达到了生理微创与心理微创的双重目的,与传统手术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溶脂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优势、手术规范与技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腋窝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腔镜组(n=48,行非溶脂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n=48,行传统开放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  相似文献   

19.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2月以来50例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50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数、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数、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21.85±19.61)min,较常规手术组时间显著延长(P=0.000),但术中出血量少(P=0.0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34).结论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瘢痕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但腔镜操作延长了手术时间,其手术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传统乳腺癌手术存在的一些固有缺陷激发了外科医生对微创手术的探索,乳腔镜开创了乳腺癌微创外科新领域。乳腔镜辅助保乳手术,改善了常规保乳手术的功能和美容效果。乳腔镜皮下乳腺腺体切除一期假体植入术治疗乳腺癌已显示明显优势。乳腔镜辅助小切口改良根治术可以避免常规手术中对肿瘤的挤压,摆脱胸壁巨大、丑陋切口瘢痕。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体现了微创和功能效果。乳腔镜手术还解决和改善了乳腺外科的部分临床难题,如内乳淋巴结清扫、注射式隆乳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处理。此外,乳腔镜辅助下乳房切除后的即时乳房重建在技术上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