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牙周炎病史患者种植后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探讨软组织垂直厚度对植体周组织健康及植体周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根据种植术中测量的植入位点软组织垂直厚度,将66名患者的66颗植体分为正常组(normal,软组织垂直厚度 ≤4.5 mm)及过厚组(thick,软组织垂直厚度 >4.5 mm)两组.随访至少2年后进行复查,记录植体留存情况,植体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植体周边缘骨吸收量及植体周病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植体留存率为100%.复查时过厚组植体的植体周探诊深度最大值(max PDi),植体周探诊深度平均值(mean PDi),植体周出血指数最大值(max BIi),植体周出血指数平均值(mean BIi),植体近中边缘骨吸收量平均值,植体远中边缘骨吸收量平均值,植体周边缘骨吸收量平均值,植体周菌斑指数平均值(mean PLIi)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此外,正常组复查时植体周炎发病率2.3%,过厚组复查时植体周炎发病率34.8%,两组植体周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种植位点的软组织垂直厚度对植体周软硬组织健康存在显著影响;过厚的软组织垂直厚度与植体周探诊深度及植体周边缘骨吸收量增多有关,最终可能增加植体周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植体周炎相关骨缺损进行再生性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植体周炎患者9例,受累植体共计10枚,所有纳入植体经影像学检查均有3 mm以上垂直骨缺损,存留2个或以上骨壁,其中3枚植体因修复体存在缺陷,治疗前拆除修复体,更换为愈合基台。常规牙周及植体周非手术治疗后,进行植体周引导性骨再生手术,植体周翻瓣后进行机械清创,彻底清除炎症肉芽组织,用3%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擦洗植体表面,生理盐水冲洗后,骨缺损内植入骨替代材料,覆盖胶原屏障膜,采用非埋入愈合方式,术后追踪观察6个月,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术后6个月的植体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植体周袋底与黏膜边缘之间的距离)和骨水平(bone level, BL,植体周骨缺损最根方与植体颈部平台之间的距离)。结果:所有受累植体基线时最深PD范围6~10 mm,最大BL范围3.2~8.3 mm。相比基线水平, 术后6个月植体周平均PD从(6.2±1.4) mm降低为(3.1±0.6) mm, BL平均改善为(3.0±1.5) mm,治疗前后PD和B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果将术后6个月无PD≥6 mm位点及探诊出血,且实现1 mm以上骨高度增加作为再生治疗成功的标准,8例患者的9枚植体治疗成功,另有一枚植体因术后6个月PD仍达6 mm,且有明显探诊出血,未达到治疗成功标准。结论: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应用于植体周炎骨缺损的再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短期疗效,长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牙缺失患者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实施牙缺失治疗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94例)和非老年组(82例),并在术后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成功率、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植体周牙龈状况较非老年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齿槽骨吸收水平均降低,术后1个月老年组患者的骨吸收水平高于非老年组,之后在术后3、6、12个月,两组患者吸收水平的差异逐渐减小。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牙缺失患者的植体周牙龈状况及植体周齿槽骨吸收水平均较非老年人差,但其对手术成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四种不同方法骨增量种植效果的研究。方法 79例牙列缺损病例,其中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术27例、Onlay植骨12例、上颌窦内提升23例、上颌窦外提升17例。种植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水平转移取模制作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修复后1、2、3年复诊,观察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健康状况及全瓷冠使用情况;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患者对种植义齿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全冠修复前,GBR组1枚植体因隐形义齿早接触造成植体松动脱落;全冠修后,上颌窦内提升组2颗基台螺丝松动;上颌窦外提升组1颗全瓷冠蹦瓷,其余植体稳定度好;Onlay植骨组第1年骨吸收较多,与其他组比较,P<0.05,第2、3年4组骨吸收比较,P>0.05,均获得了良好的软硬组织效果。结论 四种不同骨增量方法的种植义齿修复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是否能够增进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CGF)联合植骨术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根分叉病变的再生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5例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GTR+CGF+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CGF+植骨术进行治疗.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临床和CBCT数据的变化.结果: 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附着丧失和水平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的临床指标较基线时均有显著改善(P<0.001),其中试验组的垂直附着获得和水平附着获得分别为(4.11±1.98) mm和(3.84±1.68) mm,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基线时两组的CBCT显示的垂直骨丧失和水平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试验组的垂直骨缺损和水平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3.84±1.68) mm和(3.88±2.12) mm.结论: 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观察1年的结果显示,GTR可以促进CGF+植骨术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是否能够增进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 CGF)联合植骨术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根分叉病变的再生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5例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GTR+CGF+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CGF+植骨术进行治疗.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临床和CBCT数据的变化.结果: 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附着丧失和水平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的临床指标较基线时均有显著改善(P<0.001),其中试验组的垂直附着获得和水平附着获得分别为(4.11±1.98) mm和(3.84±1.68) mm,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基线时两组的CBCT显示的垂直骨丧失和水平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试验组的垂直骨缺损和水平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3.84±1.68) mm和(3.88±2.12) mm.结论: 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观察1年的结果显示,GTR可以促进CGF+植骨术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GB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牙种植及GBR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45)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n=45)采用钛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植骨密度、骨厚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临床效果好,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植骨密度、骨厚度比较,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海奥口腔修复膜较肽膜更有利于牙种植GBR,临床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成人骨性Ⅱ、Ⅲ类错郃三种不同垂直骨面型拔牙矫正后颏部软组织变化,探讨拔牙矫治对Ⅱ、Ⅲ类错郃颏部软组织的影响,评估不同骨性错郃及骨面型对拔牙矫正侧貌改善的敏感性。方法 随机选择成年骨性Ⅱ、Ⅲ类错郃患者50例,按垂直骨面型进行分组,每组患者10例。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矫治后,骨性Ⅱ类、Ⅲ类错郃高、均角组颏唇角(LL-B′-Pog′)均明显减小,P<0.01,且高角组矫治前后的变化值高于均角组,P<0.05。骨性Ⅱ类错郃高角组矫治后颏前部厚度(Pog-Pog′)、颏沟倾角(Pog′B′-FH)、下唇倾角(B′LL-FH)均增大,P<0.05;颏部长度(LL-Pog′)减小,P<0.01;低角组下唇突度(LL-E)减小,P<0.01。骨性Ⅲ类错郃治疗后高角组下唇突度(LL-E)、B′LL-FH、颏前部厚度(Pog-Pog′)均明显减小,P<0.05,颏唇沟深度(B′-LLPog′)、Pog′B′-FH均增大,P<0.01。均角组仅B′LL-FH明显减小,P<0.01。高角组中,骨性Ⅲ类错郃LL-B′-Pog′、Pog-Pog′、B′LL-FH矫正前后的变化值均高于骨性Ⅱ类错郃,P<0.01,均角组中,骨性Ⅲ类错郃LL-B′-Pog′矫正前后的变化值高于骨性Ⅱ类错郃,P<0.01。 结论 成人骨性Ⅱ、Ⅲ类错郃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拔牙矫正后颏部软组织与侧面容貌均趋于和谐。拔牙矫治对高角型患者颏部软组织的改变相对明显,尤其对骨性Ⅲ类错郃的改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根分叉病变患牙经牙周非手术治疗后5年的失牙状况及失牙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79例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非手术治疗纵向观察5年。比较分析双侧下磨牙初诊及5年后随访时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根分叉病变等级(furcation index,FI)、牙松动度等临床指标,并利用根尖片评价初诊时根分叉区牙槽骨吸收量,以了解根分叉病变患牙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失牙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失牙的主要因素。结果:(1)非手术治疗对伴有根分叉病变的慢性牙周炎患牙PD的改善是显著有效的,但根分叉病变的存在会影响其PD值的改善。(2)初始根分叉区PD值、松动度以及影像学根分叉区垂直骨丧失量和根分叉病变部位骨吸收区域面积与失牙成明显正相关(P<0.001),且FI=3、FI=4亦显著增加了失牙风险(P=0.017,P=0.007),而年龄(P=0.703)、性别(P=0.243)、吸烟史(P=0.895)等在本研究中与失牙无显著相关。(3)FI=3或FI=4的失牙风险显著高于FI为2及2以下的患牙,5年存活率不足50%。结论:根分叉病变患牙失牙风险与根分叉病变密切相关,根分叉病变严重、根分叉区水平及垂直骨丧失量多会显著增加失牙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无牙颌患者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口腔卫生维护状况,分析其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接受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复查时记录种植体周围病的发生情况、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PLI)、探诊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等,并利用X线平行投照法观察边缘骨吸收,同时调查患者对附着体的日常清洁行为。分析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卫生状况与种植体周围病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0名患者(125枚种植体),平均随访了22个月(6~54个月),平均mPLI、SBI、GI分别为1.4±1.2、0.8±0.7、0.7±0.6,PD为(2.2±0.7) mm,近远中边缘骨吸收分别为(1.1±1.1) mm、(0.9±0.9) mm。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为49.6%,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为0。口腔卫生差(mPLI≥2)的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mPLI<1)的11.9倍,每日清洁附着体两次及以上的患者mPLI得分显著低于清洁次数不足两次的患者(P<0.05)。结论:无牙颌患者种植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的口腔卫生维护不足,口腔卫生维护不良与无牙颌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相关,口腔卫生差的患者种植体发生黏膜炎的风险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1.9倍,附着体的清洁是患者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的干预效果。方法对50例牙周炎患者、50例牙周健康者共100例种植义齿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临床随访1年,计算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5,P>0.05)。结论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于牙周炎患者预防种植体周围粘膜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飞 《中外医疗》2016,(5):32-34
目的:探讨菌斑显示剂在牙周炎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后口腔维护中的作用。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医院进行义齿修复的62例患者共78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9颗种植体。在修复后的口腔自我维护中,对照组给予一般维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菌斑显示剂,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参数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率。结果种植体完成修复2周后,两组患者PLI、SBI、PD和菌斑指数与对照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3个月后所有患者观察组PLI、SBI、PD和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后1年内,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粘膜炎平均发生率为45.6%,对照组为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口腔自我维护能够显著降低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发生率,使用菌斑显示剂让患者对菌斑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硬腭游离黏膜移植在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硬腭游离黏膜移植在重建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中的应用效果及技术特点.方法:126例缺牙患者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过程中接受腭部游离黏膜移植,以重建种植体周附着软组织,共植入388颗种植体.修复后均追踪1年以上.结果:126例游离黏膜移植患者,3例术后10天出现黏膜瓣坏死脱落,1例黏膜瓣部分坏死,其余122例顺利成活.术后1年再次测量黏膜瓣面积并与术中黏膜瓣面积比较,其平均收缩率为56%(37%~70%).371颗种植体周的附着软组织>3 mm.388颗种植体未见松动、脱落.8颗(2.06%)种植体在复诊过程中被诊断为种植体周围炎.结论:腭部游离黏膜瓣移植重建种植体周软组织结构方便可行,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Florida牙周探针进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探诊检查,为选择适当临床检查手段、探诊力度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维护期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62例完成种植上部修复6个月以上的患者,且对侧同名牙为天然牙,分别使用普通牙周探针与Florida探针检查牙周袋探诊深度(PD)值2次,将天然牙和种植牙按探诊是否出血分为炎症组(n=32)和健康组(n=30),比较2种探针在天然牙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检查位点测量PD值的变异系数(CV)值。结果:普通牙周探针测量健康组和炎症组患者天然牙和种植牙的P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lorida牙周探针测量健康组和炎症组患者天然牙和种植牙的P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健康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PD值时,Florida探针的CV值小于普通牙周探针(t=2.489,P=0.019);检测炎症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PD值时,Florida探针的CV值小于普通牙周探针(t=2.238,P=0.033)。炎症组患者种植牙PD值的CV值高于健康组(Z=3.804,P<0.01;Z=2.913,P=0.004);炎症组和健康组天然牙PD值的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天然牙和种植牙的健康位点及炎症位点的探诊检查中2种探针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在健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炎症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探诊检查中,Florida牙周探针重复性好于普通牙周探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纯手工黏膜下刮治与联合应用甘氨酸粉喷砂在非手术治疗种植体周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的种植体周病患者。共纳入28例患者的62颗种植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3例/32颗种植体)采用钛刮治器行黏膜下刮治联合应用甘氨酸粉喷砂治疗,对照组(15例/30颗种植体)单纯使用钛刮治器行黏膜下刮治。分别记录基线期和治疗后8周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eri-implant probing depth,P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探诊溢脓种植体占该组总种植体数目的百分比(suppuration on probing %,SoP%),比较治疗前后种植体周临床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后组间差异。结果: 治疗后8周两组种植体的平均PLI、PPD、BI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试验组BI更低(2.7±0.8 vs. 2.2±0.7,P<0.05),BI改善值更大(0.6±0.7 vs. 1.1±0.6,P<0.01),SoP%降低更多(21.9% vs. 10.0%, 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罹患种植体周黏膜炎的种植体,试验组BI及SoP%改善值大于对照组(1.0±0.7 vs. 0.4±0.7,P=0.02;6.3% vs. 0,P=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PLI和PPD改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罹患种植体周炎的种植体,两组间PLI、PPD、BI及SoP%改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甘氨酸粉喷砂和单纯手工黏膜下刮治均可改善种植体周软组织炎症,而前者在改善种植体周软组织出血及探诊溢脓,特别是罹患种植体周黏膜炎的效果方面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方法,针对罹患重度牙周病变伴有骨壁缺损的磨牙拔牙即刻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胶原膜,采用翻瓣后冠向复位和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两种创口封闭方法进行牙槽嵴保存,比较6个月后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纳入23名患者共24颗重度牙周炎拔除磨牙,根据纳入时间分为牙槽嵴保存一组(翻瓣后冠向复位)和牙槽嵴保存二组(微翻瓣胶原蛋白覆盖),每组各12颗磨牙。拔牙前及术后6个月测量颊侧角化龈宽度,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评价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术中及术后6个月种植手术时测量牙槽嵴顶中央处骨宽度。结果 牙槽嵴保存一组及牙槽嵴保存二组的颊侧角化龈宽度分别减少了(1.6±1.5) mm (P=0.004)和(0.3±1.6) mm (P>0.05)。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窝中央牙槽骨高度均显著增加,牙槽嵴保存一组增加了(5.53±4.20) mm,牙槽嵴保存二组增加了(7.70±4.35) m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6)。种植手术时,牙槽嵴保存一组的牙槽嵴顶中央颊舌/腭侧骨宽度为(9.5±2.2) mm,牙槽嵴保存二组为(9.3±1.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牙槽嵴保存方法均有利于达到保持并改善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高度、减少牙槽骨吸收的目的,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满足种植要求,微翻瓣覆盖胶原蛋白方法有利于保存更多颊侧角化龈。  相似文献   

17.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种植体周围不同健康状态的龈沟液量,初步探讨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将29例接受种植义齿治疗患者的40枚种植体及口内同名健康牙,分为种植体组和正常对照组,种植体组又按临床及影像学标准划分为炎症组和健康组,其中炎症组25枚种植体,健康组15枚种植体,记录受检种植体和健康牙的各项临床指标,采用滤纸条法收集龈沟液,测定龈沟液量。结果①正常对照组、健康种植体组和炎症种植体组之间的龈沟液量、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及探诊深度(PD)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炎症种植体组的龈沟液量和各项临床指标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和健康种植体组之间的龈沟液量和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种植体组龈沟液量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种植体组龈沟液量与PLI、MBI、PD值的相关系数r和P值分别为0.631,0.001;0.502,0.012;0.546,0.006。结论龈沟液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有可能作为评价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