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今天談的問題是对于貫彻党的中医政策,继承发揚祖国医学遺产中一些具体工作的体会,也就是要談談如何做好继承发揚祖国医学遺产的工作。下面从六个方面来談: 一、談談对于继承发揚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些认識問題 在我們的国家,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情况,形成了两种医学,即現代医学和我国原有的医学,因而就有西医大夫和中医大夫,这种事实誰也不能否认。对于这两种医学,我們是听之任之,永远保  相似文献   

2.
头脑要清楚,随时要留心,常常要发问,双手要勤快,这是自己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学好中医老大夫经验的四个主要环节。头脑要清楚,就是始终坚持学习和贯彻执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相似文献   

3.
中医临床用药离不开中药炮制。中药饮片的炮制是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改进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技术。它是祖国医药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遵古炮制也是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改进炮制方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是非常必要的。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笔者就目前中药饮片炮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途径谈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中医眼科医生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首先应立足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西医是两套不同医学理论体系。两种医学虽然从学术思想上有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印迹,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都是科学与有效的,两种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今天,当我们欢庆今年国庆节的时候,在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方面放射出一颗卫星,高升在人民首都,作为向国庆节的献礼,这就是本报今天所发表的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医学概论”出版了。“中医学概论”的出版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个重大收获,是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一个巨大胜利。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和促进中西医合流,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我们热烈祝贺这本书的出版。在国庆节的前夕刚刚开幕不久的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展览会上,中医在治疗疾病的经验上,特别是对于疑难重症治疗上,如高血压、肝硬变、恶性癌肿、乙型脑炎、麻风、梅毒、胆结石,胆道蛔虫、慢性肾炎、骨结核、色盲、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小儿试痹、白喉、中风不语、聋哑、柳枝接骨、陈旧性肩关节脱臼、毒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人民医院(中医院)成立于1954年年底,它是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的产物,担负着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的光荣任务,我们先后于1955-1956年参加该院工作。几年来,在和中医师一道边工作边学习中,逐步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中医政策的英明正确;逐步明确地认识到在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祖国医学遗产的伟大事业中作为一个西医应当如何担负起这项重大而光荣的使命;也逐步摸索出西医学习中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特别是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的工作,无论在医疗、教学或整理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党的中医政策已深入人心,中西医团结日益增强,中医治疗、教学、研究机构已普遍建立,西医学习中医已形成风气;中医研究队伍正在形成,并且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有价值的学术资料。通过中西医团结合作,使中医中药更加发挥光采,越来越显示出祖国医药学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大作用。目前,我们在全国工农业大跃进的鼓舞下,在卫生工作飞跃发展的形势下,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工作的条件非常有利。我们应该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中医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医界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不论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业务水平上,都获得不少的提高,中西医之间的团结,有显著改善,中医之间的门户逐渐消除,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也是搞好工作极为重要的基础。“团结中西医,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这是党对中医的基本政策,也就是我们的伟大的历史任务,必须  相似文献   

9.
<正>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代医家著作浩如瀚海,内容十分丰富。研究和了解祖国医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每个中医药人员的必修课。无疑,它对于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祖国医药遗产,乃至实现中医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医学史料,以前虽然出过一些  相似文献   

10.
本报讯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中央领导同志分别题词或写贺信,勉励中医研究院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方面取得更大成就,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题写了院名。赵紫阳同志在贺信中说:“祝同志们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遗产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李先念同志在贺信中指出:“中医事业应当继承和发展,并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彭真同志的题词是:“祝中医研究事业发扬光大。”聂荣臻同志在贺信中说:“希望全院同志团结一致,为发扬祖国医药遗产,振兴中医事业,做好人民健康卫生工作而共同奋斗。”乌兰夫同志的题词是:“继承和发展祖国各民族的医药遗产,为人民健康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贡献。”习仲勋同志的题词是:“发展中医事业,造福人民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中医衷心地拥护和感激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对中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重视。不但制定了明确的“团结中西医”的方针,并且还规定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正确的政策,使中医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使祖国医学遗产得到了发扬和昌明。但是,在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和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平坦无阻的,而是经过了曲折的激烈的斗争.带有资产阶级奴化思想的人们,他们无视中医几千年发展,存在的事实,硬要闭着眼睛发呓语,说什么“中医是封建社会封建医”、“学中医是误人子弟”、“中药有用,中医无用,应当废医存药”等等谬论和谰言.他们虽曾刮起一阵微弱的歪风,飘荡起一小片乌云,但在强大东风怒卷看红旗的优势风力吹来后,就不能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的老年中医师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中医老前辈,他们虽然白发苍苍,但对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真是干劲冲天,精神实足,经常济济一堂,举行座谈会,大家交流经验,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发扬作出贡献.有一次,我参加了他们的经验交流会,会上,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年中医师的学富识广;尤其他们的干劲,更使我感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我国医学科学事业,创造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总结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摆在我们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回顾我院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实践,结合中医理论特点,谈谈我们对中西医结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朱颜大夫发言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在浩如烟海的祖国医药书籍中记录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理论知识。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了便于发展有独创性的医药学派打好基础,整理祖国医学文献和开展祖国医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施奠邦(中医研究院院长,京津片古医籍整理负责人):毛主席曾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遗产和宝,大部分蕴藏在古医籍中,因此,整理中医古籍,是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步骤。目前,中医队伍还存在着后继乏人乏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对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讲授针灸学,是根据不同学制、不同对象、授课的教材、课时及内容都有所不同,因材施教。要求学员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把十四经脉的循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一大特长。因此,中医中药事业也应该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不仅为我国而且也要为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在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对他们破坏党的中医政策的罪行做了批判,澄清了一些问题,但是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团结中西医,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创造我国新医学新药学来看,还有进一步深入解决的必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在这一场广泛而深刻地革命中,卫生部门如何为各级党委当好参谋和助手,中医队伍本身在继承发扬祖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支援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提前实现千斤省,百万吨钢和赶上大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同时也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西医学习中医,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省卫生厅于7月上旬举办了中医痔瘘疗法学习  相似文献   

19.
对中医护理特色之一“先进性”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历代医家不断努力,刻苦钻研,使其内容更为丰富。纵观祖国医学宝库,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努力继承和发扬这一珍贵历史遗产,古为今用,把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融入到现代医学护理中。中医护理特色是中医护理学科所表现的独特色彩与风格,具有理论特色、临床特色、教育特色和科研特色等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中医政策下,全国已建立了若干所中医学院、校,积极培养继承与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接班人,使成为有理论有实践的中医工作者。这项既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已责无旁贷地需要我们负担起来了。中医教学是一项新的工作,特别是对我们平素干临床工作的人来说,更加显得生疎。现在愿将我们在教学上初步获得的一些小的成果,有关本草课的教学体会,片断地写在下面,尚望诸同志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