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探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雅  王建华 《北京医学》2001,23(2):91-93
目的 观察246例(315只眼)可疑先天性泪道阻塞并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术的病例。对方法及疗效作一探讨。方法 对可疑患儿行泪道冲洗及探通术。患眼局部麻醉后,清洗消毒,泪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并冲洗泪道之后,以探针从泪小点进针,沿泪道走行直达下鼻道。1周后复诊,必要重复治疗。结果 315只眼中,288只眼(91.4%)为泪道阻塞(泪道阻塞合并泪囊炎174只眼,泪道阻塞97只眼,单纯泪小点膜闭17只眼),泪道狭窄27只眼(8.6%)。治愈306只眼,治愈率97.1%。结论 泪道冲洗及探通术对先天性泪道阻塞有切实疗效,且在临床上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7 例(169眼)经泪道冲洗无效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根据年龄分成四组,采用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针进行泪道探通术,一次探通失败者1周后行第2次探通,观察每组治愈情况并行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 2月龄以下组,11眼治愈10眼(90.91%);2-4月龄组,81眼治愈79眼(97.53%);4-6月龄组,59眼治愈57眼(96.61%);6月龄以上组,18眼治愈16眼(88.89%).先天性泪道阻塞169眼行泪道探通术,1次治愈151眼(89.35%),总治愈率95.86%,其中2-4月龄组一次性探通治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 2-4月龄是进行泪道探通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廖源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96-997
目的探讨机械疏通联合应用维生素E注射液留置泪道治疗先天性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33例(160眼)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眼,对照组80眼,2组均常规方法下行探通术。治疗组行探通术时,留针5 min后向泪道内注入维生素E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治愈65眼,有效11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5眼,有效18眼,无效17眼。总有效率7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26,P〈0.05)。结论泪道探通术联合应用维生素E注射液留置泪道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的130例(147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术后一年内的远期疗效随访结果,以同期因相同原因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23例(136眼)为对照,通过设立不同的手术方式组与年龄组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经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者泪道再阻塞率(5.4%)显著低于经泪道探通术治疗者再阻塞率(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经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者治愈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行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发生再次粘连阻塞的几率更低;并且手术年龄越小,其治愈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方法.方法 治疗先天性婴幼儿泪道阻塞患儿75例.1-3个月内患儿采用内眦部(泪囊区)按摩法,大于3个月龄患儿采用泪道加压冲洗法,隔日1次,累计次数超过5次仍不通者,3个月后采用泪道探通术.结果 8例8只眼经泪囊区按摩通畅,占7.77%;50例68只眼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通畅,占66.01%;17例27只眼用泪道探通法治疗通畅,占26.22%;总有效率100%.结论 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泪道探通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25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泪道探通术中注入透明质酸钠,第7天行泪道冲洗。通畅者再注入透明质酸钠,欠通畅者重复上述治疗。结果 随诊8个月~2年1个月,一次探通治愈者16只眼,达64%,2次探通治愈者2只眼,占8%,好转1眼,为4%,未愈6眼,为24%。结论 在泪道探通术中注入透明质酸纳治疗鼻泪管阻塞,可提高泪道探通术的治愈率,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方法和时机。方法:对168例179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分阶段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改良泪道探通术治疗,以溢泪症状完全消失作为治愈指标。结果:8眼经按摩治愈,治愈率为4.46%,11眼经泪道冲洗治愈,治愈率为6.54%,余160眼经改良泪道探通术治愈155眼,治愈率为96.24%。结论: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提高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愈率。方法:85例患儿中,5例经过2~4周的泪囊按摩结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治疗后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2例经3~6次单纯泪道冲洗结合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后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其余58例经单纯泪道冲洗无效后予以无麻下4号半无损伤泪道冲洗针头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单纯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治愈85例(100%)。结论:以上85例先天性泪道阻塞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单纯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不复发,避免了泪道插管,放置硅胶管等复杂手术,方法简便、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何翠蓉  龙北翰  程均  王永利 《四川医学》2011,32(12):1977-1978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6例,共272只眼。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内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对于一次性即可冲通者可不行泪道探通术,反之则可立即行泪道探通术,探通后注入眼用透明质酸钠。结果246例(260只眼)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59%。结论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提高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治愈率.方法 2-24个患儿中,最早2个月大的患儿开始早期均不采用表面麻醉下用4,5号结膜冲洗针头进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38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先天性泪道阻塞早期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治愈36例(94,74,%),2例治疗数次后失访而无效(5,26%),结论 以上38例通过一次或数次泪道探通术治愈先天性泪道阻塞,不复发,避免了泪道插管,放置硅胶管等复杂手术,方法简便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王唯  沙颖  王飞宇 《吉林医学》2008,29(4):314-31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治疗的最佳时机和有效方法。方法:对1106例(1330眼)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病病因、治疗等特点。对其按摩滴药,泪道冲洗法疗效不显著,进行泪道探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将采用自制泪道探通针,取牙科5、6号麻醉针头,去针尖留5~6cm长度,尖端磨圆钝即成,其特点可注射药液,使泪道探通和泪道冲洗一次完成。结果:在1106例(1330眼)用按摩滴药法、冲洗泪道法,共治愈120例,对疗效不显著986例,1026眼行泪道探通术。经1—3次探通,6个月以下和6个月以上两组患儿疗效分布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8.44%。结论:先天性泪道阻塞按摩滴药、泪道冲洗法能使部分患儿治愈,但是多数病例系泪道膜性阻塞,应尽早采用泪道探通术。笔者认为只要连续冲洗3次以上未通畅者或冲洗后溢脓缓解,但停止冲洗后溢脓加重,年龄大于40d者可考虑行泪道探通术。  相似文献   

12.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梅 《海南医学》2011,22(8):98-99
目的 探讨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76眼婴儿泪道阻塞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应用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其治疗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儿经治疗后76眼一次探通成功70眼(92.1%),二次探通成功2眼(2.6%),三次探通成功1眼(1.3%),3眼(3.9%)经三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0例(420眼)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术后,依据泪道阻塞部位置入不同类型的硅胶管,观察泪道探通一次性成功率,术后患者泪道通畅情况和流泪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一次性探通成功率达99%,术后随访6个月,345例(385眼)患者治愈,好转28例(28眼),无效7例(7眼),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泪道探通联合不同类型的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极低,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机械探通联合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对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87例105只眼泪道阻塞患者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机械探通并置管,置管期间规则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玻璃酸酶混合液,拔管后注入氧氟沙星(迪可罗)眼膏,观察泪道的通畅状况和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诊3个月,89只眼(84.8%)治愈,14只眼(13.3%)有效,2只眼(1.9%)无效。结论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红星  李俊宁 《华夏医学》2008,21(2):294-295
目的:探讨个性化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1例106眼小儿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注药,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86眼一次探通成功,19眼经第2次探通成功,1眼失败。一次治愈率81.13%,有效率为99.05%,无效0.95%。结论:泪道探通术及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注药治疗小儿泪道阻塞简便、快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泪道阻塞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病及中老年人的多发病。以往治疗采用单纯泪道探通术,拔针后常常随即阻塞。近年来,笔者采用泪道探通术加粘弹剂(透明质酸钠)注入联合治疗151例泪道阻塞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术中应用素高捷疗眼膏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 5 7眼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时 ,在泪道内注入素高捷疗眼膏。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其中一次性治愈 40眼 (70 .2 % ) ,二次手术治愈 7眼 (12 .3 % ) ,总有效率为82 .5 %。结论 :泪道探通术中应用素高捷疗眼膏可显著提高泪道阻塞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韦新文 《中外医疗》2010,29(8):71-72
目的探讨门诊鼻内窥镜下行泪道探通联合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管对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对67例75只眼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探通并用硬外麻醉导管行泪道置管,置管期间规则注入庆大霉、地塞米松,拔管后泪道注入四环素可的松眼膏,观察泪道的通畅状况和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诊4个月,69只眼(92.0%)治愈,5只眼(6.7%)有效,1只眼(1.3%)无效。结论泪道探通联合用硬外麻醉导管行泪道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7月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小儿先天性泪道阻塞7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治疗的效果。结果:不同月龄组患儿经过泪道探通术治疗后结果表明,4~6个月龄组1次性泪道探通的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在3组中均最高,分别为96.23%和98.11%,比较显示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泪道探通成功的患儿均获得6~18个月的随访,无1例复发。无假道形成,无皮下水肿,无感染或泪小点撕裂等并发症。结论:小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应积极早期治疗,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泪道探通术。而最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患儿4~6个月龄时,其间1次探通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黎波 《华夏医学》2009,22(4):675-676
目的:探讨泪囊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59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病例先行按摩泪囊治疗,未愈者进一步行泪道冲洗术,仍无效者改行泪道探通.结果:治愈率泪囊按摩为16.9%,泪道冲洗为34.7%,泪道探通为90.6%.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效率更高,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的积极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