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近4年手术治疗的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例117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7例17—70岁年龄段外伤性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患者有44例恢复良好,总的恢复良好率为37.6%,死亡57例(48.7%)。其中,25例61~70岁年龄段患者中,恢复良好仅5例(20.0%),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的脑疝患者预后良好率仅为6.0%。结论有适应症的外伤性特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应尽早手术;老年患者以及手术前双瞳散大的脑疝患者预后差,少数恢复良好者仅见于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收的50饲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及对症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术中死亡.术后45例患者恢复良好,2例植物生存,1例因出现脑疝死亡.GOS分级:Ⅱ级3例,Ⅲ级9例,Ⅳ级10例,V级23例.结论 对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形成,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48例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48例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中,38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0例经保守治疗,24例治愈出院,17例死亡,7例重残。结论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可在短时间内即形成脑疝,危及生命,应严密观察,及时做出正确判断,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是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肖云峰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37-138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20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诊断依据、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20例头颅外伤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在伤后4-24h出现迟发性血肿9例,24-48h6例,48-72h至伤后1周2例。通过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17例良好。重残2例,死亡例。[结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诊断较易,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治疗上除手术清除血肿外,应注意改善脑缺氧、缺血,改善微循环。如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特急性中颅窝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救治体会.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特急性中颅窝硬脑膜外血肿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术前未形成脑疝者3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前脑疝一侧瞳孔散大7例患者中,恢复良好5例,轻残2例;双侧瞳孔散大11例患者中,5例术后未出现大面积脑梗死,恢复良好2例,轻残2例,重残1例;6例出现大面积脑梗死,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其中3例合并脑干梗死患者均死亡.结论 特急性中颅窝硬脑膜外血肿病情发展急速,很快出现脑疝,且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缺少硬脑膜外血肿的典型临床表现,CT易误诊或漏诊.细致观察、准确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和预后.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恢复良好16例,轻残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早期影像学表现为急性颅内血肿合并对侧脑挫裂伤、散在点状出血或小出血灶24例,颅骨骨折28例,其中骨折线跨静脉窦者3例,脑池和脑沟积血26例.结论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有明确的临床特点和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建立绿色通道对抢救急性外伤性颅内巨大血肿病人的价值。方法统计94例急性外伤性颅内巨大血肿、脑疝进行手术过程的情况。结果94例急性外伤性颅内巨大血肿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一旦确诊,血肿较大应及早手术,如延误治疗常可导致不良后果。尽快解除颅内压增高和脑受压,有利于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特急性颅内血肿的发展规律、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近6年121例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的分析研究,找出特急性颅内血肿的发展规律,发现最佳手术时机。结果根据COS评分判断预后,非手术治疗43例,恢复良好21例(48.8%),中残7例(16.3%),重残3例(7.0%),植物生存4例(9.3%),死亡8例(18.6%)。手术治疗78例:恢复良好38例(48.7%),中残10例(12.8%),重残9例(11.5%),植物生存9例(t1.5%),死亡12例(15.4%)。结论对入院有误吸、低血压、缺氧情况存在及颅内多发血肿早期尽量保守治疗,改善供氧,动态CT观察,选择好手术时机可避免或减少脑膨出发生。对迟发血肿导致脑膨出,根据头颅CT和临床表现分析脑膨出原因,采取正确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颅术中、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技巧。方法分析27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胀采取术中B超扫查或术后出现病情变化及时复查头颅CT的方法,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尽快行手术治疗。结果27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预后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6例、死亡5例,植物生存0例,死亡率18.5%。结论术中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膨胀应考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存在并行术中B超扫查,术后的观察过程出现意识变化及一侧瞳孔散大时即复查头CT,能迅速确定诊断及血肿的部位,及时手术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刘俊 《现代保健》2010,(25):46-47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4年1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后颅窝血肿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病情变化及出血量的多少而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54例患者中,保守治疗14例,恢复良好13例,死亡1例 手术治疗40例,恢复良好32例,伤残4例,死亡4例.结论 创伤性后颅窝血肿有着不同于幕上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意识障碍早期较轻,小脑受损的特异性症状如眼球水平震颤、共济失调等较少见,而头痛、呕吐、颈抵抗等非特异性症状较多见,易突然发生枕骨大孔疝.早期严密观察及动态CT检查,抓住手术时机,及时手术,妥善处理,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王晓宏  陶建坤 《现代保健》2011,(26):142-14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经验与体会。方法统计本院5年来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005—2010年共收治急性颅内血肿576例。手术和保守治疗死亡率分别为19.5%和10.7%。结论CT的临床使用使患者得以及时准确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外伤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 ,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可预测因素及早期诊治要点。方法 对 19例在术中及术后继发对侧迟发血肿的病人 ,就其致伤原因、致伤部位与迟发血肿部位 ,原发血肿清除与迟发血肿形成的关系 ,临床特点与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例对侧迟发血肿病人均行血肿清除手术 ,其中 5例死亡 ,手术死亡率为 2 6 3%。结论 急性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存在可预测性因素和明显临床特点 ,术前做出预测并能早诊早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25例进行即时B超检查,对颅内尤其是对侧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探查,明确脑膨出原因。结果术中B超扫查25例,迟发性血肿18例,其中同侧脑内血肿4例,对侧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1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7例。B超引导下手术清除血肿18例。术后23例进行CT检查,损伤部位和范围与B超及手术发现完全一致。结论手术中发生的脑膨出病例,死亡率和病残率很高,术中B超探查对查明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指导手术具有重要意义,对多发性颅内血肿能准确定位。具有即时,无创伤,操作方便,减少患者搬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伤后治疗结果良好12例,轻残6例,重残10例,死亡13例。结论 部分颅脑损伤患者可在早期手术后形成非手术区域的迟发性血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只要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和处理即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致去脑强直患者的受伤类型、年龄、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颅脑损伤致去脑强直病人救治,7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颅内血肿清除术53例,去骨瓣减压29例,内减压17例,保守治疗10例.结果单纯颅内血肿、后颅凹的损伤、儿童及青年预后相对较好;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或伴脑肿胀、原发脑干损伤预后差.结论颅脑损伤的类型、年龄及治疗方法对病人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脑膨出形成原因及相应治疗。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长时间脑疝,创伤后休克、呼吸道不通畅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是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恢复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6例,死亡10例,死亡率35.7%。结论分层次减压联合血压监控对预防脑膨出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的现象及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快速消散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6例于次日(24h)复查头颅CT示血肿消失,4例72h后消散,中线结构恢复,环池清楚,2周后出院,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主要发生机制是因为脑脊液对血肿的稀释和因脑萎缩导致血肿的重新分布,颅底骨折、适当的高颅压也有助于血肿的消散。  相似文献   

18.
Demographic trends are reported concerning three types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oncussions, cranial fractures, and intracranial contusions/ haemorrhages) among children in Denmark of 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14 years, for a fifteen year period from 1979 through 1993. The data were derived from a national computer-based hospitalization register and include 49,594 children, of whom 60% were boys and 89% had suffered a concussion. Virtually all injuries were the result of accidents. A major finding was that there has been a general decline in the incidenc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especially for boys from 5 to 14 years old, suggesting a degree of success in preventive measur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road safety. The incidence of fatal cases of intracranial contusions/haemorrhages approximately halved over the 15 year period. However, as a proportion of all diagnosed cases, mortality from intracranial contusions/haemorrhages remained fairly constant at about 22%, perhaps because there have been no markedly successful innovations in acute care. Among children surviving a intracranial contusions/haemorrhages, rather considerable numbers were found to have been awarded disability pension at ages under 30.  相似文献   

19.
陈春林  何汉杰  黄志勇  陈力行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37-1037,1040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处理、提高疗效。方法:对2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有瞳孔和意识改变的患者及时行CT检查。结果:CT检查后均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18例,保守治疗7例,治愈11例,轻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4例。结论: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