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肢创伤是常见多发的损伤,因而,手术室清创肢体是经常的工作,从2002年4月,我们设计了用于四肢清创的手术清创车,经2年多时间的应用,清创车具有实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陈莉  张继明 《护理研究》2006,20(5):1237-1237
根据野外战伤救治及门急诊清创小手术需要,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多功能手术清创车,集清创、手术为一体,经132例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肢创伤是常见的多发损伤,因而,手术室清创肢体是经常性的工作.2003年9月,我们设计了用于四肢清创的手术清创车.经临床应用,发现清创车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改进清创车的结构和工具,达到了方便实用的目的,现介绍如下. 1清创车的结构 清创车由操作台、水槽、水桶、车轮、推手等5部分组成,整个清创车的长×宽×高为86 cm×42 cm×82 cm,见图1.清创车的高度不应低于手术台的最低高度,水槽底部应设计为斜形,便于清创后的水流向低处的排水孔.同时配备5L容量洒水壶1个,按压式皂液1瓶,按压式压力冲洗壶1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智能温控清创车在手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行手指显微血管吻合术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使用新型智能温控清创车的观察组132例和使用传统清创车的对照组128例,比较2组术中血管痉挛发生率、术后24 h血管危象发生率、医护人员使用新型智能温控清创车满意度及患者使用舒适度。结果 2组手显微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舒适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智能温控清创车能有效改善血管痉挛,提高医护满意度,对显微外科手术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肢开放性外伤是手术室常见的急诊手术。由于清创时需要大量地应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冲洗创面,常会导致污水流向地面,影响了手术间的整洁。我院2002年设计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清创车(Z—QCC型清创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四肢开放性损伤临床较常见,清洁的手术环境对于病人十分重要。目前,国内没有理想的清创设备,我们根据临床需要自行研制手术清创车,其特点是集清创与手术为一体,封闭式管道,使手术过程整洁,减少污染机会。经206例手术使用证明效果良好,非常适用、方便。1材料与...  相似文献   

7.
以前,笔者所在科室常用的清创车是由婴儿车床改进的多功能带盖漏斗型小车,清创完毕后,盖上盖又作为缝合手术的操作平台,不方便对其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尤其当有群伤事件发生时,一位又一位的患者在同一台清创车上进行清创缝合,容易造成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染。在血液传播性疾病日益蔓延的今天,为了尽量消除由清创车造成医院感染的隐患,2007年12月,我科自行设计了局部可拆卸,方便彻底进行消毒、灭菌的清创车,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反复研究与实验制作了一种专门用于四肢的手术清创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我院将一次性无菌手术台布应用到急诊清创术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打开手术台布,解去胶带,将手术台布固定于伤口处的床边,一边塞入患者身体下,对边用组织钳固定手术者胸前,出水管置于污桶内,朝患侧将手术床倾斜15°。优点:清创术中大量冲洗盐水和消毒液自出水管流入污桶内,避免了患者血液和冲洗液污染患者;加强了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避免使用清创车后,由于清创车处理不彻底而造成再污染;取材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一次性手术台布在清创中的应用@于丽$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行研制了一台手术清创车,患者经过3年的临床使用,手术患者62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清洗伤口是保证外伤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务工作者积累了不少经验,由木制清创桌改进至目前各种不锈钢清创车。尽管如此,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核算、清洗消毒等问题。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一次性清创袋,经过临床应用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延平  李霞  华靖 《护理研究》2012,26(27):2592
清创术主要用于全身开放性损伤需要尽快处理伤口,进行止血、缝合或皮肤烧伤、烫伤、伤口感染需要冲洗的急诊手术病人。传统清创台使用的是漏斗形,它的缺点:①没有弧形边框,清创部位不能放入槽体内;②清创槽太小,清创范围、部位比较局限;③在冲洗的过程中冲洗液、血液、污染液溅湿手术台、地面、病人及医务人员的鞋和衣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清创车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上肢骨折(如尺骨骨折、桡骨骨折、肱骨骨折等)手术一般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传统的不锈钢清创车放置患肢进行手术时,术中不便于透视;配套的托手架因为面积过小,不便于手术医生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应用的清创车主要适用于四肢清创,且清创车固定,不可调节,不可拆卸。对头面部外伤患者清创时,将患者颈部垂至床头边缘,清创车置于头部下方。此方法使患者颈部呈后伸、后仰状,颈部过度牵拉,造成颈、喉部肌肉紧张、颈肩酸痛,影响呼吸系统的通畅,且头颈部不固定。为使病人舒适、头部固定,只好在手术床上清创,结果头面部清创不方便,且在清创过程中废物收集不便,大量冲洗液、血液、消毒液等污物飞溅至手术床、地板上,污染病人衣物、床单,既影响伤口的清洗愈合,又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和术后清洁消毒工作的难度。为此,我院根据颈椎生理…  相似文献   

15.
急诊清创缝合术是战时处理各种创伤必要而有效的手段 ,现有四肢的冲洗车功能单一 ,在治疗过程中常需对病人进行搬动或翻转 ,移动肢体 ,既不利于稳定病情 ,又会增加病人的痛苦 ,同时还会给医生手术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经过 2a时间研制出YS—军用多功能移动式清创缝合床 ,经临床  相似文献   

16.
陈莉  张继明 《护理研究》2006,20(14):1237-1237
根据野外战伤救治及门急诊清创小手术需要,自行研制了一种简易多功能手术清创车,集清创、手术为一体,经132例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材料及制作1.1主体结构做一铁架车,高54 cm、长50 cm、宽50 cm,每根支架横断面为2 cm×2 cm。1.2辅助结构取厚度为1 mm、长50 cm、宽50 cm不锈钢板固定在E′、F′、G′、H′上,距ABCD平面高度为43 cm,板面中央可放高度为29.5 cm的污桶。再做长9 cm、宽9 cm的方孔槽固定在ABCD平面上,槽深度为10 cm。最后再做长50 cm、宽50 cm铁板A1B1C1D1用合页固定在AB支架上,并悬于AB侧,板面以AB支架为轴…  相似文献   

17.
四肢开放性外伤是手术室常见的急诊手术。由于清创时需要大量地应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冲洗创面,常会导致污水流向地面,影响了手术间的整洁。我院2002年设计使用了一种新型的清创车(Z-QCC型清创车),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不锈钢车架、不锈钢水池、不锈钢水桶,以及塑料螺纹管等。(2)制作方法。做一不锈钢车架,高82cm,分上下2层,上层长75cm、宽43cm,四角做成圆角以方便使用;下层长60cm,宽43cm,为一不锈钢板台面,距底部约18cm。车架下装4个万向轮(直径10~12cm),其中对角的2个装有卡子,起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杜静  李学技 《天津护理》2010,18(1):48-48
急诊肢体开放性外伤病人需尽快处理伤口,进行止血、缝合手术。清创时需要大量的冲洗液冲洗伤口,清洗液、血液、污染液体流出,容易溅到手术台、地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衣服和鞋,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肢体创伤治疗车,用于肢体开放性外伤病人的清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新宇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0):875-875
既往下肢外伤清创术中多用手外伤清创车。由于下肢外展度有限,以及手外伤清创车水槽内径相对过小等原因,术前清创时易使清创的液体散溢在地面和手术床上。而术中再次清洗创口时,也会因创口位置、液体用量多等原因弄湿无菌单。鉴于上述弊端,我们将关节镜台套巧妙应用在下肢外伤清创术中。根据下肢创口位置及创面大小,选择一次或两次使用关节镜台套。下面按双下肢股部创伤介绍其使用方法。1术前清创首先将关节镜台套铺置在床单上的下肢部,导水管尾端置于污桶内,然后将病人抬至手术床上并使下肢置于关节镜台套上,调解手术床为头高脚低位。清创…  相似文献   

20.
外伤清创是降低创面及伤口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而简单方便的清创台给手术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的便捷,我院2001年自行设计的四肢手术清创台,在使用过程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