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高血压并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104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52例,均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采取专科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3月后用药依从性及干预前后血压、血小板、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依从性佳48例,占92.31%,对照组37例,占71.1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16.20±3.17)分较对照组(11.14±2.90)分显著较高(P0.05);护理实施3月后,两组SBP、DBP、PLT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BP、DBP、PLT分别为(126.16±13.71)mm Hg、(85.00±9.64)mm Hg、(94.20±21.48)×109/L较对照组干预后(131.08±14.61)mm Hg、(87.14±10.39)mm Hg、(99.31±20.06)×109/L显著较低(P0.05),两组凝血三项a PTT、TT及PT组内比较、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理路径可通过提高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保障了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抗高血压药物器官保护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血压病在中国的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 ,因其可导致心脏、肾脏、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并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故其治疗的达标率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 ,在国际高血压循证试验的带动下 ,我国高血压治疗在靶目标值的控制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 6类一线降压药物 ,均能一定程度控制血压水平 ,但是否可以有效的保护重要器官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临床试验将从发病机制、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器官保护几方面为临床提供一些新的数据。1 血压水平增高与器官损害的程度相关血压水平对心血管疾病危…  相似文献   

3.
钱卫民 《循证医学》2006,6(3):151-153
4 背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对血压相对正常或有临界性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有益,但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4.
韩春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612-4614
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引起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高危因素,我国是世界范围内高血压的高发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达到2亿,约占全球高血压总数的1/5。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肾衰、心衰等疾病的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病风险,高血压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5月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予以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7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通过冠脉造影或冠脉CTA证实冠脉血管存在有意义狭窄病变,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片,对照组同时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实验组接受替格瑞洛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血小板聚集率(MPA)以及血小板反应指数(PRI)。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33例(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25例(73.53%)。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MPA、PR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予以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药物治疗对策。方法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50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50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88.0%,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者为主占46%;药物治疗单用以ACEI为主占48.2%,联用占42.7%。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老年人占比例较大。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所占比例较大。药物治疗应用频率以ACEI占比例较大,联用以ACEI+CCB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血管病的关键。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 ,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近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 (JNC)发表了第七次报告 (JNC 7) ,欧洲公布了“高血压治疗指南2 0 0 3”(简称“欧 2 0 0 3”) ,对今后高血压防治提出新的指导意见。本文结合以上报告和一些临床结果 ,对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行进一步评价。1 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总危险性。根据现有临床试验的结果建议所有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至少应降至 18.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针对高校教师以脑力劳动为主和普遍缺少运动的特点进行高校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趋势分析。方法:对我院2年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的统计。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销售逐年上升,占年度药品总销售金额的21%以上。其中,CCB钙通道阻滞剂由于其品种多、可选择性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占据用药的主导地位。ARB、ACEI、虽然品种不多,但相对金额较大,两者也有一定比例。结论:研究表明我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外总体状况相符,基本达到社会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年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94例资料。结果 :94例患者 131支冠状动脉的 15 1处病变共置入支架 112枚 ,手术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 99.1%和 97.8%。术前病变平均狭窄为 (92 .8± 4.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5 .4± 8.1) %。因球囊扩张后不理想占 43.7% (4 9枚 ) ,PTCA并发夹层、急性闭塞或濒临闭塞占 2 5 .9% (2 9枚 ) ,选择性置入支架占 30 .4% (34枚 )。严重并发症 2例 (2 .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疗效好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吸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即刻结果与吸烟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自2002年11月至2005年7月间我院所有冠状动脉造影者289例,按吸烟与否分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两组.吸烟组168例,131例(78.1%)接受 PCI术,非吸烟组121例,102例(84.3%)患者行 PCI术.结果:在冠脉介入术的吸烟组中32例有PCI相关血管PCI后的慢血流现象.而非吸烟组有此现象的9例,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12.35,P<0.05).结论:吸烟患者PCI术中相关血管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评价吸烟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DES-PCI)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2 年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6 年7 月至2008 年4 月间进行血运重建治疗的206 例吸烟的三支病变患者,分为PCI组(108 例)和CABG组(98 例),观察术后2 年2 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的差异。结果PCI 组与CABG组2 年MACCE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5%:12.2%, P>0.05),PCI 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2.0%, P<0.05)。2 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8.2%, P>0.05),其中年龄与左室射血分数是影响预后的( P<0.05)。结论吸烟的三支病变患者行DES鄄PCI 进行血运重建治疗与行CABG治疗在2 年内疗效相当,年龄与左室射血分数为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极大。文章从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及一般护理、医疗护理指导及急救知识的普及、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临床护理在冠心病的治疗和转归以及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Transradia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RA)与经股动脉(Transfemoral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FA)两种途径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2014年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 0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进,对照组中患者以经股动脉(TF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经桡动脉(TR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2.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造影剂量:观察组中患者的穿刺时间及手术之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造影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两组患者直接差异较明显。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均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方法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拟诊冠心病的 178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Bili T)、直接胆红素 (Bili D) ,并计算间接胆红素 (Bili I)水平。结果 ①与冠脉造影阴性者相比 ,阳性组患者血清Bili T、Bili I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②冠脉狭窄程度和范围与胆红素浓度无相关关系 ;③急性冠脉病变时胆红素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胆红素对冠状动脉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血压(EH)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3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06例,女68例,平均年龄(58.1±10.1)岁(范围31~81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合并EH的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少于(31.5%vs51.3%)未合并EH的冠心病患者(P<0.001);冠状动脉2支(37.5%vs8.6%)和3支(27.2%vs14.8%)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未合并EH组(P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升主动脉内径是最佳的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参数。结论: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居多,提示对这部分患者强化降压治疗可能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