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科学健康观   总被引:6,自引:22,他引:6  
医学模式转变在中国开展以来,中国卫生事业的绩效不增反减.这从侧面提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系统联系性,非一个医学模式所能概括.说明需要有新的理论构架能促进医学的发展--科学健康观.其核心是:人民健康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生态发展的主要综合指标之一,促进人民健康是执政党、政府及全社会的重要责任和共同目标,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和谐发展和改革来促进人民健康,寓人民健康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中,通过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健康型社会--促进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
李恩昌、郭继志等众多学者历经七年潜心研究,最终著成的《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一书,近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为该书作序,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李恩昌、郭继志等众多学者经过7年研究撰写的《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一书,近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为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 该书从我国卫生绩效50多年变化的历史总结出,国家决策者和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认同和支持力度是影响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书讯     
由李恩昌、郭继志等多位学者经过7年研究撰写的《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一书,近日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教授为该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上海市  相似文献   

5.
科学史的研究表明,交叉科学总是诞生在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的逻辑交叉点上。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理论的提出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医患沟通现状的简述,指出了科学健康观在现代医患沟通中的积极促进作用,包括:改变医患在沟通中的固有模式和不正确认识;使医者更加重视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医者认识人的健康本质及所涉及的诸多层面;促使医者在与患者沟通中实现“人是目的”;把医学观念变成政府和社会观念;切实促进新医学模式的形成;提升医患素质,促进健康型医院和健康型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文章合为时而著",这既是古训,亦是当代学者的责任与使命。"为时而著",意味着对时代的关注,对科学决策、促进社会进步的学术良心。由李恩昌、郭继志、张杲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即是这样一部力作,更是做好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作。著名医学家吴孟超院士在给该书作的序中说  相似文献   

8.
健康观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健康是每个人的最大愿望与追求,维护自身健康需要每个人做出终生努力。“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观念已过于陈腐,这种观念产生于温饱未果、经济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现在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科学文化提高了,健康观念应当建立在更进步、更科...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F0004-F0004
1.健康伦理学的新问题:全球变暖的伦理问题及对策;低碳经济的健康意义;健康型社会与伦理;科学健康观的伦理蕴含及意义。2.生命伦理学的前沿问题:生物制造的伦理问题;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其他生命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4):536-536
“健康中国”是中国人的健康梦,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之一,而实现这一追求和梦想,必须有理论创新驱动,而科学的健康观是健康中国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蕾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8):1389-1390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通常认为健康等于没有疾病,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生活适应性良好的完满状态”这一定义,肯定了传统健康观中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的观点,同时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纳入了健康定义。教育是一个终生的概念,21世纪对护士的一个最大挑战是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12.
成丽娟 《吉林医学》2010,(34):6414-6415
医院的宗旨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医院健康教育是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有着自己构成:首先,健康教育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工作,它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需要我们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同志有着广博的健康知识和多学科的理论修养。其次,健康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因为健康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传统道德等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严重的环境恶化、社会政治、技术巨变及快速的都市化等构成对人类健康的一种严峻挑战,在许多学科和职业领域引起了新思维、新方向的变革。卫生健康服务,环境保护需求费用加大与经济来源紧缩之间的矛盾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相关的全球生态危机和健康影响所带来的新的健康危机。为此,需要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用生态学的思维来处理健康危机。  相似文献   

14.
大医学观、大卫生观告诉我们:国民的健康水平不仅取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而且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为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保障,但因为社会各种具体制度层面的问题而造成健康损害仍然大量存在。因此,在研究和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样关注社会具体制度层面对健康产生的各种影响,努力减少“制度性健康损害”,有力地促进国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5.
政治的医学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社会医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影响居民健康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心理因素都予以一定的重视和研究,为人民健康作出了贡献,但是,对于在影响人健康因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政治因素。学术界至今涉及较少,已成为医学研究中一个薄弱的环节,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医学史是通过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与医学的关系来研究整个医学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说明医学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它科学的联系,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科学。近20年来,我国不少医药学院都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有没有必要学点医学史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1卫生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医学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医学是一种应用技术科学,是人们在各种社会条件下保持并增进健康,预防并治疗疾病以及延长寿命的科学体系。它包括医学实践与医学理论,是在积累、考察并总结人民…  相似文献   

17.
围绕健康道德的研究历经概念的探讨、全方位的理论延伸到成为健康中国的精神动力三个阶段。主要探讨的是作为伦理学范畴的健康道德,在各个时代为公共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其理念在发展中逐步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及文化多个领域。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健康道德在维护个体健康、解决社会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建设健康中国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健康中国战略凸显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是民族兴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健康与人民健康应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生态健康是人民健康的环境基础,人民健康是生态健康的价值归旨;党和国家坚持立足人民,建立大健康、大生态制度以树立相对稳定的健康价值取向、价值范式和价值追求。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主体需要努力形成统一的责任共识,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明确实践主体的道德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最终达成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9.
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四维健康”观是当前中西医对健康内涵的共同认识。但从中医学和中华传统文化角度而言,对生殖能力的特别关注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房室养生体系,恰恰是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的特色学术领域。因此,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马烈光教授在多年研究《黄帝内经》养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实践,针对“四维健康”存在的不足之处,创新提出了“生殖健康”的观念。生殖健康,是中医学及传统文化的特色理论,是健康的维度之一,在当前开放的社会及学术背景之下,重新提出并研究中医生殖健康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区护理在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健康的世界,“人人要健康,健康为人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口号。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准的提高,对健康的追求普遍提高;健康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现代医学观点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完整的健康观念是指生理的心理的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随着老年人的增加,慢性病的增多,医疗费用也将随之上升。但如果预防工作做好了,疾病减少了,医疗费用也会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