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人文关怀与医患关系之间的关系,以"人文关怀"和"医患关系"为主题词,在国内外相关数据库(2003~2012年)进行检索,共收集到821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深入分析;采用频次统计法对医患关系紧张所产生的成因、解决对策及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等内容进行分类汇总和统计,并按频次进行重要程度排序;最后提出只有在分析医患矛盾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才能有效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医院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对患者和医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中医疗质量、医患沟通程度和工作态度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费用,门诊、住院的便利和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结论有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应注重医疗质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加强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3.
耿吉英 《当代医学》2013,(5):124-125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文关怀在骨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山东省武城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受治的77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包含人文关怀的护理手段,患者对环境的不适应、焦虑和疼痛等均得到有效纠正,有效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能够使患者获得舒适治疗,提高心理安全感,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新型的和谐医患关系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对目前我国医患关系存在着不和谐,医患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行探讨。本文就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进行分析,以期对医院的管理层在制定管理方面及医务人员在第一线有一定的参考,对共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基于半结构深度访谈法探讨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医临床研究中应用定性研究深度访谈法的基本步骤、规范以及数据分析,通过应用范例为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决策提供相关依据。运用半结构深度访谈法对8个对象进行预备访谈,并在其基础上对12个对象进行正式访谈,然后转录成逐字稿分类存档。采用扎根理论对个案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跨个案综合分析。通过范例研究中的正式访谈分析得出3对关系、3种被优化的态度以及3个关注方面,最终建构出9个围绕方案优化的研究者反应模式概念分析图。本研究以国家大型课题的部分研究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目前国际上定性研究比较成熟的访谈法研究程序对12个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将访谈所获数据进行全面而严谨的分析,构建了以围绕方案优化为核心的研究者反应理论模式。通过范例研究的探索,为将来中医临床研究领域里引入定性研究深度访谈法奠定了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6.
加强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雁  王艾 《中国医院》2009,13(9):34-3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结合肿瘤患者的特点,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对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实施医学的人文关怀对肝硬化患者身心康复十分必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根据疾病特点及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实施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建医患信任;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院等部门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医院,关键在于以优质温馨的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以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高度的人文关怀管理模式为基础,阐述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进而围绕强化员工培训、加强制度建设拓展服务范畴、关心职工生活等方面的实践,就如何构建和谐医院进行了尝试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加强人文关怀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医院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为患者提供一个友善、亲切、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人类的优点、价值,目的在于促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豁达开朗的性格,提高个体、群体、社会的幸福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总结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医患双方对医疗服务认识存在差异、医疗中的人文关怀减少、医患双方彼此缺乏信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养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与体验,需要转变科室、个人的工作观念;加强人文关怀的临床应用;转变患者的观念、态度;提升医患之间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1.
在伦理学视阈下对新型医患关系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并对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经济属性和法律属性进行分析,提出建构新型和谐医患关系应从4个方面着手:从伦理层面上尊重患方的应然权利;以敬畏生命、追求健康为基本医学道德准则;拓宽医患沟通渠道,提高医患互信;趋德从善,舍过度医疗而求人性服务,以期为建构新型的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医患沟通因具有辅助医疗诊断、增强患者信心、缓解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等作用,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建立第三方监督调解制度、积极转变思维模式、提高沟通技能、正确使用沟通方式方法、加强人文关怀与知识普及。真正做到在“以人为本”的医学模式下,缩小医患双方的距离,逐渐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流、精诚合作的新型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晓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18-19,54
抗震医疗救助中潜藏着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诸多不利因素,医患之间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工作强度大,医患双方共处艰苦环境造成工作难度大,特殊境遇下患者知情同意权难以有效实现。但是,凭借正确的政策支持和舆论导向,凭借医护人员对患者强烈的同情情感,医患关系和谐、融洽,这一事实将对长远的医患关系建构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医患关系紧张是我国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和谐医患关系的构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务社会工作者从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的角度介入医患关系,从而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将医学职业精神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重塑医学诚信、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认为只有促进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强化利他主义精神;改变传统医患关系模式,坚持患者自主原则;培育职业责任感,营造高尚医风;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加医患沟通,重塑医患信任、患者利益至上、重塑医学诚信、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的医学职业精神,并充分挖掘社会、道德和文化等因素力量的支持,才能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保证乡村卫生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医患关系与病人满意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满意度反映了病人的主观感受,它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医患关系是影响病人对医院满意程度的重要组成因素。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加强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忠诚度的桥梁。建立确实有效的满意度管理机制,在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促进医患和谐的同时,带来的不仅是一个医院的声誉提高,也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现状的媒体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媒体因素不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导性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媒体因素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影响并寻找其对策,对缓解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医患信任的视角,对“新医改”过程中出台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其中“收支两条线”政策的实施改变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模式,消除了一些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体制因素。“公共卫生均等化”等政策引导了乡镇卫生院服务方式的转变,入村服务和健康管理增加了卫生院医生和患者的亲密程度,从而构建了医患信任的基础。但同时为保证“新农合”等制度的顺利运行,卫生院也实行了各种限制开药的措施,再加上来自“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的限制和规定,导致乡镇卫生院患者就诊满意度下降,并倾向于把这些随新政策而来的不便和不适应归咎于乡镇卫生院和医生,产生了误解,成为新政策磨合时期维护医患信任的新困难。  相似文献   

19.
患者在需求层次方面的满意与否是医疗投诉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基本服务设施,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求;实施有效管理,加强医疗环节质量控制;倡导人性化诊疗服务,提升人文关怀水平;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20.
医学实习生岗前法规培训对防患医疗纠纷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培养医学生法律意识,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学生的从业素质,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7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实习的两届254名医学生进行和谐医患关系意识调查。结果经过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及行为规范培训的08届学生在实习前与未经过学习和培训的07届学生在实习前的行为完善,处理纠纷的能力上存在差别(P〈0.01)。结论实习生在校期间对其进行卫生法规教育、医患纠纷防患意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有必要的,而且应作为一项常规教育坚持进行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