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u BC  Chu SL  Wang JG  Wang ZH  Wang GL  Gao PJ  Zhu D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4-1147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421例EH患者和207例正常人CYP11B2的-344T/C基因型.用放射免疫法测328例EH患者基础PRA、血浆AngⅡ和Aldo浓度,其中279例患者同时测定激发PRA和血浆AngⅡ浓度.结果 EH与正常对照组间-344T/C多态性的基因型(P=0.61)和等位基因频率(P=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后,328例EH患者中TT基因型者血浆Aldo浓度(213.5 pmol/L)显著高于TC (163.5 pmol/L)和CC(141.5 pmol/L)基因型者(P=0.02). 而不同基因型间基础PRA(P=0.63)和血浆AngⅡ浓度(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发时279例EH患者中CC基因型血浆AngⅡ浓度(81.9 pmol/L)显著高于TC (52.2 pmol/L)和TT(49.5 pmol/L)基因型(P=0.02).结论 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EH患者血浆Aldo水平及激发血浆AngⅡ浓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姚晓光  李涛  李南方 《农垦医学》2007,29(4):266-26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48名新疆哈萨克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正常对照1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T1R基因T573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TT、TC和CC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为0.6269,0.3575和0.0155,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0.5032,0.4323和0.0645,两者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χ2=9.049,P=0.011).在EH组中T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8057,C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1943,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94和0.2806,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分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 ).结论:T573等位基因可能是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T573T基因型和T573C基因型新疆哈萨克族可能更易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48名新疆哈萨克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正常对照1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T1R基因T573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TT、TC和CC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为0.6269,0.3575和0.0155,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0.5032,0.4323和0.0645,两者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χ2=9.049,P=0.011)。在EH组中T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8057,C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1943,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94和0.2806,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分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结论:T573等位基因可能是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T573T基因型和T573C基因型新疆哈萨克族可能更易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血管紧张素转移蛋白受体2基因(Angiotension Ⅱ Receptor 2,AGTR2)rs5194变异对阿替洛尔和卡托普利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284例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洛尔组(118例)和卡托普利组(166例),治疗3周,采用LDR-PCR测序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观察不同基因型治疗前后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 Ⅱ,A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变化。结果:卡托普利组AGTR2基因rs5194 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40.7%、25.6%、33.7%,阿替洛尔组为41.4%、16.6%、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5194位点各基因型组间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变化亦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基因AGTR2基因rs5194变异与卡托普利、阿替洛尔降压效果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s5705基因型与研究对象服用降压药物前后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新疆18~69岁1 218名哈萨克族农牧民进行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筛选出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并未接受过降压治疗和无其他并发症的40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和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2组均服药3周,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检测研究对象肾素基因rs5705基因型,分析其与服用降压药物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及相关临床表型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肾素基因rs5705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平衡;未发现肾素基因rs5705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用药前后水平变化有关。结论: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基因rs5705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用药前后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萨克族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人群心房利尿钠肽(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检测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247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45名正常人群(对照组)T1766C基因多态性。结果:哈萨克族正常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T1766C基因多态CC、TT、TC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0.025、0.119、0.857和0.020、0.199、0.780,C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0.453、0.547和0.411、0.589,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组及对照组ANP基因T1766C的C及T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787,P=0.181),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5.932,P=0.052)。结论:ANP基因T1766C多态性与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61名健康受试者AT1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其AngⅡ和ET,并进行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①EH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血浆AngⅡ、ET水平差异显著(分别为t=5.56,P<0.01和t=5.39,P<0.01);②EH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AT1R基因型频率有显著的差异(χ2=10.32,P<0.01),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亦有显著差异(χ2=8.71,P<0.01);③AngⅡ在AA、AC和CC 3种基因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ET在3种基因型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ET活性在CC型>AC和AA型。结论AT1R基因1166位点的变异参与高血压的发病,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AT1R基因A1166C位点变异可能部分通过升高ET而参与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及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06例健康献血者,分别应用PCR-RFLP检测AT1R 1166A/C基因多态性,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ngⅡ含量。结果:肝硬化组血浆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Child-Pugh C级、B级组的血浆AngⅡ含量明显高于A级组(P<0 05),而C级组与B级组的血浆An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伴有腹水组和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血浆AngⅡ含量也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和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 1166A/C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肝硬化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AngⅡ含量明显升高,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门脉高压症的发生密切相关,AT1R 1166A/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新疆哈萨克族 198 例EH患者(EH组)及130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基因 A1166C多态性检测,观察AA、AC和CC不同基因型以及该位点A、C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AA、AC和CC基因型在EH组的分布频率为0.772 8、0.222 1和0.005 1,在对照组为0.761 5、0.238 5 和 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1166 与 C1166 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中分别为 0.883 8、0. 116 2,对照组中分别为0.880 8和0.119 2,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基因 A1166C分子变异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赵卉  谢建新  刘霞  王忠  陈雪玲  谢菁 《农垦医学》2004,26(6):397-39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二外显子M235T分子变异与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RFLP)方法对71例新疆哈萨克族血压正常者与76例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M235T分子突变的检测。结果:EH组TT基因型的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37、0.513,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女性EH患者与女性对照组中差别更大。结论:AGT基因TT基因型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对女性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脑卒中伴发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10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伴发原发性高血压76例)、106例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及64例正常人的ACE基因的缺失/插入(D/I)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结果:脑卒中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EHT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脑卒中伴EHT组与无伴EHT组比较,Ⅱ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而DD基因型频率则明显降低。脑卒中伴EHT组Ⅱ基因型频率高于EHT组,而DD基因型频率远低于EHT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脑卒中伴EHT组的平均年龄较其他组高。脑卒中组脑卒中伴EHT组Ⅱ基因型患者的AngⅡ水平均比DD基因型患者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Ⅱ基因型携带者可能具有卒中易感性,原因可能与其AngⅡ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20)A/C位点变异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经典的饱和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哈萨克族人高血压组(125例)和正常血压组(74例)白细胞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鉴定不同个体AGT基因(-20)A/C位基因型的类型,观察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1)哈萨克族人AGT基因存在(-20)A/C变异。(2)AGT基因(-20)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为0.69、0.26、0.05和0.65、0.32、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2,P〉O.05);A、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2、0.18和0.82、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O.05)。(3)AGT基因(-20)A/C位各基因型组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AGT基因(-20)A/C变异可能与哈萨克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寻找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遗传标记。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在研究人群中,AGT基因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3和0.37,其中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9和0.41。CC基因型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达50.00%,明显高于TC基因型组(17.02%)和TT基因型组(16.76%)(P〈0.05),此趋势在男性人群中表现更明显(P〈0.01)。突变纯合型(CC)与杂合子(TC)、野生型(TT)相比,SBP和DBP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携带AGT基因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个体可能有较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倾向,且在男性人群此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90例妊高征患者和9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AT-1R基因型;同时以放免法测定其外周血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结果两组均存在A1166C、C573T的基因多态性,而在87、186、1082和1517核苷酸位点均未发现基因多态性.其中妊高征组C-1166等位基因、AC/C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73位点T等位基因、TT基因型的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Ang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1R A1166→C变异基因是妊高征发生的独立相关变量.结论AT-1R A1166位点变异(A→C)与妊高征的发生相关,可作为妊高征发病易感性的标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T1R)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地区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以及正常血压对照组(C组),EH组纳入研究对象200例,C组纳入232例。应用PCR技术检测EH组和C组的AT1R基因A1166C点多态性。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内蒙地区蒙古族群体中AT1R基因A/C多态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EH组和C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H组人群AC+CC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C组。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同内蒙地区蒙古族群体高血压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对北京汉族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345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和156例健康人(NE)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并对2组人群的血压及各项临床指标和RAAS指标进行测定。结果EH组CC+C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NE组;EH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E组(P<0·01)。在EH组中CC+CT基因型的ALD及ALD/REN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2组间REN及AT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CT基因型的ALD/REN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结论北京汉族人群中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明显相关,并且对高血压患者的RAAS系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AT1R基因多态性与福辛普利降压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onⅡ Receptor 1,AT1R)A1166 C多态性与福辛普利降压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患者给予福辛普利10 mg/d治疗,并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析,观察不同基因型组治疗前后诊所血压2、4 h动态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Ⅱ,A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的变化。结果 不同AT1R基因型组间的降压指标差异均不显著;血浆肾素活性、AⅡ、ALD变化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EH患者的AT1R基因分型对福辛普利的降压效果及其对RAAS的阻断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型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福辛普利降压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影响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给予福辛普利10mg/d治疗,并进行ACE基因I/D多态性分析,观察不同基因型组治疗前后诊所血压、24h动态血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II)、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的变化。结果福辛普利治疗后ACE—DD组诊所收缩压、24h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的下降比ACE—ID和ACE—II要显著;ACE—DD组的AII和ALD的下降显著大于ACE—II组。结论福辛普利对ACE-DD基因型的降压效果比其他基因型更显著,其对ACE—DD基因型RAAS的阻断也较其他基因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αENaC基因T663A与T3593C多态性及联合基因型与哈萨克族人血压、电解质的关系。方法采集252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105例血压正常(NT组)哈萨克族牧民遗传标本,检测血清K+、Na+水平,用PCR-RFLP方法,鉴定T663A与T3593C多态。分析两多态基因型及联合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该民族血压、电解质的关系。结果该人群T663A多态AA、AG、GG基因型频率各为15.7%、51%、33.3%,A、G等位基因频率各为41.18%、58.82%;T3593C多态TT、TC、CC基因型频率各为88.6%、10.6%、0.8%,A、G等位基因频率各为93.84%、6.16%。两组间上述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3593C基因型TT对象年龄水平低于CC,T663AGG+AG+T3593CTT基因型对象年龄水平低于其他联合基因型;而T663A基因型AANa+水平高于GG,T663AGG+T3593CTT基因型Na+水平低于其他联合基因型(P〈0.05)。结论该人群存在T663A与T3593C多态性。T663AAA及T663AGG+T3593CTT基因型可能与该民族血钠水平相关,年龄偏低的哈萨克族人中T3593C多态以TT型偏多,而两多态及联合基因型可能与该民族血压水平不相关。  相似文献   

20.
ACE-1基因和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C  Zhang C  Qiu S  Lu X  Zeng Y  Wu H  Chen W  Luo W  Li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46-104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ACE-1)基因和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0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3例IS及154例对照组的ACE-1和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IS患者ACE-1基因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7.1%、48.3%、14.7%,对照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2%、37.7%、18.2%,IS组患者的ID基因型相对危险性为对照组的1.2倍;IS患者的MTHFR基因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5%、45.5%、14.0%,对照组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3.0%、31.8%、5.2%,2组的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CE-1基因多态性与MTHFR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结论 MTHFR基因TT、CT型可能是IS的危险因子,CC型可能是IS的保护因子,ACE-1基因与MTHFR基因间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