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达琳 《中外医疗》2014,(31):80-81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传统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该院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00例,与传统子宫切除术100例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发率分别为(70±15)min、(150±30)m L、(24±8)h、14%和(80±30)min、(200±30)m L、(28±10)h、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随访3个月,随访率为9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阴道断端出血、阴道断端息肉、下腹部牵拉不适率分别为(0、3、8、3和2、15、56、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和传统意义上的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较,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更容易达到子宫全部切除的目的,又能兼有一些次全切除之优点。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邓元 《中华医护杂志》2007,4(4):301-302
目的探讨宫颈筋膜下电刀环切脱袖式子宫全切术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具备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指征住院手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筋膜下组(实验组)70例行宫颈筋膜下电刀环切脱袖式子宫全切术,筋膜内组50例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经典组40例行经典子宫全切术,比较3组短期临床指标和随访效果。结果实验组分别与筋膜内组和经典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腰腹痛、尿频尿急、残端出血、阴道长度、阴道松驰及脱垂、性功能下降均有差异或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宫颈筋膜下电刀环切脱袖式子宫全切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对性生活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与传统子宫全切除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8月期间资料完整的246例子宫全切除术病例,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筋膜内术组)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组(传统术组)的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筋膜内术组比传统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传统术组少,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5);术后筋膜内术组肛门排气时间较传统术组缩短、体温升高发生率筋膜内术组也低于传统术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三个月性生活恢复满意度,筋膜内术组也优于传统术组。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宫全切除术相比,具有安全、创伤小和术后保留功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63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玲  尧明凤 《广东医学》2002,23(11):1191-1192
目的:探讨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进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内脱袖式切除子宫(观察组),并与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的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组较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传统术式,对有子宫切除指征而无恶性倾向的患者,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满玮平  马艳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31-131,133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将2009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将2008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期阴道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组术后阴道残端息肉率、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金万里 《安徽医学》2008,29(1):60-61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5年12月149例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对其中73例(观察组)进行了改良的子宫动静脉电凝、宫颈套扎方法、子宫体切取方法,与76例(对照组)参照Semm术式手术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0.69±27.26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20.65±23.86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手术出血量35.68±21.54ml,对照组手术出血量60.07±24.39ml,两组手术出血量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中套扎线滑脱率:观察组1.37%(1/73),对照组5.26%(4/76),两组术中套扎线滑脱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25.28±3.34h,对照组35.40±6.61h,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天体温:观察组37.5±0.3℃,对照组37.6±0.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宫颈残端出血率:观察组3.95%(3/73),对照组5.26%(4/7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套扎线滑脱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康兆慈  魏德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640-3641
目的:探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8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72例采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少(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盆腔疼痛低(P<0.01),性生活满意度达96%。结论: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式手术在子宫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阴式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肿瘤患者100例,同时选取100例行开腹手术切除子宫良性肿瘤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对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发病率、平均住院天数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阴式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平均住院天数[(65.6±21.7)min、(74.6±28.0)ml、(21.3±6.5)h、10%、(3.4±1.2)d1与对照组[(89.4±30.2)min、(134.5±53.1)ml、(31.5±7.8)h、31%、(5.1±1.9)d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2.3±0.6)d、(3.2±0.8)d1与对照组[(2.4±0.7)d、(3.4±1.1)d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相比,阴式子宫全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发病率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具有微创的特点.在掌握患者适应证及术者具有一定的手术水平的条件下.可适当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郑文玲  林建 《广东医学》2002,23(3):287-288
目的 探讨腹工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中、愈后效果评价。方法 48例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采用传统术式子宫切除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少(P<0.05)。结论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保证了阴道的完整血供及盆底的支持力,术后并发症少,对性生活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美玲  王丰丽 《中外医疗》2009,28(23):41-41
目的探讨脱袖套法筋膜内子宫切除与筋膜外子宫切除及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相比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施行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病人115例(A组),取同期及以前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及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病人120例作为对照(B组),比较2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情况及术后1个月及3个月盆腔情况.性生活情况等。结果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筋膜外及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仁4.20~15.71,P〈0.01)。A组115例术后1个月和3个月复查宫颈残端均愈合好,未见明显肉茅组织形成,术后3个月均已恢复正常,性生活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较筋膜外及传统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可降低术后吸收热的发生卒,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术后性生活影响小等优点,尤其对盆腔粘连严重、解剖层次不清者可减少膀耽.直肠及输尿管损伤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子宫切除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子宫良性病变而实施全子宫切除术的47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218例,常规全子宫切除术258例。结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少(P〈0.01),发热率低(P〈0.01),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盆腔疼痛低(P〈0.01),性生活满意度迭915%。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的目的,又能兼有一定的子宫次全切手术的优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昌佑 《中外医疗》2014,(5):40+42-40,42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8例有子宫切除指征良性病变的患者,其中86例进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2例采用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出血更少,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切171甲级愈合率为100.0%,术后性功能影响率为8.1%,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91.5%,术后性功能影响率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性生活无不良影响,应用效果优于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魏翠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4):147-147,151
目的探讨新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子宫及附件的良性病变需要切除子宫者200例,行新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作为观察组,对照组100例行传统式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0&#177;10.5)min,对照组(110&#177;38.6)min(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该术式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琼丹 《大家健康》2014,(7):116-117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经腹子宫切除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手术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36±42.23)ml,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9±0.72)d,平均住院时间为(6.42±1.3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效果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冯冬丽 《当代医学》2016,(15):54-55
目的 观察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宫颈囊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60例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30例.A组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采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有宫颈囊肿发生患者给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手术情况、宫颈囊肿发生情况及囊肿治疗结局.结果 2组手术时间(116.5±25.4)min、(110.1±26.2)min、住院时间(4.3±1.2)d、(4.1±1.1)d、术中出血量(181.6±30.2)mL、(168.6±25.4)mL、肛门排气时间(20.5±3.2)h、(20.3±2.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宫颈囊肿发生率为0%,A组宫颈囊肿发生率为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囊肿发生原因主要为切下宫颈完整性缺损(57.1%),显著高于其他原因(P<0.05).7例宫颈囊肿患者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后,宫颈囊肿消失.结论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宫颈囊肿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的术式、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从2002年10月~2003年9月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中、重度非典型增生,卵巢良性肿物行电刀层切、筋膜下脱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207例及其盆腔粘连较严重者15例,全部病例顺利完成。结论:电刀层切、筋膜下脱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出血少、时间短、术后病率低、肛门排气旱、保证术后盆底结构完整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全切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同期同组医师实施的 ,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筋膜内子宫切除 1 2 0例为A组 ,常规子宫全切 1 2 8例为B组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 ,手术时间长于B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性生活满意度高 (P <0 0 5 ) ,术后残端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较好地保持盆腔正常解剖结构 ,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郭玉珍  黄浩 《中原医刊》2007,34(8):50-5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联合宫颈锥切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LSH联合宫颈锥切术60例与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70例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LSH联合宫颈锥切术组与CIS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26)min,(111±31)min,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4±43)ml,(93±55)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SH组宫颈囊肿2例(2.86%)。LSH联合宫颈锥切术组无宫颈囊肿发生。结论两种手术比较,LSH联合宫颈锥切术对病人影响小,且利于术后宫颈复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联合应用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21.43±20.34)min,平均出血量(113.45±28.72)ml,术后(1.24±0.55)d肛门排气,平均住院天数6.38d;术后出现1例腹壁穿刺口出血,对症处理后顺利完成手术,余未出现大出血等其他情况。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小、节约住院费用,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自2003年以来开展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28例作为研究组,抽取同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1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ISH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中转开腹与TLH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