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对早孕药物流产患者腹痛、完全流产率、排囊时间的影响。方法:6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产药物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电针双侧合谷、三阴交穴,两组均在服药第3天早晨于医院留观期间记录一般资料、腹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完全流产率、排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囊后,两组的VAS评分较服用流产前药物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囊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服用常规药物后施以电针合谷、三阴交穴,比常规药物组在镇痛、缩短排囊时间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徐鸿燕  杨芳  朱江  贺稚平  陈艳 《中国针灸》2007,27(2):103-105
目的:探讨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只服用药物;电针1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同时电针合谷、三阴交;电针2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依次电针合谷、三阴交。结果:电针组电针后近期副反应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有更为显著的趋势。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其中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电针"合谷""三阴交"穴促分娩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王美卿  朱江  张露芬  袁红 《中国针灸》2003,23(10):593-59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电针“合谷”“三阴交”穴促分娩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分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合谷”组、“三阴交”组、“合谷”加“三阴交”组。以子宫颈及子宫体组织前列腺素E2(PGEa)、血清及羊水雌二醇(E2)和孕酮(P)为指标。结果:电针“合谷”穴使晚孕大鼠宫体及宫颈组织PGEa、血清E2、羊水中P含量显著升高;电针“三阴交”穴仅使晚孕大鼠羊水中P含量显著升高;同时电针“合谷”“三阴交”穴对本实验所测各项内分泌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电针增强药物流产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药物流产中畏以电针合谷、三有交穴的方法,期望坦步提高其效果并减轻副反应。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加速排囊,减轻药物引起的下腹痛,缩短转经时间,其作用大小受电针连线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妊娠期禁针合谷、三阴交穴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金春兰  朱江 《针刺研究》2005,30(3):187-190
针对古今针灸文献中有关妊娠期禁针问题的不同认识与观点,本文以合谷、三阴交这一传统下胎对穴为切入点,对妊娠禁针穴的依据、禁针的时期以及孕期如何安全合理使用禁针穴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认为合谷、三阴交穴促进各孕期子宫收缩,从而存在导致流产的可能;妊娠子宫对电针刺激的敏感性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增加,针刺作用又因其机体所处机能状态不同而对妊娠产生不同影响。建议在妊娠中期可适当选用禁针穴,在妊娠早期应慎用,妊娠晚期则应禁针。文中还提出了提高针刺下胎效果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合谷、三阴交穴临床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新 《四川中医》2002,20(7):75-76
合谷,三阴交二交为临床常用腧穴,配伍应用,选穴精当治疗崩漏,滞产,缺乳。痹证(坐骨神经痛)虚劳等,疗效满意,病虽不同,然证则一。准确辨证是取得良效的关键,说明辨证离治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对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工作者历来对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具有不同的见解。兹就个人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就正于同道。一、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的来由考《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昔有宋太子性善医术,出苑逢一怀娠妇人,太子诊曰,是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诊之,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性急,欲剖视之,臣请诊之,泻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故妊娠不可刺也。”因此,这二穴便为后人列为“孕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三阴交对硬膜外神经阻滞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足月妊娠待产妇8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n=40)。患者宫缩进入活跃期后行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接便携式PCA装置进行常规镇痛。电针组实施合谷、三阴交穴位电刺激。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产程持续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率、局麻药物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MBP、HR、VAS在镇痛后均有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Bromage评分在第二三产程末高于C组(P﹤0.05)。与C组比较,E组第一、二产程持续时间缩短(P﹤0.05),正常阴道分娩率明显多于C组(P﹤0.05),催产素使用人数及局麻药使用量均小于C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少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一些不良反应,减少局麻药用量,减少运动神经阻滞,减少缩宫素使用,加快产程,促进正常分娩,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詹闯 《针刺研究》1989,14(1):268-269
本阐述了以合谷、三阴交穴为主,依据交经缪刺法治疗32例重症痛经的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0.
合谷,太冲,三阴交三穴配伍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临床的实践、总结,笔者运用合谷、太冲、三阴交三穴配伍,治疗一些疑难症,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病例报道1.1 奔豚气证  陈×,男,57岁,干部。自觉腹部有气上冲,不能自制而发出“呃呃”声,时作时止,症历1周。当情绪紧张时,发作尤甚。7年前有类似症状发生,但发作时间仅为1天,未治而止。这次发作时间长,服用药物无效。  取穴:合谷、太冲、三阴交,得气后留针近1小时,期间捻针3~4次,次日病人来科告之,症状已愈。  按:奔豚气可由肾脏寒气上冲或肝脏气火上逆所致。其气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气上冲胸,直达咽喉。发作过后如常…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在西晋时期就有关于"针灸下胎"的记载,西晋王叔和《脉经》就有"怀娠者,不可灸刺其经,必堕胎"的记载。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针刺对人类生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本实验通过与米非司酮药物组和空白组对比,探索针刺"合谷"、"三阴交"穴后对垂体β-EP有何影响,进而探讨针刺"合谷"、"三阴交"穴对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对痛经大鼠模型的镇痛效应,以探讨穴位作用的特异性.方法:将100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3月龄处于动情间期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合谷组、血海组,每组20只.后4组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联合制备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处理.盐水组与模型组不予针刺,其他3组分别电针"三阴交""合谷""血海"穴.观察从疼痛即刻开始电针20 min内各组大鼠扭体行为,记录子宫收缩波形.结果:从扭体行为来看,较之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扭体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P<0.01),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均P<0.05).从子宫收缩波形来看,较之模型组,合谷组收缩频次减少(P<0.05),三阴交组、合谷组子宫收缩波幅、活动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血海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评价电针各穴对痛经大鼠的镇痛效应程度,"合谷"穴最佳,"三阴交"穴次之,"血海"穴第3,说明穴位作用存在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马良宵  朱江  张露芬 《针刺研究》2006,31(4):223-227
目的:对比先“合谷”后“三阴交”穴不同的电针刺激时间组合对大鼠怀孕后期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0只,应用2×2析因试验设计方法,分为4个电针组(以针“合谷”穴20 min或40 min与加针“三阴交”穴5 min或20 min组合)、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电针的同一对正负极连接双侧同名穴,簇形波,频率20 Hz,强度1~3.5 V。于子宫中段安放电极,通过肌肉张力换能器记录子宫收缩幅度、频率,作为判断宫缩变化的指标。结果:先针“合谷”穴、次针“三阴交”穴后,二穴共同留针时间的长短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更为重要,留针5 min较20 min更能促进子宫收缩。而单独先针“合谷”穴期间留针20 min或40 min对子宫收缩影响不大。结论:针刺“合谷-三阴交”穴促分娩的最佳时间组合是先针刺“合谷”穴20 min,再加针“三阴交”穴5 min。  相似文献   

14.
尚士强  裴景春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28-1929
三阴交穴主治范围极广,不仅应用于脾经之腹胀、泄泻等消化系统的病变,而且善治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病变。三阴交穴的应用由来已久,其功能主治演变很大,甚至出现了一些传承失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三阴交对布比卡因分娩镇痛中最低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有无痛分娩意愿足月产妇5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n=25)。宫缩进入活跃期后行L3~4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电针组另加合谷、三阴交穴位电刺激。采用序贯法测定布比卡因最低有效镇痛浓度,最后计算两组布比卡因最低有效镇痛浓度(EC50),并评判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血压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结果:镇痛10min、15min后于镇痛开始时比较,两组患者MAP和HR均有下降;对照组EC50为0.138%,电针组的EC50为0.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少无痛分娩中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6.
刘亚丽 《中国针灸》2012,32(5):409-412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交对产程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单盲方法将111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电针组(38例)、安慰电针组(37例)和空白对照组(36例)。电针组选取三阴交穴,并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安慰电针组是将套管中心的针取出,空弹套管,使产妇感到被针刺,然后迅速将已用胶布包住针尖的毫针贴于三阴交,电针方式与电针组相同,但其中一根导线被剪断;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仅在相应时间点观察记录。3组分别在电针20min、起针后30min测量产妇血压、心率及胎儿胎心率;观察产后24h出血和新生儿1分钟Apger评分。结果:电针组第1产程活跃期(4.38±1.76)h均短于空白对照组(5.28±2.41)h和安慰电针组(5.38±2.3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产程潜伏期、第2、3产程,电针后产妇的血压、心率及胎儿胎心率,产后24h出血和新生儿1分钟Apger评分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穴可以缩短第1产程活跃期,并对产妇和胎儿安全,为临床提高分娩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三阴交穴临床主治作用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阴交穴主治范围极广,不仅应用于脾经之腹胀、泄泻等消化系统的病变,而且善治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病变.三阴交穴的应用由来已久,其功能主治演变很大,甚至出现了一些传承失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先电针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腧穴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IP3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电针三阴交组、血海组、合谷组,每组10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天给予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制造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8日针刺各组给予电针20min,盐水组及模型组束缚20min,每日1次,共3次,于末次针刺后观察扭体反应,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宫IP3。结果:①每分钟扭体分数: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海组及合谷组均明显升高(P均0.01);三阴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显著性降低(P0.05);血海组、合谷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血海组较三阴交组明显升高(P0.01)。②子宫IP3水平: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海组、合谷组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三阴交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明显升高(P0.01);血海组、合谷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明显高于血海组、合谷组(P均0.01)。结论:三阴交组明显抑制了大鼠扭体反应,其机制是通过对IP3信号转导途径的生理性调节,而产生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血海组及合谷组对扭体反应及IP3均未产生明显调节作用,表明同经不同类及不同经脉穴位之间的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三阴交穴位特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应用霍耳效应原理记录家兔子宫的运动;应用埋藏电极引导子宫电位变化。同时记录子宫运动和电变化作为针刺效应的指标。在16只慢性实验家兔身上,对属于不同经脉的三阴交、足三里、合谷、地合、耳尖等穴区进行了针刺研究。分析和比较了针刺三阴交和其它穴区对子宫活动影响的差异。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针刺三阴交、地合、耳尖等穴区效应明显(P<0.05),而足三里,合谷等穴区效应不明显(p>0.05)。说明这两组穴位的针刺效应确实存在着差异,但各穴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三阴交对子宫活动的影响只有相对特异性。关于穴位特异性问题,各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想通过动物实验来分析和比较三阴交和足三里、合谷、地合、耳尖等穴区对子宫活动影响的差异,为揭示穴位是否有特异性这一课题提供了一些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阴陵泉与三阴交穴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其差异。方法:将120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为宫颈癌并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阴陵泉穴组、电针三阴交穴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组和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纳入病例30例,于术后第14日给予导尿法测定膀胱残余尿量,观察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各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4组病例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43.33%、40.00%及46.67%,电针阴陵泉穴组与其他三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阴陵泉穴可有效防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其作用优于电针三阴交穴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