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癌细胞DNA含量肿瘤相关抗原及其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异质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和抗SSEA1,抗胃癌单抗MG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35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粘膜进行了DNA含量和SSEA1,MG7抗原表达的研究.结果正常胃粘膜细胞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的DNA相对含量分别为1160±0207,2176±0703,2214±0663,2206±0602,1196±0279和1665±0491,其中正常胃粘膜958%细胞为2C细胞,而胃癌常见>8C,>12C细胞,在直方图上分布弥散;同一类型的不同病例间,同一病例切片的不同部位呈明显的异质性,但印戒细胞癌的DNA含量接近正常.大部分胃癌标本中可检出SSEA1和MG7Ag,但分布及染色程度呈明显的不均质性.SSEA1,MG7Ag的表达与DNA含量无明显关系.结论DNA含量和SSEA1,MG7的表达是互相独立的,均与肿瘤的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2.
胃癌T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周晓东姜阳迟丽萍刘蕴蘅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immunology;stomachneoplasms/pathology;antigens,viral,tumor/analysis...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NHL的DNA含量与预后的相关性杨华卢振霞王立群姜玉珍白求恩医科大学三院病理科吉林省长春市130021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neoplasms/geneticsLymphoma,non_Hodgki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雄、雌激素受体的变化.方法用葡聚糖包裹活性炭吸附法检测21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同时测量7例男性肝硬变患者肝组织中的AR和ER.结果癌组织中AR阳性率(7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3%)(P<001)及硬变肝组织(P<005)中的AR阳性率(286%),而ER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R表达的增加与肝细胞的癌变有关,部分HCC具有雄激素依赖性,为HCC可能的内分泌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血清CA-50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血清CA_50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消化系肿瘤患者172例,其中肝癌54例,胃癌43例,大肠癌57例,胰腺癌18例;消化系良性疾病患者88例,其中肝硬变36例,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52例;正常对照者60例.全部受测对象均抽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20℃贮存备测.采用RIA法测定血清CA50含量.放免药盒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使用国产FJ630型γ计数仪.数据均用x±s表示,以正常x+2s作为上限计算阳性率.结果肝癌、胃癌、胰腺癌和大肠癌血清CA50含量分别为240kU/L±218kU/L,121kU/L±106kU/L,182kU/L±107kU/L和161kU/L±113k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道良性病变组(分别为56kU/L±44kU/L和56kU/L±21kU/L,P<001).消化道肿瘤有腹腔及远处转移者,其血清CA50含量升高更为明显.结论CA50是较好的肿瘤标记物,有助于诊断消化道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对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消化系肿瘤患者158例,其中肝癌38例,食管癌21例,胃癌56例,结直肠癌36例,胰腺癌7例;消化系良性疾病患者106例,其中肝硬变57例,消化性溃疡49例;正常对照者40例.全部受测对象均空腹抽静脉血,分离血清,-20℃贮存备测.采用RIA法测定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使用国产SN695型γ计数仪.数据均用x±s表示,以正常x±2s作为上限计算阳性率.结果肝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血清(CA含量均以kU/L表达)CA125(分别为222±116,79±17,135±79,69±23和72±26),CA199(237±108,281±132,838±224,252±136和273±146)和CA50含量(25±9,20±7,18±9,18±8和17±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道良性病变组(P<001).消化道肿瘤有腹腔及远处转移者,其血清CA125,CA199,CA50含量升高更为明显.结论血清CA125,CA199,CA50均为较好的肿瘤标记物,有助于诊断消化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7.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诊断消化系恶性肿瘤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消化系恶性肿瘤119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5例,胰腺癌21例,胃癌29例,大肠癌27例,其他消化系恶性肿瘤17例,以及同期良性消化系疾病56例,应用RIA或ELISA法检测血清CEA,AFP,SF,β2MG,CA199及CA50水平.由实验室参考药盒厂家提供的正常值及实验室所做的正常人群均值,确立各项检测正常上限值,样品超过界值为阳性,反之为阴性.结果肝癌组以AFP敏感度最高(680%),联合SF和CA199可提高至920%.胰腺癌组CA199最敏感(762%).应用CA199,SF和CA50联合检测,敏感度可达857%和952%.对胃癌和大肠癌,即使6项联合也不足80%.结论联合检测对肝癌和胰腺癌可明显提高阳性率,但对胃癌及大肠癌仅起部分辅助作用.联合检测既提高灵敏度,也降低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肠道脱落细胞DNA含量图象分析诊断大肠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脱落细胞DNA含量图象分析诊断大肠癌的意义吴显文1李世荣2田玉旺3王志红2邢惠清3Subjectheadingscolonicneoplasms/diagnosis;rectalneoplasms/diagnosis;DNA,neoplasm...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对2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表达进行免疫荧光检测,通过自身对照分析术前、术后变化,并与正常人(n=20)及大肠良性肿瘤患者(n=17)进行对比研究,t检验处理数据.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细胞(205%±45%)明显高于正常人(18%±11%)及大肠良性肿瘤患者(24%±14%,P<001),后二者差别不明显(P>005),已发生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含量(229%±48%)较无转移者(161%±33%)明显增高(P<001),无转移组根治手术后外周血CD44含量迅速下降(29%±18%)至正常人水平,已有转移者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D44水平可作为大肠恶性肿瘤负荷及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血清性激素及组织性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人体性激素水平变化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肝癌组(20例),肝硬变组(16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雌二醇(E2)及睾酮(TTT)含量,并用放免组化法(PAP法)检测肝癌组织及肝硬变组织的雌二醇受体(ER)及睾酮受体(AR)含量.结果肝癌组血清E2含量(4455±931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66ng/L±170ng/L)而低于肝硬变组(6496ng/L±176ng/L)(P<001);前者TTT含量(253300ng/L±56560ng/L)明显低于后二者(458580ng/L±34960ng/L)(P<001).肝癌组织ER(80%)较肝硬变时(44%)明显增加(P<0025),且与血清E2含量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8473,P<0001).AR阳性百分率在两者无明显差别(r=-03135,P>005).结论血清TTT含量改变及肝组织AR浓度改变与肝癌无明显关系,而血清E2含量改变及肝组织ER浓度改变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一雌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MTT比色法检测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生物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参照Mosmann的MTT比色法,加以改进,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株作靶细胞,二甲亚砜为终止反应剂,用BIO_TEKEL312酶标仪检测OD570_630值,来测试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HSS)的生物活性,并与〔3H〕TdR掺入法作比较。结果MTT比色法可灵敏地反映出细胞数量上的变化,在一定HSS剂量范围内,细胞增殖与HSS呈量效依赖关系。同传统的〔3H〕TdR掺入法作比较,有良好的可比性。结论MTT比色法鉴定细胞存活和细胞生长,可在一般无菌室内操作,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灵敏、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LAK细胞治疗慢性肝炎作客观估价.方法治疗与对照组均口服维生素,肌注肝炎灵.治疗A组加回输自体LAK细胞,每周2次,6周为1个疗程;B组每周输注异体LAK细胞悬液1次,5次为1疗程.结果LAK细胞治疗慢性肝炎能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阴转.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A组为475%,B组为580%;而对照组C为150%(P<005).HBVDNA阴转率A组为450%,B组为660%,而对照组C为118%,(P<005%).结论LAK细胞治疗对HBV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异体LAK组的HBeAg及HBVDNA阴转率高于自体LAK组.  相似文献   

14.
细胞学联合端粒酶检测对贲门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刷取贲门粘膜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学对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法及TRAP-PCR-ELISA定量法对72例贲门粘膜刷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细胞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结果贲门癌组端粒酶活性(1.521±0.192,OD值)明显高于贲门炎组(0.065±0.014,OD值),端粒酶在贲门癌组阳性率(88.89%)明显高于贲门炎组(11.11%).端粒酶在贲门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贲门粘膜脱落细胞学的阳性率(77.78%).端粒酶联合细胞学诊断可使贲门癌的诊断率提高到93.33%.结论贲门粘膜脱落细胞学诊断联合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诊断贲门癌特异而敏感的方法,为贲门癌大规模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定点PCR技术,研究HBV的S和C基因在肝癌与癌旁组织的存在状态,探讨癌旁HBsAg表达与S基因的关系。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及癌旁组织28例,HBsAg免疫组化后的切片分别切割癌组织、癌旁HBsAg强阳性区(P2)及癌旁HBsAg阴性区(P1)各1个低倍视野,作S及C基因PCR。结果癌组织S基因较C基因检出率高(18/28vs10/28,P<0.05),癌旁二者无差异;癌旁中P1与P2的S及C基因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分化肝癌S和/或C基因检出率较中分化者低(2/5vs20/28,P<0.05)。结论癌组织中整合的HBVDNA为残缺不全的,HBsAg强阳性与阴性区的S基因检出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3 2例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3 2例恶性淋巴瘤原发于胃底 3例 ,胃体 7例 ,胃角 8例 ,胃窦14例。全部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 ,证实B细胞性淋巴瘤 3 1例 (96 9% ) ,T细胞性淋巴瘤 1例 (3 1% )。另外 ,对11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和 6例胃未分化癌进行了对比电镜观察 ,发现二者的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绝大多数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为B细胞来源 ;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